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晋阳跃马(5)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400字 发布时间:2022-06-18

晋阳城南门,李世民正立于城门楼之上向远处眺望。

自突厥兵撤走后,他几乎每天来此,期盼着家人早日到来。

舅舅窦琮前去迎接大哥建成等人,已有半月光景,却仍不见踪影。世民心急如焚。

终于,他看到城门楼下远处官道上出现一队人马,渐行渐近。世民望着,不由激动起来。

他冲下城楼,跃马奔出城门。

“大哥——”李世民奔至为首一人近前,跳下马来。

来人果然是建成等人。建成、窦琮在前,紧随身后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四弟元吉;另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乃是姐夫柴绍。

建成、世民兄弟久未见面,二人热烈相拥,许久才松开。

世民伸手在元吉肩上亲热地擂了一拳:“四弟,你又长高了!”

“二哥,你用什么法术将十三舅‘骗’得服服帖帖?我记得小时候,你和十三舅见面互不理睬。这回十三舅见了我们,一路上却对你赞不绝口。”李元吉一见面就和哥哥开起了玩笑。

窦琮闻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言道:“这都是我年少时孟浪,欺负了你二哥。这次来晋阳,起初我还生怕你二哥会报复,不敢去见你二哥和你阿耶。倒是你二哥大人有大量,并不与我计较,知道了我住在驿馆里,就主动来看我,接我去留守府,还和我同宿一室,我这才放下心来。”

世民笑道:“自家人有些误会,以往之事我早已忘了。舅舅何必挂怀?”

原来当初在长安时,一次窦琮与世民两个少年比试剑术,年长世民两岁的窦琮居然输了,觉得大丢面子,他一时性起,竟不顾世民已收了剑,趁其不备从后偷袭,一剑刺伤世民右臂,顿时血流如注。事后窦琮被长辈们好一顿责罚。那年世民年方十三岁。二人从此结怨,互不理睬。

世民又忙上前与姐夫柴绍打招呼:“姐夫别来无恙!阿姊呢?”

世民姐姐三娘性格豪爽,武功出众,世民料定姐姐不会安稳坐在车上,故不见她在外面,甚觉奇怪。

柴绍道:“你阿姊说她自有主张,让我一人前来。”

世民不觉皱了皱眉,我等将要起兵,阿姊留在长安,岂不危险?不过他知道这个姐姐向来有主见,想是已有应对之策。

建成道:“快去后面见见夫人和弟妹吧。”

建成口中的“夫人”,是指李渊妾室万氏、宇文氏,“弟妹”则是指世民的妻子长孙氏。

后面停着两辆车,世民来到车前一一问候,前一辆车坐着庶母万氏和大嫂郑氏以及大哥的两个孩子,后一辆车上是窦夫人去世后李渊纳娶的妾室宇文氏和世民夫人长孙无双。

无双掀开车帘,问道:“二哥一向可好?父亲大人可好?”

“好!都好!你们来了就好!”世民颇有些激动,觉得内心有千言万语,一时却无从说起,何况又有众人在场。

无双深情地凝望夫君片刻,也是一低头,娇羞地一笑,放下帘子,不再多言。

世民回到前面,问大哥:“为何不见五弟?”

建成脸色一寒,说道:“我等半道遇官府之人追击,混乱中竟失散了智云小弟。还是赶紧去见过父亲再说吧!”

 

李渊结发妻子窦氏,乃是北周襄阳公主与神武公窦毅之女,自幼品貌非凡,与众不同。当年周静帝宇文阐年幼继位,太后杨丽华之父、大丞相隋国公杨坚不到一年便废周立隋,并对宇文氏皇族进行血腥清洗,几乎斩尽杀绝,连已退位年仅十余岁的亲外孙宇文阐也未能幸免,被杨坚派人用鸩酒毒死。当年窦氏女才十岁,闻讯竟叹道:“恨我非男儿,不能解舅家之难!”吓得父亲窦毅忙掩住女儿口叮嘱道:“不可妄言,召来灭族大祸!”心下却甚奇,对妻子襄阳公主说:“此女与众不同,将来我们要为之慎选佳婿。”

李渊与窦氏夫人当年缔结良缘,尚有一段“屏雀中选”的佳话。

窦毅夫妇对女儿爱若珍宝,窦家娘子又才貌双全,于是到了及笄年龄,一时上门提亲者甚众。窦毅夫妇商议一定要为女儿慎重挑选一位相匹配的佳婿,于是对外宣称,凡上门求婚者须得连发三箭,有射中厅前屏风一对孔雀双目者,无论贵贱即许以亲事。一时间豪门公子、士林侠客纷至沓来,无奈孔雀双目甚小,所画羽毛又色彩斑斓,极不易射中,众皆乘兴而至,败兴而归。李渊当时是个英俊潇洒的少年公子,为人豁达大度,且与人交往不分贵贱,一律平等相待,因而颇得人心。这日他慕名来到窦家堂前,左右开弓射了两箭,正中孔雀双目,遂结一段良缘。

