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望月峰下》 引子(古井玄机)
书名:勘破天局 作者:角弓 本章字数:8234字 发布时间:2022-06-01

“师父,师父……大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鹤轩观主整好衣冠,刚要给祖师爷叩头,一阵惶恐而又急促的声音就由远至近的传进耳朵。

“吵什么?”

观主恼怒地朝正殿门口说了一声,话音不大却深厚异常,伴着冷冷的震撼传出门去。

步子凌乱又快捷。

观主向殿门望去,细细的长眉在瘦长的脸上排成个一字,两道精光从狭长的眼眸里闪现,那祥和闲淡的脸上一下子显得不怒自威。抬头看时,小弟子万世通已上气不接下气的站在大殿门口。

万世通又名万又才,道号万天财,因生性顽皮,又富说笑,入道前读过两年书,知道的比观里的弟子们多了不少,时间一久,就被弟子们叫了“万世通”这么个诨号,这么多年过去,真名竟没人提了,万世通这名却叫开了。

万世通见师父正肃然的望着他,恐慌的神情才变得沉稳,但他似心有余悸,目光飘忽不定地上气不接正气地说道:“师父,出大,大事了?您老快快去看看吧,那……那……”他手向后指指,像有什么可怕的东西追着他似的,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是好。

“怕什么?你慢点说——”

观主冷着脸呵斥道,“让你平时多多用功修习,你小子就是不听,整日介偷懒耍滑,就知道海侃山吹,遇事毫无定力,真是岂有此理。那古井怎么了?”

话未说完,他只觉得心里一沉,一股热流直冲脑门,“古井又现血水?”他表情肃然地瞪着小弟子问。

“怎么?师父您怎么知道的?您老人家真……”万世通眼睛猛得一亮,眼现惊诧之色,但见师父表情凝重,那句“师父真真神人”的溜须之话竟未能说出口来。

鹤轩观主白了万世通一眼,冷哼了句,“理好你的衣冠,在大殿里面衣冠不整是何体统?”随后,他猛甩了下衣袖走出殿门。

万世通吐吐舌,整整衣冠,随后对着那高耸的神像跪地一拜,然后一提道袍,快步赶上。

鹤轩老道是断崖观第二十九任执行观主。

断崖观位于峰峦叠嶂、风光旖旎、山路崎岖的断崖崖畔,是座千年古观。

传说开观始主吴双观主壮年时云游至此,在崖坪一棵古树下假寐休息。半醒半梦间,他饥 渴难忍,忽见天上飞过一白袍老道,将一葫芦递至他手中,他不假思索,就接过大口的饮了个痛快。

待将那葫芦水一股脑地饮完,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冒失唐突,抬眼见老道正慈眉善目的望着自己,他慌忙起身行礼对老道表示歉意,奉出全部盘缠递于老道,感谢赠水之恩……

老道笑笑,只是说不必言谢,尔后抬手一指,说那边有口井只要将这葫芦注满水就够了。

始主听了就随老道向崖边行去,走不多远,果见一口井在那崖畔。但那井水离井口丈余,始主赤手空拳,根本无法将水装入那葫芦内。

但他不想食言,就欲脱了衣服,徒手下井,给葫芦灌水。

那老道见了就伸手将他拦住,连说罢了罢了,还是老道来也。

于是老道就命他将葫芦放置井沿,但见老道盘膝而坐,右手伸出一指,向井内一指,然后划出一条弯弯的弧线,将指尖对着那葫芦口对始主说道,“看好了……”

老道话音一落,只见一股如小指粗细的水流,从井内勃然而出,沿着老道所划的弧线,不偏不离地注入那水葫芦中,不一会儿,将那葫芦注满后,就戛然而止,竟滴水未洒。

始主目瞪口呆地看着,知自己遇到了神仙,忙不迭的跪下磕头,欲拜老道为师,让老道传授自己修行之法。并说只要老道答应收他为徒,让他做什么都行。

老道见他心诚志满,就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说收他为徒也可,但他务必答应他一件事才行。

吴双始主听后,头如捣蒜,连说别说一件事,只要老人家收他为徒,就是十件、百件都可。

老道听了,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连声摇头,说人这一生哪需要做那么多的事,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好,能做好一件事就好。老道说时目光淡然,似自言自语,又似对始主而言。

始主听了,一时不语,半晌就拜服于地,再也不动。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始主重重地给老道行拜师大礼,连叩九头,虔诚说道,“弟子明白了,万事繁杂,只需一心一念。请师父吩咐,让弟子欲做何事?”

