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就是,你不一定想走,但又不得不走的那条路。
出使队伍穿过赤焰峡谷,来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平原——香樟平原,进入了牛头人族的领地。
在出使的一路上,共羿承担着大总管与保镖的角色,队伍的衣食住行,与拜火氏族的关系调节,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由他负责。
为了保护父亲一路平安,共羿总是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在他的后面,共维、易武、吕进等氏族的头面人物将大酋长共典夹在队伍中央朝前赶路。
香樟平原上生长着成片的香樟树林,这些树林虽然没有形成森林的气势,但也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比起树木稀少的角鹿平原,这里表面上让从小在森林长大的猎民们倍感亲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当年的众神之战,人族的最主要敌人就是牛头人族,双方进行了多次血战,结下了血海深仇。故此,在牛头人族的地盘上,共由氏族众人都格外小心。
拜火氏族的出使队伍在他们前方约一两里远的地方,有拜火氏族在前方开路,共羿感觉身上的担子略微轻了一点,但这里毕竟是牛头人族的地盘,他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出使队伍中漂浮着紧张的气氛。
共羿到过的最远地方是拜火氏族,那是几年前有一次跟随父亲,去骏马城参加人祭比武大赛。
来到牛头人族的领地后,共羿发觉牛头人族的领地比拜火氏族还要繁荣,在香樟平原上经常能看到牛头人族的小村庄以及成片成片的农田。
在经过数个时辰的驰骋后,出使队伍抵达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河旁,他们朝河里看去,发现这条河水的颜色竟然是红色的。
大酋长共典见多识广,牛头人族的领地已经来过数次,给大家介绍道:“这条河叫赤水河,传闻上古时此地发生过一场惨烈无比的大战,河水被血水染成了红色。听说这河里的水浮力很大,人即使掉进河里,也不会沉下去。”
尽管听说这条河掉进去也不会沉到河底,但没有人愿意蹚水过河,因为河上架着一座石桥。
出使队伍刚走到桥中央的时候,发现在对面河岸上,有一队牛头人族的士兵堵住了桥头,这一伙牛头人举着一个画着火红色牛头的旗帜,出使队伍立刻就在桥中央停住了。
“警戒!”共羿暗喝一声,众人纷纷将手放在了剑柄处。
共羿特意回头看了一下掌旗兵,只见掌旗兵高高地举着写有“出使”二字的幡子。
在牛头人族的地盘上,时刻都要小心谨慎。为了不引起误会与误判,一进入牛头人的领地后,共羿特意交代掌旗兵,切不可偷懒,每时每刻都要高举着出使的幡子。
共羿用脚轻磕驼马肚子,上前几步后,“驭”的一声使马停住,然后朝着桥对面一抱拳:“哟……呔!对面的牛头人族弟兄们,我们是应鹰神之王邀请,出使京城的共由氏族。今天路过宝地,还请寻个方便。”
“请问共由氏族的大酋长共典在吗?我们是应我家玉泉关姜博城主的差遣,在此特候大驾多时了。”
“我父亲共典大酋长在这里,请问有何贵干?”
“请不要误会,就在刚刚,我们已经接到了拜火氏族的大酋长连魁,我家城主交代在下,难得两位人族大酋长路过玉泉关,欲与各位亲近亲近,故命我等在此迎候各位,邀大家入玉泉关,以尽地主之谊。”
“原来如此。”
共典听到这些牛头人族的来意后,觉得此地毕竟是人家的地盘,况且拜火氏族已经接受了邀请,唯独共由氏族拒绝也不好,而且他想拒绝也拒绝不了,只得答应了下来。
这些牛头人在前面带路,共由氏族的出使队伍在后面跟着,朝着玉泉关的方向进发。
玉泉关处于香樟平原的最北端,绿族帝国的最南端,是最接近拜火氏族领地的牛头人族的城池,由火牛旗副旗主姜博统领。
书中代言,这玉泉关乃是牛头人族大酋长姜黎的九弟姜博的封地。出使队伍一进入牛头人族领地,早有探子报给了玉泉关城主姜博,于是姜博派迎宾队伍在石桥等候。
路上,共羿瞥了一眼前方的牛头人士兵,悄声问道:“父亲大人,您与这个姜博很熟?”
共典道:“很熟谈不上,我们曾经是战场上的对手,姜博是现任牛头人大酋长姜黎同父异母的九弟,在牛头人族中号称‘神算子’,他与他的亲哥哥老八姜术是牛头人族中最难缠的两个。"
共维补充道:“不错,姜博的亲哥姜术号称牛头人第一勇士。他们两兄弟一文一武,年纪轻轻就在众神之战中崭露头角,是当时我们遇到的最可怕的敌人。”
“照这么说,父亲与三叔你们与姜博不仅没有交情,相反还是仇敌,那为何姜博要邀请我们去玉泉关做客?”
共典摇摇头道:“我也不清楚。历史上我们曾与牛头人族结下了仇恨,本打算此次出使尽量绕开牛头人族的各个城池,却没想到刚踏上绿族的领地,人家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共维叹了一口气,对共典道:“大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每个人走的道路都是命运的抉择,但有的道路由不得你没得选,即使不想走也非得走下去。既然事已至此,那我们就索性去拜拜码头,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走着走着,前面看到了一座雄伟的城池。这座城池处在南北的交通要道上,城墙由石头垒成,四周有护城河。
进了城后,时间已近黄昏。
共羿饶有兴趣地左右四处张望着,他看到城内道路上熙熙攘攘,居然在街上还看到了有人族在走动。在大街的两旁,有人族商贩在贩卖驼马。
“父亲,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族?”
