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戏的片段是慕倾城一剑刺向冷凝的戏码。
慕倾城一步步拥有了自己的势力,既保全了自己的国家,又釜底抽薪的颠覆了冷凝泱泱大国的政权。
慕倾城本来并没有想杀死冷凝,他只是想像当初冷凝软禁他时一样把冷凝也软禁起来,可冷凝的自负不允许自己失败,于是毅然迎上了慕倾城指向他的利剑。
锋利的剑尖穿胸而过,冷凝笑着吐出“愿君长安……无悔相识……”
慕倾城从震惊到意难平,从恼怒到了然,他从未有过战胜冷凝的喜悦,只是感叹终究是心意不通的一场黑白错乱。
冷凝临终遗言死后想以红衣下葬,慕倾城并未如他的意。
冷凝这块的感情处理层次本应很细腻,可宋北却体会不出那种感觉,为免拍戏时被刘导反复折磨,他一直想提前和蓝誉练练,刺激一下灵感。
“你这块儿虽然没说出我后来从你留给我的书信里找到的后半句话,但表情应该要做到位的,这样我在后来看到你未出口的后半句时才会有深层次被触动的表情呈现,要不然硬接的话会尬。”
“比如呢?我觉得冷凝的悲痛已经表现出来了啊。”
蓝誉摇头,“你悲的是未如你意的结局,你痛的是眼前的人看着近却那么远,可你不觉得还里还应该体现出不舍吗?不舍没有开花结果,不舍没有并肩而行,不舍终究是一个黄沙埋骨,一个高台楼阁,黑与白,阴与阳,冷与暖,到最后终究还是遥遥相对。”
蓝誉手指点了点道具书信里“愿君长安,无悔相识;可惜有憾,不能厮守。”这句话。
“你说出了这前半句,呈现出虽悲有痛并不后悔的姿态;那后半句是留给我自己看的,可未出口的有憾和厮守的表情你是要在死前表现出来的,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结局。”
宋北点点头,又摇摇头,认同,但是演不出来,无从下手。
蓝誉进一步讲解,“就是当我看到这封信时,回忆起你死前最后一眼望向我的表情,我的心里才真正对你曾经的极端行为表示原谅,这样我才会从此只穿黑红衣,和想象中的你并肩而行,在这世间替你完成统一诸国的霸业。”
“最后一眼……”宋北皱眉思考要怎么演才好呢。
话已说到位,蓝誉静候一边等着宋北入戏。
纪驰菲作为资深原著粉一枚,真的对蓝誉很敬佩,不管心里喜不喜欢这个角色,但只要他演了就要演好,而且不但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揣摩到位,还能细致精炼的分析出对手戏之间碰撞的心路历程,怪不得韩竹说和蓝老师对戏总是受益匪浅的。
相比蓝誉的融会贯通,宋北明显还是蒙的状态,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纪驰菲恨不得照着宋北的后脑勺打一下,这宋北到底有没有读过原著啊?害得蓝誉费了这么多口舌还不开窍。
《谁说倾城是佳人》这部小说宏观布局建立在政权对立的基础上,大国王者的唯我独尊,小国王储的与世无争,一个野心勃勃,一个淡泊功名。
从一朝相遇被惊艳,到以为的女扮男装却是如假包换的真身,从不顾世俗的眼光不折手段的强求,到迫使温柔少年被动强大后的步步为营,两人之间每一次的攻与防都是一场精彩的对决,引着读者越陷越深。
纪驰菲猜测着,陌七大大之所以让故事以悲剧结尾,想要传达的应该是一种“爱可以无边界,但需要志同道合”的态度。
宋北想不明白,蓝誉就让宋北继续认真看剧本,有的时候对剧本的理解真的要反复研读才能悟出来,才能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中和主人公当时的心态产生共鸣。
纪驰菲有发现蓝誉和宋北对戏时,王思远也在旁边听着,虽然王思远私下里从来没找过蓝誉给他讲戏,但蓝誉每每给别人讲戏时他却总在旁边偷听。
韩竹说这是因为同一个公司的人,承认自己比别人资质差抹不开面,再说了,如果王思远请教了,蓝老师也耐心讲解了,可王思远依旧没听懂那可就更糟了。
如果说纪驰菲对宋北的印象是不深交可言谈的话,那她对王思远就属于根本看不上,直觉这个人不可靠。
她有在片场观察过王思远的一举一动,这人看上去把自己的姿态摆的很低,溜须拍马导演组,和主演们套近乎,但是眼神里藏着算计,笑容也假的让人不舒服,就冲他对群演态度不友善就能看出来他是典型的有用之人巴结,没用之人滚蛋的功力嘴脸。
宋北还在那自行领悟,蓝誉唤丫头要水喝。
纪驰菲拧盖倒水的动作现在练得那叫一个快,她还一脸崇拜脸的问蓝誉,“蓝老师是怎么做到的不但把自己所演的角色琢磨透,还顺带着把别人的角色也体会到位啊?”
