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大弟子莫望川
书名:勘破天局 作者:角弓 本章字数:2937字 发布时间:2022-06-06


 

夜色已深,繁星漫天。

床榻之上,莫望川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从来到此地,师父青松老道就一直关门谢客。

期间,那个叫何厚道的族长叫人送来些食物,在下午又亲自探望师父,被他挡了过去。

他看到那个老人脸上的神情很复杂,有期许也有疑虑。他知道师父只有事情紧迫或重大棘手之时,才这样闭关作法。

莫望川自小被师父收养,十六年来与师父相依为命,感情至深,名则师徒,实同父子。

每看到师父如此地伤神,他内心就五味杂陈。特别是近些年来,师父修习猛进,两鬓斑白,好像一下子就变得苍老很多,哪有修道之人的仙风道骨,这更令他难受不安。

这些年来,他都不曾记得师父何时那样开怀大笑过了。

他自小跟随师父修行,师父所授道法术法也修炼得炉火纯青,但师父却很少让他独自出手,即便是修为不深的小妖也会在旁给他掠阵,生怕他有什么闪失。

师父哪知他内心的所思所想,他已长大成人,对师父无以回报,现在,如能替他分担一些风雨,能尽一份当弟子的孝心,他便知足了。

他也知道,师父是怕他有了闪失,因为,那里面满满的都是爱。

他听师父说他是在樊城五十里外一个叫望川的地方捡到并收养的,所以给他取名叫莫望川。

居室刚刚修缮过,内里漆黑一片,虽然古老破旧,但也比他们往常的风餐露宿强上百倍。

空气中夹杂着房屋陈旧与新鲜泥土的混合味道,叫人倍感亲切。床榻一侧的两个小师弟鼾声正浓,这两个小师弟都是师父五六年前收养的孤儿。

从心里讲,他最喜欢小师弟郑兴。小师弟虽瘦小,但聪明伶俐,乖巧勤快。而二师弟黄寓看似憨厚老实,实则懒散偷巧。望着熟睡的两个小师弟,他心里若有所思。

窗外,清风乍起,吹得窗框轻轻作响。

莫望川一声轻叹,越想越难入睡,竟直披衣坐起,顺着窗户望去,师父青松道长居室内还透着微弱的灯光,熹微的星光下,他俊秀飘逸的脸庞上慢慢变得肃然,双眉渐渐地凝结,他的手猛地一握,心内暗生主意。

 

 

矮几上,青灯如豆。

青松老道盘膝而坐,垂眉深思。

从昨日开始闭关作法,用真元感知,除了深夜感知到有一股精纯瞬息消逝的磅礴神元外,至今一无所获。

难道真如前三个老道所言根本就没有什么“像驴像鹿又像兔”的妖怪,纯属骗人?那应该不至于吧,他想。

然而,凭借自己现在的修为,怎么可能探测不到呢?如果真有大妖出现,这么长时间又怎能瞒过三大观的耳目?

再者,大凡成年老妖,如没有外力相扰它很难离开自己的地盘或穴巢的。

闻乡人所传,这怪物平日也只是偷食窃衣,装神扮鬼吓唬了几个小孩子外,其他并无什么为祸人间之举。

难道这个怪物会与十三年前的石人上山有关联吗?青松道长难解其惑。如是刚刚成形兴风作怪的妖魔,又怎么会逃过自己地道“辟空”中阶的神识? 青松老道更是不解。

俗话说“祸乱出妖孽,盛世享太平。”

华夏帝国自先祖刘帝开国以来,虽其间也曾经历“十王之乱”,但经八帝励精图治,文治武功。现也百业俱兴,黎民安乐。

神州大地修道求仙之人日益增多,大多数修道之人为得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另一些则想降妖除魔、守护太平;更有甚者异想天开若能机缘巧合一不小心得道升天,化羽成仙那也是一个不错的理想!

那想法就如现代人花两元钱买彩票想撞大运中五百万大奖一样,你不试试永远不会有这种机遇。

因此华夏大地开观立派如雨后春笋一般,大小道观林立,宗派繁多。

在众多的道观中,又以断峰观、玉龙观和玄武观三观最为强大,门下弟子众多,实力出众。如在外遇事自报家门,你报出是三大观任何一观的弟子时,定会叫人另眼相看。

青松道长就是玄武观前任观主松源道长的关门弟子。而且,三十三年前,他还是名噪一时响彻整个道家的悲情人物。

三十三年前,玄武观有个叫楚啸天的年轻道士震惊了整个道家门派。

十六 岁的他一夜之间突破人道进入神道,而且是破已高阶,这对于道家来说,无异于是一个神话。

 

