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很想将心中所想托盘而出,想要让刘备和张飞明白自己的想法,可他不知道要不要说,能不能说,或者他敢不敢说。
这话要是说出口,张飞可能没什么,刘备那就可能接受不了。
有时候,真话确实感人,不过更多的时候,真话更容易伤人。
之前,不管心里有什么话,王智从不对刘备和张飞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现在涉及到思想上的问题,或者说是原则,这可就不好说了,一个不好,指不成兄弟都做不了了。
这一刻,王智的眼神露出了挣扎,说,或不说,这是一个问题。王智现在面临的却不止是这一个问题,还涉及到兄弟和原则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这就像现在的恋爱中,总有女生喜欢问男生:“如果我和你妈一起掉在海里,你会先救谁?”
咳咳,开个玩笑,还是说到正题上,什么是兄弟?两肋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然是兄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意志,理念相同,有着同一种思想或目标。
而现在,与其说王智三兄弟是在讨论张宝应该是被割去首级拿去领功,还是让他入土为安,倒不如说他们三人在思想上是否能达成共识,这关乎着他们的结局是分道扬镳,还是朝着同一个梦想携手同行。
踌躇了好一会,王智终是下定决心,不管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他还是想将心里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深吸了口气,王智复杂的看着刘备和张飞,沉声道:“大哥,三弟,我并不认为你们的做法是错的,站在你们的角度,没错,反而很对!可是,我也有我的思量,可能说出来你们会不理解,但……我们是兄弟,如果今天这事不说清楚,以后怕是要出现更多的矛盾。”
“二哥,你到底想要说甚?痛快点行不?俺听不懂啊!”
“二弟,但言无妨,争执避无可避,你若说的在理,大哥便依你!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之间的兄弟情谊都不会变!”
“既然如此,那我可就说了啊!可别怪我没提个醒!”张飞和刘备都这样说了,王智要还是优柔寡断,那就不叫个事了!
王智略微想了下措辞,直言道:“你们可曾想过张角等人为何起义?”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张飞就扯着嗓子大声道:“嗐,二哥,俺还以为你想甚呢?就这?管他为啥起义,只要是让百姓过不了好日子,那就得弄他!”
刘备沉默不语,此中原因,以他的智商,岂能不知。可他不愿想,不能想,更为准确的说,是他不敢想。他似乎有些明白王智的想法,眼中充满复杂。
“一个王朝,如果帝王是位明君,且不说能不能人人富裕,只要每天能吃饱穿暖,谁又愿意过着打打杀杀的日子?张角起义无错,错就错在不应牵连诸多无辜百姓,难道当今的灵帝就没错?卖官鬻爵,加重赋税,荒淫无度,重用宦官,这是一个明君能做出的事?大哥,就算你在这儿,我还是得说,这特么就是个狗皇帝!”
听了王智的铿锵之语,张飞这暴脾气当场就上头了,大喝道:“狗皇帝!”
刘备闻言,心情复杂,哎,真想喝杯86年的雪碧解解愁啊!
话不多说,刘备是很想反驳的,因为王智所说的和当前的时代观念有很大冲突,皱眉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之事,君心之深,岂是你我所能评断!二弟,这话你当着我说不要紧,千万不要当着旁人的面前言语,那可是大不敬之罪,会被诛杀九族!”
汉朝实行的是家天下制度,也就是世袭君主制,帝王将将国家证券据为己有,世代相袭。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这种思想自古便有,已经在刘备的心里根深蒂固,换做旁人,早就反唇相讥,说不定还会将其报官治罪。
他并没有对王智这样,由此可见,王智在他心中的分量有多深,有多重。
这点,王智当然知晓,正因为他知道刘备在意自己,所以他更不想刘备陷入封建思想中不可自拔,没有丝毫犹豫地说道:“大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有史为鉴,从古至今,多少人因为选错君主而下场凄惨,而且,不是我说你,大哥,如果是贤明的君主,我没话可说,但像这样的,你还要如此固执?这不叫忠心,这叫愚忠!”
一口气将憋着的话全部吐了出来,王智心里舒了口气,不管刘备怎样想他,又或者他们是否会因此而不要自己这个兄弟,反正,他该说的都说了,他不后悔!