蓝誉挑眉,“你以为我天天躲在一边看剧本是装样的吗?不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不将每个角色融会贯通,无论是对手戏还是个人戏都无法严丝合缝的表现精准。”
纪驰菲腹诽,说的好像你躲在一边光看剧本了一样。
蓝誉喜静,等戏期间都是偏居一角戴耳机看剧本不理人的。而城哥或者纪驰菲、夏暖她们呢,一般不是在组团打游戏就是各自刷手机。
纪驰菲除了设计稿是亲生的,其他的事都不太乐意操心,所以夏暖那一般都是叫城哥去帮忙的,纪驰菲就负责给蓝誉背水就行。
蓝誉和纪驰菲两人单独相处时,蓝誉有时不擅长找话题,便让纪驰菲多看书少玩手机。
“啊?”纪驰菲接过蓝誉递给她的几本书,发现蓝誉原来不只是看剧本的,他还备了有关音律和茶道还有棋谱的书,这些都不算什么,蓝誉还喜欢看《诗经》。
于是纪驰菲就和蓝誉探讨起从古文诗意中挖掘中华民族服饰的传统文化底蕴,他们从春秋战国时的深衣袍服,谈到汉服的褒衣广袖,再到唐代的齐胸襦裙,又到清宫旗装爱以镶滚绣为装饰。
两人一遇上国风的话题就很投机,纪驰菲说她每每画设计稿时都爱从古诗书的字里行间中寻找意境,以此来构筑国风服装的文化内涵。
蓝誉认同道:“古风今韵是千年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然而,相较于《唐诗》、《宋词》、《元曲》,我更喜欢《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纪驰菲也非常喜欢《诗经》,她说那里面的话句句唯美,读来很是令人驰往。
蓝誉挑眉看着纪驰菲笑,“那你就没事多看看,总比刷手机有意义。”
蓝誉说完只给纪驰菲手里留了一本《诗经》。
纪驰菲打开随手翻了翻,发现这个蓝洁癖居然会在书上留下痕迹,这不太像他作风啊。
再一细看,纪驰菲发现蓝誉划线的地方都是描写“炙热情感”的语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样的字句把纪驰菲看得脸红心跳,不知道蓝誉这是有意引导,还是自己多想了。
可蓝誉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字句下划线呢,还非要给她看《诗经》。
自打蓝誉有事没事就和纪驰菲谈《诗经》,纪驰菲就开始隔三差五的失眠,梦里都是蓝誉和她告白的场景。
全剧杀青的脚步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这蓝誉到底是告白,还是不告白呢?
纪驰菲揪的头秃,冥冥之中觉得好像总有一天会发生点什么大事。
纪驰菲这一腹诽,脸上的小表情多变,蓝誉忍不住逗弄纪驰菲道:“丫头,你有异议?”
