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再次来临之时,孩子并没因为母亲和外婆的离去有所改变,反而和我一样,在更宽广的空间里显得更加活跃。
晚饭后,他把茶几移到与沙发之间适当的距离,毫无顾忌的爬上去像玩杂技一样在中间跳来跳去!
望着活泼进步的孩子,我的心情在更加宁静夜晚像只放飞的鸟儿坐在沙发上,欣赏着孩子的表演。
看着他孩子傻开心的样子,正觉的有些无聊之时,他突然从茶几上下来指着旁边的垃圾桶说道:“尿!”
见此情此景,我立刻纠正道:“你说臭臭!”
孩子一听,在我的提醒下立刻说道:“臭臭!”
当我脱掉他的裤子抱在腿上,心想如何才能顺利解决他拉臭臭的问题呢?
虽然孩子的身体看不出任何问题,可是从始至终都必须抱着,还非要在固定的垃圾桶上才愿意拉臭臭。否则,情愿忍着也会拒绝。更糟糕的是,一旦强迫他坐马桶,不但立刻拒绝,甚至再重新抱到垃圾桶上也不愿意再拉。
孩子拉臭臭的问题看起来不大,但如果解决不好,可能就会引起更多的麻烦。
虽然如此,可是一时之间又难以找到适合的方法有效改变。特别我了解一下其他自闭症孩子大小便问题以后,没想到看似不大的问题却让好多家长绞尽脑汁也难以有效解决。有的训练一两年,不但没有很好的解决,反而诱发更多心理情绪甚至生理问题!
了解如此情况,我想孩子大便问题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不但难以自我恢复,甚至还会在强化中导致他大便刻板的行为更加严重。特别从资料上得知,一个自闭症孩子到了二十岁,还要父母为他穿衣服,让我更是忧虑重重。生怕如此抱下去会出现其他问题。
情非得已,我想如果不行就让他先忍到半夜,当他再次大便之时,我就利用他刚醒的思维意识薄弱性,进行消弱他的抗拒看看如何?
想到这里,趁他大便还没拉出来那刻,我立刻说道:“乖,你现在和爸爸一样,都是大宝宝了,那也要和爸爸这个大宝宝一样,坐马桶拉臭臭……”
果然,孩子一听,两腿一并,立刻嗯嗯的从我腿上滑落下来!
静悄悄的冬夜,暖暖的被窝,让人觉得格外舒怡……
随着深夜不断逼近,直到黎明时分,孩子终于在预料中迷迷糊糊的说道:“尿!”
见他忍了如此之久,我顾不得寒冷立刻穿好衣服,抱着他走进了卫生间……
果然如我所料,当我抱着他屁股对准大马桶之时,他真的在思维意识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中真的顺从了。
见他如此表现,心想这下有救了,也因此更加确定,人的心理的确存在三大意识分水岭的相互现象。
然而,惊喜中,随着噗的一声,一股浓浓的大便味扑鼻而至。闻着有些恶心的刹那,我身体一转,终于神不知鬼不觉把他的屁股移到了早就准备好的小马桶上方!
紧接着,在听到大便掉进马桶的那刻,我又立刻对他说道:“乖,你坐在这里,爸爸拿糖给你吃!”
就在他还没来得及抗拒的那刻,我把他的屁股往小马桶上一放,立刻哄他说道:“爸爸这就拿糖去!”
孩子一听,乖乖的坐在马桶上没有任何反应。当我拿着糖果再次回到卫生间之时,发现孩子端坐在马桶上除了面部少些表情,只见他乖乖的样子和正常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也许刚起来有点冷,只见他坐在马桶上萎缩着身体,无精打采的玩起了自己的手机。
见此情景,我把糖果送到他嘴里,连忙拿来衣服裹下他的身体。然后像欣赏珍稀动物动物一样等了半天。看看孩子没有往日的抗拒,意外中把立刻视频发给了他母亲。他母亲一见,在信息里夸赞道:“还是你有办法!”