老道听后,连连微笑点头,说道,“小子可教也。水泽万物,乃是万物本源。老道这有一个包裹,里面是黄金千两。老道只有一事让你去做,就是永驻此地,立派开观,万世万代守护住这古井,使它免于污浊,更免于干涸,你愿做吗?如愿,就伸手接了这包裹。如不愿方才那叩头之礼,就算赠水之恩,两不相欠如何?”说完就将那包裹递了过来。

始主听后大喜过望,连说愿意。就欲伸手去接,哪知此时他身体竟如中了那定身法一样,哪里动得毫厘,更别说用手去接那包裹了……他只得心急如焚的看着老道。

过了一会儿,老道见他毫无动作,就眨眼说道,“怎么,不愿意吗?也罢,云游之人,哪愿生根,老道去也……”说毕,老道就转过身去。

始主见老道误会了他的本意,见他欲走,更是大急,只是他身体像被定住,口不能言,他欲站起却哪里动得了,不得已,他只得使劲张口,拼命呼叫。但口中却似被塞了东西,哪里张得开嘴,眼见老道越走越远,他急得猛打了个机灵,身体竟一下子坐了起来,又重重地摔下,他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霎那间,始主睁开了眼,但见眼前叶茂如盖,强光刺眼,只觉得浑身疲惫不堪、口干舌燥,他长叹了一声,才知刚才原来是南柯一梦,是自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虽然口渴的难受,但他并未急着起来,他眼望青天,若有所思。想着刚才那个离奇的梦境,不觉好笑,想自己许是一生云游四方太久了,才会萌生出这么个想法。

他在地上躺了很久,见天色不早,又渴的难受,心说该走了,于是他坐了起来,但起身的一刹那,他不由猛然一颤,打了个机灵出来。

原来,在始主前方的不远处,正背坐着一个老道,而老道一侧,正稳稳地放着一个细长的水葫芦和一个大大的包裹。

始主呆若木鸡,他不清楚到底是清醒还是在梦中。他呆坐了很长时间,才用手使劲地掐了掐自己的面颊,方知眼前的这一切,竟然不是梦……

从那天起。

吴双始主遵师父之命,在休憩的大树旁建一草庐,就开始着手兴建断崖观……千年一过,这断崖观经历代观主的修缮和经营,已成为香火旺盛、恩泽普惠的华夏大地第一大观。

鹤轩观主快步行出大殿,未走出几步,就不由停下。

他抬眼望了望那半隐在云绕雾罩绿意盎然的断崖岭,隐隐约约感知着观内天地气息竟微微发颤,他眉头一收,心头不禁一袭,悠悠自语,“这是什么东西竟能侵扰我护观法阵?”

虽是卯时,朝阳才从断崖处伸出头来,但日光却极其耀眼……老道忽然放慢了步子,心里竟生出无端的不安来。

近一年来,华夏帝国就灾荒不断,帝国北部从年后就一直阴雨不断造成水患。而南部那鱼米之乡却久经大旱,雨水不沾。现断崖观方圆几十里外暴雨成灾,而观内周遭却天天日大如斗,水贵似油。

这样诡异的节气让人慌恐不安,再加之观内法阵撼动,不知这天下到底是怎么了?一念及此,老道身上竟觉得阵阵寒意,额头却渗出些许豆大的汗珠……他的步履愈加加大。

重重地踩着青石地板,急切地迈过两侧各异的侧殿,由于是早课时间,偷懒的弟子远见他就远远的避之,因而,几百人的大观,竟少见什么人。他转过幽静的通廊,踱过在晨光下熠熠发光的阁楼、经房、斋室……径直走进后院院门,听着身后小弟子万世通压低声音的喘息声,他缓缓地站定。

