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情窦(二)
“回来啦。”胡大娘看着女儿从对面走过来,眼睛有些泛红,怕是偷偷哭过了。少女的心事,当娘的是知道一些的,她私心想要成全女儿,理智又告诉她不能任性,她是她的阿娘,怎能看着她走这条艰难的路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她远远地见过宋元书,是一个好孩子,用读书人的话来说,是谦谦君子。可她不是丽儿的良人。
宋家举家供他读书考取功名,来年若是考中了秀才,怎会接受一个屠户家的闺女做他们的儿媳呢。宋元书为人谦逊,他的阿娘却眼光甚高,便是进了宋家的门,丽儿能在他阿娘手里讨得了好?
不光是两家家世差得远,便是丽儿和宋元书也是天差地别,一个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一个自小学腌制卤煮。
这样的两人,想走在一起十分艰难。
门当户对,举案齐眉。
“表姐你买了什么?”吴琼看着表姐手里包的严实,看起来不像是胭脂水粉。
胡丽把包袱打开:“正好路过书肆,买了一本书。”
“原来你喜欢看书啊,”吴琼拿起来随意翻了两页,看不懂,这什么呀,然后把书还给她:“我喜欢打络子。”络子多好看啊。
“我也喜欢打络子绣手帕,”胡丽像是看开了什么:“这书我看了一页发现自己好多字不认得,心里怪难受的。”
“哦,难怪你看起来不大高兴的样子。”吴琼心思单纯,没想那么多,只以为表姐是因为看书太难了不开心。
边上的吴大娘和胡大娘却是知道一些,外甥女/闺女突然喜欢看书认字,八成是有了心上人,后来两人打听过这个人,是个好孩子。
也仅此而已。
胡丽是个本分守己的姑娘,她默默地看着心上人,从未有越矩之举,看到别的女子和宋元书说话,她内心酸涩不已,却克制自己谨守本分。
回去的时候胡大娘拉着她的手,对着胡丽说:“有些人就是用来错过的,他很好,你也很好,但你们不合适。”
胡丽没有说话。
回到家里,胡大胡子穿着围兜从厨房出来,一看到自家姑娘就笑眯了眼:“乖宝回来啦,走得累不累?阿爹今儿做了你最爱的红烧猪尾巴,炖的可香啦。”
“你就只看到了你闺女?”瞧他没出息的样子,有了闺女就忘了媳妇。
“闺女是我生的啊?不是你生的吗?我疼爱闺女,不就是因为是你生的吗?”谁说粗糙的爷们儿就不懂得说好哈,大胡子可会哄媳妇高兴呢。
“你们买啥了?”怎么两手空空的样子,“没带够钱吗?没带钱跟人家说呀,让他们先把东西给你们,回头找我来要,我大胡子的肉铺在这开了十几年,还能跑了不成?”
“没有,”胡丽挽住他粗壮的大胳膊:“是太阳太晒了,我和阿娘才不想再日头下买东西的,阿爹,你做的猪尾巴好香啊,我都已经闻到肉香味了,好饿啊。”
“你爹做肉菜的手艺可是跟大师傅学来的!乖宝饿啦?”
胡丽点点头。
“得,我赶紧去瞧瞧好了没,好了咱们就开饭!”大胡子屁颠颠地跑进厨房了。胡丽把自己抱着的书放回房间,然后也跑到了厨房里,胡大娘听着他们父女俩在里边嘀嘀咕咕咋咋呼呼。
“乖宝来尝一口,慢一点小心烫。”
“嗯嗯,熟了。”
“好吃吗?”
“好吃!我爹做的最好吃!”
“那是,你爹我的手艺能差吗。”
“阿爹最厉害了!”
