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了十一月十七号,早上七点半钟,东昌大学校门口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白斌和其他运动员一样,已经换上比赛服,红色短裤,红色背心,防滑跑鞋,胸前订着白色的号码牌,数字显示是6号。
由于赵世俊的越野车在设计上,借鉴了某些商务车的样式,因此它的车身偏长,而驾驶室与后备箱做成同一厢体,后部空间本来就广,加上车子的后排座位可以整体前移,此种情况下,车子后部空间就更为阔大,因此,赵世俊的车子也就放了更多的东西。两只小筐,分别放补给用品与医疗用品,一只大筐,放着衣物毯子之类保温用品。
赛事的组织人员在赵世俊临出发前,又强调道:“再跟你确认一遍,你负责的路段是丁家村到月山古村,也就是终点冲刺路段,丁家村那儿,我们已经竖了一块大路牌,很显眼。到了那儿之后,你先上上下下巡一次,熟悉一下环境,然后在丁家村等运动员到来。这之后,你们三辆车,再上上下下地展开巡逻。每辆车间隔五公里左右。明白了没有?”
“好的,明白了。”
“出发吧。”
比赛正式开始时间是早上八点半,但赵世俊他们必须提前到达指定地点,所以八点不到便上路了。
过了丁家村,只见固定点位的医疗救护人员与志愿者都已到位,这部分人员的人数,跟赵睿豪预料的也差不多。
医疗救护,志愿者,加上三辆机动巡护车,这三者分散于每个路段,粗略地估算,大概每隔四五百米就能见到人,这样的距离,如果是直线,你是做不了任何手脚的,因为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视线中。要做,只能如赵睿豪所说,在弯道处下手。
丁家村至月山古村,是典型的山区路段,尤其是最后十几里路,赛道蜿蜒曲折,而又临着陡峭的山崖,崖下便是汹涌的‘怒溪’,水流横冲直撞,奔腾不息,响声如雷,气势磅礴。赵睿豪说,这十几里路,当地村民就叫“十八弯”,便是下手之处。把握住弯道,让别人看不见,借着怒溪发出的巨大声浪,遮住了作案时的声响,包括人声与汽车声……
赵世俊一面回想着赵睿豪的话,一面缓缓开车,行驶在怒溪路段,仔细观察着这里的地形,地势,虽然很早以前,他跟哥哥赵睿豪一起,就已经考查过这里的环境了,但今天是实战,成败在此一举,不可不小心谨慎。
早上九点半左右,赵世俊驾车从月山古村返回,九点四十五分左右,到达丁家村,这时孙智杰、长腿的车已经停在丁家村路牌下,赵世俊的车只能停在最南边,也就是最靠近终点月山古村的那头,没错,要的就是这效果。
十点十分时,白斌遥遥领先,跑到了丁家村路牌处。赵世俊的车窗摇落着,分明听到后面孙智杰喊道:“世俊,你可以慢慢跟上去了。”
“好,知道了。”赵世俊心中窃喜,便发动汽车,缓缓尾随白斌而去。
又跑了大概五公里,时间来到了十点二十七分,白斌开始进入怒溪段。
赵世俊从副驾驶室取过一只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瓶,透过车窗,递给白斌,道:“白斌,补充点能量吧,这是蜂蜜水。”
白斌想都没想,接过瓶子就喝,一口就喝了大半瓶,这才递还给赵世俊。他哪里知道,他刚才所喝的饮料里,含有优质蜂蜜的同时,也含有一定浓度的安 眠药呢。
安 眠药是赵睿豪半年前就准备好的,正如他所说,半年前,他设局想让白斌从顾雨娜身边消失的计划就已基本成熟了,因此许多环节,都布局得很早。
而安 眠药的作用,就是把它用来与蜂蜜水调和,在白斌进入怒溪段时,送给他喝。至于安 眠药所用的剂量,前期也已实验多次,而根据赵睿豪兄弟俩的实验,这安 眠药一旦服下,一般可以在十七分钟后催眠。这时,从距离上来推算,白斌正好进入怒溪最为汹涌澎湃的那一段,也就是水声震天的“十八弯”。
因为白斌跑马拉松时的速度也早已被赵睿豪研究透了,白斌是东昌市大学生马拉松记录的保持者,在跑马拉松时,他一般都是匀速行进,每五公里大约耗时十七分钟左右。
从赵世俊给白斌喝下安 眠药那一刻开始算,十七分钟后,白斌就可以跑进十八弯,具体来讲,是应该可以跑到十八弯的第二个弯道,也是整个十八弯最大的弯道,当地人把它叫做“大冬瓜”。这个名叫“大冬瓜”的弯道如果以丁家村为起点来推算,就是第二个弯道。
白斌如果在那地方昏倒,极有可能无人发现,而一直尾随着的赵世俊正好将其拖到车上。但下手要快,赵睿豪给赵世俊下达的要求是三十秒内把人拖上车子,而事实上,兄弟俩也试验过——赵睿豪倒地,赵世俊停车,推开车门,把人拖入车子,每次都能控制在三十秒以内。
为什么要控制在三十秒以内?因为根据以往比赛经验,白斌与第二名的成绩就相差三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按照以往成绩,大概三分钟后,会有选手陆续进入“大冬瓜”。然而,三分钟的差距毕竟是到达终点时的差距,至于到达大冬瓜时,两个人差多少,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设计的时间,必须要留有余地,以求最大限度的与第二名保持距离。如果动作拖泥带水,让第二名靠近,那么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做事了,而且有可能会被第二名直接看见了。
早在实验时,赵世俊也提出过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可能会干扰药效的发挥,这款安 眠药,以当下的剂量,赵睿豪,赵世俊兄弟俩都是十七分钟催眠,昏睡的,而如果白斌的昏睡时间,早于十七分钟,或晚于十七分钟,又该如何?
