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迎头撞上了大饥荒
1959-1961那三年,至今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很多人饿死了,我也差点饿死。要不是哥哥三天两头从水库工地上送回一点吃的,要不是政府给的最后一碗豆面条,所有的故事都将在那个时候终止。但就算是在最艰难的时候,能够救人我们还是没有袖手旁观。
——李鸿忠
那三年,我们只有在历史资料中看到一点点。李老先生是亲历者,他在讲述当时的情形时,老泪横流,劝我们要倍加珍惜如今不愁吃的美好时代。我却更在意这个家族是怎样活下来的。为了生存,他们发挥出无限的智慧,依靠家族相互帮衬的优势,居然能够从那死亡之地走出来,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房间里的大象
【李氏家训】
1.天灾加上人祸才是真正的灾难,所以说人祸之害甚于天灾。
2.无论遇上什么困难,哪怕是火焰山,只要肯动脑就有办法。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能够救人于危难时一定不能吝啬。
第一节 那三年
那三年,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深深地刻下一个字——饿。冯小刚的电影《1942》看过吗?跟那三年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作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相反,数据极为详实。杨继绳老先生90多万字的巨著《墓碑》就用详细的数据描述了那三年史无前例的“大饥荒”,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下面,我们就极其简要地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作为我们讲述李氏家族那三年真实故事的历史大背景。
说人祸
“那三年”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 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中国官方在1980年代以前则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西方学者也称其为“大 跃进饥荒”。
近年来,学界对那三年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人祸”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大练钢铁与粮食浮夸。
1958年12月31日,新华社宣布:全年钢产量达到1100万吨左右,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1070万吨的炼钢任务。
任务虽然完成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首先是财政上,为大练钢铁总共补贴40亿元,超过1958年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一。
其次,对生产力的破坏也是极大的。为了全力保钢,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停车让路,首先为钢”,要求各部门、各地方必须将钢铁生产放在首位。结果,近1亿的人民公社社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投入钢铁生产中,打乱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农村主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去炼钢铁去了,进行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弱病残,使得当年大量的农作物成熟了也不能收回。据估计,当年因此损失的粮食约占应收粮食的15%左右。不但如此,由于缺少劳动力,加之由于放“卫星”造成粮食大增产的假象,竟提出“少种多收”的口号,至使1959年的粮食种植面积比1958年大幅度减少,造成了1959年起连续多年粮食供应极度紧张。
在产量上减产,但在报告中却刮起严重的“浮夸风”。各级干部严重夸大、虚报粮食产量。当时施行的是统购统销,除了口粮、种子、饲料以外的粮米全须上缴,农民不能储粮。当中央派员到地方征收粮食时,是以地方干部上报的严重夸大的粮食产量来计算征收量的,导致征收量大大超出实际粮食产量。地方干部为了填补缺口,逼迫农民将原本应该留下的口粮、种子、饲料也全都上缴。于是各个农村的粮食短缺,公共食堂无米下炊,导致了严重的饥荒。
此外,还发生着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一方面几亿老百姓没饭吃,另一方面却在大量对外粮食援助。当时中国的粮食“多得吃不完“,为了体现国际主义和加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大举对外援助。仅1958年、1959两年粮食输出就高达700万吨,可以为3800万人每天提供840热卡。这还不包括肉类、食油、蛋品等。这不能不说,又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人祸“。