“玉泉关与拜火氏族相邻,拜火氏族的那帮马民们经常来这里,将驼马卖给牛头人,所以玉泉关是一个繁华的,多族群交汇的地方,贸易非常繁荣。”
“切!那群马民们,不只会贩马,还会做伤天害理的事。共羿,过一会儿你就会知道。”共维在一旁鄙夷地说道。
共羿闻言,正要问是什么,就在经过前面的一个摊位的时候,他瞥了一眼,不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这个摊位离地面有一米高的台子,台上跪着一个双手反绑着的人族。
人族脖颈处挂着一个项圈,由一个铁链系着,像牲口一样绑在一根木柱子上。
台下有很多牛头人围着。有一个牛头人族的商人在台上询价,台下围观的牛头人纷纷在报价。
易武看到共羿吃惊地表情,解释道:“二公子,共维将军说的就是这个事。这个地方贩卖人族,可怜的人族在这里被交易,然后被运到北方绿族的各个城池当奴隶。”
共羿怒不可遏地问:“竟然有这等事?我们人族怎么会被当作牲口一样卖掉?”
总教头吕进看到共羿情绪激动,在一旁教训道:“共羿,习武之人要沉住气,记住!你是练箭之人,要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师傅教训得对。我只是觉得这些被贩卖的人族太可怜了,他们中有我们猎民吗?”
易武撇撇嘴:“二公子,怎么会有我们猎民?这些都是马民在贩卖马民,我们猎民性格刚烈,身手矫健,即使被抓也会想方法逃走,不会甘心做奴隶的。”
共维点了点头,满脸的鄙夷:“那是的,向死而生的猎民怎么会甘心做奴隶?都是因为这些马民,为了赚钱,啥亏心事都能干得出来。还有这些被卖了的马民,一点都不敢反抗,甘愿做野牛人的奴隶,丢尽了我们人族的面子,所以我们才被称为‘卑微懦弱的人族’。”
“贩卖人族的这个事情,我曾经派斥候调查过,并不是所有的马民都在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正经的马民只做贩卖驼马的生意,主要还是牛头人贩子勾结马民的败类在做此等泯灭良心之事。”共典说了句比较公道的话。
共由氏族的出使队伍被带到了外城的驿馆,拜火氏族一行已先期到达,他们住在驿馆的东侧,共由氏族被安排在西侧。
驿馆的房间不够,氏族上层被安排了单间,士兵们只能打地铺。
夜晚,两大人族的上层被邀请至内城赴宴。
一位牛头人礼宾官手里提着灯笼,在前引导,众人跟在后面,不久后就抵达了城主的府邸。
在大门处,借着微弱的灯光,共羿发现门梁处竟然悬挂着一个被砍下的驼马头。从大门的顶部有两条白色的帷幕垂下,罩住了大门的两侧。
共典见状,颇为惊奇:“怎么回事,难道姜博家中有丧礼不成?”
连魁也吃了一惊,结结巴巴地道:“是……是啊,怎……么牛……牛头人用……丧礼的……的方……方式招待客……客人。”
众人跨进大门,进入院子后,发现房屋外面挂满了白色的帷幔,在院内摆着一条长形大桌,桌上左右各摆着一盏油灯,灯芯闪烁着微弱的光,桌面上摆放着各种食物与供品。
“禀告城主,人族两大酋长驾到。”
不多时房屋的正门打开,走出一个身披白衣的牛头人族,只见他身形不高,两颊消瘦,双眸硕硕有神,左右闪烁着,嘴边留着两缕山羊胡子,一副精干的样子。
这名牛头人见到两位人族大酋长后,连忙抱拳:“连魁大酋长、共典大酋长,久违了,两位别来无恙乎?”
“姜博城主,多年不见,你风采依旧,英姿不减当年啊。”共典抱拳客气道。
“哪里哪里,共典大酋长说笑了,两位大酋长请进屋叙话。”
众人走进大厅后,立马愣住了,大厅四周摆满了油灯,里面灯火通明,在正堂高挂着一幅牛头人的画像,桌上供品琳琅满目。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没想到一向口吃的连魁竟然说话连贯起来,他看到那幅画像画的正是牛头人部落的首领姜黎。
“不瞒两位大酋长,我也是前几天得到密报,我大哥姜黎大酋长过世了,因为马鞍城的讣告还没有正式传到我们这里,所以还没有通告全城,只是将我自己的寓所改成灵堂,以此缅怀我族大酋长。”
共典闻言,吃惊地道:“原来如此,姜黎大酋长正值壮年,却突然不幸离世,真是令人惋惜,请城主节哀顺变。”
姜黎只有五十出头,也没有传出有什么疾病,却突然暴毙,人族听到此消息后皆吃惊不已。
晚宴时分,姜博的数十名心腹与高级将领们,也陆续来到城主府邸。
姜博命下属在大厅摆了三条大长桌,宾主落座后,酒菜摆上,酒席开始。
桌上摆着的尽是一些大块的驼马肉,牛头人族从拜火氏族购买驼马,脚力好的成为战马,脚力不好的则成为肉马。
在牛头人族的领地,凡是头上长角的动物都是圣物,不得食用。
由于是居丧期间,姜博面前的桌子上只有玉米饼等素食,也没有酒。
姜博倒了一杯水,站起来开场白:“两位大酋长,各位人族的勇士们,欢迎来到玉泉关,在我族大酋长发丧期间,我以水代酒,代表玉泉关的各位将士,对各位人族勇士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人族纷纷举杯站起来,对姜博的招待表示感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姜博瞄着共典与连魁,道:“两位大酋长,我明日就启程赶赴马鞍城,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城主赐教。”共典客气地道。
“我想邀请两位大酋长出席我族大酋长的葬礼,不知两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