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仁接到老友蒋柏的来信时,已经是1913年夏末。信中委托他以长辈身份代为主持蒋瑛与顾琨的婚礼。对顾蒋两家的联姻,张康仁自然是乐见其成。
因为帮助顾琨联络美国商人购买生产线,张康仁的能力得到了新任驻美国大使的认可,在6月底被任命为驻华盛顿特区大使馆二等参赞代办使事,也算有了出身。此后他又协助北洋政府从美国购入军械弹药,还因此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白宫为女儿举行的婚宴,这就是后话了。
顾琨请了十几个男同学当他的伴郎,包括同寝室的陈东博和李佳成。陈东博比顾琨还要早结婚。他在第一年的圣诞舞会就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一位能说出TOD'S飞行员表来历的南洋富商女。两人也算是志趣相投,恩爱了一辈子。
李佳成原本对顾琨有些偏见。但自从顾琨不计前嫌,请他帮忙协助生产线的采购,他就对顾琨印象大改,觉得此人并非纨绔子弟,不仅能文能武,而且心胸宽阔,现在倒成了顾南荪的迷弟,在婚礼上拼命帮着挡酒。
因为顾琨委托唐人街的帮派寻找被美国工厂辞退的中国技工,并劝说他们去四川定居。婚礼也来了不少帮派人士和中国技工,这些人奉陈师傅为主宾,纷纷恭喜他收了个有出息的徒弟,倒也其乐融融。
顾琨和蒋瑛的父亲都抽不开身。一个是新成立的四川军政府商务厅厅长,一个是新任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都是大忙人。好在两人的母亲不惜千里迢迢赶来参加子女的婚礼,见证二人的爱情。
婚礼最后在纽约的领事馆内举办。因为顾蒋二人都不是基督徒,就没有去教堂举办婚礼。而中式婚礼需要提供宴席,举办条件更为苛刻。当时纽约的中国餐馆规模都比较小,也只有领事馆既有厨房,又有宽阔的大厅,可以举办如此大型的婚礼。
因为顾琨是赛艇队成员,好事的队友们建议顾琨用赛艇将新娘子从耶鲁接到纽约岛。这个建议被顾琨采纳了一半。他将蒋瑛从住宿的旅馆划船接到了位于港口附近的中国领事馆,还引来不少纽约市民围观。
新郎顾琨划船迎接新娘的幸福瞬间还登上了纽约时报。不过这篇报道的主题并不是婚礼,而是婚礼上的一场慈善募捐。美国传道士Joseph Beech,中文名为毕启,是华西协和大学的首任校长,此次回美正是为了筹集建校经费。
顾毓作为四川商务厅厅长,曾与这位校长打过交道。闲聊的时候,顾毓得知毕启近期会返回美国筹集经费,就邀请他参加大儿子的婚礼。没想到毕启看到婚礼上有很多美国富商,直接将婚礼变成了慈善大会。
因为他的演讲情真意切,不止商人们和大使馆成员慷慨解囊,连来参加婚礼的耶鲁大学学子、帮派人士、华裔技工等也都略尽绵薄之力,最后竟然筹集了200多万美金,传为一时佳话。
婚礼结束后终于被送入洞房的小两口累得瘫倒在床上,都不想动弹。顾琨到底练过武,先恢复过来,帮蒋瑛将礼服换下,又卸了妆。两个人吃了点红枣花生,喝了交杯酒,这才感觉缓了过来,相视一笑。
顾琨轻吻了一下蒋瑛,笑道:“我都以为要毕业后才能娶到你了。”
“谁让你不老实,偷偷跑去见我爹,让他看出你是一只大尾巴狼。”
“那我这只大尾巴狼,今天就要吃了你这只小白兔!”
两个人鸳鸯交颈,被翻红浪,一番云雨过后,顾琨习惯性取了一支烟,正要点燃,被蒋瑛在背上拍了一巴掌,阻止道:“不许抽烟,说不定我肚子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孩子。”
顾琨连忙将烟收起,用耳朵贴近蒋瑛的肚皮装模作样地听了起来。蒋瑛推开他,抱怨道:“你脑袋好沉。”
“孩子啊,孩子啊,你看看你娘,这才刚结婚,就已经嫌弃你爹了。你将来出生,可不能当个不孝子啊!”
“胡说什么呢?我哪里嫌弃你啦!”
“不嫌弃?不嫌弃,就让我这只大尾巴狼再吃一次小白兔!”
第二次云雨过后,蒋瑛实在是没了力气,昏昏沉沉地睡去。顾琨拿起烟,去洗手间抽了一根烟。他现在着实有些烟瘾。
这一年里,顾琨又要忙着学业,又要与各方人士打交道。不仅要考虑购买的生产线能否在四川顺利投产,生产的产品是否可以顺利进入市场,甚至还要考虑这些生产线将来是否能改装成军工线。千头万绪,让他这个连茅庐都没有出的大学生一力应对,有如千钧重担。
无奈之下,顾琨只得请了李佳成和一些信得过的四川籍同学帮忙,勉强应付了过来。就连这次婚礼,要不是两位母亲过来帮忙,他真是抽不出时间筹办。好在第一批生产线已经运到成都,随船过去的还有一批技术工人,现在已经顺利开始生产。
希望四川的局势可以稳定一些吧,顾琨将烟蒂掐灭,又洗了把脸,这才回到卧室,在蒋瑛的额头上吻了一下,熄灭电灯,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