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海郎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13字 发布时间:2022-05-24

(四百三十八)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海郎今又来(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集

 

海老爷的逻辑很清晰,自己虽然递交了辞呈,但在未收到吏部回文前,自己仍然是正牌的淳安知县,田有禄私藏巡抚衙门公文且擅自处置,这叫以县丞之职擅行知县之事,这便是罪。海老爷一席话说完,田有禄彻底傻眼了,一想到身上还背着个僭越的罪名,心底登时就慌了,支支吾吾地说道,“堂,堂尊,你,你不是跟属下说,叫属下....”。在职场上,重要的从来不是领导当初说过些什么,重要的是领导现在说的是什么,领导的想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啥事都得与时俱进不是,真要摊上个思路瞬息万变的主儿,那也只能自认倒霉了。白纸黑字签过名的文件尚且能改,又何况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本就是出领导嘴入你耳的事儿,无凭无据的,领导不认账便不认账了,即使你偷偷拿手机录了音,只要不是什么违法乱纪、诲淫诲盗的事儿,你是一点儿辙也没有。

 

海老爷抬起头,饶有兴致地与田有禄深情对视了足有三秒钟,“呵呵”一声冷笑后,果断开启了嘲讽模式,“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是在待罪处置,你竟当着衙门的公人到处散布,说我已经待罪了。那好,那请问,我待的什么罪?”县丞擅行知县之事,这是工作流程有问题,县丞造谣知县待罪等候处置,这特么分明是工作态度有问题,面对海老爷掷地有声的诘问,田有禄方寸大乱,额头瞬间爬满了冷汗,连忙矢口否认,“这待,待罪的事,卑职从来没说过”,心虚地瞄了一眼海老爷,又转过身气急败坏地冲衙役们吼道,“谁敢如此挑拨县尊、县丞”。海老爷办案出了差错,如今已是待罪在家,这话昨天田有禄确实当着大伙的面说过,而且就在这个大堂上,如今田县丞翻脸不认账了,还故意把挑拨县尊、县丞的锅甩给大伙,众人嘴上不说话,却在心里纷纷竖起了中指。

 

王牢头强憋着一口气,直勾勾地盯着田有禄看了又看,这口挑拨县尊、县丞的锅,貌似是要自己来背了,心中正在不忿,耳边又传来海老爷的声音,“田县丞的话大家都听到了,挑拨县尊、县丞,这可不是轻罪”,王牢头抬眼便看见,海老爷此刻正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还用手轻轻拍了下案上的那本《大明律》,不由得虎躯一震、某花一紧,只得硬着头皮冲田有禄补了一枪,“哎,我说二老爷,你可说过的,说海老爷在省里犯了错,正在家里待罪,这话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听见,怎么反倒说是小的们挑拨了。”田有禄被王牢头问的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海老爷见状也有些忍俊不禁,正打算看田县丞的笑话,不料那赵班头却主动跳出来,笑着打圆场,“或许是二老爷听信了误传,啊 ,嘿嘿嘿...”。海老爷剜了赵班头一眼,倏地收了笑容,心中暗道,赵班头你刚才上街抓人的账,我可还没跟你算呢,自己一身骚不说,还有脸替别人洗白,知县、县丞掐架,一个小班头也敢跳出来插嘴,我看你确实是膨胀到无法无天了,别着急,等我收拾完了田有禄,下一个就轮到你赵班头了,到时候看看有没有人肯替你开脱。

 

海老爷没有理会赵班头,盯着田有禄认真地问道,“是不是误传”,田有禄含糊着答道,“是,是,是,是误传”,既然田县丞自己承认了,事情也就简单了,造谣、传谣都是罪,程度上有差别,性质上都一样,反正是多了条把柄,被海老爷攥在手里,至此,田有禄是彻底被海老爷打熄火了。待罪的事儿掰扯清楚了,传谣的帽子也给田县丞戴上了,海老爷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理赵巡抚的公文了,“那,既是误传,这就是说我并没有待罪了”,海老爷指着田有禄一本正经地问道,“那你怀里的那个公文,是不是该给我看看了”。田有禄闻言忙不迭地从怀里掏出公文,满脸堆笑毕恭毕敬地双手呈到了大案上,海老爷不动声色地拆开信封,拿出公文飞快地浏览了一遍,又环顾了一圈众人脸上的表情,故意高声说道,“沈一石当时将粮运到淳安县,跟我说得明明白白,这些粮是织造局奉了圣命,赈济淳安县百姓的灾粮,万民颂圣之声犹在,为何要讨回皇上赈济灾民的粮?这个公文于理不当、于事不合,不能听从”,说罢不由分说,直接动手就把公文当众给撕了。


