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自闭症检查
书名:上帝之子星世界 作者:逸洒苍穹 本章字数:10315字 发布时间:2022-06-01

前言



本书全本免费阅读。喜马拉雅音频版已经上线!



原则是心灵的模具,也是欲 望的修道院。有人会为原则放弃目标,有人会为目标放弃原则。当欲 望超越心灵的力量,原则就会失去效力。当心灵超越欲 望,原则就是心灵的指路人。



当一个人处于原则和欲 望的边缘,必须做出彻底的选择时,那么他的经历和价值取向将会支配其最终决定。



原则的生成是决定于经历总和的沉淀,作用于生命需求和精神体系的价值观。原则在本质上没有好坏善恶的别,只是对事物了解的程度和生理与精神需求以及个体的生理特性和社会规则所决定了它的形态。



这种形态既是形成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也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产物。它特定的形态一旦稳固就会作用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特定的经历。这也是宿命论成因一个主要因素。这种特定经历的产生在本质上主要由社会文化和个体需求,在心灵的引力法则中和生理生物性条件折射与反射和辐射所决定的综合结果。



命运的形成在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主要是由外在的环境包括历史进化与当代文化五官触觉形成的思维意识,显意识,潜意识综合形成的内因,再反过来作用于外在环境的结果。而内因和外因是相互的,环境可以构建内在的三大意识,反过来三大意识也可以构建外在环境。这也是突破宿命的主要因素。



如果从五官触觉形成的三大意识而言,那么生命在出生的一刻抛除先天意识或遗传以及个体差异因素而言,生命的初始心灵就如白纸一张,所不同的是因为其他先天因素或个体差异造成纸存在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等等个体特质差异。因此一切环境的画师都必须根据纸的个体差异画上相应信息才能塑造相应的命运。



所以孩子先天具备的特质在理论上可以重新塑造,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又难以从根本上完全实现。因此孩子未来的命运相对而言主要取决后天画师与其相应的水平和他本体意识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人在三岁这个时期由五官触觉所接触到的信息会直接成为未来的心灵或潜意识,此时所有的信息主要是通过五官和身体的触觉以及与潜意识意识互动的方式主要由显意识体验逐渐形的三大意识体系,从而支配个体心理情绪以及行为。



心灵体系的构建就如地图,孩子的未来会不由自主不知不觉在这张地图上走完一生。这也是宿命论的主要内因。因此孩子这时期所接触的事物比其他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孩子此时接触的信息会直接成为心灵将来在现实中相应环境中通过意识辐射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行为……



三岁以后的孩子由于随着生理大脑功能的成熟开始有了基本的思维意识,此时的潜意识信息会在显意识和思维意识协调作用下发挥实际作用并开始经过思考,筛选,而不断沉积与丰富为潜意识信息。从而不断强化丰富显意识心灵感知与直觉敏锐度支持与转化由思维意识为主宰的情绪行为!



年龄越大信息与心灵的转化功能就越弱。这主要是生理老化导致五官触觉和显意识体验敏感度下降的原因。但不管处于任何年龄阶段,信息重复的越多就越能刺激五官触觉功能而形成的融合度就越高,因此心灵的力量就会越大。如果不相应信息仅停留在思维层次与原有五官触觉形成的显意识与潜意识就会形成冲突。那么强迫,压抑,自我控制等情绪和行为就会出现。如果停留在思想层次的信息与显意识和潜意识吻合时,那么由于身心的统一,而形成三大意识与身体和环境的协调而就会出现相应的,统一的思想情绪行为……



心理活动可以引起生理上相应的化学反应。当某种情绪重复到一定程度时就算是是情绪消失了,身体也会不断的分泌出与其相应的化学物质,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心灵的载体,也就是五官触觉的五大功能的体验。然后身体的功能又会相应反过来塑造和改变与强化内在心理的意识!