看天灾
客观地讲,除了人祸,还有天灾。那三年,全国各地的确发生了大面积的严重干旱。其实,旱情从1958年就开始了。只是那个时候,旱情被大练钢铁的激 情给掩盖了,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
从1958年年初,冀、晋、陕、甘、青与西南川、滇、黔及华南粤、桂等持续春旱,严重影响农作物播种、生长。河北省中部、东部连续200多天无雨雪。入夏,华东、东北800多万顷农田受旱。吉林省266条小河、1384座水库干枯。年内,旱灾波及24个省区2236万公顷农田。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10年来旱情最重的年份。1-4月,冀、黑严重春旱。因去冬以来降水稀少,春旱影响河北省150万公顷小麦生长,成灾62万公顷,另有20万公顷耕地需挑水点种。黑龙江省150万公顷耕地受旱2寸多深,少数4-5寸深,为历史少见。7-9月,渭河、黄河中下游以南、南岭、武夷山以北广大区域普遍少雨,闽、粤60天无雨,波及豫、鲁、川、皖、鄂、湘、黑、陕、晋等20个省区,受灾3380.6万公顷,成灾1117.3万公顷,范围之大在50年代前所未有的。松花江源濒于干涸,丰满水库缺水发电。江、淮出现历史同期的最低水位。江苏省山区塘堰、小水库干涸37万座。湖北省塘堰干涸达80%,8月中旬以后小河几乎全干。湖南省邵阳、衡阳和湘西州的71万处塘坝,在9月中旬有半数干涸。
1960年,旱情持续扩大。上半年,北方大旱。鲁、豫、冀、晋、内蒙、甘、陕7省区大多自去秋起缺少雨雪,有些地区旱期畅达300-400天,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成灾1420万公顷;其中鲁、豫、冀三省受灾1598.6万公顷,成灾808.5万公顷。山东省与河南省伏牛山—沙河以北地区大部分河道断流,济南至范县的黄河也有40多天断流或接近断流,800万人缺乏饮用水。夏秋季节,南方皖、苏、湘省区受灾面积都在66.6万公顷以上,广东、海南旱情持续了7个月,西南各省冬春连旱,川、鄂2省成灾198.1万公顷。除西 藏外,大陆各省区旱灾面积高达3812.46万公顷。除黄河外,还有不少河流断流,如永定河、潴龙河断流5个月;子牙河及滏阳河衡水以下河道,自1959年11月断流,直到1960年7月18日才有来水;山东境内12条主要河流,有汶河、潍河等8条断流。
1961年,旱情持续。1-9月,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成灾1865.4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黄土高原、西辽河流域。海河水系的赵王河、潴龙河平均流量距平偏少一半以上。西辽河通辽站3-6月平均流量仅0.123秒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99%!安徽省正阳关、蚌埠和江苏洪泽湖各站6-8月平均流量较年均值偏少8成。湖北襄阳专区8个县325条大小河流,断流312条。
1962年,旱灾持续。去冬以来,南方湘西北、粤北、川北、苏北、皖中地区雨雪稀少,2月约有100万公顷呈旱象;3月,旱区扩至豫、鄂、黔、陕等省,共计360万公顷。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呼伦贝尔和乌兰察布地区、晋北、冀西北、吉西北地区,旱期长达200-400天,甚至井干河断、人畜吃水困难。年内,旱灾波及北方为主的24个省区(市)2174.6万公顷农田,成灾面积878.4万公顷。
人们习惯上将这几年的灾害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从干旱灾害的延伸和转移看,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严重干旱灾害,大致延续了四年。在这段时间,受灾人口最多的是四川,受灾面积最大的是河南,也就是李鸿忠和他的李氏一家生活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李氏一族在那三年是怎么过的,以及从中可以看出李氏族人怎样的品质。
第二节 自救救人
河南本来就是人多地少,加上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成为三年困难时期中全国重灾区。在河南,受灾最严重的是信阳,就是产毛尖绿茶的那个地方。当时,不用说是上等好茶毛尖了,树上被饥民吃的连毛都不剩了。那么,李氏一族生活的泌阳县及其周围,情况如何呢?
没几个能动的人
受灾是必然。现在想想,一切都有因果。当年李鸿忠捞完铁砂回来,学校放假,说是回家支援大练钢铁。李鸿忠回到家,看到的是什么情况呢?全面1000多人只有包括他的父母在内的7个人在干农活,其他人大部分炼钢铁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天天唱歌、写标语、搞运动。全村500多亩地,就那么7个人带着10头牛在那里干,你说能有多少收成?连身为小孩子的李鸿忠都觉得情况不对!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怎么想的!
而且,李鸿忠记得很清楚。虽然1958年遭遇了旱情,但粮食还是丰收的。可惜,就那7个人,怎么收啊?大部分烂在了地里。他的父亲李进兴看着满地的被糟蹋的粮食,仰天长叹:作孽啊!作孽!李鸿忠站在一旁,看到父亲满脸是泪,也满脸的无奈。他那个时候就有一种预感,老天爷一定会生气的,他会惩罚这些糟蹋粮食的人!
