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进了定国公府,忽然就懂了什么叫刘姥姥进大观园。
这府中如云的仆从,连绵的亭台楼阁,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百转千回,无处不透露着注解着何为人间富贵。
小春儿和沈飞只觉得眼睛不够看又不敢乱看,霍三郎犹是见过世面的,也不由暗暗咋舌,张环佩只觉得自己那几千两银子,不过就是个小玩意儿罢了。
众人进府步行了一会儿,又换了大轿,七转八转的终于停了下来。
沈飞、霍三郎和小春儿被请到一处花厅喝茶,柳大郎带着张环佩去往一处挂着“缀锦阁”的三层高阁 。
门外有七八个侍从守着,一看柳大郎过来忙拿钥匙开了门。
柳二郎在里面关着,却早听到了外面侍从的议论,正百爪挠心不得而出,忽然听见有人进来,远远的就喊:“是你么兄长,听说外面都打起来了,快放我出去吧!”
柳大郎冷冷道:“你也不用吵着出去,公孙娘子已经过来了。”
“什么?环娘子来了?真的来了?!”柳二郎大喜过望,三步并做两步冲了出来。
一见眼前的果然是朝思暮想的张环佩,伸手就抓住了她:“娘子,我可想你想的紧!”
柳大郎狠狠的咳了两声,张环佩也赶紧挣了出来,先行了礼:“见过柳小公爷。”
柳二郎忙又伸手扶住了她:“这才几日不见,怎么和我这般客气了?娘子还叫我二郎就是了!”
张环佩赶着后退了两步,柳大郎一脸肃然道:“今儿个我让公孙娘子来府上,是有正事商议,你少胡搅蛮缠。”
柳二郎撇了撇嘴,只能强做了正经样子:“兄长请讲。”
“如今因为你登台唱曲儿,可惹下了不小的事端!今儿个一大早府外就聚集了几千人,说是要请你再登台的,可是你知道里边混进去多少别有用心的?”
柳大郎说着一时怒气又起:“不只京兆尹出动了几百个兵士,就方才外面那些人议论纷纷,竟然议论到圣人的身上,又会有多少人到圣人那里去嚼舌根子!”
柳二郎不由愤愤起来:“就因为父亲功高镇主,圣人猜忌,我们已是处处小心,父亲在日全家恨不得夹着尾巴过日子,如今父亲去了,兄长你又远离军中,我也不沾染半点权利,就这样他们还要去嚼舌,让他们去,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说出什么来!”
张环佩看他当面说出这些,便开口道:“蒙小公爷信任,奴便斗胆多说几句,不知可愿听否?”
“娘子请讲。”
“如今虽说老公爷仙去,但柳家一门双公,平白就有多少眼红的呢!平常揪不到错处还要着急,如今稍有机会怎会放过?说不定就能给小公爷定上个聚众闹事,意图不轨的罪名。小公爷切不可轻视。”
柳二郎哼了一声:“一门双公虽说是圣人恩德 ,说到底也不过是在外人面前做做样子,彰显他顾念功臣之情的胸怀罢了。”
柳大郎拍着身旁的花梨案子怒道:“你这个不懂事的,这话岂是浑说的?!”
柳二郎不以为然:“在外面我又不说,左右此时又没外人。”
张环佩又道:“小公爷所言虽然不假,但是有句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圣人想要处置谁,有的是理由和手段,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如今他既然愿意顾及面子,柳府便也不必一味的惧怕逃避,倒不如投圣人所愿,演起来君明臣贤的戏码,柳公爷以为奴说的可有道理?”
柳大郎沉吟一时,微微的点了点头:“公孙娘子所言虽新奇,倒也不无道理。某也不愿柳府一直战战兢兢的过日子,只是这个戏码又该如何去演呢?”
张环佩道:“奴这里有一首颂恩诗,乃仙人贾至所作,诗曰:'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如若让小公爷将此诗歌献于圣人,公爷以为如何?”
柳大郎赞许道:“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这首诗倒是有歌颂圣上恩德,甘为人臣侍奉之妙。”
“还有一则,小公爷在瓦舍登台,奴每次可拿出一千两银子作为酬劳,小公爷便可尽数献于圣人。这银子虽数目有限,难得是一片赤诚感恩之心,公爷以为圣人会对此举作何感想?”
