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两天都很忙,宇轩和梓琳都忙着跟陆爸爸和陆妈妈走亲访友去拜年。
得知他们全家要自驾去宇轩的老家摘苹果,舅舅一家也都想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凑热闹,当是去旅行。
到大年初三出发时,共有六台车浩浩荡荡跟着,舅舅不禁打趣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要去抢亲呢。”
众人听了大乐,赵爸爸更是开心。
等到了目的地,更是热闹,宇轩的亲叔叔带着全家人早一步到了,两位堂伯父的儿子孙子孙女也来了不少,真的是济济一堂。
虽然早就听宇轩说过,他们家是个大家族,但真见到挤了满屋的人时,还是吓了梓琳一大跳,她被赵爸爸和宇轩带着到处去认亲认戚,当一一打过招呼后,她的脑袋就变成了一团乱麻,只记得宇轩的奶奶,叔叔,婶婶,大伯父,大伯母等这些老一辈的人物,其他跟宇轩同辈的她也只记得种苹果的大堂哥,她只好见着人就点头哈腰,到处展示热情而亲切的笑脸了。
看着她笑得脸部肌肉都几乎僵硬了,宇轩笑着把她拉了出来,梓琳这才有空打量起他们赵家的祖屋。
左右两间并排挨在一起的房子都是三层半的小楼,每间的建筑面积都超过一百平方,右边大一些的是宇轩家的,左边稍小一些的是宇轩叔叔家的,听说都是赵爸爸多年前出钱盖的房子。
房子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铺着拼花地砖,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花圃,都种着一棵很壮很大的桂花树,此时还开着不少桂花,周围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桂花树下放着石桌石凳。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秋高气爽的夜晚,坐在这桂花树下乘凉肯定别有情趣。
房子的前面是一片菜地,种着一些大白菜、胡萝卜、香菜、香芹等,房子的后面是一片果树林,种着一些不知名的果树。
“宇轩,这里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等以后我们老了,可以回来这里住,在桂花树下看星星,前面可以种菜,后面可以养鸡摘果,如果还有个鱼塘就更美了。”梓琳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感受着清冷清香的空气。
宇轩从后面环住她的腰,让她靠在身上,轻笑着问:“梓琳喜欢这里?”
“嗯,喜欢。”
“也不用等老了,以后我们也可以经常回来小住几天。”
“也是,这么漂亮的大房子都没人住,怪可惜的。”
“早几年大伯一家在这里住,近几年,堂哥种苹果挣了不少钱,也建起了大房子,就搬走了。”说着用手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一幢四层洋楼对梓琳说:“就是那里,看到没有?”
“嗯,很漂亮。”想了想,梓琳又对宇轩说:“以后我们也可以把房子利用起来,提供给公司的员工用,如果有人喜欢享受阳光浴和天然氧吧也可以来此小住几天,种种菜,钓钓鱼,做做饭什么的,都很好。”
宇轩不禁失笑:“看来梓琳真的很喜欢这里,等会问问大伯,看能不能在这附近搞个小鱼塘,以后我们可以经常来种菜钓鱼看星星。”
梓琳不禁掩嘴笑了,“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真的把鱼塘搞好了,也不一定真有时间来钓鱼,倒不如直接去钟叔的鱼塘钓还现实些。”
“呵呵,对了,老大他们几个打算年初七齐齐来C城,到时带他们去钟叔家的鱼塘钓鱼好了。”
“这个提议很好,让钟叔不要把鸡都卖光了,留几只让他们过来吃才好呢。”
“早叫他留了,钟叔家的鸡是不外卖的。”
两人正说着,见大堂哥远远地走了过来,宇轩拉着梓琳上前打招呼。
原来赵爸爸早就托了堂哥在附近的饭店里订了位吃饭,他是来请大伙去吃饭的。
天寒地冻,索性吃起了热辣辣的火锅。
吃完火锅各自回房休息,一整天舟车劳顿,大家都累得够呛,早早睡了。
临睡前,梓琳设了闹钟。
“奶奶不是说明天八点才开始吗?为什么要六点起床?这么早,你能起得来吗?”宇轩笑着调侃她说。
梓琳一边缩进被子一边一本正经地说:“起不来也要起,明天可是赵氏的祖先们第一次见我,我要给祖先们留个好印象,以后他们才会保佑我心想事成。”
宇轩不由得大笑,钻进被子把她拉进怀里,用力在她嘴上亲了一口,说:“你这么有心,祖先们一定会喜欢你的,一定会保佑我们家梓琳心想事成,但也不用提早一个多小时就在那里等着吧?”