泌阳县老早不就有传说吗?在盘古生活的时代,天下的人们都坏透了。老天爷生了气,发大水把世界给灭了。这次,老天动用的不是大水,而是恰恰相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旱灾。
在河南,受灾最严重是信阳。据后来历史学家考证,饿死了105万人。多么恐怖的数据!泌阳的临县唐河县,就是李鸿忠妈妈的老家及舅舅家所在地,饿死了30万人,县委书记带着老婆孩子投井自尽。跟信阳、唐河相比,泌阳县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即便是没那么严重,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李鸿忠当年只有十一二岁,虽然以前也从来没有吃饱过,但那三年的确比以往时候都要饿。他年龄还小,中门村的情况他看不懂,父母也不跟他说。但他听说,其他村子,最严重的时候,一天饿死了十几个人。死了人,都没人埋。因为活着的人早就没有了力气,甚至动都动不了。李鸿忠记得很清楚,有一段日子,全家人都躺在家里,真的动弹不得。
那些饿死的人,抬不动,就用绳索套住头,活人在前面趴在地上往前爬,一路拖曳着到沟里。沟里乱七八糟的堆着的全是饿死的人,就那么一丢,盖上个草席,有的脚丫子还露着,瘆人。后来,沟满了,就随便丢在外面。那个惨状,无法用语言描述。
李家人的自救
中门村500亩地,最好的年景也就收3万斤粮食。但在1958年,大多数人炼钢铁去了。李鸿忠的父亲带着7个人和10头牛,累死累活、不分昼夜地干,最后收上来万把斤粮食。
这些粮食全村人一分,每人还不到20斤。20斤粮食能吃一年吗?就算是喂猫也不够!怎么办?吃野菜,啃树皮。关于树皮,白杨树的还可以,要是榆树和椿树,告诉你那是有毒的。吃了,头上和身上会鼓起脓包,破了会向外流水,奇痒无比。至于挖野菜,也不是那么好弄。一是有毒的和没毒的难以分清,二是人都饿得走不动路了。
不过,说来也怪。可能是老天的垂怜。那几年的野菜特别多,特别是毛毛须、光毛菜,往年几乎不见的,那会儿却铺天盖地都是,怎么挖都挖不完的样子。而且,更为奇怪的是,居然在隆冬季节也有。别人都不信,一开始是李鸿忠和妹妹发现了这个秘密,大冬天的提着篮子去野外挖野菜,现在想想都觉得荒唐,但那会儿的确是真的。他们兄妹还发现了一样东西可以吃,那就是大雁屎。你说,屎能吃吗?能吃!做成饼子,烤着吃,能吃出麦苗味。
大雁屎能吃,但是霉红薯却不能吃。有人从地里发现了红薯,发了霉,有黑斑,有红毛绿毛黄毛。也知道有毒,但心存侥幸,以为用开水煮过,就没事。结果一吃一个死,比耗子药还厉害。有些野菜,像秃泥子也不能吃,虽然死不了,但也是有毒的。还有一些菜性凉,吃了会拉肚子,还不如不吃。这些,李家人都摸得很透。
李家人还有一个方法没不外传,那是动了脑子的,就是自编小网去捞鱼。你说,那个时候还有鱼?就像大雁屎一样,有没有没有被其他人发现,所以虽然量少,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是可以救急的。
李鸿忠记得,当年父亲在八门庄一僻静处发现了一个深坑。从外面看深不见底,所有人以为只是个坑,而且那么大旱也不会想到有水。其实里面有水,水里有鱼。父子俩一张小网,既然捞上了十几斤的鱼!抱在怀里,悄悄回家,晒干了,一天吃一斤,也能熬十天半个月。
打那以后,李鸿忠天天带着妹妹四处找这样的坑。还别说,时有发现。这就可见,虽然遍地大旱,但老天并没有把人们求生之门给彻底封死。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你得动脑子。什么都不做,只在家瞎等,等来的只能是饿死。