众人都被海老爷给惊呆了,一言不合就手撕公文,这特么的是什么骚操作,沈一石这会儿连点儿灰都不剩了,他说是赈灾粮就是赈灾粮阿,还特么奉了圣命,沈老板是真敢说,你海老爷也特么是真敢信阿。还扯什么于理不当、于事不合,当初在码头上,苦口婆心地劝老百姓借粮改稻为桑的,不就是你海老爷嘛,还为此抽了齐大柱他们几十鞭子,这也就是两个月前的事儿,海老爷您去了趟杭州回来,借出去的粮就不用还了,这特么又是什么道理。再说了,同样是半价收购生丝,为啥当初郑泌昌的那封公文,海老爷给压了下来,赵贞吉的这封公文,你就当众给扯了,这特么分明就是对人不对事儿嘛。田有禄楞了片刻,颤声说,“堂,堂尊,擅自撕毁巡抚衙门的公文,这个罪...”,话音未落,只见一团碎纸片扔下了大案,“这个罪,我们可担不起啊!”,田有禄五官挤作一团,如丧考妣地看着海老爷,心说,撕都撕了,我特么还劝个锤子啊。

 

海老爷伸手点着田有禄,声色俱厉地斥责道,“有我在,还轮不到你担罪,你的罪我正要问你呢”,正所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海老爷连严嵩的老虎屁股都敢上去踹两脚,何况是撕赵贞吉的公文了,几页公文而已,撕了也就撕了,还能有通倭的罪过大嘛。“二老爷叫大老爷在家里待罪”,大老爷自然也得问问二老爷的罪,这就叫来而无往非礼也,田有禄听说要问自己的罪,怔怔地盯着海老爷,满脸无辜地问,“我有什么罪呀”。田县丞有什么罪,这个问题问的好,海老爷前面指出了两点,其一是工作流程有问题,以县丞之职擅行知县之事;其二是工作态度有问题,故意散播海老爷待罪在家的谣言,蒙蔽了包括王牢头在内的,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除此之外还有两项罪状,海老爷马上就要说到,总共是四大罪状,基本都是实锤。“你的老父亲,为何不接回去奉养?我大明朝以孝治天下。身为朝廷命官,虐待老父、忤逆不孝,这便是你的罪。身为淳安正堂,属下犯此忤逆之罪,这才是我份内当管之事。参你的公文我已经想好了,写完后我会立即呈交都察院。”

 

大明以孝治天下,讲究孝道便是当朝最大的政治正确,张居正他爹死了,万历皇帝亲自出面夺情,不许张师傅回乡丁忧,就为这事儿,张师傅惨遭百官弹劾,口诛笔伐堪比如今的网络暴力,差点活活把张师傅给喷死。堂堂内阁首辅尚且如此,一个小小的淳安县丞,竟然敢虐待老父、忤逆不孝,这田有禄怕是活腻歪了吧,只是工作流程不合规、工作态度有问题,这人多少还能再挽救一下,如果连个人操守都沦陷了,这种干部不拿下,难道还留着他过年嘛。如果坐实了忤逆不孝的罪名,田有禄肯定是凉透了,好在海老爷也没把话说死,参劾的公文海老爷只是想写,可还没动笔呢,这事儿应该还有缓。生死攸关的利害摆在眼前,田有禄又是个极识时务的人,二话不说、双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哭丧着脸为自己辨解道,“堂、堂尊明察,卑职本已将家父接回家去奉养,可家父与儿媳不合,他、他自己又搬出去了……”,哎,要是解释有用,那还要《大明律》干什么,田县丞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老父亲究竟是自己搬走的,还是被儿子、儿媳逼走的,这事儿田有禄说了不算,甚至老父亲自己说了都不算,海老爷说了才算;胡公子到底是不是胡宗宪的儿子,胡公子说了不算,甚至胡宗宪自己说了都不算,海老爷说了才算;沈一石那一百船粮食,到底是不是赈灾粮,究竟有没有旨意,赵贞吉的公文说了不算,海老爷说了才算,这就是淳安版的指鹿为马。事实真相并不重要,谁掌握权力,谁就掌握了事实真相的最终解释权,所以道长才可以心安理得、名正言顺、大言不惭地对着天下高呼,“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田有禄说了些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田有禄选择了果断认怂,老老实实地跪在海老爷面前,嘴上说的再无辜,身体却是异常诚实,自己已经彻底服软了,由着海老爷随便拿捏,这便是田县丞的态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