“奶奶是说八点仪式开始,不是说八点才开始准备,仪式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忙的,我这个新媳妇难道不要去帮忙吗?我哪里好意思自己躺着睡大觉而让老人家忙碌呢。”
“哦……,明白了,明天我跟你一起起床。”
“你是怕你媳妇儿会被奶奶为难了吧?”
“……我奶奶有些不好相处。”
“老人家顶多也就是唠叨一些而已,放心吧,我能应付的,绝不会给老公丢脸。”
“我的脸在这里不值钱,你可以随便丢,我奶奶强势了一辈子,人又固执又古板,真的不容易侍候,加上她不怎么喜欢我妈妈,我怕她连带对你也不喜欢,这几天如果她对你说了什么难听的话,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放心吧,我不会放心上的,我的心有多大,你又不是不知道。”梓琳打趣说。
“你的心有多大我不知道,但你的嘴有多甜我还是知道的。”宇轩揶揄地说。
梓琳还来不及答话嘴里的甜蜜就被人急不及待地索取了,好在知道明天要早起,宇轩只是亲了她一会就搂着她睡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十五分,梓琳艰难地掀起被子下床,一边摸索着穿上毛衣和羽绒服,一边对宇轩说:“有点冷,我先洗漱下去,你晚点再下来。”
宇轩拉了拉她的手说:“老婆,辛苦你了。”
“呵呵,不辛苦。”
梓琳下楼后已经见到宇轩的奶奶和婶娘在开始准备做汤圆了,甜甜地打过招呼,洗过手后她也赶紧过来帮手,揉面,搓汤圆。
宇轩奶奶她们做的汤圆很特别,每一粒汤圆里塞着一小粒黄糖,说代表甜蜜团圆。
梓琳口甜手快,很快赢得了奶奶和婶娘的喜欢,三人一边唠着家常一边手里忙过不停,奶奶唠唠叨叨地把家里的一些人情世故以及祭祖的流程细节讲给她听。
宇轩下楼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和乐融融的画面,连奶奶都笑得眉眼弯弯,这让他不由得怔了一怔。
奶奶不喜欢家里的男人做家务,宇轩被她赶到客厅里去坐。
人多好办事,很快就做好了几大盘汤圆,婶娘负责生火煮汤圆,梓琳负责清洗盛汤圆的大碗,奶奶退到客厅里摆弄供桌。
等一粒粒又圆又大的汤圆浮了起来,婶娘接过梓琳递过来的碗一碗碗盛起,放在托盘上让梓琳拿出客厅放在神台前的供桌上。
看着梓琳端着盘子出来,宇轩连忙上前接了过去,顾不上奶奶再说什么,帮着梓琳把一碗碗的汤圆端出来。
奶奶瞟了一眼自己的嫡孙子,又瞟了一眼孙子旁的嫡孙媳妇,不由露出了个和蔼的笑容,对梓琳招手说:“让小轩去厨房里把其余的汤圆端出来,你来帮我摆供品。”
夫妻交换了一个眼神,梓琳连忙答应着走了过去,摆供品在赵家可是件神圣的工作。
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给梓琳做着示范,梓琳虽不能一一记得清楚,但也不影响她一一点头答应。
等摆弄得差不多的时候,赵家老小陆陆续续都到齐了,拜祭仪式开始。
先从男人开始,由老到小,一个个磕头,上香,敬酒。
男人完成了以后才是女人,依然是由老到小,一个个磕头,上香,敬酒。
等人人都拜祭完了,再由男人负责烧供品。
早上的仪式结束,下午还要再来一次,早上一般以汤圆和鲜果为主拜祭,下午一般以饭菜拜祭。