在这几年的饥荒中,李家人全家没有一个被饿死的,除了动脑子想办法自救之外,李家人的团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其中之一是李鸿忠的哥哥李鸿超。哥哥当时已经十七八岁了,算是一个整劳力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多挣点工分,他自告奋勇去修水库。修水库是农业大寨项目,是受国家重点关注的,而且干的都是重活,就算是最饥荒的时候也能保证每人每天一个窝窝头。李鸿超无论多么饿,都想着家里人。他每天只吃一小块,留下一大半的窝窝头,攒个三五天,步行几十里路送回家。别小看这点粮食,就是这点粮食让李家成为当时少有的没有人饿死的家庭。所以,李鸿超实际上是全家的救命之人。如果当时,他自私一点,而且他自己吃了也无可厚非,那么李氏一族的历史或许会被改写,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李家人的家族观念是从祖辈就传下来的,每一个人的意识里对家人从来都比对自己要重要,如果有活下来的机会那一定是让给家里人。上面说的哥哥是这样的人,下面再说说父亲。
泌阳县最艰难的时间有两个月,那时候大批老百姓被饿死。政府启动了应急措施,就是集中一部分粮食,专救那些奄奄一息的人。李鸿忠家断粮一个多月,父亲李进兴连续十几天没有进食,已经到了濒死的边缘。政府来人把他抬走了,放到一个养老院里,给他半碗粥。他在养老院住了一个多月,每天的半碗粥把他给救活了。每天分到了粥,他都忍着不喝,为的是等儿子李鸿忠每天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进来,给儿子喝上一点。就是每天那半碗粥,就了父子俩的命。不然,李家的历史又得要被改写。
慷慨救人
世间自有公道,好人必有好报!这是李家人的又一信条。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对于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能帮就帮,能救则救。
在这方面,李鸿忠和他的母亲是亲手救过人的。
当年,泌阳县的临县——母亲的娘家和舅舅家所在的地方——唐河县受灾程度更为严重,县委书记都投井自尽了。舅舅是国家干部,虽然吃的是公粮,但有段时间也断了粮。一家人躺在家里,奄奄一息了。
母亲知道了舅舅家的情况,干着急,因为自家也没有粮食。后来,生产队的菜园分黄瓜。母亲就带着7根黄瓜,和李鸿忠一起给舅舅家送。母子俩途径一个村子,见到了一个快要死的人。是李鸿忠先发现的,以为是个死人。但是,走近了一看,那个人半卧在一个废弃的机井旁,除了眼睛还能动,其他地方跟个死人没什么差别。
母亲问他:你还活着吗?他点点头。母亲拿出一根黄瓜,递到他面前,说:吃了吧,吃了就能活。那人眼睛突然放出光来,但是无奈手已经动弹不得。李鸿忠就把黄瓜咬碎了给他喂,几口下去精神头就来了,好像一盏即将干枯的油灯一下子就亮了。
人这种动物,真的很神奇,一根黄瓜居然就能救一条命。那人吃了半根,就能站起来了。说,剩下的半根,他想带回去给老婆孩子。然后,居然摇摇晃晃地走了。也没有什么感谢的话,估计他是想省着点力气走路。母亲看着他的背影,喃喃地说:谢天谢地!
真的是善有善报。那个人在几年后,突然带着酒和肉出现在李家大门外,扑通一声跪下了,说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把李家人吓了一跳。大家早就被这事给忘了,而且当年也不确定那根黄瓜就真能救他的命。而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不仅就了他的命,还救了他的老婆孩子。这事怎么说呢?只能还是那句话——人真的很神奇。
恶有恶报吗?还真有。当年为了保自己的命,队里的保管员、会计、队长啥的搞贪 污,分粮食的时候给别人的少,给自家的多。后来,国家下来救命粮,他们也贪。其实也没敢贪多少,就是多那么二三两。但结果呢?个个都没有好下场。最惨的是队长,居然拉血拉死了。还记得那个参加抗美援朝的刘支书吗?土改时把三娘和老中医给整死了那个,后来也遭了批斗,被整得死去活来的。又多亏了红 卫兵头头李鸿忠的出手相救。哦!不小心说到文 革去了,那是下一章要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