窦夫人生有四子一女,长子建成,有文武之才,性格颇似其父李渊,为人宽仁,亦有大家风范,只是有时遇事优柔寡断,加之染上了富家公子锦衣玉食的习气,难免贪图享乐;次子世民,兼具其父母个性之所长,在众兄弟中才华最为出色,且独不贪富贵,不慕虚荣,只爱游历南北,广交豪友,他不为自己奢华,却好推财散客,仗义助人,为朋友一掷千金,对穷苦百姓亦尽力赈济帮助。世民幼时受母亲影响颇深,他的爱好经史,能诗善文,又通音律,皆渊于母亲的家学,而母亲窦氏对隋家素无好感的态度,也影响了他和与其年龄相差不远的姐姐三娘;三子玄霸,早亡;四子元吉,由于幼失母教,李渊怜其年幼失母,过于纵容溺爱,造成他最是顽劣任性,此子性格阴险狡狯,而又不堪大用,不喜读书,好勇斗狠;一女在李渊的女儿中排行第三,人称三娘子,自幼同兄弟们一起习文练武,与二弟世民一样文武双全,且继承了母亲坚毅果敢的性格。李渊颇为惋惜,觉得此女若生为男儿,则又可为我李氏一门添一虎子。三娘嫁与柴绍,夫婿亦是个青年才俊,原在京城东宫任职。

可惜窦夫人天不假年,大业七年,李渊在涿郡为杨广首伐高丽作准备时,窦夫人不幸在涿郡病逝,享年四十五岁。她未能看到后来夫婿李渊和儿子建成、世民等人,在隋末大乱之际乘时而起,东征西讨,荡平群雄,创下大唐三百年基业,许是冥冥中命运自有安排,终遂了这位非凡的窦氏女报舅家之仇的心愿。

万氏夫人原是窦夫人的陪嫁丫头,窦夫人与她情意深厚,形同姐妹,后做主让李渊收房为妾。窦夫人的几个儿女自幼皆由万氏带大,因而对这位“万姨”甚为尊重。万夫人为李渊生了两个女儿和五郎智云。

那宇文夫人却正值妙龄,只比世民年长数月,且出身官宦人家,为何却嫁了比自己年长三十岁的李渊?原来宇文夫人三哥宇文士及与李渊同在京城为官时,素称莫逆,士及十分钦佩李渊的才干为人。四年前,李渊任卫尉少卿,在涿郡为杨广二征辽东准备军需粮草器械,宇文士及因事路过涿郡前去探望,二人密议天下大势,宇文士及认定李渊乃世之英雄,前途不可限量。时窦夫人已去世一年多,宇文士及便执意要将家中二八芳龄的小妹许给年近半百的李渊做继室。李渊起先不肯,怕委屈了人家姑娘,架不住宇文士及的执意相劝,终于答应下来。但却提出仍虚空主位,因当初窦夫人去世之时,李渊曾在窦夫人灵前暗许誓言:此生绝不再续娶正室。那正室主妇的位置,却只为窦夫人保留。宇文姑娘原是庶出,母亲又不幸早逝,在家中并不受重视,平素只有三哥最关心她,自是对三哥言听计从。见是三哥作主,对婚事并无异议。李渊得到这么一位温柔贤淑的年轻女子的照料,自然求之不得。但他仍对窦夫人念念不忘,又因窦夫人而移爱万氏,他感念万氏跟随自己多年,又是往日窦夫人身边之人,并不嫌弃其出身寒微,便要万氏、宇文氏两位夫人不分先后,共同主持家政。那宇文夫人生性淡泊,并不计较名分,觉得丈夫是重情义之人,公子知书识礼,万氏也对她谦让照应,这便够了。宇文夫人与世民夫人长孙氏同一年中进李家门,二人颇为投缘,结成好友。

 

建成等人来到留守府见过李渊。一家人久未团聚,相聚自然有一份欣喜、热闹,各诉别后离情,互道惦念。

李渊发觉人群中似乎少了两人,不由问道:“为何不见五郎和三娘?”

却见大郎建成“扑通”跪倒,哭着说:“父亲,孩儿有负重托,罪不容恕!”

李渊扶起建成,惊问何故,建成道:“河东郡县官吏似已得西京指示,派人盯得甚紧,孩儿只得每日赌酒、行猎,作出富家浪荡子模样,暗中结交了名士王珪、还有孩儿同窗学友韦挺等有识之士,约定日后共襄大计。接父亲密书后,孩儿便寻机带家眷脱身,后得县府户曹任瑰相助,方得顺利出城。岂料半道又有官府之人追击,争斗中孩儿只顾及女眷,不意却失散了智云小弟。”

柴绍道:“小婿原本欲与三娘同来,又担心全家人同行目标太大,路途多有不便。三娘让我先行,说她自有脱身之法。小婿只好一人先来,路上正遇大舅兄等人。”

李渊叹息道:“我那女儿暂不能来,倒也罢了,她有勇有谋,足以自全。只是智云儿才只十四岁,万一有事,如何是好?”

万氏夫人亲生唯此一子,自是心神不宁,十分挂念。

柴绍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智云小弟想会逢凶化吉的。”

世民也劝道:“事已至此,只得一面差人四处打探智云小弟下落。举义之事,却已准备就绪,刻不容缓,迟则恐要生变。”

李渊道:“也只好如此。二郎,你速去召集有关人等,到留守府大厅议事。”

世民去召集一干亲信将领谋士,李渊乃命人安排女眷们去歇息,自带建成、元吉、柴绍往议事大厅而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