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造筏渡冥河
书名:弘愿纪 作者:佛国的弘愿 本章字数:2080字 发布时间:2022-05-07

走了几百米后,正道化身变大。


“还有三里路,弘愿我们还是飞过去,上来吧!”


有为师兄即时说话“正道,我和弘愿走过去,你先去看看,正前方哪里茂密丛林,有竹子林更好。我们造筏渡河,这样方便一点。”


又转头对弘愿说“弘愿,你觉得怎么样?或有更好的方法。”


只见弘愿一路都不说话,所以问道。


“一切听有为师兄的,我只是有些疑惑。为何天王要封印冥河在这里,这里的异状,也没有人解决。”


世间之事,皆有因缘和合而生。有善就有恶,有好就有坏。


非单独而存在,有因必有果,有果必知因。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一切交给师兄,我处理为你护法开道渡河!”


说是语时,正道就飞到他们的上空。喊到“有为师兄,我在前面看到一片竹林耶。”


“走吧,弘愿!”


有为师兄一跃上空,就到正道背上。


弘愿也紧跟着跳上去。


“辛苦了,正道!带路吧!”


不一会儿,眼前就出现一片竹子林。是青节高竹子,最合适来做建造材料!


弘愿说道“正道,很不错,这里的竹林很适合,就在这里。我们找个空旷地方下去。”


青节高竹,成材的直径是二十厘米,高三十米。


“有为师兄,这个竹筏怎么造?”


“砍十米的竹子来做,四十八根并排做筏,再用四根在底下,均匀分布固定;三根在面上,分头中尾绑定。用藤蔓作绳子!”有为有条不紊地看着竹子说道。


弘愿马上领悟到,四十八根竹子,象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以弥陀愿力来渡河,实际上是渡生死长河;


十米是十法界。十法界是指: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三贤位: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二者合为九界众生,最后再加上佛界。


底下是四根是象征着以四修(恭敬修、长时修、无余修、无间修)为底心,稳固不坏!


面上三根是象征着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虽然是造筏,其实是再度已度人。为佛法之力,做凡夫之足行筏。


顿时合掌向有为师兄“南无阿弥陀佛,师兄真是佛法入心,看来师兄知道怎么过冥河,或者将要化冥河为清水。今日真实了知师兄的慈悲为怀。砍竹子交给我吧!师兄,你去找藤蔓。”


正道兴奋着,抢着说“搬运工就是我也,嘻嘻!”


有为点头“就这样,分工明确,开始吧。尽快完成!”


转身去找藤蔓了!


弘愿伸出右手,罡气化刀。选择成材的青节高竹,很快就砍完了,做筏的竹子。


正道也快速的搬运竹子到河边。


弘愿最后还砍了一根三十米的,来做筏桨。


一时有感,弘愿高声唱赞偈言: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弘愿的赞歌声,


佛音缭绕,喜穿竹林。音震凡尘,动惊禽兽。


群鸟围绕空巡飞,蚂蚁群落环形走。


“有为师兄,我们弄完好了,材料都已经搬到河边,现在去组合吧!”弘愿远远地看到有为,对他喊到。


在河边,水面平静如砚台,虽有风吹,水面却不曾涟漪。不知道的,根本不知道是河水,上空没有飞鸟,沿边没有禽兽来喝水。诡异也!


有为师兄用神通技很快就把竹筏组合绑结实,筏长十米,宽七米多。足够他们乘坐,弘愿拿着船桨竹竿,正道静静地在等待。


“弘愿、正道,我们走了。”就把竹筏缓缓地推下冥河里,刚碰到河水,就有滋滋的声音。


好像冥河水有些腐蚀,有为师兄,即时把竹筏拉上来。


对着竹筏,合掌口称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三声,竹筏放出金色光,光芒四射,又缓缓散去。竹筏已经是退掉绿色化成金色,如黄金一般。


有为再次推下去时,此时是平静无事。


弘愿和正道快速的跳上竹筏,有为最后推一把,才跳上来。


竹筏慢慢在冥河中滑行,由弘愿来划桨。有为师兄闭目,双手结莲花印,静坐在竹筏中间,正道好奇的看着寂静四周。


划了十里水路,有为师兄突然,睁开双眼。神情安稳地看着弘愿说


“弘愿,你知道我们明明可以使用神足通过河,可为什么还要造竹筏吗?”


“是因为带着正道吗?”


“不是。”


“是因为师兄要显示佛法,教示净土法门。”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


西方进道胜娑婆,缘无五欲及邪魔;


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


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


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


有为继续摇头,“也不是。”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这些法义你我都熟悉,但在里不是。你可记得,冥河村的村长说过,冥河是魂散魄灭。我猜的没错的话,应该就是它的第八识。是不完整,有缺了,经过特殊情况留存了下来。”


第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


第七识为末那识,


第八识为名阿赖耶。


《入楞伽经》中云: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末那,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


“那有为师兄,造竹筏是有何用意呢,难道是……”


听着弘愿将要说出来,有为摇头示意,不用再说,到时自然就知道了。


尔时,一直不动的河面,突然前方河水旋转起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弘愿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