是的,那一刻,看看乖乖的孩子的确有点飘飘然,因为孩子如此表现,我想至少成功了一半。既然如此,那剩下的一半就更容易解决了。就像到了二十一天的小鸡,头都从蛋里爬出来了,当然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可是,我等了半天,看看大便虽然不少,但也好像并没增多。也许在我抱着他那瞬间一下子都出来了。也许还是没拉完,因坐马桶忍住了。想到这里,摸摸他凉凉的手,连忙帮他擦擦屁股抱到被窝里。
等他睡着之时,我回来卫生间望着大便欣赏半天,为了防止他万一忍大便导致便秘和诱发肠道问题。从那时起,我尽量在食物上根据中医药效功能设定通便,去热,利肠,易消化等食物为主。希望能最大限度保证他的健康。
然而,本就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从那以后孩子大便问题变的更糟糕。本来两天一次大便,没想到那次以后,他一听到坐马桶,竟然忍了两天都不愿意做马桶。如此算来,就是等于有原来两天的习惯被迫突变为四天。
然而,更让人担心又沮丧的是,后来两次走在回家的路上,竟然拉的满裤子都是,也没有再要求拉臭臭。
见此情景,不知道孩子是有意识逃避马桶故意不说,还是无意识分裂,没有觉察到自己已经拉出的臭臭。
总之,不管是何原因,当发现如此情况恶化如此之快,心想如果再持续下去,不仅容易导致生理代谢问题,也更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为了淡化他的排斥马桶意识,我恋恋不舍收起小马桶。从此再也不提马桶二字。
因为我知道,如果持续强迫下去,不但容易造成身心问题,甚至连本来正常的小便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无奈之中,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再次利用音频,以潜意识为切入点,输入坐马桶拉臭臭的良性信息。如果能奇迹再现,也可以再次证明,催眠原理与潜意识的关系。想到这里,我立刻打开手机,在原有的音频基础上升级添加到:
…………
…………
…………
我来自于宇宙
是智慧之子
所以
从今天开始
我要不断的告诉自己
我喜欢马桶
我喜欢坐在马桶上,享受那种放松愉悦的感受
我更喜欢坐在马桶上拉臭臭,享受放松与自由
因为
坐在马桶上的那种感觉
实在是太妙了
所以,从今以后
我要不断的告诉自己
我喜欢坐马桶
我喜欢做在马桶上拉臭臭
我要享受那种美好的的感觉
因为
坐在马桶上拉臭臭
那种感觉
实在是太爽了
而且妙不可言
因为
我是个聪明而又懂事的孩子
因为
我来自于宇宙
是智慧之子
所以
只要我愿意
我就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
让自己喜欢上做马桶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因为
坐在马桶上拉臭臭的那种舒适,快乐,与满足
实在是太棒了
所以,我要不断的告诉自己
直到我不由自主的喜欢坐在马桶上拉臭臭为止…
………
………
………
做好了音频,从第二天开始,我在他睡前醒后日复一日循环播放。
后来在他母亲的建议下,开始让他用马桶当凳子坐,同时随着他语言的进步,我要求他时常重复的说道:“坐马桶,拉臭臭,坐马桶,拉臭臭……”
因为语言重复,既能锻炼了他的语言发展,又能通过思维意识贯通潜意识音频输入的拉臭臭信息,坐在马桶上可以利用视觉和触觉,强化他对马桶显意识安全体验!
果然,音频催眠,语言重复,用马桶当凳子坐三者合一,一段时间,奇迹终于再现。曾经让人头疼的问题又一次顺利的解决!
一天早上,孩子母亲说道:“我妈昨天抱大宝拉臭臭问他坐马桶好不好?他说好。我妈问他是不是真的,他说是真的!”
至于真的一词,不知是外婆撒谎,还是她们教会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孩子一直用好与不好表示愿意可以等意思,并可以融会贯通的用要与不要进行正确表达!
