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情窦(一)
“胡姑娘……欸她是不是没看到我?”高白拉着高明的胳膊,看着胡丽眼睛都不眨地从身边走过。
高明把他的手扒拉开:“自信点,把是不是三个字去掉。”
高白对他的嫌弃毫不在意,反正亲兄弟的血缘摆在这里,可谓是铁一样的纽带:“她看起来好像不开心。”高白生性活泼开朗,整条街,不,格局小了点,应该说这附近的几条街他谁不认识呢?看到一个人就能上去唠嗑两句,关键对方被他拉着叨叨居然还很高兴。
可见小白同学很会顺着毛撸。
高明和他的性子完全相反,除了铺子里的人,旁人怎样他都不在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无话可说。
他拉着高白往铺子走:“这世上不开心的人多了,你看看周围的人,那个人不辛苦?哪个人活得容易?只不过他们都把自己的哀愁藏在心里,或许只有在家人的面前才会表露。”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有的时候,能哭泣的地方,只有茅房和自己的被窝里。
“可是说出来心里会好受点。”像他就是个藏不住话的,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都拉着身边的人说,殷不识和高明都是耐心极好的人,虽然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但是从来没有厌烦他。
“你真的觉得别人会关心你吗?你把你的苦果倾诉出来,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或许在听的那一刻,他的关心和安慰是发自内心,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你指望别人来帮你解决你的苦难吗?可是别人为什么要帮你呢?欠你的吗?他们也在辛苦的活着。”
“所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高白顺着他的力道往前走:“明明活着这么艰难辛苦,还要拼了命的活着。”
“大概是为了想知道为什么活着,所以才拼命的活着……你是十八,不是八十八,想这么多做什么,”高明其实也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每个人活着的意义都不一样,以你我的年纪也想不明白,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想不明白的时候不要想,容易自己钻牛角尖,这个时候可以寻求长者解惑,可以四处游历求学,也可以放下疑惑继续行走。等到自己到了某个年纪,说不定疑惑自然而解。
人活着不易,世道不放过我们,所以我们要放过自己。
“你说的好像绕口令我有点听不懂。”高白神经粗,对于这些文绉绉的话一向不怎么理解。
“你与其执着于我说的话,不如加快脚步将你抱着的卤肉送回家。”
“啊对哦,卤肉冷掉了就不好吃了,这是那家铺子新出的菜式,我排了很久才买到的。得快些拿回去,老板娘和焱姐肯定喜欢。”
“说不定殷大哥还能把它做出来。”在高明的心里,殷不识是无所不能的。
这样的迷弟不止一个:“那我以后不用买就能吃到了。”
胡丽没有走向逸家馄饨的方向,漫无目的地朝着南走。
她已经定亲了。
要嫁的却不是心里的那个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她却贪心地想要那幸运的一二。
“胡姑娘。”一个清瘦的书生模样的少年叫住了她。
她才后知知觉地发现自己绕了个圈重新走回了茶楼的方向,这会儿正站在茶楼对面的书肆门口。背着书袋的少年停在她的面前,身上带着好闻的墨香。
宋元书认得她,她有的时候会帮她的阿爹看摊子,个子不高,长得娇小柔弱,和她爹的膀大腰圆完全不一样,因此在坊间有肉铺西施的美名,当然这个只是私下里说说,对着还没出嫁的女子喊别称是很失礼的。
“宋公子。”她偷偷认字都是为了眼前这个人啊。
少女的心思总是这般微妙,明明他们从未开始,胡丽却想着与他近些,而不是他满腹诗书,她却一字不识。她自卑于身上的肉腥味,与他的书墨之气仿佛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该怎样靠近,该怎样才能与他并肩。
“胡姑娘是来买书的吗?”宋元书在书肆遇见她几次了,她买的是启蒙的书籍,他早已看过,某一次看她犹豫,便推荐她买边上略微有些破损的旧书,会便宜得多。启蒙的书,只要字迹清晰即可,书皮是否崭新没那么重要。
胡丽当时接受了他的提议,让他心声好感。
有些人明面上说要买书,实则只是在挑选长得好的书,买回去之后放在书房束之高阁,任由它落灰,从不去翻看。
胡姑娘虽然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但是她务实好学,虚心接受意见,比起富贵人家的娇小姐好的多了。“之前的两本都看完了?”
“嗯,我脑子笨学得慢,一个月才看了一本书。”说到这里真的有些不好意思,她学别的东西还算快,学认字却极慢,有些字明明长得很像,可是就是不一样。对此站在他面前有些羞赧,可是她贪恋此刻的温暖。
“百家姓和三字经你都看完了,不妨看看千字文?我找找看有没有……”这家书肆他经常来,对里面有什么书了如指掌,宋元书想了想,好像在哪个角落里看到过这本书。
书肆不大,推开两扇木门,还不及张眼看,鼻子就闻到一股只有书籍才特有的墨香,目之所及是整整齐齐的书柜,宋元书就在书柜间找书,胡丽在靠近门口的位置看着他,分明近在眼前的人,却恍如与她相隔了重重山海。
“找到了,”宋元书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略有些陈旧的千字文。
他像穿越梦境般站在胡丽的面前,这一刻,她诚心地向神明许愿,将时间封锁,她多么想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而她就站在她心仪之人的面前。
神明没有听到她的愿望。
“胡姑娘,”宋元书见她有些发呆,又唤了她一声。
胡丽如梦初醒,忙不迭接过他手中的书,“谢谢公子。”
宋元书轻笑,随即回去找自己想要的书了。
胡丽看着他走远,失落得抱着书去结账。由于是被虫蛀过的旧书,老板只收了她二十文钱。
踏出门槛的那一刻,她回头看了书肆里面的某个方向,隐隐觉得自己怕是再不会来了,把那本书凑到腮边轻嗅,眼神却游离地看着那个清瘦的少年。
‘我要走了,宋元书,你的名字我从没有喊出口,只能在心里一次一次地默念,’在眼泪还未落下之前胡丽疾步走了出去,‘我心悦你呢……’
书肆里的少年捧着喜欢的书细细的默念,恍然不觉门口走了一位满心是他的女子。
因缘际会,有聚有散。
或许只有破旧的泛着书墨香的千字文听到了女子的喃喃之音:
“可惜我配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