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寅镇,位于四川仪陇县东南部,东与芭蕉乡接壤,南与蓼叶镇为邻,西靠永乐镇,北接杨桥乡。当时下辖一个社区,十八个村,石骡、柳林就在其中。地势东高西低,有一条河流,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名肖水,由东部平桥入境,西部回龙出境,其主流和分支几乎流经全境各地,水利十分方便。镇中心唤名二龙场,是全镇最繁荣的地方。场子分四个区域,政府、中学、丫河、老街。而丫河作为通达文昌、九龙的交通枢纽,故四区又以丫河为主。丫河向西略走几步,一石坎阶梯靠边而上,数二三十阶,右拐,再一直往上就是老街。
柳林村属镇子西北,与石骡、印台、尖山子、楼房四村相接,四村从山脚依山势向上而走,独柳林大部分地方处环山而围的盆地,且恰有肖水河流经,湾里又有一堰塘乃全镇之最,渔产丰富。堰塘引出两道河沟,上达石骡,下至肖水,过村里大片田地,可引灌,可放排。与邻村相比,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柳林村与我的老家石骡梁于半山接壤,形成月牙之势,故分左右,左唤二长平、猪儿梁,右唤老虎捱,中间折处就是堰塘湾。二长平尽头有两巨石重叠,上圆下方,形同莫碾,故名磨儿石。磨儿石左下望去,见住户数家,分三层,上层一户,下层五户,中层三户。三户之中最为宽敞的就是外婆家。
外婆家房屋是黄土坯成的,盖着青瓦,分九间,呈冖(mi)字型。左边一排最外的是一间歇房屋,墙外有一小猪圈。再往里,紧排打米房、灶屋,中间无过道。米房转拐依次是粮仓房、堂屋,堂屋右去布置就基本和左边一样了,只是右边猪圈更大,还附一牛棚和厕所。
这样的分部近乎对称,在他们那一代却并不稀奇,其原由有二:一是儿子儿媳结婚有地方住,二怕老来与小两口不合受遭挤兑,到时候就要分家,各过各的。后看不是没有道理,婚后舅母与外婆矛盾不断,果真分了家,于是外公一方住左,舅母一方住右。
再说土屋周边,背靠一斜土坡,生得数棵柏树,树下竹篾围一鸭圈。屋前一土坝,下方竹棚一片。坝子边两杆柏树要比屋后的几棵大得多,正对大门,与门上尉迟恭、秦叔宝相忘。右前方引一条阔路出去,路头一鸡圈,挨着一杆芭蕉和一棵梨,路尾是晒粮食用的石坝。土坝的左边一条小路从垓(gai)阳绕李树达牛棚门外,经牛房外侧绕到棚子后面,见一苕缸、苕池。
除这些,整座屋子再向外阔去,就是一块块土地了。
我为什么要介绍大寅和柳林呢?如今的故乡毕竟已不是当初的故乡,但又是当初的故乡缔造了我快乐纯真的年岁,安置了我的童年并使其得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