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夜的风
压抑了浪的海
在墨色的天空里静默
几声锤响的嘈杂
几许戏谑的欢愉
几句哼唱的幽怨
几缕沉寂的思绪
几多无言的念想
然后
对戒就成了项链
二十二
一切从那句毕业寄语说起。
掉落风尘的泥,净白了世界……
这是毕业前一个人在学校的田径场里散步的时候冒出的,那么莫名其妙,那么耐人寻味。
以我以往的经验看,每次冒出的念头都有一定的意义所在。也许是一段人生履历的轨迹的暗示,或者其他。就像刚上大学的时候冒出的"不谈恋爱,不挂科,不逃课,拿奖学金",又或者像刚上高中时那样冒出的念头“花比别人更少的时间,成绩比大部分人更好”。由原来的不羁随性,到后来的安分守己,再到后面的追求改变,再到知足与追寻。先前的念头都是具象的,最后却显得虚空。也许就是一个对未来具象的迷惘及自身隐匿的桀骜交织的产物。也许这就是不同时期的成长与思考。
工作一年多,渐渐看透了许多事,也慢慢懂得了许多理。每个人选择的轨迹不同,就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家家有难念的经,知足就行。安于平凡也是福。于平凡中追寻,于平凡中隐匿。以一个与世无争的姿态,面对纷扰世事。择其贵重之事而一以贯之,比如一天一通家里的电话。
看似随波逐流般的漂泊,偶尔回想,也会有些许可寻的轨迹。
二十三《冰泉豆浆晶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豆浆晶有一种独特的情感,特别是冰泉的。只记得每次去给外公上香的时候,都会有这么一包。据老妈说,这是外公在临走前交代的~~只要一包豆浆晶,几柱香就够。那时候,舅舅家信基督教,小舅长期在外,只有老妈能去也会惦记着外公的忌日并时常去上香。那时候一包豆浆晶两块五,那时候外公病重的时候也经常喝,那时候我家穷,那时候外公怕走了以后没人上香祭奠,于是跟他的女儿说了这么个小小的遗愿。
虽然每次去上香的时候都不只这点东西,但是总不会忘记它。冰泉豆浆晶成了在老妈和我们几个心中的印记。
每次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看到这豆浆晶,总会有那么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就像小时候奶奶买了肉罐头,煮白米饭总会叫我去吃的古龙香菇肉罐那样,现在看到那种包装的香菇肉罐那样的感觉。
今天在超市看到这豆浆晶,莫名有一种感伤,忍不住还是买了一包回来,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二十四
当生命的轮辙
轧过泥泞的土地
颠簸,打滑
有惊无险过后
增添一种坦然所适
我们, 沔灭了理想的年少
在尘世的喧嚣中顺应
在夜里沉寂中思考
慌乱, 不知所踪的迷惘
所谓成长
只是一份担当
一种不与世俗相悖的理所应当
当灯光还夜于白昼
当嘈杂不绝于耳
当倦怠的眼神相像
只是一阵戏谑的交谈
又或几句不入流的闲扯
工地的可爱之处在于
真性情
二十五、《追逐》
一痕新月的天空
安静得空洞
电动车的轮辙
轧着随风飘扬的歌声
一路前行
曾经有过的激情
渐渐的,渐渐的
存封于边际
慢慢的,慢慢的
被遗忘
然后,在某个心灵涤荡的时刻
发现
凡尘归结,蛛丝遍布
于是
小心翼翼的打开, 打开然后又合上
短暂的兴奋,又换来
绵延的惆怅
我们好像总在追逐,追逐
追逐着什么
有时候停下脚步才发现
只是在不停地奔跑
与前方无关
虚无缥缈
二十七
月下清吟诗几行,浪涛层层层相和。独坐僻静相思处,无酒无歌只是风。
二十八
静听浪涛呼啸,席地远眺,斜阳西落景渐变,流光绚烂。
浮漂轻曳,渔舟向晚不见,不远唱晚两三人,呼呼哟哟。
二十九
心在飞,飘忽不定,岁月几许多情。梦里无物畅天明,无牵也无挂。
夜静归思心不宁,不肯安歇。无奈作语情难书,纠结千绪。
只是孑身千万里,思多亦无果,对镜空欢愉。
三十
工作也许只是为了那么一点工资吧。但是不安分的人,总会去想的更远。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放弃现在所在的职业,想去做什么?生活需要怎样去开展才能心安理得,才能从容而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