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简星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书儿喂着小黄和鸡鸭,里风作为工具人一下又一下的推着秋千。
“里风,你们以往的中秋节都怎么过啊?”
里风答道:“就在王府里过啊,不过我都是出去玩,大哥一个人在家里。”
路简星示意他停下然后扭过头靠着秋千说道:“要不要和我去武路门过中秋节。”
“是嫂嫂以前的家吗?”
“嗯,去不去?”
里风绕到前方,使劲点头道:“我去我去,那里是不是有很多人啊。是不是很热闹。”
“是啊,每年过中秋节,武路门几百号人就会集结起来,大家在院子里跳篝火舞,赏月吃月饼,要玩到半夜呢。”
听着路简星的描述,里风的眼简直发了光:“那我们什么时候去?”
“去干什么?”李仲凛刚下朝回来就听到清园说说笑笑,一脸好奇。
里风蹦到他身边:“大哥,中秋节我们去嫂嫂家吧。”
李仲凛看向路简星:“回武路门?”
“我自来到京城就没有回去过,一起回去吧。”
“那杜家我过几日派人送一些礼品。”
路简星点点头。
八月十二,王府空无一人,丫鬟小厮被准假回家谈亲,高管家没有亲人,便和王爷王妃一行人去往了林长。
里风是个极其好动的孩子,给他准备马车他不坐,偏要在下面跟着跑,摘花捻草,高管家是个操心的老人,头一直探出车外,眼神跟着里风转来转去。
马车慢慢悠悠地,遇到小河便下来修整一下,遇到花丛便下来停留一会儿,碰到乞讨之人便留下点钱。
李仲凛看着外面的景象变来变去,说道:“我们快到了。”
路简星扒头望去:“是哦,哎?你怎么知道?”
他指着远处一个树林说道:“那是我们见面的地方。”
路简星看着远处的树林感慨道:“原来我跑了这么远。”
因武路门在山上,马车不便上去,于是众人将马车停在山脚下,徒步带着礼品走上了山。
几人刚到武路门,一个气质不凡,但穿着粗布衣服手握木棍的人凑到李仲凛眼前:“你是西平王?”
“你认识我?”
那人自报家门:“家父是刘保坤,我是他儿子,刘索。”
“那个京城三大富商之一的刘保坤?”
“对对对,就是家父。”
路简星疑惑地瞅着他:“你也是来改造的?”
那人一听这话,似乎是误会了,瞪大眼睛说道:“怎么王爷也要来改造?”
李仲凛扯了扯嘴角:“我来探亲。”
小山在远处盯着这边好久,才看出竟是自家姑娘回来了,他拔腿就跑了过来:“姑...姑...姑,你~来了。”
“我们来过中秋节,开不开心。”
小山使劲点着头:“我...去告诉...诉大哥。”说完又是拔腿就跑。
里风睁着眼睛眨巴眨巴:“嫂嫂,那人是你侄子?”
书儿被逗的笑出了声:“那人是口条有些问题。”
里风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刘索围着路简星转了一圈:“原来你就是路姑娘,老大练武时总说“你们一个个的大男人,还没有我妹子一个姑娘练得好””惟妙惟肖的声音将路致富描绘的淋漓尽致。
“妹子,你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路致富显然是刚从武场回来的,身上的衣服还带着土。
“怎么,我回来还要报备了?”路简星顺手给他拍了拍身上的土。
“怎么会,我这不是得给你打扫一下房间吗,准备准备。”说完看到来了五六个人:“这是,你俩合离了?”突然的一惊一乍吓了路简星一跳。
“你盼我点好吧,我们来过中秋节的。”
“那快进快进。”
小山和刘索接过众人手中的礼品,又拿又抱的,书儿和里风好奇地看向四周,这里虽是山上,但人丁兴旺,耕田错落有致,时不时传出练武人的“嘿哈”声。
武路门的人见路简星回来,一窝蜂的拥了过来。
“姑娘,你可回来了,我们可都想你了。”
“是啊,小路天天念叨你呢。”
有眼尖的大娘摸着她的肚子:“我瞅你是胖了,不会是有了吧。”
人们凑的更紧:“什么时候的事?”
路简星脸色微微泛红:“没有啦,赵大娘你不要乱说。”
另一堆人围着李仲凛:“这就是王爷?别说长的跟我们这里的小伙子就是不一样。”
“就是,你看这穿着打扮。”
路致富看不下去:“大叔大妈,人家好歹也是个王爷,你们上手就去摸。”
众人这才收敛。
李仲凛摆摆手:“无妨。”
里风早就跑扎了孩子堆里,搂着人家称兄道弟。
几人被拥着回到正厅,好不容易才坐下,那些人见状都走了,留下他们团聚。
“哥,你这武场整得不错啊。”路简星径直坐到了其中一个正椅上,翘起二郎腿,被路致富一巴掌打了下来。
“你已经是王妃了,这什么姿势,成何体统。”路致富站在旁边不好意思地冲李仲凛笑笑。
然后将李仲凛请到了另一边的正椅上,自己靠在路简星坐的椅子旁边。
“多亏妹夫宣传,我这武场才招来这么多学生。”
“都是自家的事,应该的。”
“哥,你现在是不是挣了很多钱?”
路致富抿着嘴角,谦虚道:“没有了,刚刚步入正轨。”
路简星看她哥那不值钱的样子,给了他一个嫌弃的眼神。
“大舅哥,我们这次来了这么多人,怕是要给你添麻烦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我们这里住的地方很多的,这样你跟我住一起。”
李仲凛眼神带着求助看向路简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路简星收到信息,说道:“我们俩你就不用操心了吧,给他们找个住处就行了。”
路致富脑子慢,看了看底下的人,高管家慈祥地点了点头。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懵懂地点了点头。
武路门以前的土地房屋都被改建成了武场和学生住处,闲下来的房屋没有几间,且堆上了杂物。
鉴于高管家年纪较大,于是叫了几人腾了一间房出来,书儿和沈阔住在一个大娘的家里,大娘的女儿嫁了出去,一个人不免有些孤单,听说有人要来住,赶紧把屋子收拾了一遍。
里风给自己安排到了小山的家里,按他话来说就是小山家里好玩好吃的多,张爷爷还说要带自己做灯笼,还要下山赶集。
李仲凛也不管他,反正丢不了伤不了,散养式育儿。
晚上,每家的人合伙做了一桌子的菜,院子里支起了几张桌子,众人各围在桌边。
武路门的人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年轻人负责武场的日常打理和武术教学,老人和妇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小孩子则负责捣蛋。
比如,在这热闹且正式的场合,几个孩子凑一堆,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叫小豆的孩子钻到路致富他们这桌,被沈阔拎着脖领拖了出来,孩子三四岁,觉得好玩,又钻进去又被拖出来,几个回合下来,沈阔插着胳膊无奈地盯着他。
小豆揪着自己的脖领眨巴着眼瞅他,见他不理,用手去拍他,还不理,他钻出来把玩沈阔的剑柄,然后被家长一把抱走。
“不好意思,公子,孩子调皮,你快吃。”
孩子被抱在怀里挣扎着,奶声奶气:“要和哥哥玩。”
听到这话,沈阔感觉自己伤害了一个孩童的幼小心灵,于是他更加局促,坐的更直。
书儿拍拍他:“你放松点,这没有敌人。”
路致富拉着李仲凛各处认亲。
“这是李叔,爹在时他俩天天喝酒,李叔,这就是咱姑爷,你就说我爹看到满不满意。”
李叔漏出八颗牙:“那肯定满意。”
李仲凛有些微醺,脸微微发红,笑的开心且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