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八)柱嫂寻亲记(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04字 发布时间:2022-06-03

柱嫂寻亲记(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一集

 

齐大柱彻底地懵了,想不明白锦衣卫为什么会突然找上自己,下意识地问了句,“为什么”,讲道理,锦衣卫奉上谕抓人,根本不需要理由,更不需要解释什么,套上锁链直接带走就是了,但朱七明显对眼前这位肌肉猛男,多了几分异样的好感,所以便破例多说了一句,“是关于倭寇头子,井上十四郎的事”。齐大柱当初在淳安,从十四郎手里买过粮食,就为这事儿被扣上了通倭的帽子,后来海老爷逼着何茂才签了结案的文书,又推荐自己去参军,齐大柱亲手掐死了十三郎,本以为通倭的事儿已经翻篇了,没想到两个锦衣卫竟然旧事重提,明显是来者不善。齐大柱反应再慢,此时也发现自己上套了,尝试着挣扎了一下,“这事总得先禀报下部堂大人吧”,“不用了,胡部堂那儿我们会禀报,你立刻跟我们走!”,朱七“啪”地一声把腰牌拍在棋盘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齐大柱沉默了,心思转地飞快,这会儿走肯定是走不了了,拒捕是不可能拒捕的,毕竟是上过战场的汉子,死倒是不怕,只怕挨不过各种酷刑,最后还要连累胡部堂、海老爷跟妻子。

 

齐大柱跟田有禄耳语了几句,穿衣出门从此便人间蒸发了,柱嫂急地好似热锅上的蚂蚁,好在不久之后,胡部堂那里便传来了消息,齐大柱因为通倭的案子,被锦衣卫给抓走了。柱嫂一个妇道人家求告无门,老公被抓了,第一时间便去找胡部堂求助,齐大柱是自己贴身护卫的将官,出了通倭的事儿,胡宗宪第一个要避嫌,何况锦衣卫奉了上谕,抓人是迟早的事儿,人家没当着自己的面动手,已经是相当给面子了,这事儿胡部堂也是爱莫能助。大柱嫂又去找海老爷哭诉,海老爷此时也看清了严党顺藤摸瓜的路数,只是齐大柱是自己推荐的,海老爷同样需要避嫌,思来想去,只能把柱嫂托付给好基友王用汲同志,让他去找按察使谭伦,赶紧想办法捞人,大家都是一根儿绳上的蚂蚱,海老爷被拖下水,谭大人也未必就能独善其身。

 

王用汲自然知道事情轻重,和柱嫂在杭州碰了头,立刻去找谭伦,可是俩人在按察使衙门口一连等了几天,愣是没等到谭大人,王用汲知道谭伦这是故意躲着自己避而不见,于是疏通关系上下打听了一番,得知谭伦躲去了巡抚衙门的签押房,二话不说带着柱嫂直奔巡抚衙门而去。谭伦正坐在签押房里批阅文件,身旁还站着一个书吏,只听大门“啪”地一声被推开,满面怒容地王用汲闯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个陌生女子,那书吏刚要出言阻止,却被谭大人伸手拦住,谭伦放下手边的文书,明知故问道,“怎么回事”,“找你”,王用汲毫不客气地答道。谭伦无奈地看看王用汲,又瞄了眼那个女人,知道今天是躲不过去了,于是挥手把那个书吏打发走,黑着脸埋怨道,“找我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有什么事不能在按察使衙门,等我回去再说”。谭大人明摆着就是倒打一耙,但凡能在按察使衙门找到你,人家王用汲何必跑到巡抚衙门来堵人,王用汲也是真生气了,不留情面地说道,“哼,你们把一切都密谋好了,然后躲着我,按察使衙门等的到你吗?”

 

被王用汲如此挤兑,谭伦也有些恼了,站起身大声呵斥道,“王润莲,这里可是一省处置公务的机密之地,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带人进来!要谈公务,你这就立刻出去,到按察使衙门等我,要闹意气,就脱了官服,再跟我闹”。俗话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这王润莲跟海瑞待久了,别的没学会,顶撞上司的臭毛病却学了不少。讲道理,王用汲能留在浙江做知州,谭大人也是做了不少工作的,不然依赵巡抚那个尿性,还不知道要把他打发到哪个省去呢,这王润莲才刚把一身蓝袍换了紫袍,就敢跟谭大人吹胡子瞪眼的,简直堪称大明版的农夫与蛇,也难怪谭大人急眼了。王用汲想要谈工作,就去按察使衙门等着,时候到了谭大人自然会见你;想要寻衅滋事,先把这身紫袍扒了再闹,闹完了带着身后那娘们,赶紧滚蛋,别影响谭大人工作。站在一旁的柱嫂越听心越凉,自己明明是上门求人帮忙的,结果正事儿还一句没说呢,俩位大人倒是先呛起来了,这次只怕又是所托非人了。


