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醉卧花丛(5)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734字 发布时间:2022-06-12

李渊昔日任河东抚慰使时,有一位夏侯端曾任副使,二人是旧交。此人精通相术,善观天象。这天夏侯端前来拜望李渊,二人相见坐定之后,夏侯端一双眼睛盯着李渊转来转去,看了很久,李渊莫名其妙。只见夏侯端突然惊慌地说:“明公,大事不好!近日即有杀身之祸!”

“此事从何说起?”

夏侯端道:“明公两眼无神,下有黑晕,又心神不宁,此乃身首异处之兆。”

李渊大惊失色,问道:“祸从何来?”

“这不明摆着,公名应图谶,现今主上特别忌恨李姓官员,李密被逐,李浑一家三十余口无辜遭戮,恐怕下一个就轮到明公了。”

李渊沉吟良久,问道:“为之奈何?”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为今之计,莫若立即起兵,号令天下,方可转祸为福。近日在下夜观天象,见玉床摇动,帝座不稳,参星亮于太原上空,征兆太原一带有王气,必有真龙天子起于其间。除了明公还会有谁?故此在下特来拜访。”

正说话间,李渊手下的鹰扬府司马许世绪与其弟许洛仁一同走了进来,二人一见李渊,一起拱手道:“恭喜明公!贺喜明公!”

李渊不解,问道:“何喜之有?”

许世绪从袖中取出一幅画轴,递给李渊,说道:“明公自己看吧。”

李渊打开一看,只见图画中间画着一只羊,正在拼命奔跑,但有十八个男孩儿各人手持一把大刀,把羊团团围住,正举刀欲砍。李渊似懂非懂,问道:“这是何意?”

许世绪道:“适才在下正在家中读书,听见外面吵吵嚷嚷,出去一看,见一群人正围着看这幅画,说是两只喜鹊飞过时,从嘴里掉下来的。明公请看,当今皇上可是姓杨?中间之羊即是也。十八个男孩儿即十八子,乃是一个‘李’字,即是说,杨必亡于李手。从孩子皆着太原一带服装来看,该李即在太原。不是明公,还能指谁?此图预兆明公将取杨氏江山而代之,故在下与舍弟特来道贺!”

李渊道:“适才夏侯君说我有身首异处之忧,你又说我将取隋室而代之,不知谁是谁非?”

许世绪道:“夏侯君所言并不相悖。明公姓在图谶,名应歌谣,握五郡之兵,据四战之冲,举则帝业可成,若拖延不发,恐危亡旋至,一切全在明公一念之间。”

许洛仁也附和道:“隋室朝纲紊乱,已是天下动荡人心不稳。明公登高一呼,招纳才俊,必应者云集。若不趁势行动,将来必会后悔。”

当时的人们,对许多自然、社会现象难以理解,遂将之归为“天意”,很相信神道命运之说。而帝王则是“受命于天”的所谓“真龙天子”,代替上天主宰万民。李渊听这几人说得煞有介事,颇有些心动,暗想莫非我李渊真是真龙转世,有天命当主天下?他哪里知晓,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二郎世民与刘文静的幕后策划,目的是要他下定决心举义反隋。

李渊当下对三人道:“几位所言之事,容我思之。即便举事,尚需等待时机,准备充分。”

夏侯端与许氏兄弟又劝说李渊,事已急迫,请他勿再犹疑。

 

唐俭之父唐鉴,昔时曾在宫中与李渊同领禁卫,交情颇深。可惜此时唐鉴已去世。唐俭兄长唐宪也跟李渊熟识,此时在西京长安,唐俭便修书一封派人送去,邀其兄赶来太原共谋大事。

唐宪来到太原,与其弟唐俭一同来留守府拜会李渊。

一番寒暄之后,唐宪也借机劝说李渊道:“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惟捷足者先登。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久系天下人望。若迟疑不发,必为他人先得!”

唐俭也献策道:“明公北招戎狄,南收豪杰,长驱渡黄河,占据秦雍之地,海内之权,指麾可取。愿能以顺众望,则汤、武之业不远。”

李渊道:“汤、武之事,我不敢希求。但天下正乱,言私宜图谋自全,在公当拯救百姓,我将为天下苍生谋之。”

唐宪又劝他道:“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何去何从,惟明公定夺!”

见有这么多人相劝,李渊更加坚定了举义决心,但考虑到建成、元吉等人尚未到达,若立即起事,恐他们被官府抓去必遭池鱼之殃。

 

此时北方又发生一桩大事。原来马邑有一地方豪绅刘武周,马邑太守王仁恭素日敬他骁勇任侠,是一豪杰之士,待之礼敬有加,刘武周得以任意出入太守府第。不料这刘武周背恩忘义,竟与王仁恭府中一爱妾勾搭成奸,此事被王仁恭得知大怒,要抓刘武周问罪。刘武周索性一不作,二不休,杀了太守王仁恭,开官仓赈济饥民。时值青黄不接之际,又逢天下大乱,百姓避乱的各地难民甚多。刘武周这一招很得人心,旋即收兵万余,南下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并以汾阳宫宫人、财宝贿赂突厥可汗,始必可汗于是封他为“定杨可汗”,意为“平定隋杨”,并送来许多马匹、兵器以示支持。刘武周得到突厥支持,便自称为皇帝,改元“天兴”。

李世民再次对父亲进言:“大人为太原留守,而贼窃据汾阳宫,大人何能辞其咎!若再不早定大计,祸今至矣!”

