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域秋尘(七)心声
书名:兰陵故梦 作者:紫翎妃 本章字数:2352字 发布时间:2022-05-30

邺北城,大道,外景,白天。

通往邺北城的大道上,高澄等人的奔马飞驰而过,吓得路上的行人远远地让道。

高澄在朝堂耍过一阵威风,便带着心腹干将策马飞奔向邺北城的东柏堂。想到东柏堂中金屋藏娇的美人元玉仪,高澄便忍不住地心旌摇荡,于是不觉又加快了马鞭。

————————————————————

邺北城,元宝明马车,内景,白天。

虽然天色欲雨,但是马车外人头攒动,商货云集,摊贩的吆喝声仍是屡屡不绝。邺城,这个崭新的都城,在高澄的治理下,的确焕发着一国之都的生机和活力。把自己隐藏在这样热气腾腾的都市烟火中,元宝明放松地倚在车厢壁上,任由内心的疑难和焦虑翻腾而出。

元宗云将小紫翎摆在自己身边,见她坐定了,向父亲说道:“陛下不是个喜欢掠人之美的人,真没想到昨日突然心血来潮,向我们索要曲谱。”

元宗云望着父亲,语气中透出九分纳罕,一分不满。

“今时不同往昔,你也知道,皇位的传承有时是兄终弟及。你的大伯父在关西被立为皇帝,那在世人眼里,我作为他一母同胞的兄弟,也因此获得了问鼎皇位的资格。正是这样,让陛下感到了威胁。陛下索要曲谱,是想试探我们对他的忠心。”元宝明道。

马车随着马儿四蹄的轻摆微微晃动,元宝明又道:“不过为父只呈上了《暮云飞雁》和声的曲谱,主调还留在我们手中。”

“那陛下发现了,岂不是要问罪于父王?”元宗云非常担心地问道。

“朝中近日也没有用乐的场面,他们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元宝明毫不在乎地说,他微一沉吟,又道,“就算他们发现了,也已经奈何不了我们了。”

元宗云不太明白父亲话中的意思,刚要询问,只见元宝明抬眼,望见了元宗云脸上的伤痕,“阿云,你的伤还疼吗?”

“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只是会留疤痕。”元宗云抬手触碰了一下那道血痕,从眉梢一道下来,有一寸长,好似后世李唐王室流行的剺面妆。原本光滑的肌肤如无暇的羊脂美玉,一道醒目的伤疤婉居其上,却又像玉石上天然雕琢的枣皮红俏色,却更显出质地的柔润白皙。

想到这道疤痕,元宗云自然就想起那晚对自己举刀相向的那个人,便问道,“父王,不知那晚来拜访父王的人是谁?暗夜里孩儿没看清楚他的样子,但是能感觉到此人是来者不善。”

“此人的确来者不善。”元宝明微微颔首,“没看清楚他最好,今后也别再问他了。”

“是,父王。”元宗云不知道父亲的用意,但是十分顺从地答道。

马蹄“哒哒哒”的声音踏得人心头轻松惬意,人在这有规律的律动中有了被催眠的效果。混混欲睡中,元宝明想起了那两场谈判,想起关西那人诡秘的笑容,他放肆的大笑;想起邺城那人的缜密而冷漠的语气,那飘扬的黑色的斗篷……

不管是哪一方,他们目标的指向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只怕是在劫难逃了,而之后他又要何去何从呢,他眉头也微微皱起——

精神恍惚中,车外忽然传来一声马的高昂的嘶鸣和人的呵斥之声,随着车夫猛地一勒马,车厢内的三人因为惯性差点摔出车厢。

“你不要命了吗!”一个男子怒气冲冲的声音传来。

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元宝明耳中一阵轰鸣,心头也如泰山压顶一般沉重起来。他匆忙下车,头也没抬,只垂首对着来人作揖:“见过大将军。”

马上的高澄勒紧了缰绳,吃惊地倒竖了眉毛:“元宝明,元兄?!”

—————————————————————

邺北城,春桃酒肆,内景,白天。

春桃酒肆在邺北城普救寺一旁,虽新开张不久,但是因为店里的招牌“白堕酒”酿得浓香醉人,所以一直宾客盈门,生意开得红红火火。天色明亮,细雨如丝。店前的一根望杆高悬着一面青旗迎风招展,竹帘里飘出丝丝缕缕新酒初酿的迷醉香气,惹得路过的行人垂涎不已,纷纷驻足下马,不吝解囊。

这支金雀钗分为两股,簪梁上栖着的一只凤鸟展翅欲飞,样式简洁,做工却十分精巧。陈元康捏着细细地看了很久,不禁赞叹道,“传言说大将军金屋藏娇,对夫人宠得不得了。今天只看这支发簪,就只道传言非虚!”

高澄从陈元康手中接过发簪,道:“男人离不开弓马刀剑,女人离不开脂粉钗环,何况玉仪还是元家的女儿,难免娇贵些。”高澄捏着簪身转了几转,簪身闪过一丝莹亮的流光,“天南海北才寻来这么一件,也就为讨她个笑脸儿。”

高澄将发钗放回桌上的彩绘云气纹木盒中,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可见对于讨女人欢心的事早就轻车熟路,习以为常。

陈元康见气氛已经平静下来,微一沉吟,为高澄斟了一杯白堕酒,说道:“大将军,喝了这杯新熟的‘白堕酒’,借着酒劲说句心里话,让属下们明明白白地知道——这几天提过的事,大将军可有了计较?”

高澄看了一眼陈元康,接过黑釉平底瓷碗,“白堕酒”的凌冽的香气钻入鼻尖,让他心中微微振奋,他举起碗猛灌了一口,道出心中的隐忧:“想到父王戎马一生,才帮助元魏支撑起了半壁江山,若是只有帝王之才却无帝王之名,确是人生一大憾事!”

高澄随后灌下一口闷酒,又道:“可天子的禅让之事,反过来看,就是臣子的篡位之举。就说三国曹氏一门,曹孟德托名汉臣,实为汉贼,一直被后人看作篡乱之辈。曹子桓逼汉献帝禅位于己,虽然成就帝业,最终也难逃三代而亡的命数。我虽有心代魏,可每每想到这种种曲折,也不得不思量再三。”

想到这儿高澄心中又不痛快,自己倒了满满一碗酒,随后端起黑陶碗,紧皱着眉,闭着眼一干二尽。

崔季舒接着高澄的话道:“依我看,殿下早该行动。之前早就有传言称‘铜拔打铁拔,元家世将末’,元家的气数早就尽了。若无高王(高欢,高澄之父)在世时的拥立之功,元修、元善见两个无名之辈又怎么能坐上龙椅?元修向关中西去又能怎样,还不是被宇文泰送上了黄泉路?眼前元善见虽然还穿着龙袍,也不过是摆个样子罢了。”

高澄陷入了沉思,若是自己真得逼元善见退位,朝臣愿不愿意臣服?之后他怎么重新布局朝政,保持权力的平衡?即使他做得面面俱到,不知天命是否愿意眷顾高氏一族,让它不至于像曹魏西晋司马家族那样,落得个重复篡夺者又被后人篡夺的因果循环中。

权力的交接,毕竟不是交出玉玺接过玉玺那么简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兰陵故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