王用汲自然不可能再去按察使衙门口傻等,一气之下索性摘了官帽,用力往桌上一掼,随即坐在谭伦身旁,一板一眼地说,“我现在不是官了,可你还是浙江的按察使大人,现在可以闹吗?”谭伦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王用汲,这厮怕不是被海瑞给洗脑了吧,长出了一口气,耐着性子继续装糊涂,“到底什么事情,快说了,这可是赵中丞的签押房”。王用汲直勾勾地盯着谭伦,义正言辞地说道,“我知道赵中丞不打算见我,我也不想去问他,可是把我从昆山调来,把海刚峰从南平调来的是你谭纶。我现在只问你,毁堤淹田的事情,被你们一汪水给盖过去了,说是为了抗倭大局,不牵连胡部堂。可那个井上十四郎呢,并无一点牵涉胡部堂,更无碍抗倭大局。这么多证词在、这么多供词在,明明是严党的人干的,你们却把齐大柱给抓了?齐大柱是海刚峰从断头台上救下来的,接下来,你们是不是把海刚峰也要给抓了!”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句,锦衣卫是奉了上谕抓人的,跟谭大人和赵巡抚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天可怜见,谭大人也怕案子牵连到海老爷头上,一旦抓了海刚峰,下一个被抓的估计就是他谭子理了,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谭大人干瞪眼也没辙啊。王用汲毕竟还是有那么一点儿书生气,你手里证词、供词再多,也架不住人家烧阿,谁都知道严嵩是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可严阁老要的就是这种指鹿为马、只手遮天的效果,所谓杀人诛心便是这般,严嵩不仅要杀海瑞的人,更要诛清流的心,也唯有如此,才能震慑住那群居心叵测的清流。似乎是厌倦了谭大人那副虚伪的嘴脸,王用汲站起身背对着谭伦,愤愤不平地说道,“官场无朋友,朝事无是非,只有利害二字。你们把事情办成这样,我也不再讲什么道义,论什么是非,只讲利害。谭大人总得想想吧,海瑞和我王用汲,都是裕王爷给吏部打招呼派到浙江来的,你们总不能连裕王爷的处境也不想了吧?”

 

“官场无朋友,朝事无是非,只有利害二字”,这才是至理名言,王用汲能悟道这一层,足见日后前途无量;正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遇到谭大人只能讲利害,这便是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小孩子才讲道义跟是非,成年人只认利害,恭喜王大人,你终于开窍了,welcome to the Matrix,may force be with you。通倭的案子真上了秤,谭子理、海刚峰,跟齐大柱也没什么区别,先是弃卒保车,再是弃车保帅,实在不行还可以壮士断臂,王用汲分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谭大人自己都快要通倭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去考虑裕王的处境,这不是扯淡呢么。

 

谭伦瞟了一眼义愤填膺的王用汲,依旧沉默不语,王用汲见状,深吸了口气,继续大声疾呼道,“那好,海瑞的辞呈已经上了,我也并未接受你们台州知州的荐任。我是你搬来的,你现在让我走,或者是就地免职,或者让我回到北京任何一个衙门,任我的七品。我就带着齐大柱的妻子到北京去,此处伸不了冤,我就去见徐阁老,徐阁老就是不见我,高大人、张大人总会给我一个说法吧。”王润莲虽然嘴上说,自己没有接受台州知州的荐任,可这一身紫袍却早已穿在了身上,毕竟身体才是最诚实的。王用汲生气归生气,可这知州还是要继续当的,什么就地免职啦,什么去北京继续当个七品啦,什么带着别人媳妇儿逛北京啦,这都是上头之后说的气话,人家王知州也未必是真想去北京伸冤。

 

谭伦眼中闪过了一道精光,竟似一语惊醒梦中人般地忽然开了窍,让齐大柱的媳妇儿去北京伸冤,争取先把事情闹大、再把水搅浑,这未尝不是个办法,反正也是病急乱投医,索性就死马当活马医呗。念及于此,谭大人面色稍缓,没有再搭理王用汲,而是扭过头认真打量着柱嫂,淡淡地问了句,“你就是齐大柱的妻子”。见谭大人开口问自己,柱嫂心中一阵忐忑,急忙跪倒在地,忙不迭地答道,“民女是齐大柱的妻子,民女的丈夫没有通倭”,谭伦神色复杂地望着柱嫂,心中飞快地盘算着,要不就让这娘们去北京试试呗,哪怕就是单纯给严党添点儿堵,搅合搅合也行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