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盗将行(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84字 发布时间:2022-06-06

盗将行(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一集

 

王用汲也听出了谭伦口中那点儿此地无银的味道,笑着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这谭子理果然是贼心不死,柱嫂还没送走,这是又惦记上芸娘了,故意语带双关地提醒了一句,“没人敢抓,那个芸娘身上有司礼监的牒文!”,“没人敢抓”这四个字,分明是王用汲故意说给谭伦听的,要不要动手,谭大人你可要想仔细了,芸娘可不只是身上有牒文,她身边还寸步不离地守着两个锦衣卫呢。谭伦闻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难以置信地问,“她身上有司礼监的牒文”,王用汲则是讳莫如深地轻声说道,“还是吕公公亲笔签署的”。“难道是皇上的意思”,谭伦闻言下意识地嘀咕了一句,立刻打消了派人截胡芸娘的念头,要真是吕公公亲笔写的牒文,就算借谭大人个胆子,他也不敢在道长的头上动土阿。望着谭伦那副怅然若失的表情,王用汲心中不由得一阵暗爽,假装无辜地说,“我也想不明白,可是我亲眼所见啊”。

 

谭伦用阴鸷的目光打量着王用汲,当机立断地说道,“好吧,让她们一起走,明天就走”,谭大人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怕是指挥不动王润莲了,芸娘什么时候来,谭大人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走,谭大人照样做不了主,鬼知道这俩妹子明天走不走,谭大人就是随口那么一说,故意装出一副是自己在发号施令的样子。王用汲强忍着笑,抱拳拱手敷衍道,“谭大人,在下失礼了”,说罢微微鞠躬,扭头迈步便走。海老爷以前陪谭伦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谭子理;现在一代新人胜旧人,一个一个的都叫人家谭大人,哎,当初不是说好的,“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只无人如我二人也”的嘛,果然是,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啊。

 

嘉靖三十九年的京城,一个腊月没下雪,嘉靖四十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早了许多,冬至前五天,京城内外已是一片银装素裹,所以说气象问题就是气象问题,不要总扯那些有的没的,老天爷不下雪,关人家严党什么事。今年朝廷依旧开支无度,官府照样贪墨横行,严阁老还是那个严阁老,可这场雪却来的出奇的早,都说是瑞雪兆丰年,如果周云逸没有死,真想听听这位气象专家,是如何解释这场瑞雪的。南下巡盐的鄢懋卿收获颇丰,带着一船又一船的白银,满载而归,正好赶上了这场大雪,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鄢大人的船队后面还跟着一艘不起眼的官船,船舱里坐着的正是朱七和齐大柱。严世蕃、罗龙文披着红色的大氅,带着一众严党的官员,浩浩荡荡地直奔码头而去,要给鄢懋卿接风洗尘,望着眼前漫天飞舞的大雪,小阁老心情大好,由衷地赞叹了一声,“好雪,和银子一样白阿!”

 

小阁老此时早已是心猿意马,看啥都像银子,楞是把阳春白雪给说成了下里巴人,罗龙文赶忙接过了话头,“景修他们的船,装着三百三十万两银子从张家港半夜开船,一时片刻且到不了呢”。这330万两银子,扣掉孝敬道长的100万两,还剩230万两银子,再加上年底那五十万匹丝绸,合计白银730万两,去年国库的亏空是843万两,正好符合严阁老的要求,亏空不能不补,也不能全补,特意给道长剩下个113万两的窟窿,留给明年接着去补。严世蕃有些忘乎所以地说道,“就是要等,就是要在景修到来之前,我们赶到码头上去等。景修这次可是大功臣呐,三百三十万两银子,从江南一路运过来,就是给他磕头都不为过呀”,罗龙文还在一旁随声附和,前面忽然闪出一队人马,一个传信的兵丁紧跑几步上前禀报说,“启禀大人,鄢懋卿鄢大人到了”。这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小阁老才刚说完要去码头等景修,转眼就被景修给堵在了大街上,脸色多少有些尴尬,气氛也忽然变得微妙了起来。

 

鄢懋卿下了轿,急匆匆地紧跑了两步,“扑通”一声跪在严世蕃面前,情真意切地喊了声,“爷,可想死我了”,“地上有雪,快起来”,严世蕃赶忙用手搀扶,对着鄢懋卿看了又看,方才关切地问,“一路上辛苦了吧”。鄢大人出趟差就赚了一百万两银子,哪里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自己的功劳苦劳全不提,先问一声“阁老安好”,这就叫讲政治。严世蕃笑而不语地望着鄢懋卿,眼中满是欣赏,心说自己这回果然没有看错人,罗龙文满脸堆笑地抢着说道,“半夜就在等你了,哈哈”。

