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耳和刚察觉巴清姑娘身份的蒙恬自然是因为同一个原因,但却又不能明说。所以对秦王政的问话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措辞,便只能沉默。
巴清自然是不想和嫔妃成群却还一心想要和自己成亲的秦王政有太多牵扯,但这个理由也是不能明说的,她抬头看了众人一眼,最后落到蒙毅身上,随即脑筋一转,有了办法。
只见她弓腰施礼道:“陛下,上卿大人是何等智慧的人,他才能做陛下的参乘。我的才智不及上卿大人的百分之一,这参乘之职是万万不能胜任的。”
秦王政也看向蒙毅,眼眸深沉,发自肺腑地赞道:“小兄弟太谦虚了。不过你说得对,蒙上卿的确是我大秦国不可多得的。大秦国能统一天下,平定九州,功劳最大当属蒙上卿。”
吴耳闻言,心下暗自惊诧。他知道蒙毅是秦王政最亲近的大臣,却没想到在秦王政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即使他蒙毅才华再过人,也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比起冲锋陷阵的王翦王贲父子、蒙武蒙恬父子,他能有多大的贡献,怎么也称不上“功劳最大”。
倒是巴清听了这话很是受用,毕竟蒙毅是自己的男神,粉丝看偶像怎么看怎么好!当然是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崇拜他才好。而且在她看来,小小年纪就能让心怀天下、阅人无数的秦王政任命为参乘,与自己同吃同卧同行,可见蒙毅的智慧之高。
秦王政话锋一转,又落到巴清身上:“在我看来,小兄弟和蒙上卿一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你比蒙上卿更多了一份侠肝义胆,这是我大秦国以后管理天下所需要的。所以小兄弟就不要拒绝了。”
听他的话,是铁了心要自己做参乘了。巴清暗暗叫苦。
就在这时,蒙毅说话了。他淡淡地道:“陛下,你是说臣不够义勇吗?”
“爱卿,不是寡人一个人说,是群臣都这样说。”秦王政笑道,“这些年来,你一心只为寡人统一天下安定九州出谋划策,何曾正眼看过芸芸众生。寡人甚至觉得,爱卿就是上天专门派来辅佐寡人一统天下的,与这尘世烟火无关。你自己想,可否是这般?”
蒙毅闻言,目光扫过巴清,却是不语。
秦王政见他不答,于是问蒙恬道:“蒙将军,你来说说,寡人于蒙上卿所言,可有一字不属实?”
蒙恬连忙弓腰赔笑道:“大……陛下,蒙毅从小性子就淡,不争不抢,不吵不闹。因为这事儿,没少被我爹娘心疼说教。不过,臣以为,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般,他才能专注于为陛下、为秦国效力吧。”
蒙恬貌似在附和秦王政的话,实际上却是在维护自家弟弟。由此可见,蒙氏兄弟手足情深。
秦王政闻言大笑:“哈哈哈,将军言之有理。寡人就说嘛,上卿就是上天专门派来辅佐寡人的,想以前,寡人率兵南征北战,浴血奋战死伤无数,依然战绩寥寥。但这些年听从上卿大人的策略,将士死伤极少,并顺利统一五国。纵然上卿眼中无苍生,苍生却因上卿而少死别。这是寡人之福,也是天下苍生之福。”
蒙毅神情寡淡地道:“陛下既如此说,臣也就不自谦了。请问陛下,既臣无义勇也能助陛下让天下平定百姓安乐,那义勇也不是必备品罢。”
秦王政闻言,略微怔忪,随即笑道:“好,好,上卿所言极是。小兄弟做参乘一事后议罢。”
众人闻言,都舒了一口气。
蒙恬拿出家长风范来:“请陛下客厅里上座。臣去安排宴席款待贵客。”
一行人往客厅里走。就听秦王政道:“小兄弟为官之事再议,但上战场一事今日且定了,不允。将军可听好了?”
蒙恬求之不得,连忙回答:“臣记下了。”
此话不重,却不容辩驳。巴清第一次感受到秦始皇的皇威,心下有些震慑。同时她也知道此时说多错多,索性就不吭声。
等到厅里坐下,秦王政这才顾得上看向扶苏,道:“你来此作甚?”
扶苏有些瑟缩,却又不敢不上前。只见他弓腰乖顺回答道:“儿臣听闻将军大人即将出征齐国,特来向将军讨教领兵打仗之事。”
这话深得秦王政的心,他赞道:“好!我大秦国的大公子就该体恤将士,关心时事,心怀天下。”
扶苏明显略去了自己执意要跟随上战场的事情,蒙恬等人也并没有揭穿他,都依顺着秦王政的话题夸了他一顿。
扶苏在父皇面前毫无刚才的霸气,他略显拘谨地笑着,一眼明亮的眼眸里却装满了不甘。他对吴耳道:“吴副将,今天最幸运的人是你。你可要好好听将军大人的话,别拖了后腿。”
“副将?!”秦王政一愣,看向吴耳,“吴公子,寡人没有记错的话,你是制砖的吧。哦,对了,你还做泥塑人。什么时候进军营的?”
蒙恬此时正好吩咐管家设宴后从厅外进来,闻听此言,上前禀报道:“回禀陛下,是臣刚才征收吴公子进军营。”
秦王政:“为什么?”
蒙恬谨慎地答道:“回禀陛下,吴公子来咸阳之前,曾在齐皇宫担任御林军统领,对齐王和丞相后胜极为熟悉。只因齐王奢侈淫荡,吴公子看不惯,便离开齐国来到咸阳。现在我们攻打齐国,有吴公子这样的人才,便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所以臣便命他担任副将一职,即日与臣一起出征。”
蒙恬这话术,让巴清和吴耳折服又感激。因为他在坦诚中又含有信任,甚至有强烈的“得到虎将”的喜悦。这是传达给秦王政一个极其明显的讯息:“此人不但可信任,还能起决定早日胜利的作用。”
秦王政听了蒙恬的前半截话,本是顾虑重重的。但在听完下半截话后,他没有提出异议,只是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