这种身心相互演变作用于现实也就是命运的演变规律。心灵载体的改变也就是等于心灵的变动,心灵的变动反过来也同样如此,会引发思想情绪甚至与行为上的相互协调与复叠冲突。因此原有的思想情绪和引发心灵变动的事物,将会在现有的内在冲突中磨合统一和在复叠超越中不断的成为新的心灵结构或三大意识精神体系。



三岁以前的孩子心灵或潜意识就像是未来的花果,身体就如树根,环境就是土壤。花果将来长的好坏,主要是取决于树根与土壤的营养,以及树自身的特质。同时也可以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有效嫁接而让梨树结出苹果。这是突破宿命的一个方法,也是攻克自闭症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正常孩子的一种方法。但无论如何改变都必须建立在根的功能上。因为再优秀的土壤再优秀的树再优秀的嫁接技术,首先都是建立在根的基本功能上。同时在自闭症康复中也同样的道理……



因为一切生命的意识体系在本体基础上都是在建立在生理感知上所形成的以显意识为中心的各种意识行为。也是佛教称之为意根的基础上由五官触觉形成的显意识体验过程中间接形成思维意识与潜意识,并在三大意识互动中从而支配个体生发演变所形成的各种情绪行为。所不同的是越高级生命越能自主激发和改变欲 望,甚至能利用欲 望而成就自我。越低级生命越容易被欲 望主宰而成为其他生命的嫁衣。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暂时称之为自然法则或者生命的本能。



欲 望可以产生自主自发行为情绪和强烈的辐射效应。就如你因为只是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件容易喜欢那里的一切,这就是辐射效应或者爱屋及乌的道理。然而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于自闭症孩子康复上以及正常孩子的教育上。那如何可以做到这点呢?在这过程中涉及到孩子的个性个体差异,父母,环境,等等的客观与主观因素,其因素越正面效果越好,否则反之。



在排除生理问题的自闭症孩子主要是社交障碍,语言问题,兴趣狭窄为主的症状,以及连带性导致的眼神,刻板,依恋等因三大问题而导致其他更多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就相当于是这三大问题的并发症。其中语言问题在浅层次上排除生理问题主要就属于心理问题和生理感知差异问题导致的。依恋和眼神,以及其他问题在本质上都属于同一问题而产生的枝叶关系。



各种类型的自闭症康复排除生理疾病方面问题,那么主要以激发欲 望以显意识体验为原则,在激发欲 望上以认可和鼓励为原则,在鼓励和认可上以开始以其兴趣点为突破或切入为原则。在态度和行为上要以爱和他喜欢的方式为原则。在程度上深刻刺激显意识体验为原则,在深刻度上一开始以达到快乐巅峰为原则。第一次突破以满足他的欲 望为原则。如果家长不能把这些原则做到位贯彻到底,那么显意识体验的激励方法也同样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我孩子所有的进步都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孩子进步不但理想,甚至有些地方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因此我曾经有所怀疑,我孩子是不是误诊了。但如果按照自闭症症状的标准他的确被确诊是典型低智自闭症儿童。特别是在语言上不但出现过倒退行为,到最后甚至无任何语言。当我们在合肥确儿童专科医院诊24小时后,他第一次有意识的按照指令开口说话。二十天以后,刻板,兴趣狭窄,固定路线,依恋薄弱,对视,指令,偏激性喝奶,等几乎全部消失。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学习能力,语言表达欲 望,自我意识等有效提升!两个月后喜欢和孩子玩耍,三个月后会说短词句,直到现在六个月后,能说出七个字的短句。并开始学会自我组织语言,而且表达正确,和自主语言学习与语言锻炼。并同时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初步语调,表情,眼神,和肢体性语言交流,以及出现自发性互动等表现。



但可悲却没几个人相信他的进步以及我使用方法。特别是一些无良机构即使觉得我说的是事实,但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我一旦说出真相,他们不是围攻就会说我是骗子或者误诊类刻意攻击类语言。甚至连有的家长都认为我在搞玄术等等,具有排斥性和盲目性语言攻击。当然也有不少家长认同并虚心请我分享。



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闭症目前还处于世界难题状态以及现有知识的固化性思维,在知障效应中导致与很多家长在负面权威效应下所形成的盲目与和排斥以及难以接受没经过权威加工的信息以及和很多不良机构刻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等等原因所造成的!