这边厢严党新一代的三巨头正在街边弹冠相庆,那边厢的街角又闪出了一队人马,正中护着一辆带篷的马车,小阁老身后执勤的几个兵丁见状,急忙上前阻拦,大喊了声“停车”,引得严世蕃也把目光投了过去。身穿飞鱼服的朱七,从容跳下马车,先是瞟了眼不远处的严世蕃,随即喝退了拦路的兵丁,嘴边挂着职业式的假笑,不徐不疾地朝着小阁老等人走了过去。严世蕃上下打量着朱七,不咸不淡地问道,“这么巧,老七也赶回来了”,确实是巧了些,鄢懋卿南下两淮巡盐,估计跟胡公子差不多,也是一个县一个县的吃拿卡要,这一圈走下来,可是足足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返京时已经快到冬至了;朱七同志不过是抓了个齐大柱,把人从淳安押回北京,走的还是水路,愣是能跟鄢懋卿同一天到北京,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当初人家杨公公一路从杭州到北京,拢共也才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人家坐的还是囚车,讲道理,这坐船的齐大柱就是在京杭大运河上漂,也早就该漂到北京了。

 

朱七拱手行礼,满脸堆笑地开始忽悠,“小阁老、鄢大人、罗大人,司礼监已经骂人了,叫小的今天务必赶到,这一急,没想到冲撞了小阁老啊”。对于齐大柱通倭一案,司礼监的态度其实就是道长的态度,锦衣卫抓了个钦犯,路上走了几个月这才把人押回北京,司礼监骂不骂人不好说,但看这架势,明摆着是既不上心、也不着急,完全没把通倭案当回事儿。估计是严嵩那边一遍一遍催地实在紧,司礼监这才下令让朱七今天务必把人带回来,这朱七也是真的苟,他还真就敢掐着dead line的最后一天,可丁可卯地赶回来交差,就这工作态度,说他消极怠工都是抬举他了,这厮分明就是在罢工;路上走的慢点儿也就算了,朱七你给齐大柱整了一辆带篷的豪华马车,这特么又是什么骚操作,人家杨金水好歹也是个织造局的总管,不过是犯了点经济问题,又没通倭,同样是钦犯,凭什么让杨公公坐囚车,却让齐大柱坐马车,这差别待遇是不是也太明显了。

 

朱七这一路走的是拖泥带水、静如处子,捎带手的也给海老爷那边多争取了四个月的时间,严世蕃强压着内心的不满,一板一眼地问道,“这倒没什么,那个通倭的罪犯给押回京里了?”冲撞了小阁老倒不要紧,要紧的是让海瑞这厮又多活了一年,这眼瞅着就要到冬至了,可如今连齐大柱都还没开审呢,等一套司法程序全走完,杀海瑞的事儿肯定是要拖到明年了。朱七嘴角依旧挂着敷衍地假笑,“是,锁在车里呢”,说罢侧身指了指那辆马车,小阁老朝着马车望了过去,只见车前站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车身豪华且宽敞,估摸能装下三四个彪形大汉,车厢门口还特地挂上了厚厚的棉布,是专门用来遮挡风雪的,严世蕃一阵腹诽,这么上档次的马车,朱七自己坐也就算了,偏偏拉着个通倭犯一起坐,这特么成何体统。

 

严世蕃心中一阵腻味,面沉似水地走到车厢前掀开棉布,用玩味的目光反复打量着里面的齐大柱,齐大柱穿着一身粗布棉衣,脖子上戴着个木枷,虽然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但整体精神状态还不错,想来这一路上,除了心理压力略大外,应该是没受什么罪,至于说这几个月来,大柱兄弟有没有被朱七骚扰,这就不得而知了。朱七这点小心思,严世蕃自然是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说道,“那好,七爷的差事要紧,都让开,让七爷他们先走”,朱七冲着小阁老拱了拱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那在下就越礼了”。讲道理,齐大柱可是严嵩亲自指认的通倭犯,朱七这一路拖泥带水、磨磨蹭蹭地走了几个月,这事儿暂且不提;这人好不容易押回北京了,朱七还特地为齐大柱准备了辆豪华座驾,故意拉到严世蕃眼前显摆,这已经不是在袒护犯人了,朱七摆明了是搁这儿打严嵩父子的脸呢。人家朱七可不在乎小阁老管自己叫什么,“老七”也好、“七爷”也罢,俩人本来就是面和心不和,这鸟人得罪也就得罪了,谁让严世蕃当初害死了锦衣卫经历沈炼,这个仇朱七可是一直在心里记着呢,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眼下不过是先收点利息罢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