“没,我哪敢有什么意义,少爷说的都对。”纪驰菲转移话题道:“蓝老师赶紧为宋老师指点迷津吧,要不我怕宋老师困在那最后一眼的情绪里死不瞑目。”
围观的人笑出了声,连编剧和刘导也来凑热闹,宋北有点脸红,这是技不如人啊。
刘导这个老狐狸不拍戏时很会说笑,他打着圆场调侃蓝誉道:“蓝老师的精彩解读也让我学学,好让我也取长补个短。”
蓝誉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最后一眼的可惜有憾,不能厮守,既要体现出不舍,也要体现出圆满,不舍我之前已经解释了,圆满是冷凝想到他死在那个曾经与世无争的白衣少年面前,用自己的血喂他的剑,用自己最后的一眼盯成了慕倾城胸口的朱砂,从此不忘、相随,所以冷凝这个角色的最后镜头才凝固在温柔的笑颜下,虽死犹生。”
宋北终于领悟到蓝誉话里的精髓,“曾经温柔的白衣少年是冷凝心中的白月光,他步步为营想要拥有白月光,可最后白月光被他所逼变成了另一个他,而那个改变白月光的人最终凝结成慕倾城心口抹不去的朱砂。”
纪驰菲在宋北的杀青戏时落了泪,宋北把那天蓝誉给他分析的剧情深意全都表演出来了,为《谁说倾城是佳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纪驰菲这感性一哭,可把蓝誉吓坏了,他不明所以道:“哭什么?”
宋北却乐颠颠跑来逗纪驰菲,“纪老师是被冷凝感动了还是被慕倾城感动了?”
纪驰菲擦了擦眼泪,吐槽宋北出戏真快。
演员往往出戏要比入戏更难,投入的情感不是说咔就能停的,可这种出戏困难症纪驰菲竟然从来没在蓝誉和宋北身上看到过,也不知道他们这是互相心里有抵触还是表面配合真默契。
慕倾城在冷凝死后还有三场戏份,一场是读书信忆往昔,一场是抚碑自苦,一场是代冷凝完成他生前的宏愿登临天下。
最后一场登临天下的戏蓝誉之前就已经拍完了,剩下另两场戏还需要转场拍。
眼看就要全剧组ending了,吃货花痴团却作起妖来,为庆祝《谁说倾城是佳人》这部戏即将杀青,纪驰菲请全剧组吃榴莲,预祝倾城这部剧上映后“香飘万里。”
蓝誉捂着鼻子问纪驰菲咋想的?这是香飘万里吗?这是想直接给人晕过去吧!
由纪驰菲、韩竹、夏暖带领的吃货花痴团在倾城剧组的片场可是很有名的,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她们不只花痴自己剧组里的男演员,还“爬墙”去隔壁的剧组花痴别人。
之前就有隔壁剧组的人在片场吃榴莲,勾的倾城剧组里的爱吃榴莲的小姐妹们蠢蠢欲动,可她们的想法愣是被蓝誉给浇灭了。
蓝老师说了,只要她们不在片场吃榴莲,在杀青之前她们吃的所有零食都由他请。
于是,自从有了蓝老师这句话,吃货花痴团的成员越来越壮大,不只囊括了服化组的所有人,还有道具组和摄影组的部分人。
这回都要转场了,纪驰菲也得让隔壁剧组闻闻味,于是纪老师不但买了20个榴莲,还预订了一个三层的榴莲味蛋糕。
这在有洁癖的蓝誉面前是不能容忍的,他先是躲去了车里,后来感觉车里都有股怪味,便把车开回了酒店,反正转场前也没有戏需要拍了。
导演组看着这帮小丫头作妖,刘导这个老顽童便带领着大家伙一起融入其中,倾城剧组的片场一片欢乐融融,只有蓝老师不见人影。
先斩后奏的纪驰菲,都能想象到蓝誉的脸色有多臭,哈哈,不管了,谁让他和她打哑谜,戏都要杀青了,他那还没个痛快话。
纪驰菲就是要臭臭他,顺便让蓝誉意识到对她喜欢吃的东西一定要有包容度,否则的话受罪的只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