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三傍晚,左国师温良结束完一天的政务,去往一座少进的偏院休息。
和自己管家耳语几句后,摒退闲杂人等,坐在厅房等候。
不大一会,陆续抵达五人,他们身强体壮,各个武艺傍身。
人齐,即刻安排。
“苏元光?”
“小人在。”
“你马上进岳地郁序镇找一个叫郁华文的,向他打听招亲擂全部过程,要详细,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查问清楚后,尽量让知道内情的消失,你要被抓,跳山也好,投河也好,就别回来了。”
“现在就去?”
“马上启程。”
“是。”
温良看看:“吕三光。”
“国师爷,您说吧。”
“你去北辞郡找徐兆南徐邑守,向他询问青虎何时入郡,他这几年交过什么朋友,干过什么事,旧事新事一一查清,一件不许落,记住,非到万不得已,不可惊动何家。”
吕三光没答话,转身离去。
“李大光。”
“在这呢,温爷吩咐。”
“盯紧何暮弦、周舸、沈桓、萧雯,他们要是再来,提前通报,他们要干什么也要报告;最重要的两点,第一接触什么生人,第二看他们和右国师府近到何种地步。
“是。”
“韩明光?”
“五爷下令吧。”
“你活比较多,也比较累,马上去葛章国勾墨郡见公冶冲将军,让他在绍闻东境挑挑事,最好闹大一点,闹到什么程度呢?闹到我能出使葛章。如果他一人搞不定,连同楼匙、劲敏几盟国使使力气,咱们不怕花钱。”
“五爷,你想接回萱姬夫人?”
“废什么话,温家能在我这断后吗?快滚。”
韩明光一缩脖子:“五爷老当益壮,小人告退。
“钱金光?”
“大人吩咐。”
“你去散散收回周舸悬赏令的消息,在把赏银降到两千银币,嗯......一千吧,就当回报他们一把;另外再散几张青虎的悬赏令,赏银也是一千,还有尽快找到此人,派人监视他的行踪;找到暂时不是杀,也别让他好过。”
“是,这就去吧。”
“废什么话,这就去。”
分派的人去干事,温国师心里舒缓一点。
“谢老大,谢老二,你们出来吧。”
屋内暗门,出来两个老头,一个拄着拐杖拐着腿,一个斜楞着眼眼睛。
“你们也替我干点事。”
斜眼的老头眼珠看向前方:“终于用到我们哥俩了,要不饭吃踏实,温爷,您说吧。”
“谢老大,你暗中跟随韩明光去勾墨郡等地,他决不能回来,挑唆绍闻和东盟诸国战事死罪,决不能被抓把柄。”
谢老二拐腿前走几步:“温爷我是不是负责钱金光?”
“自己人内讧,也决不能让旁人抓到把柄,你活比较多,不光负责钱金光,还要给青虎这小子点教训,这么着,听说他脸被何家老大划过两道,你在他另一边脸上也来两道,给他对对称。”
“我们哥俩马上动身。”
派出谢氏兄弟,心情更和缓了,如果谢老二真能成功,也能解解心头之气。
在小院里静坐,不知不觉已到半夜,想到明天演军场火祭驱疾,早早睡下。
酣睡不知几时,管家门外叫喊:“老爷,该动身了。”
温良望望窗外,天还没亮。
着人整理朝服,着人备好大轿。梳洗完毕,用过早点,一路前往演军场。
一个多时辰左右,好巧不巧遇右国师,两人并轿前行。
绍闻帝火祭驱疾的消息不胫而走,演军场处,已经人满为患,周围有兵丁把守,把百姓驱散都场地外,只有高官和绍闻帝才能进入演军场。
演军场四周各有通道,通道附近有检查人员。到这,任何铁器、刃器都不得携带,携带一样,有刺王杀驾之嫌,那时百口莫辩。
两位国师前来,自然分出一条道路。演军场外受例检查,确定众人没有带利刃,放队进入。
演军场中央,有一木搭高台,台高三尺,长宽各三四丈,两边各有台阶。
高台正中央摆一五谷祭坛,祭坛是铜的,上面刻有不同的五谷纹路,纹路没有交叉都是自然曲线。
祭坛下面是一堆烧红的煤炭,侧对着祭坛不远处的木桩,绑有一高一矮,两人身边站两个刀斧手,手里抬着斩首刀,腰上挂着绳索。
祭坛后面有两面并排放置的方铜镜,镜高五六尺,跟人差不多。
木搭高台另一侧站有九个人,中间一个身穿霓雾羽衣,臂缠彩索,腰佩叠羽纹腰带,足蹬嵌珠鹿皮靴,阳光照射,霓雾羽衣透出肌肤。
有人知道她,来自岳地撰幽山雩舞坛的圣女莫黛儿。她身前身后各站四名侍女,每个侍女均穿蝉翼衫,缠彩索,佩叠羽纹腰带,衣服不及莫黛儿,同样明澈通透。
九人服饰跟没穿差不多,很多老百姓不好意思直视。
混在人群里的沈桓头一次见,他问道:“周兄,你觉得怎么样?”
周舸踮起脚:“第一次看,真长见识。”
旁边的萧雯和何暮弦把脸扭到一边,不理他们俩。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引起他们注意:“四师姐、六师姐一向可好;沈兄、周兄好久不见。”
四人同时回头。
“即兄,你什么时候到的?”周舸问道。
“昨晚到的,一来就听说有好事。”说着前挤几步。“如此光景,甚妙甚妙。”
何暮弦斜楞他一眼:“即师弟也迷女色?”
“美艳动人,令人神往......”
“我妹妹呢?”
“美艳动人.......”
“我问你我暮雨妹妹呢?”
“啊......师姐放心,郡内无事,一切安好。”
正看着,演军场西面在走来一支队伍,最前面八匹高头骏马,马上坐着开路将军,每个将军手上都有兵刃,他们身后是两队禁军,禁军腰间清一色的钢刀。
后面仪仗有人擎打黄罗伞,黄罗伞下四人抬一九龙金撵,金撵上坐绍闻帝聂承业。他今天戴的一顶镶珍珠的帽子,看上去没那么威严,加上敞穿的衣服,显得邋遢。
九龙金撵后还有仪仗,仪仗后面还有两队带刀禁军。
文武官员、当地百姓见到绍闻帝,纷纷弯腰行礼。
撰幽山莫黛儿也不例外,携八名侍女礼过。
周舸看见绍闻帝,问旁边:“这人有什么病?”
沈桓和即彦师异口同声:“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