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鬼棺(三)
“死者谢茵茵,江北人士,十九岁,死于鸩毒。”
靳奇拿着仵作给的结果念叨:“仵作是不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死于鸩毒的人不是会七窍流血么?你看她这个样子哪像是中毒而死的。”
《辨证录·中毒门》记载,人有饮吞鸩酒,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至眼闭即死。夫鸩毒乃鸩鸟之粪,非鸩鸟之羽毛,亦非鹤顶之红冠也。鸩鸟羽毛与鹤顶红冠皆不能杀人,不过生病,惟鸩粪则毒。
据传说,鸩鸟专门吃毒蛇,毒蛇的毒性渗透到鸟体的各个器官,不仅肌肉、内脏有毒,连喙和羽毛都有毒,中毒者眼神四顾,烦躁不安,浑身瘙痒,最后七孔流血,死状恐怖。
这药同迷魂散一般少见,她怎么会死于鸩毒呢?
这也是裴律疑惑不解之处。
由于谢茵茵不是本地人士,派去查探的捕快隔日才带回了消息。
“江北城中医馆馆主的女儿,两月前医馆牵扯到与羌族私通一案中,满门皆灭。奇怪,那谢茵茵的尸首怎么会在这里?是谁送过来的?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工夫送她来此?”
裴律白了他一眼:“你问我我问谁。”
靳奇尴尬地轻咳两声看着仵作师傅:“还有什么别的吗?”
仵作老师傅今天带了一个小徒弟来说是给她见见世面,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看起来小家碧玉,实则心性果敢,柳眉幽眸之间透露出一股英气,秀美俏皮的脸上镇定自若。由于是女死者,这次的尸检基本上是她动的手。
“我看过死者的腹部,有妊娠的花纹,但是她没有生育过孩子,故此推断她曾经怀过孕但是意外流产,应该是不久之前的事情。”她清秀的脸上带着与年纪不符的成熟稳重,便是说受孕流产也面不改色。
“可知她嫁的是何人?”裴律问。
“正在查,似乎是江北的大户人家。”
——
逸家馄饨铺
陈晓棉从一堆货品里找出一个木盒子,不知是不是她记岔了,这个盒子似乎没见到过:“高小白,这盒子怎么来的?”
高白将其他的货品都放上马车,送完这些都清空了,闻言扭头看了一眼:“啥玩意?”
一个古朴的楠木盒子,做工一般,盒子一角刻着一朵芍药花,估摸着有十来斤重,上头还挂了一把八宝锁。
“奇怪,这是什么时候收来的?”明明之前有货物清空过,“等等,我去翻翻账本。”货物明细焱都记在一个本子上,上面写着货物的基本信息。
“江北啊。”焱往后翻了一页,没了,于是朝陈晓棉摇头:“只知道是从江北送来的东西,其余的驿站也没有记录。”
“不明之物吗?听起来挺神秘的。”按照柯南的说法,这其中肯定有暗号。
殷不识听高白说了这事也走进库房拿起盒子看了看:“来历不明的东西本身就意味着麻烦,”摇晃一下声音闷闷的,再加上重量:“这里头装的像是书籍。”
“说不定是书籍暗语什么的,也有可能是珍贵的古籍。”
焱放下册子猜测道:“还记得上次的黑衣人吗?说不定是因此而来。”
“这会儿把它送出去来的及吗?”
“恐怕不行,”焱摇了摇头,“上面没有写明要送到哪里,我猜是之前我们去拿货物的时候,对方趁机塞在里面的。”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回来拿回去?”
陈晓棉觉得不会:“也有可能是希望我们保管。这都放了不知道多少天了,也没见着什么人来拿。哦,黑衣人倒是有一拨,这个时候再送出去,已经晚了。”
殷不识总结:“我们被盯上了。”
焱点头:“有意也好无意也罢,东西已经在这里,只能等消息。”
“说不定等来的是武功更高强的黑衣人,这就是个活靶子。”陈晓棉没有形象的啐了一口:“丫的,别让我知道他是谁。”
殷不识对她的粗口视而不见:“敌暗我明,情况于我们不利,得化劣势为优势,防患于未然。”
陈晓棉眼珠子咕噜噜转了一圈:“高小白,找几个跟这个差不多的盒子,里面给我放点好东西进去。”她敢肯定,黑衣人并没有真的细看过这个木盒子。
废话,要是真的细看了,直接拿了不就行了,东西就在眼前还拿不到,那是得多废柴,趁早改行别做杀手吧。
焱用手摸了一下木盒的表面,感受了一下触感,然后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将盒子倒过来,指着一个点说,“这有印记,最好在假的木盒上也刻一个上去。”
“这有印记?”陈晓棉上手摸了一把,好像是个字。
“是‘谢’,看着是个姓氏,这应该是某个谢姓家族的东西,因为刻字处也涂上了染料,所以看不出来。”
“芍药花和刻字还有锁扣都要。”
“行。”高白接过盒子去量大小重量了,“我可得在里面放点好东西。”
高明跟着他一起去了外面的亮光处:“能买到吗?”有些东西是禁售的。
“买些东西回来自己装不就行了,我不会的话,殷大哥会。”殷大哥武功奇高,又奇门遁甲之术,当然按他的话说,他只会一点。
他的一点绝对是谦词。
“不过我想要的药粉,是个问题,医馆和药房不一定会卖给我。”
高明倒是觉得有希望:“听说医馆新来了一个女医师,专为城中的女子看诊,她说不定会愿意。”如果是大夫写的单子,医馆不愿意都不成。
剩下的三人,殷不识自觉地去屋顶和铺子死角暗角布置机关,焱自觉自己的三脚猫功夫不太好看,于是提议和陈晓棉一起去前头看着铺子,顺便在附近打听打听江北那边有什么大的动静,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出乎裴律等人意料之外的是,不止临安,风临县城、南安县城和无双城也出现了这样的棺木。南安、风临、临安在前朝同属于一个大城,周边荒芜,倾国建立之后,太祖皇帝将其划分为三个县城,风临和南安属于安西城,而临安则属于岭南,历经百年风霜,江南一带日渐繁荣。因此无双、安西、岭南、风起四地又被称为四方城,瑾王作为封地的主人,自然就是城主。
阴谋家们开始猜测,是不是有人对瑾王不满,所以封地上出现了这样的躁动,这样的动静,同在岭南的瑾王也收到了消息。
“江北么?”楚璟看着手中的情报。
有南就有北,江北一带由各地官员管辖,并不属于皇子封地。
“是,死者都是江北人士,且,”手下人朝着上方匆匆看了一眼,在看到楚璟晦暗不明的神色后又急忙将头低了下去:“隐隐与江北一案有关。”不过这只是私下的猜测,因为县城的几位县令有意压住了消息,所以死者的身份并未流传出去。
当然保密只是对常人有用,对手握部分暗卫营的楚璟来说,保密形同虚设,况且几位县令不敢对瑾王有所隐瞒,几乎是在发现不对劲之后,就立马写了折子送往他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