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简自从答应了女儿的婚事,就日夜发愁,担心高肃这小子为自家招惹祸事。
他左看右看都觉得高肃傻愣愣的,也不知道女儿喜欢他什么?但既然已经答应了这门婚事,就只好时不时提点一下这位傻女婿。
有一次郑简问高肃:“如果我向你求官,你会对陛下如何陈情?”
高肃还以为岳父当真想升官,不假思索地答道:“郑翁高才,却屈居校书郎多年。四郎若有机会,一定向陛下力荐。”
听到女婿这么回答,郑简气得直跺脚,大骂:“糊涂!选官岂是你能干涉的!”
原来高洋宠爱一对薛姓姊妹。大薛氏仗着高洋的宠爱,求高洋让她的父亲当司徒。高洋大怒道:“司徒是朝中的重要官职,哪是你想求便能求到的”?说完他竟然亲自用锯子将大薛氏锯死,实在太过残忍。
糊涂女婿连这种忌讳都不清楚,气得郑简破口大骂,此处省略五百字。高肃吃了教训,以后一生都没向皇帝求过官。
永安王和上党王被抓到京城后,郑简生怕女婿又犯傻,连忙将他叫来,问道:“陛下若是问你对此事的意见,如何回答?”
高肃琢磨再三,才小心翼翼地答道:“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小臣?”
“荒唐”,郑简又是一通大骂:“你难道不是陛下的亲侄儿?你那两位庶出的叔父,跟陛下的关系,难道比你更亲?这话别人说的,你也说得!”
没奈何,郑简只好将各种情况下,女婿该如何应对,都细心教导了一遍。
当时的五姓世家流行辩论。出生荥阳郑氏的郑简,虽不是个中高手,但糊弄一下读书读傻了的太子,还是没问题的。
高肃从岳父那学来的一番诡辩劝退了太子。他开始还有些忐忑,担心高殷会再来找他。好在太子似乎想通了,再也没为两位叔父求过情。毕竟高洋除去两位强势的藩王,多少也是为了太子继位扫清障碍。
虽然在宫中当值时,难免会遇到这样一些让自己左右为难的事情,但高肃却从未在当值时请过假。因为只有进宫,他才有机会跟宿卫们打交道。
皇宫里的宿卫是高洋南征北战时选出来的百保鲜卑,都是以一当百的好汉,向来高傲得很。因为高肃刚进宫的时候,展露了一手好箭术,他们对这位高四郎倒是服气。
高肃这个人又没什么架子,轮班休息的时候,很喜欢找宿卫们搭话,听他们讲以前打仗的经历,所以很快就混熟了。
只是高肃生得眉清目秀,高挑纤瘦,宿卫们一直不肯跟他比试,担心伤了这位贵人。还是杨叔宜给高肃出了个主意,让他当众挑衅宿卫里面武艺最强的那位。
高保真生得牛高马大,身高九尺有余,看上去就比高肃大了一圈。高洋有一次率领数千百保鲜卑精锐骑兵,对阵十万库莫奚军时,不慎跌落马下,被高保真救起,因此被高洋赐姓“高”,是宿卫中最勇猛之人。
这天轮到高保真当值,午休的时候,高肃喜欢来找宿卫们一起用膳。看到高保真,他转了转眼珠子,忽然大声对身边相熟的宿卫说道:“你知道我师傅是谁吗?你要知道,肯定会要求跟我比试。”
那个宿卫好奇地问道:“是谁?”
高肃得意地用大拇指指向自己,“我师祖是鼎鼎有名的杨大眼将军。师傅是他的儿子,江湖人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飞天虎’杨宽。”
“飞天虎?没听过”,那个宿卫哈哈大笑,“四郎君莫要吹牛皮。杨大眼将军确实威震天下,但他那三个儿子都逃去梁国,而且都应该去世了。四郎君莫不是被骗了吧。”
高保真知道高肃的父亲是文襄皇帝高澄,这样的人怎么会撒谎,他走过来问道:“听说杨大眼将军有位遗腹子,四郎君的师傅莫非就是这位遗腹子?”
高肃也起身拱手道:“正是。师傅说他在江湖行走时,因为刀法太过狠辣,一招致命,所以很早就封刀了。你们没听过他的名号也不奇怪。”
高保真问道:“你可愿与我比试?我想见识一下杨大眼将军后人的刀法。你用刀,我用拳,如何?”
说起来,杨大眼最出名的其实是他的轻功,而不是拳脚功夫。他的身材看上去有些瘦弱,第一次参加将官选拔时,尚书李冲直接拒绝了他。
杨大眼于是拿出三丈多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使出轻功开始奔跑。因为他比马还跑得快,所以绳子被绷得很直,就像箭一样。让李冲惊叹不已。杨大眼也因此天下闻名。
作为杨大眼的徒孙,高肃同样身法迅捷。他与高保真比试,一开始动如脱兔,滑不溜手,高保真虽然出拳速度不慢,但也打不到高肃身上。
可既然是比试,总不能一直满场乱跑。十几招后,高肃终于找到一个破绽,举起未出鞘的大刀向高保真使出那招“猛虎出山”。这一招是专门用来克制敌军将领的杀招,破空而来,威力巨大。
可惜高肃气力尚有些不足,高保真力大无穷,用左手抓住刀鞘,右手顺势捏拳向高肃挥出。一拳直接让高肃兵器脱手,后退几步,才站稳身体。
高保真评价道:“杨将军的刀法确实无敌,若是白刃,我刚才就要受伤了。可惜四郎君气力尚弱,等你成年后,我就不是你的对手了。”
有了高保真这句话,宿卫们也都跃跃欲试,平时无事都会跟高肃对上几招。他们可没有高保真收放自如,高肃难免受伤。
萧明月看到儿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心疼得紧。可她也知道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不仅不劝阻高肃,还让他请宿卫们喝酒。
不过宿卫们也知道高四郎当值时,会与陛下打照面,所以打人不打脸。等到下一个休沐日,杨氏兄弟见到的依然是面如冠玉、笑容可掬的高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