 

在那个白玉石栏围砌的古井旁,那三个心惊胆战的小弟子见师父过来,看了远远放置的木桶一眼,垂着手一齐迎上,恭敬地说道,“师父您来了……”

“天哲,有其他人来过吗?”鹤轩观主背负着手,轻点了下头,他看看井水旁一个翻倒一个立着的水桶,轻皱下眉,向一个面相清秀的小道士说道。

那唤作天哲的小道士轻瞄了下老道身后,才小声地不安答道,“没人过来,师父。就我们四人知道这事儿。”

老道又微微点了点头,大手一挥令徒弟离开,然后他毫无表情地向那个直立的水桶走去,眼神冷厉如鹰隼一般……

待走到近前,他禁不住停下脚步,但见那水桶内水色猩红,犹如鲜血一般,倒映血红日影,欲破空而出……

于是,老道不声不响地绕水桶看着,暗暗感触着周边的天地气息,一时间,他不由冷吸了一口凉气。

据观内有文记载,这古井自开观之日,就有详文记录,有“后院有井,于山腰崖畔,深丈许,水至口丈余,水甘甜清澈,入口清朗。入夏清凉,而冬至温润。数九寒,无冰也……不枯,取之不竭……”等文。

因而,此井作为本观弟子常年用水之源,所处之地,被弟子奉为除了那“思过崖”畔的草庐和断崖壁上的石洞,是本观的第三大圣地。

而此井真正名扬四方的还是因传闻中的那一年大旱,天下流火,颗粒不收,周遭民众饱受干旱之苦,水贵如油。

观内长老们心怀仁心,决定开放此井普惠众生。

让灾民取古井之水饮用半年之余,造福一方天地,至此也为观内赢得了不少香火和赞誉,更被灾民们奉为“神井”,每到节日就结伴到井边来参拜供奉。

这古井现血红之色,据传记这应是第三次了。

翻遍道观藏书,第一次出现这诡异情况年代已久,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说井水有异,现血红之色……等语,并无其他有关此事例的详实记载。

而第二次距今却时日不多,鹤轩观主记得,那才只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时他才是一名观内的长老。

那次血水之患,也是打水的弟子们从井中打出血水……一见之下顿时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说道观内出现妖怪了,让周边民众诚惶诚恐,人云亦云。

一些胆小的民众,更是将送到观内修道的小道士们接了出去,让观内名声大损。

最后还是他和众师兄联合做法,借山里的僵尸之患,才安抚了慌恐的村民……

至于这古井呈现血水的真正原因,也是有记载的,那就是只有当上任观主西去之时,才将这个中秘密告诉下任观主知晓。

因而,对于鹤轩观主而言,这古井异常真正的原因,他也是不清不楚。

因血水对观内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上次血水出现后,道观对取水之人做了严格的规定。

只要井中出现异常之情,应立即呈报观主,让观主定夺,任何人不许乱做主张,告知他人,否则将按最严酷的观规处罚。

见几个徒弟行至远处,鹤轩观主双眼紧盯着那桶血水,暗暗心惊,凭感观记忆,他只觉得这血水之色比当年所见之色加深了不少。显然,这是这诡异的现象所呈现出的另一个信息。

十七年前,师父欲闭关修行,让他领执事观主一职,他曾问过师父关于古井血水的根源。当时,师父只是默然不语。随后才悠悠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当知即知,不知则不得知。如想知之,却需自己往那本镇观至宝《屠魔天书》上去寻求答案……

他听了知道师父不能相传,只得作罢。

他默默地盯着那只木桶一刻钟后,然后脚踩五行方阵,待绕水桶绕行一周,外布八卦阵法,将桶中心引为阵眼,开始用神思感知着桶内的气息。

一试之下,他不禁将眉头收得更紧,因阵中除了那流淌得天地气息外,并无任何异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竟隐匿得这么深?看来,不用些手段还不行。”