因此我一直认为他的智力没问题,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普通儿童,我们之所以难以接受和引导他,主要原因我觉得是我们还不够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生理功能上一些与众不同导致的心理意识问题而反应在不符合现实需要或者发展方面……



有一症必有一治之法,这是天道相互相成的必然规律。所谓的者自闭症问题主要因为就是我们缺乏对他们个体化的了解,而忽略他们在成长环境中,因为压抑所造成的心理问题以及和生理上的一些问题!所以反过来说找到原因就是等于找到答案。因为因果定律统治着整个宇宙,人作为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更是不言而喻皆在其中。再说如果我的孩子从现代科学或者医学以及从目前自闭症的标准来诊断,他不仅仅属于偏中度自闭症,更重要的他曾经被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定义为智力低下或智力发育停滞与迟缓类型的自闭症儿童。三岁半的孩子被所谓评估标准定义为两岁孩子的智商!但如果从弗洛伊德潜意识论的基础上和我新建的三大意识体系来看,结果几乎又是完全不同。虽然,我虽然不承认他们的诊断结果,但我的孩子在目前全球主流的自闭症诊断标准上的确是个典型自闭症儿童。而事实上他的确要比很多孩子都要显得严重。更重要的他曾经和很多自闭症孩子一样出现过倒退行为。可自从确诊到现在六个月以后,在我以三大意识为中心的康复中,也就是现在开始写这本传记的时候,孩子除了语言和社交方面还在不断的进步中达不到实际年龄的水平,但在其他有些地方基本接近甚至超越普通儿童基本水平。因此由于人们对自闭症了解不足,不但会容易导致很多自闭症儿童,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反而因为他们潜在的优势更容易导致更多的问题。



其实很多自闭症儿童这些原本的优势在缺乏保护和引导下,也是导致很多自闭症儿童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相信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是如此大同小异,因为在我通过书籍案例和微信观察了解了几百个孩子中发现,他们的核心症状几乎都大同小异。但可悲的是很多孩子因为康复不当或者环境问题最后竟然导致智力问题。然后又被误诊为智力缺陷或者先天弱智等。



我的孩子当初也是如此,但我并没有接受。因为我知道他一直都比很多孩子要聪明优秀。虽然他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我们还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如果仅仅因为他的局部表现就认为孩子存在其他难以逆转或与智力问题,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人是富有灵性的,不是一部可以随便定义和分解化的机器。因为生命是时刻处于变化与深藏的灵性之中!因此不管是如何优秀的人,哪怕是爱因斯坦我们如果从他片面局部或者短处判读下定义,那么评估结果甚至会把他变得连普通人都不如。事实上不正是如此吗?他好几岁说话都存在严重问题……



因此我们还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教授和一群士兵在一起,如果教授以他自己的个性与他们一起生活,那么让会不会所有的士兵都会觉得他有问题呢?但所不同的是,教授是世俗的,他会为了适应大局改变自己。可是自闭症孩子非常典型的就是缺乏这个能力。造成缺乏这种能力的原因如果单纯从心理的角度来说,那主要是自闭症孩子显意识体验的感觉意根缺乏相应的体验导致潜意识信息匮乏,最终造成思维意识因为缺乏相应的信息材料导致缺乏思维思考锻炼反应出智力问题的假象……



如果从显意识体验意根形成的角度来说,那么导致孩子自闭症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孩子本身就存在,五官触觉异常敏锐或病变问题。其次即使孩子五官触觉正常,但不良的后天养育环境同样可以诱发自闭症。所以如果从种种迹象来看,自闭症康复的核心主要是显意识体验的意根和确诊五官触觉,以及后天环境问题的查找与调整……



