第四章 计间李密(1)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998字 发布时间:2022-06-19

夜色已笼罩着晋阳城。

在军营里忙了一天的李世民,正穿过留守府花园小径,向自己卧室走去。

数月来,这房中没有出现过一个女子。来来往往的,不是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这些粗豪武夫,就是刘文静、刘政会、殷开山一干智谋之士。世民与众人谈笑论酒,或密议天下事,或比武论兵法,既紧张,又兴奋。只是有时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夫人长孙无双那俏丽的身影,那含情的双眸,就会在眼前浮动,令世民难以入眠。

如今,自己日夜筹划的大事终于有了眉目,世民终日沉浸在兴奋与忙碌之中,却无暇陪伴阔别多日、远道而来的爱妻。

“唉——!”

隔着帘子,世民听到室内无双一声幽幽的叹息,他不由一阵内疚,这几年,我转战南北,与小妹聚少离多,此番小妹来晋阳十多天了,自己整日忙于训练新军,竟未有余暇与她细诉衷情。

世民在门口停住。这是连着自己卧室的一间厅房,数月来他就在这里与一干心腹密友密商天下事,或聚宴豪赌,常通宵达旦。夫人来了之后,这屋里才有了不同于以往的雅洁、宁静,而世民却无暇享受这份安宁。

长孙无双此际正伏案专注地书写着什么,以至于世民悄悄走进门,她也未曾察觉。

一旁正为夫人研墨的侍儿回头看见世民,刚欲开口,世民却将手指搁在唇边,示意她不要出声。

世民倚门而立,注目着夫人的倩影,思绪飞回儿时……

 

大兴城高宅花园内,八岁的世民与同窗学友、高家主人的外甥长孙无忌等几个小伙伴,正在此游戏。

“抓住了!抓住了!”被一块布帛蒙住眼睛的世民,抱住一孩童,兴奋地大叫。却在触摸之下发觉,这位小朋友不是自己熟悉的小伙伴,因他比自己足足矮了一头。

世民扯下蒙眼布,眼前一个稚气的小女孩,正瞪着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望着自己。

世民忙松开手,只见那小女孩整整衣容,一脸严肃地叱责道:“本姑娘岂是你这野小子随便抱得?”

“哈哈!”

一旁高夫人和几位侍女全被她逗乐了。长孙无忌跑过来,拉着小姑娘的手,介绍说:“这是我家小妹,闺名唤作无双。”又对小姑娘道,“这是李家二哥世民。”

 

几个小伙伴在玩“拜天地”的游戏,十岁的二郎世民被伙伴们推为“新郎”,七岁的长孙小妹无双头上簪满鲜花,被妆扮成“小 新娘”。在同伴的喧闹声中,世民轻轻移开“小 新娘”手持的遮面团扇,对这小小 新娘说:“无双小妹妹,二哥长大了一定要娶你……”

 

六年后,当年的小姑娘成长为娉婷少女,这个他从十岁起就认定了的未来新娘,果如愿成为他的小妻子,洞房红烛映照下,十三岁的小 新娘娇羞满面,欲语还休……世民在心中暗许誓言:要用一生一世珍爱她!

 

成亲之时,也是世民最为脆弱的时候,那时世民的母亲窦夫人去世两年多,对母亲的极度思念与过分悲伤令他忧思成疾,大病一场,身体虚弱不堪,原本虎虎有生气的十五六岁少年,竟至虚弱得须扶杖而行。李渊见状十分放心不下,才与长孙无双的舅舅高士廉商量为他二人早日完婚。

婚事是世民母亲在世时两家长辈就已经口头约定的。无双虽系出名门,却也身世堪怜,幼年时丧父,异母兄长孙安业为独霸家业,待他们母子三人极为刻薄,母亲不堪忍受,遂带着无忌、无双兄妹回娘家哥哥高士廉家居住。幸得舅舅高士廉夫妇将她兄妹二人视如己出,抚养成人。李渊因与无忌兄妹的父亲长孙晟、舅舅高士廉同朝为官,皆有交情,故世民与这兄妹二人自幼相识,是两小无猜的童年伙伴,他与无双一向以“二哥”、“小妹”相称。高士廉见世民才识过人,又对自己的外甥女颇为关照,就主动向李渊提亲,要将外甥女许配世民为妻。李渊夫妇见这小姑娘聪明乖巧,二郎世民又与她情投意合,乃欣然应允。于是,在世民身心最为脆弱之际,年仅十三岁的长孙无双成为他的妻子,以自己全部的柔情温暖着年少夫君受伤的心灵。有了无双的悉心照料与朝夕相伴,世民才渐渐恢复活力。这年少的小妻子,似乎从一开始就成为世民精神力量的源泉。

