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书名:与君辞 作者:蒲生 本章字数:2147字 发布时间:2022-06-06

这日是夏日里难得的一个下雨天,陈絮过来的时候身上还沾了些雨渍。

允婵正站在窗前瞧着那在雨中不停被敲打击落的合欢,一时出了神,听见动静才见陈絮已经进来了,忙走了几步到她身边,替她掸了掸衣服上沾上的水珠,拉着她坐下。

“好姐姐,这样的天气怎么也过来了?是有什么急事么?”允婵心里一紧。她跟她提过这段时间要尽量避嫌,能不见就不见了,若是平常,她定不会这样冒着雨过来。

陈絮见她脸上瞬间染了几分急切,笑着说:“你别急,没出什么事,是珝妃娘娘宫里新得了些古籍孤本,让我也去挑些喜欢的拿走。我瞧见一本幽兰调,与珝妃说起你的箜篌弹得极好,她便叫我给你拿过来。何况齐美人刚刚搬离的熏沿殿,也是让我来陪陪你。”陈絮从身后婢女手上接过那本老旧的书递到允婵手上。

“幽兰调?那是极珍贵的北境古曲了,咱们大渊境内能得此书,确实是难得了……那也不用这么急着过来啊。”允婵笑道。

允婵拿着书,书封已经有破损的迹象,边边角角残破不堪,书名也淡褪的只能看清个大概,纸质变得十分脆弱,她拿在手里不敢多用半分力。

“我这么些时日没见你,总有些担心你,趁着珝妃提这一嘴,便顺势过来了,况且我来的时候还没下雨呢。”

允婵笑意更深:“多谢姐姐。”

陈絮也是一笑。

“素秋,帮我好好收着,再叫茱儿沏了茶上来。”

素秋:“是”

允婵拉着陈絮坐下。

“阿决的事还没有消息吗?”陈絮语带关切。

允婵摇了摇头,接着又说:“不过性命应该无虞,但少不得受些皮肉之苦。”

“这已是万幸了。”陈絮叹道:“这件事事关公主性命,想来皇上和太后都不会轻易罢休。”

“你说……刺杀公主是多大的罪名,谁会冒这样的险?其中又有什么目的?”这个问题允婵想了许久却丝毫没有门路,谁能在这件事上捞到好处?允决是做了旁人的棋子还是做了打乱棋局的人?

“公主机敏聪慧,何况她这个年纪,又一向久居深宫,应该不会与人交怨……”

若非私怨,那便是有别的目的了……允婵颔首暗自思量着,一时二人都没有说话。

允婵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用茶盖掠去浮在面儿上的茶叶,热气都散了也没见她喝一口。

半晌,允婵忽然开口:“公主正值芳华,可论起过婚事?”

陈絮被她一问,脑子里的一团乱麻中像是瞥见了一点纹路,眼眸一亮:“正经的倒是不曾说过,不过听说,公主早就中意固宁候府的大公子。说起固宁候府,那也是正经的高门大户。虽然如今不比从前的尊贵风光,但祖上到底是跟随太祖皇帝出生入死的功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先祖福荫庇佑,旁人也不敢轻视了他去。再说侯府大公子是正经的嫡出,日后必定是要承袭爵位的,文质彬彬,才貌双全,日后考取了功名,也是出将入相的料子。公主如今虽说是下嫁,但也不失为良配。”

允婵看她谈起姻缘俗世之类倒突然来了兴致孜孜不倦起来,不禁笑她:“不枉你在京中这些年,哪家哪门家长里短的事倒是都钻进你耳朵里了。”

陈絮嗔了她一眼,笑道:“不是我碎嘴,这事在京中不是什么秘密,知道的人不少,就说朝堂的那些大人们,八九成都是有所耳闻的。都说按皇上太后对公主的宠爱,公主和固宁候公子的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要圣旨未下,什么都算不得数。说起来,公主要是不遭这一回罪,也是该议亲了。”允婵说完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陈絮拿起茶吹了吹,饮了一口,脑子却突然闪过什么,不分明,却不容她忽视:“说到公主议亲,倒让我想起一件事。先帝在位时子嗣稀薄,其中又以皇子居多,所以当时太后娘娘得了安婳公主,先帝欣喜若狂,大赦天下,太后娘娘荣宠也到了无人可极的地步。后来公主百日宴,不知是谁提了一嘴往后公主出嫁的事,无心之言却让先帝上了心。先帝恐他百年之后公主会受人冷落,被人轻视,便下了诏令,往后公主下嫁,禁军、巡防营、兵部各调一万士兵充入公主府,为的就是保障公主的安全。况且这三万公主府兵只听从公主调遣,即不归属皇家也不归属夫家。典故我是道听途说,不过诏令却是千真万确的,可见先帝对公主的爱护了。”

允婵听了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三万公主府兵?刺杀案会跟着三万府兵又关系吗?若是有,这便不止关系到朝堂上那些嘴皮子上的纠葛了。

允婵觉得这水像是越来越深了……

陈絮见她颔首微蹙了眉不说话,猛然回味过来也是心里一惊,正要说话,允婵便抬手示意她禁声。她话堵在嘴里,又见允婵略显张慌得神色,心下了然,将话咽下肚子里。

允婵放下方才抬起的手,说:“我但愿只是巧合……”

安婳身子总不见起色,李朔这些天进宫也勤快的紧,这日他依旧先是去了慈生堂给太后请安。

李朔与李垣是一母同胞,若说相貌,不及李垣玉树临风,却多一分倜傥风流,若说气质,不及李垣温润儒雅,却多一分肆意轻狂,若说性情,不及李垣内敛沉稳,却多一分睿智果敢。

慈生堂专是供皇室众人礼佛祈福用的,堂内一入目只有一尊一尊的佛像,金光四溢,法相尊严。案前供奉着新鲜的果盘和香炉,还有一些手工誊撰的各式经书。

李朔去时太后正跪在佛前诵经,没有锦衣华裳,没有金簪玉钗,只一身素雅庄重的装扮,身边除了时常贴身伺候的流芳姑姑外再无旁人。流芳向李朔行了一礼,李朔也颔首应下,二人都心照不宣不发一言,太后在诵经时不喜打扰,这是她长久以来的习惯,他二人都心知肚明。

李朔在太后身后跪下,在佛前双手合十,闭上眼虔诚祈愿。

愿安婳身体康健,百事无忧。

愿母后福寿绵长,颐养天年。

愿皇兄诸事顺遂,如愿得偿。

“什么时候来的?”太后诵完经见了身后的李朔一脸虔诚的模样,笑着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与君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