李渊环视左右道:“我尚有一事担心,今主上虽无道,然恩威尚在,若我等誓师,而人情不附,又当如何?”

刘文静献策道:“在下有一计,可使太原百姓悉听唐公号令,并可在百姓中间生出数万甲兵。”

“刘公请讲。”李渊急切地问。众人一起望向文静。

文静侃侃而谈:“时下百姓最担心的,尚不是缺衣少食,盗匪横行,而是妻离子散,良人远征。今上三伐高丽,多少人家流离失所?多少兵卒枉死他乡?若然再有第四次远征,诸位以为会是何等情形?百姓又会是何等心情?”

李渊已猜知文静意图,他以目光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倘若矫诏再一次征兵讨伐高丽,民心必乱!而我等则借机扩军,就说因刘武周占据汾阳宫,唐公奉旨讨贼,百姓入唐公兵营者可免去征伐高丽,百姓必宁愿守卫乡土而不愿远征辽东,如此则数万甲兵旬日可集,唐公以为如何?”

李渊赞许道:“此计甚妙,就依刘公计策行事。”

 

李渊遂召集留守府众僚属议事,对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等人说:

“今刘武周窃取汾阳宫,晋阳与汾阳两座行宫,皆在我等职守之内,如不能将刘贼驱逐,主上怪罪下来,我等罪当族灭。刘贼气焰嚣张,又有突厥作后盾,太原驻地兵力不足,恐难以取胜,为之奈何?请诸位计议。”

那王威是个有勇无谋的一介匹夫,听李渊说得事态严重,当下慌了神,言道:“不知明公是否已有良策?我等唯唐公之命是从。”

李渊面有难色:“王副守为官多年,想必知道其中道理,朝廷用兵,例须禀告节度,本官不敢自专。但今主上远在三千里外之江都,而贼却近在咫尺,其势猖狂,远水难救近火。该当如何?”

王威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朝廷平贼,也是王命所归,明公为此自专,主上必会谅解。”

李渊见王威已入其彀,心中窃喜,转而看着高君雅。高君雅原本比王威诡计多端,但前一阵与突厥交手打了败仗,李渊险些被执送江都,杨广却没有追究他。如今又丢了汾阳宫,高君雅知道杨广发起怒来对谁也翻脸无情,怕一旦追究起来自己吃罪不起,只得说:“唐公国之贵戚,朝廷重臣。主上远在江都,若等上报请旨,恐迁延时日。只要能够平定反贼,明公就作主,自行募兵吧。”

李渊作出一幅“勉强从之”的样子,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只好勉为其难了。”遂发布命令到各地募兵。

李渊又道:“还有一事,欲与二位副留守相商。”

“唐公尽管吩咐。”

“晋阳县令刘文静因李密之事连坐入狱,他为县令多年,熟悉地方豪杰,我欲先将他放出,令其带罪图功,协助募兵之事。若其努力,我等可为之上表,请求赦免,二位以为如何?”

王、高二人碍于李渊情面,不好不答应。其实刘文静早已私下被李世民放出,只是未公开露面。有了李渊这一番“商量”,他便可以公开行动了。

刘文静遂按照李渊授意,假借圣旨名义发布一道文告,征发太原、西河、马邑、雁门、楼烦诸郡百姓凡年龄在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者皆为兵,年底之前集合涿郡,再度东征高丽。同时发文声称因刘武周窃据汾阳宫,唐公奉命讨贼,入唐公兵营者可免去辽东。

文告一出,太原城内外立马像开了锅,街谈巷议,群情汹涌,人心惶惶。

“我看这皇帝老儿怕是疯了!一次又一次征伐高丽,除了让老百姓白白送死,又有什么好处?”

“男人们都去当兵,谁来种地?家里就只剩些老幼病残,还不得伸着脖子等死?”

“四方百姓被朝廷弄得妻不见夫,父不见子,昏君不给咱老百姓活路,咱也不让他安生,干脆拉杆子上山,反了得啦!”

有人甚至公开唱起当年长白山王薄起义时题写的反诗《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又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

老亲倚闾望,少妇守空房。

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

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故乡。

 

又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

长河渡无舟,高山接云端。

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

日落寒山行不息,荫冰卧雨摧心肝。

 

又莫向辽东去,夷兵似虎豺。

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腮。

性命只须臾,节侠谁悲哀?

功成大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无向辽东浪死歌”,用现代汉语来说,意为“别去辽东白白送死之歌”。大业七年,趁着隋帝杨广首征高丽,齐郡邹平人王薄以长白山为根据地聚众起兵,转战于齐郡、济北郡一带,成为首举义旗反抗隋杨暴政者。王薄自称“知世郎”,编了第一段五十四字歌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一时传唱南北,成为大隋民间“流行歌曲”,在传唱过程中,又被人添加了后三段歌词,使内容更为丰富,诉尽良人远征、枉死异乡、老无所依、妻离子散之哀伤。

百姓再一看留守文告,言入唐公兵营者可免去辽东,觉得与其去辽东白白送死,不如就近保卫乡土,跟着唐公有肉吃,于是纷纷投效李渊军中。加之李世民与刘文静等人早有准备,旬日之间,即募兵数万。李渊委派了各级军官,由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对新兵严加训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