随后,他冷哼一声,右手拂尘看似随意地挥动几下,左手快速地掐了个指诀,然后他低喝一声“无量佛”,左手向前一抓,只见一张黄色的符纸已夹在手中,他将拂尘立于臂弯,右手食指在符纸上迅疾划过,骤然间,那符纸上金光一闪,几个流动的符纹若隐若现。

“去吧——”观主一声断喝,手中的纸符竟似变成短剑一般,只听“嗖”的一声,竟直直的插在那桶血水中央,似一柄黄铜短剑,悬在那血水之上,变得一动不动。

“无量佛——着!”鹤轩观主紧跟着又一声厉喝,手中的指诀已幻化为金刚指,同时迅疾地指向那张纸符。

话音未落,但听“砰”的一声,只见那符纸成一团烈火,在血水中爆燃,火光伴着“刺啦”一声轻响,转瞬而逝。

与此同时,一股浑厚的天地气息,正慢慢地向观主身上聚集。

鹤轩观主一动不动,但那灰白的道袍下摆却开始无风摆动……

原来,观主踏五行、布八卦、启用金刚玄火指,不惜调动护观法阵之力,到底看看这方古井到底是何物作怪,如此诡异。

“呀——”似听到一声雏鸟的哀鸣声。桶内那原本平静的血水开始现出一圈圈的涟漪,渐渐地,那涟漪旋转起来,在桶中形成一个深深的漩涡。而漩涡之内,猩红的血水慢慢汇集。

骤然间,一个猩红的眼瞳浮现出来……

鹤轩观主冷厉地盯着那猩红眼瞳,而那散发着狠戾凶光的眼瞳也瞪视着他,随着血红之色向眼瞳汇集,那眼瞳愈加猩红清晰。

观主心内疑惑,不知为何,只觉得那眼瞳似能摄人心魄,心底竟生出些无限的敬畏感,他暗自思忖,“这到底是哪家神圣?”

正思忖间,那桶内受剑气所击,眼瞳猝然间在桶中一散,一股浓烈的血红之光喷薄而出,化为一道慑人的红芒,直冲云霄……那桶血水瞬时间变得清澈透明。

“这眼瞳究竟是什么东西?”看着清澈的水桶,鹤轩观主一时间竟有些目眩神迷,他没料到,那消失的猩红眼瞳竟能撞入他的识海,让他心存惧意。这对他这个大修行者来说,可说是不可思议。

难道真如师父所言,答案就在那本《屠魔天书》上吗?但那天书记载现只有一首诗啊,“血天见血景,万民皆臣服。一日出血景,天地有新容。”

“这眼瞳与血井到底是何意义?”鹤轩观主在心底说道。

他摇摇头,他确实想不通。

他在桶边呆了好一会儿,才挥手撤去法阵,然后正正心神,回头看看在远处候着满目狐疑的几个弟子,不疾不徐地说道,“你们都过来吧。”

万世通四人听师父呼唤,忙走了过来。

鹤轩观主待徒弟们走近,看见那只木桶,就笑吟吟看了他们一眼,然后从桶中抄起一掌清水,咕咚一声喝了下去,然后他略略地吧嗒了下嘴,似仔细地品味,然后脸上露出一抹心满意足的笑意,说道,“这水好甜。”

稍自一停,他的面色突然一紧,似不以为然地说道,“这血红之水只是一些山妖行使的障眼法子,已被为师作法破去,井水已无碍。不过……”观主略略一顿,慈目暗垂,像自言自语说道,“这事如有半分传出,让观内惶恐,为师将找你们问责。小心小心……快快忙活去吧……”

话未说完,人已行出院门。

看着师父消失在门后,万世通才煞有介事地伸了伸舌头,他对着一旁还未缓过神来的三个师弟说道,“大家干吗还愣着,看看什么时辰了,快快打水做饭,误了饭,二师兄那脾气上来可要打PP的。”

众师弟听了,但还是心有余悸,虽说桶内水已变清,但井内却说不好啊,他们互相看看,就相互打着气拿起桶,小心翼翼地打上水来,一见之下,果然清澈如常,这才将那颗久悬的心放回肚子里。

那个叫天哲的小师弟慢慢地凑到万世通一侧,轻轻拉了下他的袍角,压低声音问道,“九师哥,真的没事了?”