诚恳之词,最为诛心,听完王智这番话,他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来反驳,其实他有很多可以说,可面对自己的二弟,这个和自己出生入死不知道多少次的兄弟,他说不出那些搪塞旁人的话语。
见刘备沉默,王智的心里也不舒服,可如果不这样,又怎能让刘备看清事实?
“大哥,我并不是说你有错,只是……我不希望你因为一个人,而让更多的人陷入永无终止的战乱,不想再发生流血漂橹,饿殍遍野,亲子生死两隔的惨剧。大哥,你有仔细想过,你所做的到底是为了那高高在上的一个人,还是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吗?”
王智之语,言辞切切,直击刘备心坎。他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一旁的张飞也不知道看没看清现在的形势,他这人呢,没啥优点,就是只说老实话,他摸了摸脑壳,突然说道:“大哥,俺是个粗人,二哥说的这些,俺也没完全听懂。不过有一点俺觉得二哥说的挺对,一个昏君,咱跟着他作甚,咱们是为了百姓做事,照俺说,要现在的皇帝和二哥说的一样,干脆直接宰了,由大哥当皇帝得了!”
这要是换做以往,刘备肯定是要说教了,可是在王智的这番真情吐露下,他的心仿佛被无数根利针扎了一样,比千斤重的铁锤砸在胸口还要令人窒息,哪还有心情说张飞。
“大哥,你平时的机智哪里去了?难道这点你也想不明白吗?怎么这时候和三弟一样,愚不可及!”
喵喵喵?张飞一脸茫然,这不是说刘备吗?怎么就扯到自己身上了,躺着也中枪?
刘备听了后,神色复杂道:“二弟,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是……”
沉默了一会,刘备叹声道:“可是宗法如此,我等后辈怎能忤逆,那是不孝!”
“宗法又怎样?谁说老祖宗定的规矩就一定是对的,难道历朝历代的君王没有更改过?管仲变法,让齐恒公率先成为中原霸主;李悝变法,魏国因而农业富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朝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为秦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还有苏秦齐国变法、吴起楚国变法、屈原楚国变法、申不害韩国变法,多不胜数,便是那王莽所实行的托古改制,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要不是因为其涉及贵族利益,且加之天时不利,他的改革难道就不能造福于民?”
王智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他的炮语连珠之下,刘备更为沉默。
看到这,王智越想越气,他恨不得把刘备的脑壳掰开,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但这明显不现实嘛!缓了口气后,王智感叹道:“所谓天下有能者居之,谁能当皇帝有那么重要吗?只要平息战乱,百姓安康,不就好了吗?”
张飞都被王智这一连串的话给惊呆了,而刘备的神色显得有些憔悴,全身仿佛失去了力气一样,一屁股蹲在地上,双眼无神,哪还有以往的镇定。
不知过了多久,刘备才缓缓起身,眼中恢复了些神采,看着王智,沉声道:“二弟,你说的很对,只是……我还需要一些时间好好想想。至于张宝的尸首,就如你所言,埋了吧!”
到了这个时候,张宝的尸体如何处置,已经不重要了,王智就是想让刘备将封建社会的思想进行改变,虽然他不是这个朝代的人,但生于和平年代的他,不忍心看见百姓流离失所。
就算在他的辅佐之下,刘备能称帝又怎样?他是有为百姓谋福祉的心,可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百姓依然没有话语权,还是会受到贵族的压迫,他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条路很难,可王智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搏一搏。
不过他也知道,想要让刘备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明白平等和自由的意义,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既然刘备赞同王智的做法,已经是个不错的开端了,也就没必要继续步步紧逼。
就在王智想要安慰刘备一番的时候,旁边的张飞突然皱起眉头,轻喝道:“大哥,二哥,有人来了,怎么办?”
“咳咳,听这动静,对方人多势众,以我们现在的状态,如果是黄巾贼,还真不一定打得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咳咳,咱还是先钻到草丛里瞧瞧再说!”
说着,王智就拾起青龙偃月刀,率先入草丛,这一举动把张飞看愣了,他看了眼刘备,见对方点了点头,便随之也钻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