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009万法相通
书名:少年必读手札 作者:徽然兮 本章字数:2006字 发布时间:2022-05-15

  “不对!”姜鲜衣反对这个缩句,“缩句应当以简洁为主,知识在水平线以上国民这就不能要,他话的主体就是国民!”


  “你看清楚,他特地强调了好不好?”黄翩繁猛地提高了音量。


  徐西洲皱眉,准备训斥。


  “小声点!”年笑笑一直神游,时不时往历史老师那边瞟,瞧见,当即提前一步,开口制止黄翩繁。


  “特地强调的不应该拎出来吗?”黄翩繁声音又猛地低沉下去,用气声说话。


  徐西洲被他的反差萌到差点笑出声。


  无奈摇摇头,徐西洲接着备课。


  关于孩子们的探讨,对老师来说,听着,就跟幼稚园水平差不多,距离正确答案,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没有太多关注的必要。


  “他是在强调,但这句话的主体不能更改。”姜鲜衣再次强调。


  “是吗?”黄翩繁知道,姜鲜衣这人有个特点,一般重复两遍,那把握就有80%以上。


  他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姜鲜衣的判断。


  一如姜鲜衣相信他天马行空的想象。


  “是的,所以这个论点,应该是,国民应当熟悉本国历史。”姜鲜衣有了黄翩繁的提示,坚定说出自己判断。


  “好,那就国民应当熟悉本国历史……”黄翩繁从不干抬杠的事情,“按驳论,我们可以先假设,国民不应当熟悉本国历史,来反向论证,首先,有什么论证方法可以用的?历史题,用道理论证,恐怕不行吧?”


  “是的。”姜鲜衣点头,“历史讲证据,不讲道理。”


  “诶诶诶……”徐西洲听不下去了,“慎重发言!历史怎么不讲道理了?”


  黄翩繁偷笑,看看徐西洲方向,又看看姜鲜衣。


  姜鲜衣笑着吐了吐舌头。


  “阿sir!我们错了!”年笑笑嘻嘻哈哈,朝徐西洲敬了很不标准的礼,而后给二人眼神,示意继续。


  “好,那道理论证不行,还有什么论证来着?”黄翩繁语文就是个半吊子。


  话刚落,文煜甩来一记眼刀。


  “明天给我把议论文的内容抄十遍!”文煜算是文一班里最年轻的老师,教学方法也就比较粗浅些,再者学科原因,惩罚不是抄就是写。


  黄翩繁直接选择投降,他举起双手,大喊:“文老师你杀了我吧,这样还来得痛快!”


  “我为什么要让你痛快?”文煜柳眉都要倒竖起来,性子硬气点的女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吊儿郎当的油侉子。


  “他抄他抄他抄……”姜鲜衣直接替他应下,继续把人拽回讨论,“郁星河,还有什么论证方法?”


  姜鲜衣对语文很多知识点也拿不准,她更多精力还是放在数学上,这是她喜欢且擅长的科目。


  “举例论证……”郁星河随口说了个,他在帮黄翩繁改作文,没太听二人的讨论。


  试卷很薄,他一直站着,也没地方靠,就左手托着试卷,右手慢慢比划。


  “这怎么举例?”姜鲜衣怔了下,“国民不应当熟悉本国历史……黄翩繁你提出的问题,你来解决。”


  当假设和结论不成立的时候,过程最是折磨人。


  姜鲜衣的数学思维,假设和结论大多数都是成立的,极少出现这种情况。


  “我想想啊……”黄翩繁向来勇于挑战,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活生生踩出一条路来,他略作思索,又大胆挖了个坑,“有没有什么历史事件,是不按本国历史走,然后失败了的?”


  “首先,我觉得,黄翩繁你的脑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姜鲜衣把二人探讨的东西从头开始翻篇,她在纸上画出过程图:


  论点→驳论点→道理论证×→事实论证×


  “但我们后面的路一直走不下去,所以,你的驳论点,完全不成立。”姜鲜衣冷漠宣判起点错误。


  “你不要着急批判好不好?”黄翩繁这种脑回路,要么成才,要么疯,他一定要一条路走到死,破而后不立,绝境生不出希望,才会回头重新走。


  他坚信,世间万法相通。


  “好,我先不急着批判,你这路行不通,我们换条思维来走,行吗?”姜鲜衣退一步。


  “你说。”黄翩繁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直接用事实论证,论证论点是正确的。”姜鲜衣认为,从议论文的角度,无非就这两条路。


  “我记得还能论证分论点吧?”黄翩繁喜欢走弯弯曲曲的路。


  “也可以,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去找事实论据!”姜鲜衣说得肯定。


  徐西洲在这个时候抬起了头。


  他确实没想到,在老师完全不引导的情况下,两个孩子能走到这个程度。


  其实关于论述题本身,这算是高考的一个重难点。


  这个重难点,因为知识点结构,以及学生本身的思维逻辑水平参差不齐等各种原因,在高一高二阶段,历史老师并不会过多进行阐述。


  这种东西,往往是要到二轮三轮复习,才会去讲过程方法和技巧的。


  徐西洲提前拿出来给孩子们看看,也只是为了叫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前进入高三氛围。


  他没想过,会有孩子把题目抄下来,认真探讨,而且,还真摸索到了一条,看似正确的道路。


  “基础打牢是关键,你们高一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都没基础,上哪里去找事实论据去?这题目难度太高了,里边的很多逻辑,在一轮复习没有结束之前,你们既想不到,也想不明白的,都回班上去,准备晚自习吧。”徐西洲刻意给他们兜头浇了盆冷水。


  有经验的老师,都更习惯由浅到深,由点到线,再拉成整个平面,最后组成学生立体价值观。


  这也是白天上课的时候,徐西洲没有放出所谓参考答案,也没有去详细讲解过程的原因。


  孩子不成熟,总是喜欢冒险,喜欢激流勇进,他们没学会走,就想学会跑。


  总是觉得,自己能做对两道题,就已经把基础全部掌握牢了,可以去挑战更高层次的难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少年必读手札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