对此,赵睿豪也相对地构想了更完善的策略,首要的一点,就是进一步精确安 眠药剂量,精确后的剂量,兄弟俩测试过多次,直到调整到作案时的剂量为止,根据这一剂量,兄弟俩轮番验证,都在十七分钟以后才彻底催眠,这时,兄弟二人都跑进了大冬瓜弯道,而每一次又总能在跑出大冬瓜弯道以前,失去意识而昏倒。这无疑是最佳剂量。然而凡事总有变数, 赵世俊再次提出疑问:“如果白斌没有昏倒,还能继续往前跑,眼看就要跑过大冬瓜了,怎么办?”
赵睿豪道:“就算他没有完全昏倒,想必也是意识模糊,摇摇欲坠了,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这时,你不妨推开车门,将其强行拖上车。当然,采取这种强行措施之前,一定要观察清楚他的身体状态,如果他体质特殊,当时还能保持清醒,有力,就不可造次了,只能等到他意识模糊或最终昏倒,然后你再视情况而定,如果发生意识模糊或昏倒的地方,正好也在某个弯道处,或其他没人发现的地方,你就仍将他拖上车来,如果有人,你就只能积极救助了。相信医护人员也会很快发现,他不过是太累了,睡着了,没有生命危险的。到了这一步,我们的计划其实就宣告破产了,而且有可能,连计划本身都会被人揭穿,这是最坏的结果,你也要有心理准备。但应该不会走到这一步的。”
这便是事前赵睿豪所制订的绑架计划,而事情的发展竟然也果如他所推断的那样,白斌在喝了那混有一定剂量的安眠药的蜂蜜水后,在跑进十八弯时就已经昏昏欲睡,而在跑到“大冬瓜弯道”时,果然昏倒在地了。
这一赵氏兄弟俩精挑细选的地方,是医疗点上的医护人员与志愿者的视线盲区,谁都无法望见白斌的状况,而孙智杰所开的车,距赵世俊的越野车还有八九里的样子,加上第二名尚未跑进大冬瓜弯道,赵世俊便看准时机,将车在白斌身边停了,将车门推开后,便将白斌一把拖上了车。
拖上车后,他迅速从那只装有衣物、毛毯的塑料大筐中,将各种衣物、毯子胡乱盖在白斌身上,作为掩饰。
实际上,他的车窗本身就贴着防晒贴膜,外人只要不进入汽车内部,只从外面观望,是完全看不清车内情况的。因此,赵世俊的动作迅速而大胆,处理完后,他便重新发动汽车,继续往前开,而这时,只听怒溪传来“扑通”一声巨响,赵世俊知道,那是赵睿豪在怒溪对岸,将一块大石头推下了怒溪。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人听到这一声响动,好让他人误以为白斌失足坠落了怒溪。为此,赵睿豪又提前在“大冬瓜弯道”处,也就是临着怒溪的道路边缘,踩出了一道滑痕,进一步造成白斌失足滑落怒溪的假象。
赵世俊的车,往前大约又开了两公里左右,迎头又出现一个大弯道,这弯道连着一根桥,这桥名叫溪滩桥,它是横跨怒溪修建的,过桥是去往另一个村的,那村名叫溪滩村,是东昌市少数几个经济欠发达乡村之一,但虽然如此,其在政府的扶持下,水泥路也是足够汽车通行的。赵睿豪的车子就是从溪滩村过来的,车尾朝着十八弯方向,停在溪滩桥上。
在溪滩桥与十八弯路段交界处,长着一丛丛十分茂密的野竹子。这野竹子是从桥底的河滩上长起的,但枝叶重重叠叠,一直延伸到十八弯路段的上空,也就是说,这些野竹子成了溪滩桥天然的屏障。于是,这个隐秘的所在,又成了赵氏兄弟接头的一个好去处。
赵世俊显然看到了赵睿豪的车,便掉了个头,让两辆车子尾对尾相接在桥头。两兄弟不说一句话,不约而同地打开汽车尾部车门,赵世俊将铺在白斌身上的衣物、毛毯等物件拿掉,便直接将白斌拖到汽车尾部,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毯子一裹,赵睿豪便伸手将裹着毯子的白斌接了,拖入自已车中,整个过程,异常干净利落,做完之后,两辆车各自开动,赵睿豪驶出野竹掩映的桥面,过桥进入溪滩村,赵世俊则左转往丁家村方向驶去。
一路上,赵世俊见其他几个马拉松选手跑上来了,便把手伸出车窗外,朝他们挥手致意,这些选手累得气喘吁吁,无力朝赵世俊挥手打招呼,只是挤出一丝微笑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