如此肯定性表达语言,在我的记忆中没听孩子说过。我想孩子有可能是用点头好表示肯定。
但不管如何,听他母亲如此一说,让我在期待就像个煞费心血的猎人,渴望见到即将捕获的珍稀动物,时时刻刻希望他拉臭臭的情形再次出现!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第三天晚上,孩子再次要求拉臭臭之时,终于在外婆的辅助下主动的坐到马桶上了……
此情此景,我仿佛就像在沙漠里疲惫至极的汉子,在炙热无垠的期盼中再次闻到了水的味道,对孩子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因为他的表现,让我再次确定了潜意识信息输入的功效!
那一刻,看着他乖乖坐在马桶上,我按住心头的喜悦如往常一样,夸赞道:“好棒!”
不料,我语音未落,她母亲立刻反对说道:“不能夸,不然他又不拉了!”
果然如此。本来已经好好坐在马桶上的孩子,一听到我的夸赞,屁股一翘,好像赌气似的离开马桶,猫着腰向房间里走去!
见状,我急忙补救说道:“好好好,爸爸不说了,你拉臭臭,爸爸给你手机玩!”
关键时刻,此招也管用。他原本像个惊去的兔子,一听手机带着原先的表情又重新坐到了马桶上!
那一刻,我偷偷的看着他,在刚才教训的基础上我装着若无其事走过了他的身旁。
然而,就在他聚精会神玩手机之时,我忍不住偷偷拿起他母亲手机正准备开始拍照,可他好像早有准备一样,原来我躲在厕所里都被他发现了……
孩子发现我拿着手机对着他,立刻离开了马桶。结果就算我再如何哄逗,但依然如故置如罔闻!
那一刻,见孩子离开马桶,感觉快到嘴的鸭子又飞了。
不过,后悔之中,想想孩子的表现与表情,我似乎更加明白,并完全可以确定当初自己对于拉臭臭的内因分析是正确的。就如对喝奶偏执的行为是一样的,是希望能体会到被抱着的关爱。结果让孩子在母爱补偿效应中无意识形成了拉臭臭的刻板行为!
那一刻,孩子的表情与行为似乎在告诉我们:“其实我早就知道应该做马桶拉臭臭了,我也会坐马桶拉臭臭,但我就是不愿意,因为我希望你们抱着我,这样我感觉心情才会好。你们夸我也不是真的,目的就是想让我拉臭臭而已,因为我讨厌你们虚伪的夸赞,所以我刚才才想走的,可是你们不守信用又来拍照,我现在真的不拉了……”
此种情况可以说明,孩子不但存在听觉视觉敏锐,同样也存在触觉敏锐,也正因如此,孩子才能通过拥抱更好的体会到安全与温暖。
由于可见,母子分离和外婆的性格,导致孩子缺乏良好的显意识体验,造成心灵受限,让他无意识通过此法获得弥补与满足。
孩子如此需求与如此难以表达的需求,让他虽然觉得自己应该坐马桶,但因为长期习惯和为了获得更多关爱,再加上自尊形成,表现不愿正面接受坐马桶拉臭臭。
因为孩子觉的自己是委屈的,希望被抱着体验自己被爱被理解被接受等意识。可是,因为这些意识难以满足,导致他在寻求心理满足中因为长期习惯造成刻板,影响到心理与生理发育。
也许正是如此心理意识,孩子在我们故作忽略他中,很快就在第二天晚上自觉的坐到了马桶上。最后的结果,终于完美的拉出了久违的臭臭!
