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及笄礼
司徒韵夹菜的手顿住,表情讶然的看着自己的哥哥。
“看来哥哥猜对了,你还真有这个想法。”
“二哥……”
“你从小就有自己的主见,二哥不好说什么,只是这次莫要和上次那样了,免得皇婶婶她老人家担心。”
……………………………………
司徒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太自私了一些……
竖日清晨
丫鬟给司徒韵梳妆的时候,忍不住关心,“郡主,昨夜可是认床了?”
“嗯。”
“那奴婢给你打点粉遮盖一下,不然一会太后看了会心疼的。”
“也好。”
半个时辰后–千宁宫
太后上官听雨坐在上位,眼睛时不时地看向门口。
千宁宫的宫女和太监们,都知道这是太后在盼望崇文公主。
“太后,公主来了。”这时门外跑进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小太监。
这是太后一早派人守在宫门口等着的人,就是看到公主来了立马告诉她。
太后一听站起身就要出去,被身后的秦嬷嬷还有于嬷嬷一左一右的给拦下了。
“太后,这是宫中你不能出去接公主,于理不合。”
太后闻言顿住了脚步,这是宫中,她是天下人的表率,不能这么莽撞,如果传出去的话,她倒没什么,就怕她的侄女司徒韵会遭人诟病。
秦嬷嬷和于嬷嬷两人,在十年前司徒韵离开府后,她们又回到了宫中太后的身边。
她们心中也想念那个,从小被她们两个带大的小姑娘,那么懂事可爱,怎么会不招人喜爱呢!
十年了,这十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记挂着那个小女孩,不知道如今长得怎么样?她们还认不认识。
就在她们期盼的目光中,院子中走进来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进来,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容貌随了当初的战王,眼睛又和她母妃很像,时隔十年,太后一看到她就知道这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的侄女。
司徒韵一走进来,看着那个激动看着她的太后,弯腰屈膝行礼,“韵儿给皇婶婶请安。”
“快……快起来,过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皇婶婶别哭,韵儿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下次可不许走了,一走就是十年,哀家想念啊!”
“皇婶婶,韵儿最近这几天好好陪陪你。”
“你还是要走吗?”太后抓紧了司徒韵的手。
“皇婶婶,韵儿不想欺骗你,我现在学了本领,想要四处看看,多救一些人。”
“哎……哀家知道你们现在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你从小就懂事有自己的主见。”
“皇婶婶你不用担心韵儿的,韵儿现在可厉害了,要不这样以后韵儿每走一个地方,就把自己看到的趣事写信告诉你。”
“还说写信,你这一走十年哀家就没收到过你的信。”太后说着就点了点司徒韵的额头。
“韵儿这不是忙着学艺吗。”司徒韵说着就抱着太后的胳膊开始撒娇起来。
“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要不这次及笄礼,哀家给你办的隆重一些?”
其实太后是想给司徒韵相青年才俊了,别的姑娘家很早就定亲了,她的韵儿如今还没……
司徒韵一听就猜到太后的用意,她现在才十五,才不要那么早定亲,她还没玩够呢!
古代就是这么一点不好,小小年纪就要开始相看夫家嫁人,她要外面玩,男人肯定要找自己喜欢的,好看的。
京中这些哪是真爱情,都是利益捆绑,她不愿意。
太后看到司徒韵不说话,低着头不知道想什么,就连忙说道:“好好,那哀家不逼你了但是及笄礼还是要请一些人的,不如就安排宫中?”
“那就要让皇婶婶操心了。”
太后看到司徒韵抬起自己的小脸,脸上全是笑意哪有之前低头委屈的模样,知道自己又被这丫头给骗了。
五日后
宫门口马车都停的满当当的,都是为了参加崇文公主的及笄礼。
各府都把嫡女带上了,让她们都好好学学崇文公主的才艺,从小能文能武,长大回京就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千宁宫
宫女服侍司徒韵穿上一袭红衣,看着她美艳的脸庞,忍不住夸赞:“公主好美。”
司徒韵看到身着红装的她确实漂亮,可是她不喜欢红色,但又不能看着一直为了她及笄礼忙前忙后的太后。
“郡主,该出发去御花园了。”
“嗯。”
因白浩轩和云烟洛不在,就有司徒云凌和司徒云霄作为亲人在场。
正宾有德才的长辈,司徒韵选的太后上官听雨。
有司:为笄者端托盘的人则是选的秦嬷嬷。
这些人对她来说,是她在古代唯一的亲人了,其他人对说无关紧要。
看着司徒韵在御花园门口等着,司徒云凌抛开皇帝的身份,就是司徒韵的大哥。
“多谢各位大人来参加小妹的及笄礼,下面我们有请今天的正主司徒韵。”
司徒韵听到大哥的话,在女官的引导下散发垂肩的柔福缓步入御花园中的场地。
司礼开口:“下面有请赞者为笄者行赞礼。”
司徒韵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
然后又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
赞者就是太后净手之后,来到司徒韵身后站定。一边为司徒韵挽发鬟,含笑将正式钗冠九翚四凤冠给司徒韵戴上。
并从一旁秦嬷嬷所托的盘上缓缓取过一枝枝冠笄、冠朵,细心地一一插到她的头上。
此时的司徒韵加冠着服之后已有一派少女风姿,眼波偶尔流转顾盼,流露出一抹顽皮之色。
“皇兄,皇婶,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
“你呀!这一刻已经是大姑娘了,宾客还在你便这般失礼。”太后嘴上虽然训斥着司徒韵,但是脸上可是一点责怪之意都没有。
“各位爱卿随朕一同去宴席。”司徒云凌知道自己的妹妹这是要离开了,也就带着大臣们先行离开。
“真的决定要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