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昌衡因为在一年内平定了西 藏叛乱,表现太过出色,引起袁世凯的忌惮。1913年6月底时,他被改任为川边经略使,尹大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一手提拔的胡景伊顶替他成为新的四川督军,掌握了实际的军政大权。年底时,尹昌衡与蔡锷一起被骗到北京,以“亏空公 款”的罪名判了九年徒刑。
与狂放不羁的尹昌衡不同,胡景伊颇有城府。他是日本留学生,曾经也是革 命党人,却在广西革 命党响应武昌起义,推举他为广西都督时,逃去了上海。等到革 命成功后,他又去投靠革 命党人熊克武,为孙 中山所痛恨。
尹昌衡因为同乡身份,提拔他为自己的副手。结果他上位后,又马上投靠了袁世凯,趁尹昌衡在外平叛之际,掌握了四川军政大权。后来此人还屠杀在重庆的革 命党人及讨袁军骨干300余人。夫君有这样一位背信弃义的上司,魏氏又岂能不担忧。
其实魏氏有点小瞧了自己的夫君。顾毓虽然不通军事,但举人出身的他,一辈子只去过一趟京城,也就是去赶考,可回来后就决定远离官场,未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虽然尹昌衡因为欣赏顾琨,对顾毓也多有拉拢,他却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等到7月份胡景伊接替尹昌衡掌握四川军政府的实权后,顾毓趁着大儿子结婚的机会,将妻子送出国,并叮嘱魏氏等小儿媳妇生产后再回国,也是在避祸。
顾毓本人留在成都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他负责铸造的四川铜元质地优良,样式大方,深受老百姓欢迎。发行后马上取代了大清铜币的地位。除此之外,顾琨在美国采购的第一批生产线也已经开始正常运行。
胡景伊上位后忙着排除异己,像顾毓这种不属于任何派系的官员,又有能力,就算要换,也不急于一时。只是顾毓虽然谨小慎微,但麻烦却还是自动找上门。
熊克武率领的蜀军在南北议和后,一直驻扎在重庆。袁世凯6月份将尹昌衡调走后,8月份熊克武就在重庆宣布独立,并成立讨袁军。胡景伊与熊克武私交甚好,却一点都不讲情面,短短几个月就以雷霆手段将讨袁行动镇压了下来。
熊克武本人倒是逃走了,但偏偏他在重庆期间征用的宅子正是顾家的。这也与顾家老小都不在家有一定关系。本来这种事情,顾毓是受害者,但谁能与军阀讲理?胡景伊正愁找不到理由,马上以通敌嫌疑撤了顾毓的厅长职位。
撤职事小,生产线事大。顾琨采购的第二批生产线收到头款后,已经搬到了码头的仓库,只等收到尾款就发货。可顾毓的职位都撤了,下一任厅长是胡景伊的心腹汪林。此人鼠目寸光,只想着捞钱,不肯签字拨款。
生产线停在码头仓库,每日还要支付租金。顾毓只得咬牙将自家的商铺和田地都卖了,凑齐了尾款。等第二批生产线抵达四川,听说是一些织布机,汪林觉得利润低还麻烦,就将建好的厂房租给其他商人,拒绝接收这批机器。
顾毓没有办法,只能将织布机搬到自家宅子内。随船来的技术工人则租了邻居家的房子暂时安顿。虽然不懂机械,但顾毓略通绘画,自己设计了几种花纹,织出来的布匹大受追捧,没用多久将尾款翻倍赚了回来。不过这是后话了。
无论如何,顾毓短期内实在没办法支付两个儿子在国外的生活费。顾琨还好点,他厚着脸皮吃老婆的软饭,只是他冀望建立的工业体系就此夭折,打击不小。以前聚集在他身边的同学也都纷纷远离,反倒是李佳成经常过来劝慰他。
相对而言,顾魏的情况更加艰难,他需要承担起一家四口的花销。没错,巧儿已经在年初生下一个男孩,取名顾陶。顾魏希望儿子有陶渊明的高尚品格。他自己却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顾魏不得不又开始写小说。自从巧儿怀孕后,他翻着花样地说甜言蜜语哄巧儿开心。老套的才子佳人小说,加了这些甜言蜜语后,不止女人们爱看,连男人们也想买一本学习学习。顾魏的笔名是“燕南北”,现在也算小有名气,稿费涨到了千字二元,一个月竟能赚到60元。
魏氏也颇有头脑,将两室一厅中的一个房间出租给了一对留学生夫妻,贴补了一些房租。她自己住在客厅,用屏风隔开。魏氏还尝试做一些吃食,拿去学校附近卖,也能贴补一些家用。
那个时候,一个公派留学生的生活费也不过10个日元。虽然辛苦了一点,倒也可以维持生计,甚至还能给美国的顾琨寄钱。顾琨收到汇款,狠狠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蒋瑛被吓了一跳,心疼地道:“你这是何苦?”
胡子拉碴的顾琨将蒋瑛用力抱在怀中道:“小瑛,这段时间辛苦你了!都怪我混账,娘和弟弟都在努力赚钱,我却只知道怨天尤人。”
蒋瑛哽咽道:“我有什么辛苦的。只要你好好的,我也就好好的。”
“我想通了”,顾琨松开蒋瑛,走到窗前,看向青葱一片的校园,高声道:“不掌握军队,想要工业救国,就是个笑话。你爹说得对,现在的中国,军事才是最重要的。”
他转过身,凝视着蒋瑛,低声道:“对不起,小瑛,我决意从戎,没办法再给你一个安定的家。你会不会怪我?”
蒋瑛冲进顾琨的怀中,紧紧抱住夫君,哽咽道:“你若是从戎,我就随军当个护士。总之,你别想离开我。”
顾琨抚摸着妻子的长发,柔声道:“好,我们生死不离!”
1914年夏,顺利毕业的顾琨与蒋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同年毕业的陈东博回到家乡广东,开始踏上政治舞台。李佳成坚信工业救国的理念,决定追随詹天佑前辈,去粤汉铁路总公司为中国的铁路建设贡献力量。两人与顾琨都再无交集。
这一年里,“袁大头”已经在全国通行。与此同时,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了中华革 命党,希望继续同盟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