世民对无双也是怜爱有加,呵护倍至。无双自幼聪慧,舅舅高士廉又请了名师调教,非但知书达理,且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见识不同于一般闺阁。世民因受母亲影响,亦喜好音律诗文,与无双除兄妹、夫妻之情外,更视其为闺中知己。二人闺阁之中,研读经史、诗词唱和以外,世民的胸怀大志,对时局的看法,莫不与闻,有时还请爱妻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无双文才出众,只是自幼身体柔弱,闲暇之时,世民便在庭院中教她习练一套剑法,以做强身护体之用。

 

世民轻轻走到夫人身后,一边替夫人研墨,一边看她在素笺上轻轻落笔。

素笺上落满娟秀飘逸的字迹,录的是魏武帝曹操的名篇《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第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世民方体悟,适才夫人的一声叹息,实是感念时局,哀民生之艰而发,自己却以为她空闺寂寞,怀幽怨之意,实是看低了这位闺中知己。

无双录完全诗,回头冲世民莞尔一笑:“二哥,回来啦。”

侍儿为世民奉上茶水,悄悄退了下去。

“魏武此诗,的确道尽乱世百姓之流离困苦。”

言罢,世民拿起笔,在另一张素笺上写下: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稀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世民搁笔叹道:“自魏晋三百多年,朝代更迭,战乱频仍,烽火连绵,流血漂杵,天下难得太平。魏武帝以来,无数英雄徒劳无功。好不容易,隋文帝一统江山,百姓得有二十余年太平日子,岂料今上荒淫无度,好大喜功,连累百姓重又陷于水火。此诗便是今上强征民伕,开运河,挽龙舟,征辽东,巡四方,招致民怨,挽舟民伕中传唱之歌。”

无双亦不胜唏嘘:“妾自河东一路行来,亲见百姓苦难,触目惊心,令人不忍卒睹。”

世民爱抚地轻揽夫人肩头,说道:“难得小妹身在闺阁,心忧天下。这些时日,我太忙,委屈你了。其实,我何尝不想效那梁鸿、孟光,与卿举案齐眉,琴瑟相谐,红袖添香夜读书,但见百姓疾苦,赤地千里,我又何能安心于宁静之书斋?只是苦了小妹空闺独守,这琵琶想来也已寂寞许久。”

无双依在世民怀中低语:“小妹与二哥相知多年,岂会不知君心?妾明白二哥所为,俱是为国为民之大事,妾只恨自己一介女流,不能助二哥一臂之力,拯民于水火之中。妾真心以二哥为荣,以二哥为骄傲。”

“小妹!”世民将无双在怀中揽得更紧,由衷赞道:“小妹真世民闺中良友也。”

二人相拥片刻,无双望着几案上悬挂的琵琶,轻语道:“今夜幸无人打搅,二哥连日军营劳顿,少顷待妾为二哥弹奏一曲,聊慰君心。”

忽一人急匆匆闯了进来,见世民正与无双亲热地相拥,顿感唐突,慌忙拜倒于地。

“属下刘、刘弘基参见二、二公子,少夫人。”

世民放开无双。

“弘基兄快请起,何事?”

“唐、唐公请二公子速去,有紧急军务相商。”刘弘基仍旧是头也不敢抬。

世民给了无双无奈而爱怜的一瞥。

“小妹早些安歇,不必等我。”

无双依依难舍地将世民送至内院门,目送他离去。

 

出了内院门,刘弘基自责道:“该死!往日与二公子随便惯了,今日竟忘记少夫人在此,实在唐突失礼!”

世民不以为意,笑道:“弘基兄不必介怀,以后还可像从前一样,直接到里面来见我,不过在进房之前,先敲敲门,打声招呼就是。”

“谢二公子!”

世民心中暗想,父亲深夜传唤,不知所为何事?却听刘弘基说道:“适才唐公接报,西河郡郡丞高德儒,不听唐公号令,竟斩杀唐公派往西河郡使者,唐公震怒,请大公子、二公子速去商议此事。”

世民闻言不由脸色一沉,加快了脚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