“那还用说,你没见师父老人家都示范喝水了吗?”万世通强作镇定地答道,“不过……也说不好,看刚才师父也是费了大劲的,对吧?好了好了,快打水吧,这事师父说了,不许传出去,一定要严守。否则,思过崖呆几天有你好看的。”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师哥放心就是,我们不说。”众小道忙不迭地迎合道。

万世通未在言语,像未听到似的,他看着那口泛着古朴气息的古井,有些出神,随后喃喃自语,“这事要不要说与二师兄知道呢?”

 ◎

后山石壁,一石室外,鹤轩观主盘膝而座。

他微闭双眸,面色虔诚。耳边流淌着山泉叮咚之音,如丝竹合奏,铮淙清越。

他端坐良久,才毕恭毕敬地说道,“弟子不才,又来此打扰师父清修。”

半晌,伴着两声轻咳声,一个混沌的声音缓缓说道,“这么个大事怎么怪你,为师知晓,这不是你能拿主意的。”

“师父明示,”鹤轩观主俯地叩头,眉心紧锁,忧患地问道,“弟子该如何去做呢?”

“天欲行事,人不逆之。天欲止之,人皆顺之。万物亦有灵,祸福自相依,天不可欺,静观其变,顺意即可。”

“只是,”鹤轩观主欲言又止,但略一思索,还是不解说道,“只是那怪能力巨大,竟能干扰到护观法阵了。”

“还不妨事,还不妨事,”那混沌的声音又犹自说道,“你那两个师兄游走多年,仍无讯息,如有风吹草动,他们会回来的。”

“是,师父。弟子明白了,”鹤轩观主虔诚说道,他略一迟疑,突然看向石室前方的那道峰壁,伴着强烈的日光,那些错落有致的石洞愈发清晰。那是观内禁地之一,也是自开观来历代师祖及长老们静修的地方,有些长老进去后就再也未出现过……

他看向石屋,想有那么一天,师父也会离开这儿,一念及此,他不禁悲从中来,想今天下众生,自己能否堪当重任?如有什么差池,被人耻笑事小,惹了大祸还不万劫不复……他略加思索,想还是告知师父,于是又接着说道,“只是——”

“你是想说天书上记载的东西吧?”那混沌的声音又接着响起,打断了他。

“是,还请师父示下。”

“那古井时隔这么短的时间又现血水,为师感知这古井定有什么玄机,那首诗又是何寓意,我们都不得而知,为今总总,既然有召示。我想还是从寻找解读天书的那人做起吧,天有昭示,我必应之,顺其自然,让弟子们出去游历一般,也不是个坏事。至于其他的,就只有看天命了……”

鹤轩观主听了师父之言,细思师父之言,“难道那‘天图’师父已详参出什么了?”他暗暗想着,那紧凑的眉头渐渐变得舒缓。

“鹤轩徒儿,你回去吧,为师有些累了。”时间不长,师父那混沌的声音又再想起。

“是,师父您老人家安好,”观主起身叩头,“弟子回去了。”

“等等……”他刚欲转身,那混沌的声音却又响起,“为师方才感触护观大阵之气息,知你现在已修习至‘地道’功法中端,看看为师可否推你一把,这有一丹,却需按‘天道’功法习得四十九日后,待心平气爽才可服用,服用后要在修习四十九日,不可轻易冒进,突破与否,就需看你的造化。切记,切记……”

说话间,但见一个精美的白瓷瓶从门缝里滑落出来。

“是,是,弟子谨记。”

