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不亮的时候,何学民就趁着夜色独自去上学,陪伴他的,就是那只小土狗,大黄。
来到学校,大黄也很听话,就在教室外面,静静等着何学民,何学民下课后,也会带着大黄一起玩,等到下午放学,他们再一起回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何学民也顺利读完了小学,接下来就要读初中,要去更远的镇上,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开学当天,何正青把何学民送到学校之后,就回了家,没有在镇上多留,当然跟着何正青的,还有已经长到人腰那么高的大黄。
自从何学民去镇里上学之后,大黄每天就是跟着何正青打理果园,偶尔跟着何正青去别的村子卖杏子。
大黄的通人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何正青卖杏子的时候,要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大黄就会临时看管摊位,碰到有人来买杏子,就会大声叫唤,何正青听到了也就赶紧回来。
不仅如此,要是碰见没有付钱的人,大黄就会先叫唤几声,然后咬住那人的衣服,不让离开。
后来一个月时间到了,何正青带着大黄去接何学民,这也让大黄记住了何学民回家的时间。
自打那以后,只要何正青没时间接送何学民,大黄就会负责起这件事,把何学民送到学校之后,就独自回来。
等到何学民放学的时候,大黄早早就去学校门口等着,和何学民一起回家。
后来何学民读完了初中,在村里人的介绍下,和邻村的一个姑娘认识,一年之后,两人便结了婚。
何学民结婚之后,不甘心留在村子里,就带着妻子一起外出闯荡,这一去就是十年。
在何学民离开的这十年,大黄每天就跟着何正青打理果园,贩卖杏子,日子倒也舒坦。
十年之后,何学民带着妻子回来了,同时回来的,还有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和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
男孩叫何向文,女婴叫何思语。
因为何学民夫妻两人在外打拼,两人头脑灵光,做的小生意还算可以,但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之前只有一个何向文,还算能勉强照顾,现在又多了一个何思语,夫妻俩实在忙不过来,只能把两个孩子送来乡下的父母家。
何正青多年见不到孩子,这次回来,可让他们两口子高兴了好一阵子,大黄见到何学民,也是高兴的撒欢。
何学民夫妻俩并没有在家多待,匆匆交代好父母之后,便又离开,他们的生意可离不开人。
自此,何向文、何思语兄妹俩便留在了老家。
这十年过去,村里也建了一个小学,何向文也像他父亲一样,在这里上了小学,大黄也像守护他父亲一样,每天陪着何向文一起上下学。
回来之后,大黄也不再跟着何正青去果园了,而是在家里陪着还是婴儿的何思语。
随着时间过去,何思语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一样是在村里上学,大黄的任务也加重了,陪着兄妹两个。
这一陪,就陪着兄妹两个上完了初中。
何学民的生意,在这几年也是蒸蒸日上,夫妻俩也终于在钟城按了家。
之后,何学民想把父母也接到城里来生活,但是老两口一辈子在山村习惯了,不愿意离开。
何学民也没有过多强求,依着父母的意思,倒是每年回来看望二老的次数多了。
没过几年,方小娥去世了,本来方小娥的身子骨就差,从何学民外出闯荡之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最终辞别人世。
方小娥离世之后,何学民更加想把父亲接到城里住,老人在身边,也能尽尽孝道。
何正青则是百般不愿,说是要留在村里,陪着方小娥。
见父亲意愿坚定,何学民也不好在多说什么,只能由着何正青。除了何正青,留在村里的还有大黄。
说来也奇怪,一般的狗,活个十年就算是长寿的了,但大黄不一样,不仅陪着何学民上完了初中,更是陪着他的两个孩子也上完了初中。
在加上何学民一家都搬到城里的这几年,大黄也活了四十年,不仅没有年老的迹象,生命力反而更加旺盛。
自从方小娥去世之后,年老的何正青也有了疲累之势,如果有人经过何正青家,就能看见,一位迟暮老人在院子里发呆,身边卧着一直大黄狗。
没过多长时间,何正青也离世了。
何学民一家从城里赶回来,给何正青举办了葬礼,把他和方小娥葬在一起,之后就带着一家人离开村子,从此,这个村子就再没有了何正青一家人了。
办完葬礼临走的时候,何学民想把陪伴着自己童年的大黄带去城里,结果找遍了村子,都没有看见大黄的身影,只能作罢。
在村子附近的一处山腰,是何正青家的坟地,远远地,能看见一直黄毛大狗,匍匐在何正青的墓碑前,不管刮风下雨,这只狗的身影一直都在。
直到一年之后,村里的人忽然发现,何正青墓碑前的那只大黄狗不见了,整个村子,都没人再看见。
狗的鼻子天生灵敏,更何况这只不同寻常的大黄,即便过去了好几年,相隔千里,大黄依然能闻到何学民一家人的气味。
顺着气味的指引,大黄慢步踏上了前往钟城的道路,大黄步子不快,但却坚定。
等大黄找到何学民家的时候,何向文已经毕业了,帮着何学民打理家族的产业,也正好看见了何向文结婚的场景。
或许是见一家人生活的很好,大黄并没有进去,而是在附近停留了一阵子,然后就悄悄跟着何思语离开了。
等大黄再次出现,已经是在录城大学的校园了,这一个月,大黄以流浪狗的身份,陪伴了何思语一个月。
何思语每次在校园看见大黄的时候,都觉得这只狗很像小时候陪伴自己的大黄,可惜自从爷爷去世之后,就再没见过大黄。
她不知道的是,这只狗,就是她想念的大黄。
后来,何思语因为网络暴力,跳楼自杀的时候,大黄刚从学校外觅食回来,亲眼看到何思语死亡的瞬间。
这只陪伴了三代人的大黄,就是坐在我面前的于元凯。
在何思语死后,于元凯借用流浪狗的身份,混迹在校园中,听到了关于何思语死亡的诱因。
从那之后,于元凯就盯上了靳芳慧四人,至于丁本,在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刚好被回到校园的于元凯听见。
于元凯也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要为何思语报仇,报仇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五个人,像何思语一样死去。
这一筹划,就筹划了十年,十年间,于元凯用本体大黄狗的身份,接近五人,从而得到五人都做过什么事。
时机成熟了,于元凯就联系人把他们的事放在网上,引起众多网友发出舆论,逼迫他们跳楼自杀。
于元凯的计划很成功,如果不是老魏警觉,觉得事情不简单,靳芳慧三人的死,很可能就会定义为,遭受网络暴力,承受不住心里压力,从而自杀。
或者,如果于元凯分几年时间,来实施几人的网络暴力计划,也许就真的达成目的了。
网络暴力致人死亡的事件原委,已经清楚了,随然于元凯没有直接杀人,只是让人发布了视频,我不知道,以人类的律法,于元凯算不算有罪。
但在精联办这里,就已经触犯了妖精准则,接下来会把他的事上报总部,看需不需要送到帝都监狱。
至于黄才为什么要追杀于元凯,也是早年间的事情,当初于元凯就是被黄才打成重伤,才被何正青救下的。
这次黄才无意间遇见于元凯,一见面,黄才就继续对于元凯进行追杀,这次有了街道的那一幕。
于元凯的事情,我给张启打了个电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告诉他,于元凯很大可能会被送进帝都监狱,录城警察局那边,还需他去走动一下,毕竟,始作俑者不能出现在人类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