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77字 发布时间:2022-05-28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集

 

“谁说不按约书兑现了”,赵贞吉面色铁青、郑重其事地说道,“织机一天也不能停,五十万匹丝绸一匹也不能少。你们谁敢停机,我不抓人,请你们的本家胡部堂派兵抓人”,说罢也不理那几个徽商,扭头迈步便走。几个徽商竟敢跟浙江巡抚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如果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那必然是背后有人撑腰,幕后主使显而易见,就是徽商的本家胡宗宪,所以赵贞吉才故意说,要请胡部堂派兵抓人。胡宗宪的诉求也很简单,那就是破财免灾,徽商的订金,权当是做公益送给赵贞吉了,麻烦赵巡抚受点儿累,把沈一石的家产再卖一遍,也算帮胡部堂解套了;如果坚持要卖给徽商,那便对不起了,五十万匹的丝绸,今年肯定是没有了;二十五座作坊,每天最多就织一百匹,隔三差五的还要停工,反正就是消极怠工、躺平摆烂,赵巡抚你要觉得无所谓,那咱们就互相耗着呗,看最后谁能把谁给耗死。

 

徽商背后站着胡宗宪,就算被赵贞吉抓去吃几天牢饭也无妨,反正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真要是撕破了脸,别说是五十万匹丝绸了,就是那一天一百匹的丝绸,怕也得打了水漂。如果只是为了捞快钱,那事情就简单了,找一批冤大头,差不多的条件,把沈一石的家产再卖一遍就是了,五十万匹丝绸也有了,赵巡抚还能白赚一笔徽商的订金;可杨金水当初执意要让徽商去接沈一石的盘,甚至还掏出一封吕芳的信,赵贞吉也拿不准道长的态度,再加上身旁还有个如影随形的朱七盯着自己,更是不敢轻举妄动、擅做主张,既要抓生产、又要讲政治,端的是难煞人也。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挖坑害人的是道长,躺平摆烂的是胡宗宪,要想套住胡宗宪便拿不到五十万匹丝绸,想要五十万匹丝绸就得先给胡宗宪解套,事情便僵在了这里,陷入了死循环。赵贞吉也很无奈,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今年要想凑齐五十万匹丝绸,最后还得去苦一苦百姓。

 

赵贞吉意兴阑珊地回到巡抚衙门,下人禀报说淳安县丞田有禄等候召见,还带着胡部堂的公子,正常情况下,像县丞这种不入流的芝麻官,是没有资格当面向巡抚汇报工作的,可是这一次不一样,淳安的事赵贞吉跟朱七都知道,但总还需要有个人勇敢地站出来,实名检举揭发海知县,恰好这个时候,田县丞踩着七彩祥云就这么来了,可不是巧了嘛。签押房内,赵贞吉正襟危坐,朱七和另一个锦衣卫端坐在侧,田有禄跪倒在地,口中高呼,“卑职叩见中丞大人”。“海知县已经递了辞呈,我说了,淳安县的事由你来署理,又闹出什么了?”,赵贞吉双眼盯着桌案,不动声色地开始带节奏。“中丞大人把追讨淳安百姓欠粮的差使,交给卑职去干,卑职好不容易派些人下去收丝,海知县却把他们都叫回来了”,田有禄抬头望着赵贞吉,小心翼翼地说道。赵贞吉漫不经心地端起茶杯,循循善诱地问,“巡抚衙门的公文没给他看嘛”,田有禄则是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嗫嚅着不肯答话。

 

赵贞吉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怎么不回我的话”,心中暗道,不就是海瑞手撕公文那点破事儿嘛,来都来了,还有什么难以启齿的,有话快说,别一个劲儿地给自己加戏。田有禄装出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吞吞吐吐地答道,“卑...卑职实在不知道,怎么跟中丞大人回话”,赵贞吉盯着手中的茶杯,云淡风轻地说,“如实回话”。“海知县把巡抚衙门的公文给扯了”,田有禄双手比划了一番接着说道,“海知县说,织造局的那些粮,是皇上赈给淳安百姓的赈灾粮,谁要追讨就是玷污圣名。他还说,说淳安今年是重灾县,他已经呈文朝廷请求免去全县赋税。”海老爷的原话是“于理不当、于事不合”,经过了田县丞的二次加工,一下子就把海老爷对赵贞吉的指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好一个“玷污圣名”,赵贞吉强压着怒火,面无表情地用余光扫向了旁边的朱七。朱七只是静静地望着田有禄,另一个锦衣卫却忍不住了,有些不忿地说,“这个人难道真的是脑子有病”,朱七一言不发地看向自己的手下,眼神中明显带着一丝责备,在职场中,随便评论同事那可是大忌,尤其是还当着外人的面。