看到潜意识信息输入再次获得成功,虽然正确性再次获得证明,
但我相信孩子拉臭臭问题,在后天因素中,主要是外婆与母子分离造成的结果。
既然通过音频对马桶进行良性信息输入,让孩子顺利坐上马桶,那么反过来说,就等于验证孩子潜意识里相应的负面 信息严重存在的问题事是正确的。
想到这里,想想孩子在乡下曾经所受的委屈,忽然有种想哭欲 望。因为孩子那份纯真的渴望与敏锐的感受形成对爱的需求,原本是人性中的闪光点,但因为人性的自私与无知,却诱发了千语难言万智难明的自闭症…
然而,心酸的片刻,我似乎更加明白,如果孩子在拉臭臭问题上,以强迫训练方法,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因为逃避痛苦逐渐加重封闭显意识对人类的体验,让他在会在辐射效应中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对人类的显意识感受彻底封闭。
虽然孩子思维意识智力正常,但会在强迫训练中因为缺乏良性显意识体验,自然容易会在逃避痛苦的本能中,形成单像思维记忆进行图像思考,进入天宝.格兰丁图像思考效应,成为充满灵性的生物机器。
因为图像思考,其实就如电脑的显示器,调动相应潜意识主机信息,如果没有人充当电脑显意识驱动,电脑要么停滞,要么就只有在相应的感应器中发生特定变化。
天宝格兰丁的图片显示器与潜意识之间的感应器意识,其实就是在逃避潜意识负面体验中形成的强迫性认知条件性反射。让她在机械记忆中进行对应反应,认为自己遇到这样的事,那我就需要这样做的特定反应。这种现象,就是在有意识逃避痛苦中形成的无意识预设性机器反应模式。
她因为个体差异和当初康复不当,造成缺乏显意识良性体验,导致缺乏潜意识相应良性信息,难以用显意识感知调动潜意识相应信息。更糟糕的是,因为逃避痛苦导致封闭,让她严重缺乏潜意识良性信息,只能用思维意识跳过显意识感知,以认知模式调动潜意识储存的信息!
因此可见,美国成人自闭症人士天宝,格兰丁,因为缺乏显意识良性体验,导致她在显意识负面压抑的分裂中形成良性体验封闭与缺乏,让她在压抑释放中投射于动物体验良性感受,提升了自己对动物情绪感知与认知力。如果当初通过适合她的康复方法,用人代替她对动物的反应,那么今天,她将又会如何呢?我想应该和正常人没有多大区别!
这种现象,如现实中很多人正常人,由于显意识体验受到打击,比如失恋,失去亲人等事件,或者犯罪知错,特别涉及自尊事件的打击,往往会因为逃避痛苦在逃避的封闭中表现出逃避性冷漠反应,但却能在压抑中为了体会安全与放松,能更好感受到宠物的情绪是同样的道理。所不同的是,他们只是在五官触觉上没有明显差异,在心理反应上却是存在同样的规律,只不过一个成人的问题发生在心理和生理成熟后表现出的行为,而孩子却是在心理与生理形成期而已!
人在心理上的痛苦,主要就是因为恐惧失去与难以满足演变的结果。因此失去造成的痛苦会导致安全感不足,降低对积极事物的体验容易形成逃避。因此而言,他拉臭的习惯,主要就是为了获得和持续安全感与其他良性意识的体验逐渐形了习惯性刻板行为。
因此,毋庸置疑,无论从任何角度出发,母爱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而显意识体验是安全感的发展基础,显意识是生成潜意识和思维意识的基础。由此而论,自闭症孩子在心理问题上,主要是个体差异再加上环境的因素导致的显意识体验问题,由于安全感不足诱发其他身心双重问题。
这种现象,从心理上说,孩子主要是因为回到乡下,垃圾桶在他潜意识里,转为代表了安庆的母爱。这种潜意识心理现象,如热恋中的男女在被迫分开后,看到定情物就能解相思之苦的道理!这也是我回家孩子一直喜欢我抱的主要原因。
可是,他母亲却在潜意识自我保护中认为,孩子大便问题顺利解决是受幼儿园影响。她这种看似常规的认知,其实是她潜意识自我保护形成的逃避行为。
因为孩子确诊以前,她和她家人几乎一样,对我的要求与建议同样是不以为然置之不理。
因为,她觉得如果是我的方法产生的效果,那么她潜意识里的负面信息就会和思维意识冲突,降低自我价值感而感受到痛苦。从而会唤醒她对孩子的内疚以及惭愧强化自卑感。如果她觉得孩子拉臭臭问题解决是受到幼儿园影响,潜意识里就感觉孩子的问题和自己没关系,孩子的问题不是自己的责任造成的。如此而为,可以让她们在掩耳盗铃的逃避中获得心理平衡!
