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与眼前的这位驸马都尉张少卿并无血缘关系,但是第一眼看到他时,她依旧不知不觉的流了满脸的泪。
或者是源于对命运无常的感叹,也或者是源于凡人被命运愚弄的悲哀。
这个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探花郎,当年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如今他却鬓发皆白,身形佝偻,又哪里还能窥见当日风采。
“阿爷。”她快步迎了过去,小声叫他。
“佩儿…好孩子!”驸马一把揽住她,混浊的双目迸射出光芒来,“多谢你在圣人面前的良言…你不怨阿爷没有照顾好你就足够了…竟然还能…还能顾着阿爷…”
他说着泣不成声,将她更紧的拥抱住,“听说你偷跑出去勾栏卖艺,是阿爷对不住你!是阿爷没有本事,才让你走了这条路!”
“不不,阿爷,不是这回事,女儿知道您已经尽力了,女儿只是不想安于现状,想搏一个转机,您看我现在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有了从四品的官职,以后女儿可以照顾阿爷…”
“好孩子!好孩子!”或者这半生压抑的苦楚终于得以释放,他抱住女儿放声大哭起来。
张环佩贴紧在他的怀抱里,想起自己的父亲。
因父亲常年出差,母亲又要照顾弟弟,她从小便跟着外婆长大。
初中后一直到大学又都住校,导致他与家人的关系疏远,特别是外婆去世后,她便把缺失的安全感都依赖到初恋身上。以至于她忽然穿越过来这些日子,竟然没有太多的担忧想念父母。
只有在此时,听着这位父亲的痛哭,她才忽然回忆起很多年前,父亲每次出差回来也会带各种可爱的小礼物来,小心翼翼的逗她开心。
只是她习惯了父亲的缺席,或者一直心有怨恨,并没有向他打开过心扉。
听小春儿讲,曾经的张环佩是一个温柔似水、软弱却极善良的姑娘。也许她留在二十一世纪,会与自己的父母和解。
而现在,她也理应照顾好她的亲人。
张环佩抬起手轻轻拍着驸马的背,轻声安慰道:“阿爷莫要难过,圣上已经准了您去翰林院,这几日便好好收拾打点起来。”
她一说到此,驸马却更止不住更是老泪纵横:“我这只手荒废了许久,竟不知道还能不拿得起笔了…”
霍三郎本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们,此时便忽然开口道:“晚辈早听说张大人习的一手好楷字,当年的阅卷官还说,就因为您的一笔字就值得一个状元郎了,您功力既然深厚,如今只要愿意再提笔,哪有不能的?”
驸马原是满眼只看到女儿,竟忘记了身边还有别人,此时倒觉得自己涕泪横流有些难堪,忙拿着衣袖胡乱擦拭。
张环佩忙道:“阿爷莫要在意,他不是外人,是女儿的好友霍三郎。”
霍三郎赶紧上前行过晚辈礼:“小侄霍景瑜见过张大人。唐突失礼,还望张大人莫怪。”
驸马打量面前这个年轻人虽衣着普通,但气度闲适,姿容殊绝,又联系女儿所言'不是外人',心里即有了他想,刚一平稳情绪便打问道:“三郎姓霍?不知令尊在哪里高就?”
“先父曾在礼部任职,元平五年的科场舞弊冤案中已经过世了。”
“科场舞弊案?莫非是霍郎中?霍元贞?”
“正是先父。”
“是他…”驸马伸手拍了拍霍三郎的肩,一声叹息:“我知道令尊向来为人耿直,不小心便得罪了人。只是恨我当年身不由己,也没有出上力。听闻前几年圣上已为令尊平反,不知贤侄如今生活可好?可曾立业娶妻?”