 

田有禄检举揭发完毕,朱七却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一言不发,赵贞吉见状,重重地把茶杯掼在桌上,声色俱厉地说道,“什么病,对抗上司、对抗朝廷的病,二位在这里都听到了,我要上疏参奏,请二位也向宫里禀奏”。赵巡抚玷污圣明,海知县对抗朝廷,这两位简直就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冤家。田有禄的话当然是专门说给朱七听的,赵贞吉此时也明确表了态,自己要上疏参海瑞一本,记得当初徐阶可是对裕王承诺过,“赵贞吉和谭纶要是连一个海瑞都不保,他们也就连人都不要做了”,看今天这个架势,赵巡抚就是拼着自己不做人了,也要弄死海老爷,从保海瑞变成了参海瑞,就问徐阁老你尴尬不。赵贞吉也是真的急眼了,徽商那边一毛不拔,姓海的又带头嚷嚷着要给全县免税,这要是别的县都学淳安这般,赵巡抚还特么苦个锤子的百姓。甭管高拱、张居正那边怎么想,赵贞吉都要杀鸡儆猴,拿海老爷开刀了,为了凑齐五十万匹丝绸,想必老恩师也能理解自己的苦衷。

 

朱七四平八稳地坐在椅子上,扭头望着赵贞吉,云淡风轻地说,“我们一定如实禀奏”。所谓“如实禀奏”,代表着绝对客观、中立的立场,朱七只负责向道长描述客观事实,绝不会掺杂任何主观判断,比如“这个人难道真的是脑子有病”之类的话,更不会如那田有禄一般,带着主观情绪故意夹带私货、歪曲事实。赵贞吉是道长的臣,朱七则是道长的奴才,二者决不可混为一谈,对手下的大臣,道长的原则是贤时便用、不贤便黜;对身边的奴才,道长的要求是绝对的忠诚,不允许他们有任何事瞒着自己,因为忠诚不绝对便是绝对不忠诚,只要肯说实话,哪怕是参与了毁堤淹田,道长不但不追究,说不定还能赏点什么;如果故意隐瞒,哪怕只是背着道长偷摸组了个酒局,也要罚去吉壤睡凉炕。对于海老爷在淳安的所作所为,朱七只会冷眼旁观、如实禀报,没有感情、没有立场、没有态度,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锦衣卫,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一株有毒的芳草,纵使留在道长身边,也只会害人害己。

 

海老爷如果只是撕了公文,不准衙役去追讨税款,田有禄也未必会跑去杭州揭发检举,毕竟海老爷已经交了辞呈,不过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阔罢了;可海老爷却以杖四十、流三千里来威胁,逼着田有禄捉了胡公子,还要把人送到胡宗宪的大营去,这是生生地把人往绝路上赶阿,既然海知县不仁,也就怪不得田县丞不义了。田有禄带着胡公子,绕路去杭州求见赵贞吉,打海老爷的黑枪还在其次,主要是恳请赵巡抚出手救下胡公子,只有甩掉这颗烫手的山芋,自己才能解套。至于海老爷这边,田县丞心里有数,只要不回淳安复命,海知县也奈何不了自己,最多再等个十天半个月,海老爷这边不是离职就是被免职,还怕他作甚。田有禄只知道赵巡抚跟胡部堂是二十年的知己,讲道理,好兄弟的儿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事,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总要出手捞侄儿一把吧,可好巧不巧,这老哥俩前阵子才撕破脸,胡宗宪刚刚又用几个徽商狠狠阴了赵贞吉一把,赵巡抚心里正憋着一股邪火呢,偏偏田县丞这个时候带着胡公子来了,这就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非要闯进来,结果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把胡部堂的公子也扯了进去,这事怎么回事儿”,赵贞吉正襟危坐,只是话锋一转忽然问起了胡公子,田有禄心中暗喜,脸上却依旧是愁云惨淡,长叹了一声,百般委屈地说道,“州里给卑职打招呼,说胡部堂公子来台州看望父亲,从淳安县经过换船。卑职只是按照惯例,接待了一下,海知县就说卑职是奉承上司,还说胡公子是假的,命卑职押送给胡部堂,卑职不按他说的做,他就要行文都察院参卑职的罪。中丞大人,卑职在淳安实在是没法干下去了,请中丞大人开恩,就让卑职调、调个地方吧。”说到伤心处时,田县丞不禁狠狠鞠了一把清泪,竟有几分假戏真做的感觉。赵贞吉曾经是胡宗宪二十年的知交,这大侄儿到底是真是假,人家赵叔叔心里还能没数嘛,只不过俩大人怄气,倒霉的却是熊孩子,田县丞你也别抱怨了,赶紧收拾收拾,接着送胡公子去台州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