即便步入“地道”,鹤轩观主还是按捺不住满脸的喜色,他朝石室又揖了一揖,然后将那瓷瓶恭敬地捡起,只觉一股淡雅的香气迅速围绕在身。

他离开石屋,并没有急着回去,却转头向不远处的“思过崖”畔的那间看着矮小简陋的草庐行去。

对于断崖观来说,别看这间草庐其貌不扬,与雄伟的正殿相比,更是云泥之别。但它却是他们断崖观第一禁地加圣地,因它是始主早年居住过的地方。

这期间不管观内经历了什么,有多艰难,第一要务就是要保全这草庐的安危,因而这草庐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修缮,估计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虽然平常稀松,却仍能遮风挡雨,宜人居住。因这草庐是禁地,除了执事长老过来巡视外,平日也无什么人。

而正对着这草庐的那个山崖,就是“思过崖”,每有犯严重错误的弟子就会在那个崖畔禁足,对着那间草庐,还有个念旧思新的说教意义。

鹤轩观主进入这个简陋古朴的茅屋小院,来到那棵说是始主休息的犹如巨大伞盖的古树下站定,半晌后,他才在树下的那个石桌前坐下。

他双目微阖,信手从衣袖中摸出一枚光滑细腻的铜钱,曲指一弹,只见那枚有着黄色斑点的铜钱像被施了魔法,滴溜溜地在桌上疾速的飞旋起来。

观主轻闭着眼,感触着树影透下的斑驳光影,在听到一声清脆的“啪嗒”声后,他睁开了眼,只是,他的眉头又轻皱起来,只听他喃喃自语,“坤位,又见坤位,那里到底是什么?当年十王之乱,才有了襄封,难道我要找的人也在那里?”

他将铜钱慢悠悠地拿起,目光避开那毒辣的日头,看向远方那深远的天际。

三日后。

小道士万世通和胡天哲走在下崖的山路上,两人身背包裹,看样子要出远门。

“师哥,你说师父命我们出游寻人是不是因为你把那血井之事告诉二师哥,二师兄酒后失言大闹惹的?”

“怎么可能,”万世通皱眉应道,“师父他老人家怎么能知道?再说二师兄闹事也没提古井的事啊?”他忽然降低了声调,又小声说道,“难道还有人知道告诉了师父?”

“不可能啊,”小道士胡天哲一脸的无邪,认真说道,“我们怎么敢违师命,通告他人呢?”胡天哲忽然一拍脑袋,补充说道,“难道是大师兄,告诉师父的。当时我们给二师兄说时,大师兄也在那。”

“屁,不是!”万世通猛呸了一口,答道,“怎么可能,虽然二师兄看不惯大师兄的为人,但大师兄也绝不是背后打小报告的那种小人。再说大师兄性情温和,与人为善,怎么能背后捅刀?”他停顿了下,又接着说,“师父这老杂毛怎么会知道?”言毕,猛然回头机警地往后山望了一眼。

“呵呵,你又欺师灭祖骂师父!看我不告诉他老人家,叫你滚山门。”

“你敢!”万世通瞪大了眼,做了个要打的手势,吐了吐舌头,又接着说道:“也不好说,七师兄和小十六不是昨天叫师父发配去西北寻人了吗?有可能师父真知道了。”

“恩,我感觉也是,我们四个打水的都叫师父派出去了。不过,五师哥和十四师弟也出去了啊。”小道士胡天哲稚气的脸上荡起不解的神色,“对了,师父说找谁了吗?”他接着问道。

“没有,不知道。”万世通摇着头说道。

“那怎么找啊?”胡天哲接着说道。

“有缘之人,懂吗?”万世通拉长了声音,故作高深地说道,“不管找到找不到,师父叫我们不要忘记了修习。一年之后,回来就好。”

“嗯!”胡天哲应了一声,两人随着下山的道路,愈行愈快。

“十八儿”万世通叫道。

“怎么?小九师哥。”见万世通戏谑,胡天哲也来了情绪。

万世通并不在意,只是指着远处的断崖峰,认真地说道:“十八,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看我们这断壁山巍峨壮观,直冲云霄,东南一侧山峰壁背却断裂,回去叫师父改下名,以后就叫“断背山”多好。”说完,一脸的沾沾自喜。

任天泽一听,呵呵两声,谄媚说道:“师哥,还是你高!那以后我们可叫‘断背’人了……这词一定要万古流传才好。”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勘破天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