仪式一结束,婶娘就把几大盘汤圆分几次煮了,大家热热闹闹地分食着大汤圆,连陆家的亲人也不例外,大家乐呵呵地吃着。
吃过汤圆后,听说陆爸爸和舅舅要带着家小到附近走走,赵爸爸自告奋勇做起了向导,交代说中午不回来吃饭,让宇轩和梓琳在家效命,又向老母亲保证下午三点前准时回来,又知道自己的老婆不被自己的老妈待见,索性连赵妈妈和然然也带了去。
下午除了自家祭祖,还请了所有族亲来吃饭,赵爸爸早托了大堂伯请了专职的厨师过来帮忙
早饭后不久,厨师和厨娘就带着吃饭的家伙来了,在院子里架起了大灶。
而大堂伯和大堂哥一早就开着车去采买,拉了满满一车东西回来堆在院子里。
梓琳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阵仗的场面,一时都看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一切等听指挥。
好在大伯母和大堂嫂也跟着过来帮忙,由厨娘统一指挥,杀鸡宰鹅的都忙了起来。
梓琳不敢杀鸡宰鹅,只好跟着大堂嫂和婶娘一起剥起了鸡毛和鹅毛,宇轩却是被大堂哥拉去鱼塘帮忙捞鱼。
梓琳静静地听着几位妇人家长里短地说着八卦,自己却是无话可插,因为那些人和事都是她不知道的。
大堂嫂怕她无聊,跟她聊起了自家的苹果园,告诉她,这几年多得宇轩介绍,他们家的苹果不仅价钱卖得好还很畅销。
梓琳这才知道,除了宇琳公司以外,连杨煜的公司以及与他们关联的多间公司都向大堂哥订购了不少苹果。
吃过中饭后就更加热闹了,出嫁了的赵氏女今天也多数回了娘家,大大的院子一下子就拥挤起来。
大家都争着来看一眼新媳妇,梓琳被人打量得好不尴尬,一轮轮的点头哈腰,笑得脸上肌肉发僵,心里不由嘀咕,估计公园里的孔雀也差不多。
下午三点前,出游的人都回来了,又是一阵热闹忙乱,介绍声,问候声此起彼落。
屋里屋外都一片人声嘈杂,男人聚在一起聊事业,聊经济,聊时事。女人聚在一起聊丈夫,聊孩子,聊八卦。孩子聚在一起烧烟花放爆竹,打游戏。
只需两天,然然就已经交到了不少新朋友,几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女孩聚在一起时而小声嘀咕,时而欢声大笑,不亦乐乎。
不久后又开始准备祭祖的事,因多了不少回家来的出嫁女,下午的祭祖更是热闹,一直弄到五点多才结束。
等拜祭完毕就是晚饭时间,族人和客人们把院子和客厅都坐得满满的,院子里的几口大锅也一直烧得火旺。
生在城里长在城里的人已经不知有多少年没有感受过这种场面和气氛了,大家都觉得很新鲜,猜枚的,闹酒的,加上孩子们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等坐到桌边吃饭,梓琳以为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但还没等她吃上几口菜,那些哥哥,嫂嫂,弟弟,妹妹,侄子,侄女就争着过来给她这个赵家的新媳妇敬茶敬酒。
梓琳只得起身笑着答谢回礼,现在正是最人齐的时候,她索性跑回房间拿了一大袋红包出来,见着老人和孩子就发,大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大方的新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