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下,一座破破旧旧的院子似乎镶嵌在山脚,从烟囱升起的青烟才让人意识到这儿也是能住人的地儿。
正月十三日,夜间
野林路不好找,反正在樊瑶眼里哪儿都一样。
她看不出老人家有什么妙法,能在万木林中找寻踪迹。
若非眼前出现了一片连绵群山,她真以为在兜圈子。
群山之下,一座破破旧旧的院子似乎镶嵌在山脚,从烟囱升起的青烟才让人意识到这儿也是能住人的地儿。
“就这儿?”樊瑶耸耸肩歪着个脑袋向洛子轩递出眼神。
“就这儿。”老人家故意用不同的语气重复樊瑶的话,他拉开门口木栅栏,头也不回直往园子踏去。
洛子轩紧随其后,他发现栅栏上挂着个木牌,上面刻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村野小农园。
“这老头有意思,自己家菜园还要取个名字。”樊瑶瘪瘪嘴:“我倒要看看他都种了些什么好东西。”
“老人家不简单,一眼便看穿了我的门派。”
“你那腰间那么大个招牌,只要没瞎都能看见。”虽然樊瑶之前也这么想,但此时却定要回怼人一句,她把玩着头发,慢慢跟在后面。
只见老人在园子里绕了三圈,满脸心疼之像。
他拿起锄头薅了薅土地,冬日能种的菜果不多,萝卜却是其中榜样,可瞧着眼前的菜地,萝卜秧子长得稀稀疏疏,全然不像有人打理过的样子,倒是杂草窜得起劲。
“哎,这些草怎么如此能长?”老人一脸愁眉苦脸,他索性放下手中锄头,直接徒手拔草,脚尖轻轻落在地里,生怕踩着心爱的萝卜。
“我看他的样子不太像庄稼人啊。”樊瑶压低声音偷偷凑洛子轩身旁如此讲道。
“这......是不像。”洛子轩也觉得不可思议,老人一口一个村野小农,到头来竟全然不知如何种庄稼。
“还村野小农园呢,我看,原本该长在他脸上的胡子怕是全变成杂草长地里了吧。”樊瑶偷笑打趣,洛子轩无可奈何的摇摇头,暗示她不许胡说。
突如其来的一声锣响把正在窃窃私语的两人吓了个够呛。
“起路!”远处传来洪亮的男声,在大喊两字以后,又是一声巨大锣响。
“起什么?”樊瑶被这莫名其妙的场景吓得缩在洛子轩身后,双手勾着他的衣袖,眼神四处打探。
“前辈,外面怎么了?”洛子轩护住樊瑶,向老头打探消息。
老人家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既没有被锣鼓声惊住,也没有理会洛子轩的发问,他只是蹲在地里,双手不停处理着杂草,老人一脸愁眉苦脸,喃喃自语着:“算我求你们,别再长了,怎么大冬天还长这么快......”
“起路!”铛!“放铺!”铛!
外面声音还在继续,这回,空气中多了些震荡,连地面都在一瞬间微震起来。
“农叔!”樊瑶探出脑袋冲老人大吼,“外面到底在闹什么?”
“等会就知道了,时辰还没到。”农叔头也不抬,只丢下一句话。
樊瑶按捺不住好奇心,她走出院子来到山边,扬起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放眼望去,山坡下竟凭空出现了一条壮丽的长龙。
在暮色苍穹与波澜起伏的山坡交汇处,夕阳余晖喷薄出最后的闪耀,远处火把与灯笼交织成的星火点点,如同一条带火光的长龙,一路蔓延。
这些原本不存在的景色,随着锣鼓喧响有节奏的点缀成线。
芝麻粒大小的人影举着火把来回穿梭,一群人借着火光抬起木架,将它们整齐的插放在地面的固定装置内,每块木板都有自己的归属,每处零件都有自己的故事,黑影们井然有序的行动很快搭建出一条精致小巧的街市。
根据沧源县的情报,在岐洲有一个名为深水巷九号的地方,那里是书籍杂刊笔墨画卷的黑市宝地,售卖过各朝各代的藏品,连皇室成员都曾派人前去买过古籍,而管理整个交易场所的人,名号渡陵先生。
先生有一手奇特的功夫,任何书籍画卷,只要他过目了一眼,便能知晓其真假,若是拿在手上研究,还能辨认出其朝代,好似文曲星转世,没有假货能逃过他的慧眼。
没有人知道渡陵先生的真实姓名,甚至没人记得这位先生何时在岐洲扎根,好像突然之间,穷乡僻壤就有了交易。
最让人感到奇怪的地方便是外人对深水巷九号的描述,有人说这是一间铺子,有人讲这是一个地摊儿,还有人扬言说整条街都是深水巷九号,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无法让人确信,因为每个人都说得真切,没有人听上去像谎言。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九街?”樊瑶惊叹眼前的一切,她无法相信在短短时间内,一条街市可以从无到有,由零化整。
而这时从远处飘来一个黑影,黑影好像只用了三两步便跨到了村野小农园跟前,这番轻功让樊瑶记在心底,只见黑影单膝跪下,双手抱拳冲着园子里的人恭敬讲道:“先生,一切准备就绪。”
园中人并没回应,黑影好像早已料到,他再次抬起头冲里面的人喊道:“渡陵先生!一切准备就绪!”
......
“农叔!有人在山脚挖了你的野菜!”黑影使出绝技放声大吼。
“是哪个不长眼的狗东西敢碰我的菜!待老夫下去看看!”农叔一脸狰狞,即便在微光下也显得吓人。
“您是渡陵先生?”洛子轩怔了怔,还未等他再次请教,老人早已风风火火迈出步伐,一心只奔向那山脚的菜地。
黑影逮住机会一把擒住老人的肩膀,悻悻道:“农叔,骗你的,没有人动你的菜地,压根就没人能看出来那是片菜地。九街已准备就绪,全等您吩咐。”
渡陵先生原本狰狞的面庞忽然变得有些委屈,仿佛中了诅咒一般,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花了大半辈子的功夫砸在种地上,却永远收获不了丰盛。杂草总是长得比作物还多,即便收货的瓜果蔬菜,长相也都磕磕巴巴。
老人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像普通农民一样在秋季得到大丰收,这样或许能在妻子和孩子们墓碑前显得更有底气,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不再受饿,转世也不必再遭遇饥荒。
可命运似乎总是和渡陵先生作对,十几年前那场饥荒,他成为全家唯一的幸存者。
而此后的十几年,他还要一直饱受种地的折磨,即便在这个草长莺飞、风调雨顺的年代,他也没能种出能让人饱餐一顿的好作物。
“罢了罢了,走吧,今日上了什么东西?”渡陵先生似乎突然变老了许多。
“又有三张千机宝图,需要等待您鉴别。”黑影回答。
“噢?又来了几张?”老人的眼神里弥漫出新的智慧。“千机宝图,有意思得很,你们两个不就是为了它而来的吗?走吧,一同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