霍三郎道:“张大人有心,小侄已是感激不尽。如今全家只我一人得了活命 ,便发誓此生不入官场,因幼年便习得几种器乐,如今便在瓦舍之中换口饭吃,也并不做成家立业之想。”
这位驸马因自身遭遇,却也不另眼看人,只感叹道:“贤侄虽是豁达,但世俗看人总是要分个高低,只怕你在瓦舍之中要受些委屈。”
张环佩便道:“如今圣上要成立音律署,女儿已邀了三郎前去照应。”
驸马却道:“如此甚好,只是还要有个职位最好,不然宫中更是一味的拜高踩低。”
张环佩道:“女儿本来也是如此说,但三郎执意初心,情愿只出功夫不要名声。以后若有不开眼的要欺负他,那女儿定要给他出头就是了。”
驸马一听此话愈觉得这二人关系不一般,又问道:“前日我听外面传的乱哄哄的,说是柳小公爷看上了卖艺的公孙大娘,闹得柳公爷亲自过去逮人。直到圣旨下了,圣上跟前的刘公公又亲自来传话,我才知道了内情,又说让公主不要插手。如今既得了机会过来便问一句,那柳小公爷与我佩儿又是怎么回事?”
张环佩心里正烦闷柳公爷为柳二郎结亲一事,不由轻哼了一声:“阿爷放心,女儿可高攀不上国公府的门槛,不过是偶尔认识了,一起共事罢了。”
驸马是过来人,早从她的语气神色里看出端倪,又想起之前她还求着要成全她与沈飞,便四处看了一番:“老六可跟你过来了?”
“跟来了,如今女儿让他在这新府里管事,今儿个一大早出门置换新马车去了。”
驸马点了点头:“这孩子出身虽然低了些,但人实诚,打从小又照顾你,要不是他在你身边,阿爷也没那么放心让你在庄子上,所以别管以后你走到哪一步,一定莫要忘了昔日的情分,也必不能亏待他。”
张环佩应下了,驸马倒是又计较起她说的“高攀不上国公府门槛”的话来:“还有一句,阿爷从前虽然懦弱无能,被死死的圈在公主府上。但如今圣上已经开口不让公主插手,以后阿爷定会在朝堂上尽力做一番成就出来,让谁也不能小瞧我张少卿的女儿。”
张环佩仰头看着他本是颓废的神色里重又熠熠生出辉光,鼻头不由一酸:“阿爷,这本就是皇权淫威,并不是您懦弱,如今女儿已可以自立,您无需再有顾忌,去做您想做的事情就是!”
驸马将她又重新揽到怀抱里,感叹道:“从前每次见佩儿,只会在阿爷跟前低声的哭,哭的阿爷好不揪心。不料这半年未见,我儿竟然如此长进,竟然能帮衬安慰阿爷了。这当真是苦尽甘来,如果你阿娘知道,定会安心了。”
“只要我们过的好,阿娘才会安心。所以阿爷以后不要再饮酒了,好么?”
“好,好,阿爷答应我儿,从此再不饮酒。”
“以后阿爷在翰林院公干,音律署也在那里,我与阿爷便能常见了。还有如今女儿的新府离着公主府也不远,阿爷若有时间便常来。”
“如此虽好,只是公主因圣上传话不让她胡闹,一大早就进宫去了。阿爷怕圣上又听了她的缠磨,回来便改了主意,以后阿爷更难出门了。”
“阿爷放心,自古君无戏言。圣上既然说了就不会轻易更改。”
驸马许是被公主压制的久了,此时依然觉得心底不安,看看时辰不早,神色竟有些隐隐的惊惶起来。
霍三郎早看出他的担忧,已经拿来了纸笔铺好在案子上,上前请道:“不知小侄有没有福气得探花郎一副墨宝?”
驸马这些年来做了公主府的金丝雀,早就自暴自弃,只在酒醉中回味起自己的光辉岁月,此时听得这一句探花郎,一时便有些热血涌起,霍三郎忙将紫竹羊毫笔呈了上来。
他执到手中虽有些颤抖,但瞬间却如老将御马,笔舞龙蛇间已写出了无尽的潇洒气象。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题赠贤侄景瑜慧存,少卿题。”。
霍三郎看着他写的字金划银勾,虽还有些微久不执笔的虚浮,但不掩磅礴气势,连连赞道:“只听说张大人的楷字一绝,如今一见这行草竟也是大家气象!小侄何幸得之!”
赞罢恭敬捧过,又小心吹得墨迹干了,便叫仆从拿去找人好生装裱了,要挂在房里日日看着。
驸马见他如此珍重,心情愈发好了,张环佩见状忙凑趣也给她写上一张。
那自然是无有不从的,驸马正要提笔再写,却听得有人来报:“泾阳公主殿下来了…”
他怵然一惊,毛笔掉在宣纸上,瞬间溅出无数墨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