当然这种现象这也只是片面说明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真正自闭症问题远远要比这比喻要复杂的多。所以如果以此种种综合现象来看,人类大概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正常和非正常群体,而真正自闭症群体是兼备或两者之间的状态,除非是因为后天环境或者病理引起的自闭症例外。但事实上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是生理差异与后天环境问题相集合导致的假性自闭症。这种自闭症几乎都属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假像自闭症,完全可以归纳为后天自闭症。



自闭症和精神病以及心理障碍原本不属于同一类型,可是却涉及到精神与心理方面的许多原理和康复技术。因此确切的来说,真正自闭症群体因为五官触觉感知异于常人导致他们认知的世界也不同于常人。但在本质上他们是属于正常的。就如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他们看到的可能是灰色,但本质上树叶是没有颜色的,它的颜色排除其他外在因素,其实在生物视觉中它真实的颜色都是由视觉功能所决定的,而不是树叶本身状态所决定的,因此而言,真正自闭症群体由于五官触觉不同所形成的心理认知更像是第三种新人类概念。



《上帝之子星世界》纪实版,《自闭症理论剖析与康复运用》理论版,《心理医生的故事》小说版。本人以三种不同的版本所阐述的同一问题,主要都是心理精神世界的形成与命运的关系。其中重点阐述自闭症。把我与孩子以及家庭问题,在自闭症康复过程中的真实情景。以及原生家庭环境对自闭症的形成与康复的影响,真实呈现给所有父母自闭症孩子以及普通儿童。因为书中阐述的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自闭症儿童,在理论上很多方法同样适用正常儿童的心灵塑造甚至成年人的心灵修塑!希望能给天下父母提供参考从中获得更多的信心与勇气。为了孩子希望引以为鉴更好的做到防范于未然!



真诚祝愿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



2019年12月25日,也是19年第一场雪的那天,同时也是自从孩子出生到三岁半真正意义上相聚的那一天。



我们早就做好准备在黎明时分踏出家门,匆匆前往由安庆到达合肥的列车。



出门的那一刻,孩子仍和平时一样,显得不亦乐乎。而我却如笼中寂鸟,在已久的期待中带着一缕好奇满腹愁楚,携手孩子沧沧冉冉消失于天宇中……



我们父子带着同样的好奇与探索,一起走在前往车站的路上。所不同的他探索的是世界,想获得的是成长,是快乐!



而我要探索的是他的以前,现在,未来和自闭症之迷。想获得的是答案,是命运的真相,是灵魂的工程师……



一路上我更像个游子复出略带沧桑。而他一出家门依如往常,像个成熟的猎人,看似悄无声息,却总处于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状态之中。



甚至上了列车以后,看似沉静的他,两只眼睛仍像扫描器一样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列车到快到停靠站的那刻,平时喜欢做车的孩子,也许是因为列车环境的单调和长时间乘坐的原因,让他那好奇而又乖巧的神情,开始有些按耐不住。



于是我便调整坐姿抱着他,果然不出所料,当列车靠站他急促挣脱我的怀抱,终于伸出幼嫩的小手拉着我要求和他一起下车。



意料之中,我在故意拖延时间的时轻轻的对他说道:“乖,听话,我们还没到合肥,现在不能下车……”



可是他却依然如故,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焦急中思考对策的片刻,很快传来列车轻微的启动感……



然而,随着列车轻微的启动,孩子神情一转立刻拉紧我的手,主动要求回到了座位上。



那一刻,面对此情此景的瞬间,觉得多么安慰又是多么困惑……



想想他的过去,又多么担忧,对他的未来,又是多么充满了希望。



可是多么懂事聪明的孩子为何会这样呢?



如果说他聪明,有些地方的表现竟然比弱智儿童还差……



如果说他弱智,可是有些地方甚至又超越了普通儿童!



他究竟是异类奇星,还是天生怪智?或者真的是一种生病?