柳大郎又思索一时,为难道:“如今虽说世道太平,但朝廷初定,国库尚虚,圣人与内宫都颇为节俭,若有些许银子奉送,心意自然是极好的 圣人也必会欢喜。只是二郎终究是公爵在身,常日出入瓦舍未免不雅。”
张环佩道:“奴曾梦入仙境,见几千年人间风物,其中也有一个大唐,有位玄宗皇帝擅长音律,亲设歌舞演绎之所,名曰梨园,此中之人皆称梨园弟子,且引以为傲。若公爷顾忌于此,便可让小公爷在圣人那里先得了允可,那世人自然不敢再有偏见。”
柳二郎一听此话,赶忙附和:“娘子说的有理,只要圣人也夸奖我一句,那便谁也不敢再小瞧这个事情了。”
柳大郎叹了一口气:“阿弟,你自幼便通晓兵书,连阿爷都夸你是个好将才,后来读书文章也通,若要参加科考也没有不中榜的。只是为了我们柳家的安稳,这些年你才隐没了才干,一味的胡混,兄长岂能不知。先前我将你关起来,只是怕你在外胡闹惹下祸端,你若有公孙娘子一半的谋划,当兄长的又何忍如此。”
柳二郎连连称是,柳大郎又道:“某见公孙娘子颇有见识,倒不像平常的勾栏中人,不知能否告知来历?”
柳家既已开诚布公,张环佩便也不好再瞒着:“回公爷,奴姓张名环佩,生父名讳少卿,乃是泾阳公主的驸马,奴生母不被公主所容,被逼自尽,奴自幼年便被弃于农庄,生父不能做主,只能偷偷照应一二,奴才得以苟活至今,如今在瓦舍中卖艺不过谋一生路罢了。”
柳大郎颇有些讶色:“哦?实不相瞒,第一次见时某便觉得张娘子眉眼之间与他有些相像。不料想果是如此。不过你也莫要怨怪张大人,他当年何等才貌赫赫的人物,却迫于皇权,断送了大好前途。如今他一味酗酒,身子也糟践坏了。”
张环佩虽与那驸马并无关联,但此时也觉感伤:“奴不曾怪罪父亲,只是恨自己无能为他做些什么。”
柳大郎叹道:“泾阳公主乃圣人最宠爱的女儿,可谓事事都如她心愿。她当年痴恋张大人过甚,便如笼中鸟儿一般将他禁锢起来,圣人哪怕心有惋惜,口上却没有干涉过一个字。此事连某都有心无力,张娘子倒也无需自责。”
张环佩谢过他的好意,又道:“奴化名公孙大娘在外行走,如今时机未到,还望公爷帮奴遮掩一二。”
柳大郎应了,又说起柳二郎之事:“只是眼下混乱未解,圣人那里不出今日定会召某问话,张娘子应下的三日之期某不敢答应。”
张环佩道:“公爷不如赶在他人嚼舌根之前就和小公爷一起进宫去,主动将此事坦白,再将千两纹银奉上。圣人先得了赤诚心意,谁再胡乱说些什么,便有栽赃之嫌了。至于三日之期,此事之后再论不迟。”
柳大郎琢磨了片刻,便道:“眼下别无它法,如此一试也好。待我着人去支上一千两纹银来。”
张环佩忙道:“这一千两原该是小公爷该得的酬劳,都在奴那里存着。况且此钱奉给圣人,也该实实在在的来路,怎能从柳府开支。公爷稍待,奴让沈家哥哥去取。”
柳大郎见她一卖艺谋生之人,竟然出手这般大方,不由赞道:“张娘子轻财重义,这等心胸实是不亚须眉。”
张环佩笑道:“公爷何须赞奴,是您尚不知小公爷何等能耐。”
柳二郎听她称赞自己,一时喜的眉开眼笑,张环佩冲他眨了眨眼,便出门去叫了沈飞去钱庄支一千两银子出来。
柳公爷派了几个仆从驾了马车同去,众人等了一时,沈飞已将银子取来装好。
柳公爷让张环佩等人先在柳府候着,便带着柳二郎一同进宫面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