这也是为何孩子在我的康复下日夜进步,她们一家人反而并不开心的主要原因。因为孩子在我的康复下越进步,事实就越说明了她们的自私与愚蠢。所以,她们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自然就容易对我进行排斥打击和否定孩子的问题!
孩子母亲正是这种心态,让她和她的母亲甚至她的父亲,难以从往事中吸取经验增长智慧,用于未来的现实生活。这点也很类似自闭症孩子在刻板与固执模式中,沉浸于熟悉的安全感难以自拔不愿意学习新事物。有时就算被迫学习,甚至多次经历过,也容易因为逃避痛苦封闭心态,而排斥外在世界难以从中获取经验用于未来的现实生活。
这种心理现象,其实就是后天性自闭症群体因为封闭,导致发展偏向与停滞形成的高智低能。因此,看似一个本科生,虽然在学业上比较突出,但始终都难以独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甚至还表现出与自闭症孩子类似的倒退行为!
这种倒退行为,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说明此类后天性自闭症人群还是有希望的,因为她们的内在世界还处于动态,所以心灵还是有很强的可塑性,回归性,以及向前性。
因为,后天自闭症倒退内因,在心理上,主要是显意识封闭导致自我意识薄弱或者显意识体验薄弱,造的自我认知问题。
这种自我意识心理,在与其相应的环境中会演变为盲目崇尚权威。因为盲目性心理在期望正确中发展,渴望通过外在世界的认可自我,从而确定自我存在的价值,更容易让她们失去自我意识,分裂到无意识的傀儡状态!
这种心理和儿童心理发展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儿童的权威效应主要是来自于由亲人的认可。这种儿童心理的发展,如果在难以获得满足的成长中,那么在成年后,就会把权威效应投射到社会与辐射到未来的命运中!
权威效应在此类人群的意识里,代表的其实就是渴望,正确,自我价值,甚至完美或生存意义与希望。反过来也可以代表负面残缺等问题。此种效应,也是商家请明星代言的主要原因。也是虽然不富有,但愿意缩衣节食购买名牌与穿戴奢饰品的主要因素,这是意识价值绑定,形成体验自我良性感受的满足,反过来说,其实就是心灵残缺的表现!
同时也是虚荣,脆弱,说谎,夸大其词,故作姿态等等负面由内在心理的外在呈现。存在这种心理的人群,容易在盲目主观中追求完美,容易在失去自我价值中导致脆弱与缺乏安全感,发生的一系列负面行为!
此类人最明显的就是缺乏主见,缺乏思想,缺乏独立性,固执,偏执,自以为是,难以有效沟通,常以故作姿态来掩饰和获取别人的注意等等,称之为灰色人格的心理人群。甚至会因为三观模糊,在权威效应下产生变异负面思想情绪,更容易在自以为感觉自己是无辜或受害者,甚至明知错误也只会掩饰而不求修正,容易在恐惧感的主宰下自甘堕落。可是在能力的情况下,往往又会不择手段的满足自己的畸形欲 望!
所以,此类人群往往就算有着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但总体上来说心智,思想,素质,能力等,除了有些少数人在某些方面突出,其他方面的发展水平,几乎都停滞在青春期前后,甚至在显意识体验功能上停滞于四岁以前的心理状态!
这种由于在相应环境形成的负面意识,导致此类人群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几乎遇到的一切事件都如戴着特定颜色的眼镜,导致她们盲目而又自以为是的心理情绪行为!
由于这种由主观意识的认知诱发的情绪心理,自然难以合现实生活,因此,容易让她们在挫折感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灵拒绝乃至于封闭自己,让自己在固执,偏执,分裂,和类似于强迫症心理情绪乃至于思想行为中走过一生!
这种现象,如果在自闭症孩子身上不进行有效康复,同样会诱发此类更多心理状态。更加糟糕的是,他们潜在的心理问题将会投射于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