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海宾
一篇高考获奖作文这样写道:七月是这一年里最美好的日子,空气里写满了与青春无尽的赞美诗篇,树叶的沙沙声让我的幻想绽放……
海骏的七月,感受到的是日光在皮肤上灼烧起的热度,附和着心灵被烈火焚烧的吱吱声,对他里外夹击。
落榜是因为出了场意想不到的意外,他对自己有信心,坚信复习一年一定可以考取。
这是一簇希望的火苗,细微的光芒刚刚可以勉强照亮萧瑟的心灵,就被父亲海大世一脚狠狠踩灭。
海大世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二儿子海宾身上。他担心子弟中学教学质量不行,花了一笔昂贵的学费送海宾到城里的重点高中寄读。他对海骏下了不容置疑的命令:你如果不赶快去找工作赚钱,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绝望的钟声就这样在海骏千疮百孔的心中果断而威严地敲响。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一阵阵颤栗,颤栗使他彻骨寒冷,冷得头发都结了冰,冷得七月天变成了一座冰山。太阳永远地消失在山岭的另一边,只听见老旧的喇叭里,一只遥远的手,款款地将那陈旧的琴弦撩来拨去。
海宾生得白净文弱,身体单薄,戴副近视眼镜。他从小爱看书不爱说话,放学回来就捧本书躲在角落里看,吃饭要喊好几遍。
海大世整日叮嘱:“我们家一定要有个大学生!你是我们家的希望!”,
两居室的房子专门给海宾腾出一间,父亲和小弟弟海峰挤到朝北的那间住,海骏只能搭个地铺睡。
拮据的生活鸡蛋和肉只能保证海宾的量,牛奶只订了一瓶,给海宾一个人喝。
家里没有冰箱,夏天气候异常闷热,人坐在屋子里都闷出一身汗。海大世每天晚上用凉水浸泡西瓜,泡凉以后切成一片一片送到海宾房里,然后站在身后替他摇扇子,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海宾从小就是乖巧勤快的,每逢周末就把窗帘、桌布、床单扯下来,连同父亲和哥哥弟弟的衣服一起,端到河边去洗。他把洗干净的东西平铺在玉川河边的大石头上让太阳暴晒,自己抬一本书躺在树荫下读。等端着沾满太阳味道的干净衣物回家时,厚厚一本书也看得差不多。
高二以后,海大世再不允许他做一点家务事,甚至洗碗都不要他插手,一吃完饭就催促着他进屋去看书、复习。偶尔陪弟弟海峰说笑几句,都遭到海大世呵斥。
海大世每月发工资那天,回家第一件事是问海宾需要买什么参考书,然后坐到灯下,抖抖索索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包好,凝重无比地递到海宾手上,郑重其事地叮嘱一遍:“你一定要考取大学!”
海宾觉得整个人的新陈代谢在加快,心里总是发慌,没着没落的;两个手又不自觉地发抖,似乎想抓什么又总也抓不住;每天需要往嘴里填进大量的食物,仿佛内里有个无形的黑洞,总也填不满。
高考前那个月是海宾十八岁生日,海骏给他买了件粉红色T恤,发觉弟弟愈发沉默寡言了,蒙尘的脸上是一种浅笑的迷茫。原本就白净瘦削的脸庞变得滞涩青灰,甚至笑一下都需要专门用力去牵动嘴角的肌肉。
海宾那双本来就大的眼睛由于压力而日益空洞深邃,眼镜的度数愈发深了。他的脊背日渐岣嵝,从背后看去不是一个十八岁少年,更像一株嶙峋的树。
他是多么孤独,多么柔弱,可同时,又是多么沉静,沉静如海绵,能够无声无息地吸纳掉任何压力与恐慌。那沉静是有代价的,虽然他外表看不出什么,却是拼尽了全力把那种沉静雕刻在肉体和心灵之上。也许仅仅是一寸的雕刻吧,可又是多么命悬一线的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