突然间觉得一向擅长判读人性的我,茫然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恍惚之中,回过神看看眼前孩子,他的行为,他的情绪,虽然让我的思绪不断的波动,但我明白,既然他能通过轻微的触觉反应,迅速判断出眼前的真实情况,并能及时做出相应的举动,仅凭此点就足以说明他的触觉,神经传递系统,以及观察力和思维意识的判断力,以及理性情绪控制能力,与生理功能的协调同步性,不但正常甚至优秀!



可是当再次回想以前,孩子很多难以解释的现像,虽然让我忧虑重重,却又有几分中了彩票,让我在偶尔的兴奋中仿佛让发现一个可以终极挑战的目标……



所谓将遇良才棋逢敌手,列车飞驰的一路上,当他轻轻依依偎在我怀里不知何时好像已成为我一生中最强劲的对手……

安静的车厢,在心情破空急驰的那一刻,我们父子相依无语,一个思绪飞舞,一个怀中悠悠而动……



然而,自从他再次回到座位在整个路程中除了不说话,总觉得他乖巧懂事又有种特有的成熟。



一路上我把他抱在怀里,无论怎么看,怎么想,不但觉得他不像有问题的孩子,甚至很多地方比普通孩子更可爱更优秀。



可是当我回头想想他以往的种种表现,又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存在很多让人难以解释的行为。



那一刻,我越想越不明白,越想越困惑。但同时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信心和冷静。觉的孩子只要在我笼罩下,他一定能在我想像的方向中健康成长。



这种发自于内心的感觉,也许因为我本身就具备了一定心理学基础,以及从以往现实中获取了一些实际经验,产生的心理超前意识,此时被我大脑思维意识所觉知而已。



虽然如此,似乎信心也不可言喻,但在我内心的深处依然隐现着淡淡的忧……

这种感觉产生的根源,也许是因为自己对自闭症的了解与认知,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也许是爱子心切在本能的折射效应中产生的紧张情绪。



虽然不能确定是何原因,两种对立情绪也时刻交替出现,但我始终感觉自己的信心犹如苍鹰盘旋俯视苍穹!



随着时间的流逝,列车随着雪花飞舞,很快就到达合肥南站。



在车站等待片刻,终于在孩子姑姑的帮助下到达合肥蜀山区天使医院附近。



孩子姑姑停好车子,我们并肩而行,一起走在雨雪弥漫的人行道上。



那一刻,孩子也许因为路途颠簸,再加上早上没吃,早已略显疲惫的神情看起来更是乖巧。



而我的身体本就过于虚弱,却在寒冷的冬季身裹重衣又汗流浃背。只有姑姑如获至宝,不知疲倦的抱着他,一路上喜笑颜开……



随着阵阵冷风,我们穿过马路很快就走进一家老乡鸡快餐店。



孩子也许真的饿坏了,因为就在我们等待上餐的那刻,只见他在我的怀里默默盯着手机重复翻看着自己吃饭的视频。



旁边的姑姑也注意到了,望望我意外的说道:“到现在都没吃饭,这孩子可能饿坏了,你看他怎么也不知道要吃,老是在看手机里吃饭的视频呢?”



是的,我知道孩子应该是饿坏了。也许正因如此,让孩子在姑姑眼里也许不仅仅是自闭症那么简单了,至有他的大脑都存在严重问题。



虽然孩子外表俊俏而又乖巧,但他不仅始终不说话,甚至与人对视几乎都是零。



此时除了聚精会神的看着手机,纳然之中,却好像根本没有这个世界存在,严重缺乏正常孩子该有的一切反应。



然而,姑姑也许是顾虑我的心情,也许是觉得可能不要紧。总之,她三缄其口始终没说什么。



事实上如果换个角度,在我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下,甚至也会觉得这孩子可能是弱智,不是仅仅是自闭症这么简单。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正常三岁半的孩子就是傻子,往往对于基本需求的表达能力,几乎都能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而眼前的孩子,就算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连肢体表情表达能力都显得严重欠缺。



看起来他也知道饥饿,也知道想吃,可是他却在难以表达需求的情况下逃避外在世界,只能用不停翻看用餐视频达到望梅止渴的效果。



不过这样的方法如果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的确可以不同程度的获得或解决饥饿感,让他获得一定的放松与满足!