——
宋元书从书肆回来,放下书袋换身衣服便到后院帮忙收拾菜地。
宋大娘正在锄地,起来捶腰的时候才发现儿子已经回来了:“老三回来啦,”她走了过去:“累了吧,回屋里歇会儿,这些活计阿娘来做。”
宋元书白皙的手上沾着泥土,浑不在意地应了声:“看书看得乏了,干干活刚好可以休息下,再说这些话本就是我该做的。”哪有一个男子汉窝在房里看书,家中阿娘和阿姐下田干活的道理。
“马上就要考试了,你得抓紧时间看书。”每年的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
“东西我已经收拾地差不多了,明日就出发。”
“所以我就说先帮你看个媳妇,这样你就不用事事自己打理了。”
关于这个事情,宋元书同她说过很多次了:“我娶妻不是为了让她伺候我的,而且眼下我只想好好读书。”
“这夫为妻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做妻子的伺候丈夫天经地义啊,她不干活,难不成是来坐着享福的?想得美。”
宋元书就知道阿娘会是这个想法,或者说,很多人都是这个想法,可他觉得不是这样,既然娶了妻子,就得爱她敬她;自己是她的依靠她的丈夫,而不是她的活的老祖宗。
他与他阿娘说不通,也不想与她争辩,只一心把自己手下的活做好,然后去劈柴挑水,这些力气活就该他来做,而不是让阿姐做。阿姐是女子,力气小。
日渐西沉,宋老爹带着大儿子从田里回来,家里饭已经煮好,就等着他们两个回来。宋元书看着桌上的腌菜,心里不是滋味,他参加乡试,大哥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不能再拖下去,阿娘说已经看好了人家,下个月就定亲。
家里银钱总共就这么点,因此这会儿省一点是一点。
他突然想起什么,到里屋书袋里拿出一个小布包,然后给阿娘。
“这什么?”宋大娘刚盛完五碗饭,家里的饭一向是她管分配。
“这个月抄书的银钱。”
宋大娘打开一看,大约有一两多银子。“难怪他们都说读书有用,你们看,这还能挣钱呢。”
“行了把银钱收好,又不是头一回了,瞧你咋咋呼呼的样子。”宋老爹笑骂道,可是眼里的笑意不减。
宋大娘回过神来:“你不是要考试了?要不你自己留着用?”
“我留着了,这些放在我这也不安全。”平日里抄抄书写写信,能攒下一些银钱,明天带些干粮去,花不了多少的。
“那娘就先帮你收着。”宋大娘拿着银钱进了她和老头子的屋子,把它放在箱底,上面盖好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再把箱子锁好。
“你要是没有了就跟阿娘说。”
“嗯,阿娘也帮大哥准备一份好点的聘礼,免得人家姑娘瞧不上我们。”
宋元桥是个老实人,听到这话一下子红了脸,只埋头吃饭。
“知道了,还能亏了他不成?他也是我生下的,你们三个都是我的心头肉。”宋大娘对外有些刻薄,在家里其实是个很好的娘亲。有的时候刚硬只是成人的保护色。“他爹,你说咱要不给元书也物色一个媳妇?”宋大娘和边上的宋老爹咬耳朵。
“你看上谁了?”几十年的发妻,她的性子他是知道一些的。
“我是想给老三找个家底好点的。”她的小儿子这么聪明又是个读书人,总不能直接配一个村里的小丫头吧。
“家底一般的人家你看不上,家底好的人家看不上我们,你呀,别想着给老三找媳妇了,先顾着元桥和媛媛的婚事吧。”
“要是老三这回考上了,咱家就真的光宗耀祖了。到时候什么好媳妇没有?不过也可以先纳个小的,有钱人家不都三妻四妾嘛。”好看的小姑娘还是有的,只要不是做正房,要求可以放低些。
“别人家我们不管,咱宋家不兴这个,”宋老爹对她的这个想法并不赞同:“孩子不都说过要先考试,你呀,就放下心先把老大的亲事办好,一样一样来。”宋老爹比宋大娘大了几岁,也更沉得住气,孩子都这么说过了,当爹娘的也得考虑他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