天下修道之途,共分为四个境界,从低至高依次为“人道,神道,地道和天道”四个阶层。

其中,人道为:武徒、斗士、尊者;

神道为:摄元、破已、移魂;

地道为:行阵、辟空、罡玄;

天道为:化尘,归始。

每一阶按照修为又分为初、中、高三级。

十六 岁的楚啸天一夜间进入神道破已高阶,是道家千古一人。

这让大多数修行一辈子也难进入这个阶层的人除了羡慕就是嫉妒恨,令众多自诩为修道天才蒙羞和屈辱。

玄武观因一人之才让天下众道翘楚。人们都期待着终生能看到不是传说中的进入天道成仙的第一人。

然而,就在几年后,这个令人艳羡和尊崇的修道天才却让世人大跌眼镜,竟干出辱败道门门风令道门不齿之事,竟赤身裸体在大殿之上污辱前来上香的女香客,被其师松源观主鞭笞并召开道门大会,禁闭思过后将其逐出山门。

也许是怀恨在心,也许是为了报复玄武观。

楚啸天在禁闭思过养伤期间,趁师父及师兄们不注意,将镇观之宝“玄武神剑”偷走,被师兄们发现追赶,在他穷途末路时携剑跳入奔腾汹涌的怒江。

大师兄尹凡道长与众师兄沿江百里找寻,尸首未见。

许是经楚啸天一事之由,松源观主从此一病不起,闭关不出。两年后他病逝。

也许是天谴,也许是祸不单行。

玄武观所在的地域又发生瘟疫。观内遭受灭顶之灾,除了大师兄尹凡和几个小弟子外,其他弟子都染疾而亡。

此灾过后,玄武观差点人亡观毁。幸亏现任观主尹凡才华横溢,治理有方,经过二十几年的经营,玄武观才逐渐又有了些昔日的声望和名气,但比之它全盛时期,还是有不小的距离。

那个叫楚啸天的年轻道人,就是现在的青松老道。至于他跳江后的日子,人们不得而知。

居室外传来一声极其细微的叹息,让青松老道倍感慰藉,他知道自己的弟子莫望川还没睡着,还在为他这个师父烦忧。

这个弟子是他十六年前在一个叫望川的山道上捡到的。

那是一个初春的午后,瑞雪初融,山风清冷,襁褓中的小望川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山道上有凌乱的马蹄印迹,显然这是个被遗弃的婴儿。

自跳江生还,青松道长埋名隐姓,从万众瞩目的修行天才到千夫所指的道门弃徒,他忍受万般欺辱和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遁迹于江湖,一面躲避大师兄的追踪,一面勤奋修行,以便完成师尊不惜自毁神元而留下的遗愿。

十多年过去了,他云游四方,就在自己信念遗失心灰意冷之际,竟遇到了这个被丢弃的幼婴。

青松道长将小望川抱在怀里,一直断断续续啼哭的幼婴竟一下子止住了哭声,婴儿个头很大,小脸虽已冻得紫红却似粉雕玉琢,精巧无暇。

他很纳闷,是谁将如此可爱的孩童狠心地弃于荒野。

婴儿的眼睛睁得很大,乌黑的眸子一动不动地盯着他,当青松道长的眼睛与幼婴对视时,那幼婴竟“啊——”的一声,小脸蛋上竟露出了笑容……,道者仁心,那天真纯洁的笑容让青松道长竟为之一滞,似一股暖洋洋的春风融化了青松道长内心凝结的寒冰。

一抱入怀,青松道长对这幼婴竟再也难以撒手。

不过,因自己背负师尊重托,带着一个幼婴确实很难。

起初,有几次他想将这幼婴送与大富大贵人家,但这幼婴像与他心意相通一般,每次别离都会号啕大哭,令他不忍放手。

直到后来在给他洗澡时见他左右踝内侧竟各有一个“日”和“月”样的纹身,才让他打消了将这幼婴送人抚养的念头。

他曾想找寻幼婴的家人,卜卦推演,竟推算不出孩子的出生地,又见这孩子命相不凡,家人所留的贴身小衣竟是些丝绢之物,显然他不是什么平凡人家的孩子,将他遗弃,肯定也是万般无奈之举,如有缘,不必找寻自会相见。

于是,他给这幼婴取名叫莫望川。

现在,一十六年过去,这孩子竟越来越像年轻的自己。

十六年间,如果没有这孩子相依为命,也许自己也不会走到今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勘破天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