因为视频信息的心理暗示,完全可以影响到生理层次相应的变化。孩子虽然不懂的这个道理,可是,他在饥饿感的驱使下,不由自主利用了这个效应来达到解决饥饿的目的。



这种让人担忧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说明,如果从孩子的食欲反应来看,他生理的视觉功能,产生的心理反应,无疑是正常的。



否则就不会不厌其烦的利用观看用餐视频来获得满足。



可是反过来和在家里同样情况相比之下,又可以发现,此时的孩子虽然饥饿,但却如此安静。无论是他的神情还是举止都显得更加谨慎与被动。



因此可以说明,孩子在心理上的确存在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与逃避。因为他此时表现出的安静在本质上就已经说明了压抑。



可是这种压抑的源头如果从理论的角度而言,是由感觉的显意识对恐惧的体验或缺乏良性体验造成的潜意识行为……



此种潜意识行为,主要由某种类似与陌生景象所诱发。因为如果没有压抑内因的存在,那么单纯的环境外因是难以起到作用。



因此根据孩子以往的表现,他自然就会多多少少存在几分好奇,东张西望甚至跑来跑去。



所以反过来而言,孩子在乡下就已经存在恐惧外在世界感觉体验。或者因为环境封闭,导致缺乏相应的感觉体验造成缺乏潜意识信息。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漠视反应!



那么他这种潜意识的压抑与逃避,在源头上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无非是个体差异与后天环境封闭性,以及外婆偏执御驾欲,导致对陌生环境难以适应的漠视与逃避。



其次就是后天母子分离导致安全感加上压抑环境,又结合了个体差异造成心理压抑,限制了他心理行为的发展!



因此,如果单纯再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那么又可以说明,孩子的视觉功能,显意识感知与感觉功能,身体,心理,思维与外在环境的同步功能,不但正常甚至还是属于优秀类型。



但由于后天环境导致潜意识压抑与相应信息匮乏,造成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



因为从他翻看用餐视频来看,首先可以确定,他的视觉功能可以唤醒生理感知正常的敏锐反应,以及拥有深刻的显意识感觉体验,而此时显意识感觉的用餐体验,又把潜意识里储存的用餐的视频信息,反馈与大脑的思维意识,从而让他在饥饿的情况下,以大脑的认知与记忆功能,知道寻找用餐视频,从而期望获得满足。



这种现象再综合分析,那无疑是因为在压抑中,为了获得稳定的安全感,而在习惯性封闭中忽略与逃避外在世界,而让自己在沉浸在封闭的心灵中,搜索内在记忆以寻求满足……



因为望梅止渴的效应程度,主要是取决记忆力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唤醒自发想象力,而获得生理,显意识,思维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协调互动。



如果这四者互动出现问题,那孩子就自然会在冲突中,难以通过视频而获得相应满足,因此而容易发生其他行为!



因此而言,孩子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本质上,他的身心原本应该是健康正常的……



好不容易等到上餐之时,只见孩子紧盯着米饭,也许是特别饥饿的原因,飘香四溢的米饭对他而言似乎充满诱惑。



因为平时吃饭淘气的孩子,此时吃起来不但一勺接一勺,津津有味的速度更是达到了空前水平……



在孩子的配合下,直到用餐完成走出餐馆那刻,姑姑再次抱起孩子由原路返回,走进了医院大门。然后在相关人员接待下,很快就开始第一项检查。



检查过程中,首先是填表评估。一开始因为没有接触过此类医院,所以也自然和很多自闭症父母一样,满怀期待听从她们的安排。



可是我很快在填表过程中发现,此家专科医院明显存在专业不足,甚至有些违背原则以利益为导向,缺乏以实际为准的辅助填表问答。



因为在我看来,孩子的问题更多是由于个体差异和后天环境,导致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目前还很难通过硬性量化获得正确答案。可是,她们除了填表,却不以任何方式进行问诊。



