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婚前夕,不靠谱的师傅送来贺礼
书名:少年兰陵王 作者:冉星海 本章字数:2447字 发布时间:2022-06-14

今天要带杨家人去外城的宅子安顿,高肃起了个大早,活动开手脚后,就去母亲的院子陪她用早膳。今天三兄又不在家,听说昨晚就被九王叔高湛请去赴宴了。

元仲华对亲生儿子的放荡行为有些不满,但她也知道高孝琬身为藩王,却无任何实职,若是天天呆在家中,岂不更加憋闷。而高湛已经是实权藩王中,唯一愿意与高孝琬这些侄儿亲近的。

高肃的几个长兄出府后,就很少再来高阳王府。他们并非不记得元仲华这个嫡母,而是刻意与元氏疏远。就连高肃,为了避免猜忌,大婚之后也不能再与嫡母经常往来。

所以这段时间高肃趁着还住在高阳王府,每天早晨都会陪嫡母用膳。看到孝顺懂事的高肃,元仲华这才有了一丝笑容,“四郎,还是你懂事。你兄长他又是一夜未归。”

看到元氏的样子,高肃握了握她的手,安慰道:“母亲,兄长他们与九叔亲近,也是为了将来。要是您觉得寂寞,不如将六弟接来邺都吧。他一个人在那边,我们也不放心。”

元氏的眼睛亮了一下,又黯淡了下去,摇头道:“不了,他在晋阳有燕氏照顾。我这边还有你三嫂和两个妹妹陪伴,而且你长姐嫁到崔家后,也经常过来看望我。”

想到长女昨日还来抱怨婆婆嫌她嫁妆少,对她不好,元仲华的眼眶有些润湿,连忙起身遮掩。她从里屋取出一个匣子,对高肃道:“这是你父亲在世时,帮你们置办好的田地。地契上写的是你的族名。”

这些地契原本被高洋一起没收了,但他大概也不好意思要侄儿的地契,就通过娄昭君还给了大嫂。元仲华将地契交给高肃,又叮嘱他用心办差,婚后与郑娘子好好相处。

母亲想得开,高肃也放心了不少。用完早膳,高肃就与杨家人上了五辆马车,直奔外城的宅子。

萧明月是从一位商人手里买的这栋宅子,有两面临街。其中一面修建了两层楼的商铺。另外一面是宅子的大门。商铺正在修缮,准备开一家茶馆。

为了方便商队进出,宅子的大门后是一片宽阔的平地,杨氏兄弟看到就乐得不行。他们这段时间习惯了王府的练武场,还担心这边没有让他们耍得开的地方。

平地的左右两侧都是库房,而且下面挖了很深的地洞,容量很大。现在里面已经囤了不少茶饼。角落还各有一个马厩,一侧养马,一侧养骡子。

再往里走有一排伙计们睡的房间,也是两层的,现在已经改成了仆役的住处。可能是为了节约空间,通往后院的大门开在一层,与房间门一般无二,若是外人来,可能还以为这个宅子只有这一进。

主人的住处位于后院的中间。并不是很大,但里面修了三层的阁楼,是这条街上最高的建筑。因为被前后两栋二层建筑挡住了,并不是很显眼。

后院的右侧是个小花园,有道门与商铺连通。花园里有池塘、假山、亭台楼阁和各色花草树木,等茶馆开业后,这花园可以供客人赏景,也算是个噱头。

后院左侧是客房,房间很多,足够杨家人一人一间。不过杨洛浦觉得不能太奢侈,还是像住在王府时一样,两人住了一间。他与儿子杨叔宜仍然住在一起。

不论如何,从梁国来到邺都的杨氏家族十四人,总算安顿了下来。高肃看到师傅的族人满意住处也放心了不少。

其实杨洛浦这次过来,并没有准备久留。他在族中一直负责教书,这次领队过来也是怕耽误族里最聪明的四个孩童读书。

这四个孩子,有两个是族长杨天水的孙子。有一个是族长二叔杨领军的重孙,还有一个是三叔杨征南的孙子。族中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希望能被贵人选上当个书童。

谁知高肃说他家的郎君都是自己读书,并没有伴读。杨洛浦本来准备带着孩子们回洛阳,但高肃听说杨洛浦会算账后,请他留下来帮自己。

杨洛浦没想到高肃最先看上的是自己。不过他已经四十多岁,深知自己能力有限,高四郎看上他,是因为身边实在没人。

杨洛浦建议道:“四郎君的丈人来自荥阳郑氏,人才济济,何不请他推荐?”

听到杨洛浦提起老丈人,高肃有些尴尬,“我那位丈人不太喜欢我,看到我就发怒,不敢求他推荐。”

杨洛浦只好答应暂时留下来,等高肃大婚后再看情况。

有了杨洛浦帮忙后,高肃两个宅子的修缮进度都快多了。内城的宅子已经开始布置家具,都算作是新娘的嫁妆。

这些家具都过了崔氏的眼,让她对高肃这位女婿更是满意得不得了。总之,高四郎的这门婚事在岳父反对无效,岳母力挺,新娘支持下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天保八年十月,也就是公元557年,高肃终于大婚了,新娘是荥阳郑氏北祖第六房旁支嫡系,大齐九品校书郎郑简的独生女郑绵。因为新娘的父亲品阶太低,历史上甚至没有留下记载。

师傅杨宽在大婚前一天终于从洛阳赶回了邺都,还带来一本武功秘籍,说是送给徒弟的贺礼。高肃一看封皮,疑道:“楞伽经?师傅,这不是佛经吗?”

杨宽丢了一粒花生米到口中,“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听说过吗?”

高肃也来了兴趣,“师傅的意思是,达摩祖师的轻功心法就在这本楞伽经中?”

“这我不清楚”,杨宽摇头道:“书是用梵语写的,师傅我又不懂梵语。不过达摩曾经在少林寺面壁修禅,还收了个徒弟叫慧可。这本楞伽经就是慧可和尚云游之前留在少林寺的。我看上面写了不少注释,有些意思,就偷走了。”

“师傅~”,高肃顿时觉得手中的经书沉甸甸的,“这不太好吧。要不徒儿抄个副本,您再还回去?”

杨宽横了他一眼,“对你师傅的人品就这么没信心?”

“行了,行了,不用解释。你放心吧,那些和尚把这经书当宝,供在那里都没人看,更没人练。我从他们藏经阁拿了一本楞伽经调包,而且在旁边写上了你师祖自己领悟的心法,可没占他们便宜。”

杨宽确实没有占少林寺便宜。慧可只是跟随达摩学习佛理,并未习武,这本楞伽经自然没有杨宽所期待的达摩心法。事实上,少林寺当时只是一间纯粹的佛寺。直到若干年后,有和尚发现楞伽经中的杨家心法,这才有了达摩易筋经,并最终发展为体系完整的少林武功。

高肃拱手道:“徒儿多谢师傅。对了,师傅,这佛家心法和道家心法能不能混着练?”

“我又没教过你道家心法”,杨宽疑惑道。

“是徒儿前段时间买了一本道家的《纯阳抱朴功》,听说是圆房的时候夫妻合练的”,高肃解释道。

“没事,没事,你尽管练,不冲突。不过练了那个,你的童子功就破了”,杨宽抓了一把花生米,就马上起身出去了,要再多呆一会,他怕自己实在憋不住笑。

四年以后,高肃从阿娘那里拿回那本《纯阳抱朴功》,才知道师傅有多不靠谱,简直是……,哼,为老不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少年兰陵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