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渊即派人去请王威、高君雅至留守府大厅议事,称“有紧急军情商议”。二人应召前来,正副留守落座,正待议政行令,只见刘文静带着鹰扬司马刘政会匆匆进来,言道:“启禀留守,刘司马有密状呈报,因事关重大,下官不敢专断,须请唐公处置。”
李渊示意离刘政会较近的王威去接密状,哪知刘政会非但不给,反而高声说:“属下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
李渊故作吃惊道:“有这等事?你告的是哪位副留守?”
接过密状一看,李渊沉下脸来:“王威、高君雅,现有人告尔等勾结外敌,潜引突厥入寇,二位作何解释?”
王威吓得浑身颤抖,跪倒在地拉着李渊的衣角说:“这……这是有人陷害。请唐公明鉴!”
高君雅则破口大骂:“这是反贼欲杀我等罢了!”
李渊道:“仓促之间,真伪难辨,还得暂时委屈二位。”旋即下令:“来人!将王威、高君雅拿下!”
李世民率长孙顺德等数名武士应声而入,不由分说将二人逮捕下狱。
见顺利擒住王威、高君雅二人,李渊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对世民道:
“西城门驻防守军,乃王、高二人嫡系,为父午后当亲去安抚士众。王、高二人看来是不可留!可也要尽量避免事态扩大,不得滥杀无辜。”世民等深以为然。
时至中午,李渊传令摆宴,宴请有功众人。
众人正吃饭间,却见钱九陇带着武士彟冲进来,那武士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高呼道: “唐公,大……大事不好!”
李渊忙问:“武司铠何事惊慌?”
士彟气喘吁吁道:“司兵田德平与高君雅之弟参军高君猷,听说王、高被擒,正在西城门纠集部众,意欲作乱!”
不好!李渊脸色一沉。没想到这帮王、高余孽反应如此迅捷!
在晋阳城内,李渊自是有十分的把握能够控制局面。可是兵卒一乱,城中奸恶之徒必然趁火打劫,就算能够很快平定乱兵,城中百姓也会怨我治理无方,未免有失人心。
李渊顾不得吃完这餐饭,传令道:“备马!二郎,随我去西城门!刘县令与刘司马,去看看其他驻军营地,不要有骚乱!”
众人分头行动。李渊、李世民在长孙顺德、樊兴与数十名留守府亲卫随从护卫下,直奔西城门。
西城门下,田德平、高君猷等集结了千余人,田德平正拚命鼓噪:
“弟兄们!王副守、高副守对朝廷忠心耿耿,今无故遭擒!反贼叛逆之心已现,我等岂能坐视?诸位愿报效朝廷者,随我去攻入留守府,救出二位副留守!”
李渊一行人已至,闻言喝道:
“住口!王、高二贼外联突厥,内引亡命,意欲作乱,证据确凿!本官受命朝廷,执掌军机,有平乱之责,何言‘无故而擒’?”
众人见李渊父子到来,一阵骚动。
李渊等人下马,从容来到人群近前。李渊目光落在田德平和高君猷身后两位年约三、四十的武官身上,他们是王、高二人手下牙将王长谐和姜宝谊。
李渊道:“王将军,姜将军,尔等虽身为贼人部将,却也是朝廷命官,不可盲目从贼,以免自误。”
“这……我等并无此意!”王长谐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作答。姜宝谊也一时怔住。
“唐公最是爱才,王、高二贼之罪,绝不会牵连部属,我武士彟愿以身家性命向大家担保!”适才发现田德平和高君猷在串联士卒后,悄悄溜走向李渊报信的武士彟,此时有李渊、李世民父子在侧,自然胆壮许多。
“无耻小人!卖友求荣,尚敢在此惑乱人心!”高君猷大怒!举起手中长枪向武士彟刺来。
田德平见势不妙,几乎与此同时飞身掠起,举刀冲向李渊,意图侥幸。
“呛”一声刀剑撞击之声,立在李渊身侧的世民,已出手一剑击落田德平手中刀,反手一招,一剑洞穿田德平咽喉。田德平哼也没哼一声,一头扑倒在地。
而站在高君猷身后的姜宝谊,趁其全力攻向武士彟之际,突然从其背后出手,举刀劈去。
高君猷未提防有人从后偷袭,惨叫声中,一刀毙命。
姜宝谊、王长谐跪倒于地,向李渊发誓愿效犬马之劳。
其余士众亦纷纷下跪,表示愿效忠唐公。少数心向王威、高君雅的士卒,亲见田德平、高君猷二人惨死,哪敢反抗!
李渊大喜,扶起王、姜二将道:“田德平、高君猷欲行刺本官,二人之死罪有应得,与他人无涉!众位将士不必担心。”
李渊仍命王长谐、姜宝谊二将率领本部人马,镇守西城门。
两日后,突厥数万人马果真来犯,轻骑直达晋阳城下。李渊暗想此天助我也!一面命世民等人备甲兵于城内,作时隐时现状,却将四围城门大开,以示不可测,迷惑突厥;一面指使人在军中与百姓中散布流言道:“这就是王威、高君雅引来的!”
百姓不辨真假,只识得突厥掳掠之苦,于是群情激奋,皆认为二人该杀。李渊遂下令:“人告发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今果真如此,立即处斩!”将二人斩首示众。军中少数原忠于王、高二人的士众,对二人叛变通敌虽不相信,奈何人单势孤,不敢轻举妄动。
突厥可汗见晋阳城四门洞开,城上不见旗帜,更不见守城的士兵,似是一座空城,大感疑惑,竟不敢贸然轻进,在晋阳城外郭驻足观望。
入夜,李渊派部分兵马秘密出城,早晨由其他地方大张旗鼓而至,象是来了援军的样子。这些“援军”遇到突厥骑兵,便迅速抢占险要,以守代攻,避免正面交战。突厥骑兵退走,也并不追击。
李渊的疑兵之计,果然收到效果。突厥始必可汗与左右将佐议论道:
“这李渊是南蛮之中最刁滑的一个老贼,用兵素来奸诈。昔日在马邑,我等交战不利,就吃过他好几次苦头。今在太原,我辈远道而来,又何能取胜?”
“我突厥人最擅长在平原野战,攻城非我所长。如今李渊故意不与我交战,并大开城门,定是伏兵于城内,诱我等攻城时突然冲出杀我个措手不及。不如早退。”
于是乘夜退兵。
第二天一早,城外军士飞马来报。李渊胸有成竹道:“我知之矣。”众官员纷纷祝贺。太原避免了一场劫难,人们奔走相告,盛赞唐公的用兵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