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天一大早到东来大教堂做弥撒,是“古惑叔”马彬的固定习惯。马彬既是鸿运帮的前元老,亦是一名老资格的天主教徒。
背叛了罗七凯的马彬,早在九十年代就获得了“教友证”。但是,这不能证明他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相反,他成为天主教徒的动机不纯。
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东来市就有澳门商人出没。相对于那时候的香港商人群体,澳门商人的实力弱很多,但还是远比大陆人有钱。进入九十年代,东来市已经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澳商帮”。
澳商帮分为两派,一派信仰天主教,几乎都读过澳门本地的教会学校,人数少,但实力雄厚;另一派信佛,基本从澳门本地的“红底学校”出来的,甚至还有人不识字,他们人数较多,但以中小商人居多。
前者属于澳商帮的高端圈子。
在那个年代,若东来市本地人想扎进澳商帮的高端圈子,前提条件是成为一名天主教徒。这正是马彬成为天主教徒的起因。
葡萄牙是天主教的传统势力范围,而澳门曾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天主教一直是澳门的第二大宗教。
扎进东来市的澳商帮高端圈子,确实给重利轻义的马彬带来了不少实质性的好处。若单单依靠“天马物业”那微薄的经营利润,马彬是养不起手下的上百号马仔的。
在澳门回归前,给东来市的澳门商人讨债,一直是天主教徒马彬的一条财路。
就讨债而言,“三七开”是那个年代的行规(黑帮要三,债主得七),难追的钱甚至去到“四六开”。那个年代的法治不健全,请律师打官司讨债,费时费力效率低,经常出现赢了官司却收不到钱的现象。
……
在林慧敏邂逅罗小鲸的那一个星期天,天主教徒马彬一如既然地一大早起床。他在洗刷一番后,用电话招呼住在其家附近的两名马仔:
“你俩快点到我家吃早餐,吃完早餐后送我去大教堂。”
“收到,老大,我俩已经起床。”
五分钟后,两名忠心耿耿的强壮马仔出现在马彬的家门口,那是一套复式两百方的单位。看到两名熟面孔的成年男子后,住在马彬家里的漂亮女保姆给了俩人开了门,一老一少鱼贯而入。
“老大,早上好。”
“早上好,彬哥。”
“你俩坐下来陪我吃早餐。”在宽敞客厅吃早餐的马彬说。
年轻漂亮的小保姆关上大门后,两名住在同一小区的马仔走进客厅吃早餐。与年轻的马仔狼吞虎咽不一样,年纪偏大的马仔只喝了两碗粥,就停下了自己的碗筷。
“傻东,今天不舒服吗?我看你好像没有什么胃口。”马彬对年纪偏大的马仔说。
他的绰号为“傻东”,人其实不傻。
“彬哥,我建议您今天别去教堂了。前天,我陪您去笑果岛大学城见王阳,我听见,他亲口劝你这一段时间少出门……彬哥,我觉得,既然王阳那样说了,您今天还是待在小区吧。我们所住的小区管理完善,兄弟们也离您家近,远比您跑到外面安全。”傻东说。
“傻东,你的建议很好……但是,李老板昨晚从澳门跑来东来市,他打电话给我,说今天要跟我在大教堂碰头。他是澳商们的领头人物,你说,我今天能不去吗?”马彬道。
五分钟后,天主教徒马彬带着2名马仔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