更让人怀疑的是,却经常对我在孩子的盲区和忽略以及不能有效确认的环节中,她们不但不认真询问,反而像捡到宝一样,毫不犹豫帮我填上否定内容。



看到此种情况,虽然有些难以接受,但由于缺乏更多了解,所以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适合的理由,否定她们的填表式评估。



而此时所处的环境也不容我多想。因为就算我想如何,机会也很是渺茫。更何况我对自闭症的了解,几乎等于零的情况下就被迫开始了万里长征。



也许出征似乎不利,让我原先那种满怀期望的感觉似乎有些萎缩,开始变得更加谨慎与多疑。



偶尔之间甚至有了几分想放弃的心态。可转念一想,犹豫之中觉得最多只是浪费点钱和时间而已。



心想这样也好,最起码可以通过了解这家医院的真实情况,了解自闭症的更多问题,以及整个康复领域的真实现状。



失望中抱着如此心态,掩饰着几分焦躁情绪。直到过了填表评估的环节,又在她们安排下进行下一项检查。



这个检查应该是排查发音系统方面的病理问题。可是,当我要求陪同孩子一起进去那刻,但没想到,她们却坚决反对。



情急之下,我只有问问她们具体检查哪些?可她们却一时之间又难以具体明确回答……



最后搞了半天,好像和舌系带与唇肌有关系。



因此让我在此郁闷的情况下,对此家机构的感觉更是越来越模糊。甚至觉得她们的行为程序,让我和孩子越来越被动。因此由失望开始变更加担心……



因为我觉得一个简单的常规检查都搞的像军事机密一样密不透风,那我怎么又放心把孩子交给她们呢?



反过来说她们把孩子抱进去玩一会,或者用强制甚至恐吓的方式,暂时压榨出一些优秀或正常表现,然后再出来说些专业术语,甚至随便说几句,谁又能搞清楚她们说的是对是错,谁又能搞清楚她们在里面到底对孩子会做些什么呢?



那一刻,忧虑中开始后悔来到这里此家机构。然而,无奈之下觉的大老远跑来很不容易,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在别无选择中带着排斥与怀疑的心态,继续听从她们安排。



虽然事已至此,但心想不管如何也不能白跑一趟。既然来了,就算浪费点钱和时间,我也要设法从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因为我相信,她们的水平既然让人如此怀疑,那么她们的操作服务甚至人格素质,更可能是漏洞多多。



因此只要找到缝隙,就容易突破她们的防线,从而就有可能像间谍一样,窥视到她们的心脏,通过辐射原理进行分析,因此更容易通过他们的操作,了解到自闭症与康复领域的更多现状……



外面的雪花时大时小,冷冷清清的一楼大厅。我和姑姑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可是等孩子出来还没得及观察,立刻又在另一个女子的安排下被毫无商量叫到二楼走去。



不过当得知快要见到院长专家的那刻,心中又再次燃起了几分希望。



但可笑的是,没想到最后的结果不但糟糕,而且比我想象的更加荒唐……



当时,在所谓院长专家确诊前还做过一项检查,但那时由于我对她们的那些检查已经失去了信心。因此就带着敷衍的心态希望她们快点做完,想看看她们到底会如何解释。



因此对于后来那项检查,已经没有了印象了。



然而,随着时间像雨滴般的流逝,让所有的检查都如时装秀一样,直到下午三点钟才终于结束。



当结束检查的那刻,很快又在另一个美女的安排下来到二楼,开始进入漫长的等待中……



二楼的大厅,仿佛比天气更冷,我在院长专家办公门前转来转去。偶尔看看楼外的雪花,感觉自己就如电视里的太监想见生气的皇帝在担忧与渴望中来来回回不知走过多少步……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上帝之子星世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