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 年3月,德意志联邦家庭会议在法兰克福召开,大哥重申了一下自己在家庭里的地位,并且由家长升格为族长,一时间风头无两,二哥只能在一旁画个圈圈诅咒。
奥地利高兴了吗,没有,根本没人尿他这一壶,皇帝御前坐,底下无大臣,马的,连个实权也没有,主动给弟弟们打电话都不再接的,更有甚者直接拒绝,拉黑的都有几个,这头儿当的面子碎了一地(普鲁士:我连个面子都没捞着,呜呜呜。。)。
1862年,老俾摩拳擦掌当上了首相,立志要有一番作为的他,主张用“铁”与“血”来将破碎的家庭凝聚成一股绳,而家里的家长不再是庶长子奥地利(普鲁士这样认为),而应该是身为嫡子的普鲁士。
在普丹战争结束后,俾斯麦就开始想着怎么揍奥地利了,他认为单纯的吵架不能解决德意志统一问题,靠嘴是不行的,只能通过拳头,谁拳头硬,德意志的统一才能够被谁主动实现统一。
大哥并不是那么好对付,揍他得拉个垫背的,不是,拉一个盟友,就你了,意大利,跟大哥是世仇,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虽然意大利是个战五渣,虽然意大利除了球踢得不错别的都不行,虽然意大利面挺好吃,虽然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虽然(意大利:不想结盟拉倒,揭别人短有意思吗)。意大利正面不行,可以玩阴的,背后偷袭搞得那个溜索,弄得奥地利很是狼狈,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迫使奥地利军队抽调二百人去意大利国土上应对意大利的二百万大军,这才勉强处于优势,开个玩笑,可能得去了勉强二字。
搞定了盟友,还得阻止其他列强的武装干涉,这里头说白了就是如何稳住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于普鲁士群殴奥地利的做法表示了不屑,示意随从们准备好花生啤酒火腿肠,他要看一场好戏。奥地利是谁,音乐之都,中欧第一强国,法兰西永远的敌人,和法兰西并称中西欧两朵盛开的玫瑰,普鲁士绝对是吃了热得快了,烧糊涂了,嫌自己亡国亡的慢,我大法兰西第二帝国都不敢说拿下奥地利,你一个小小的普鲁士再加上一个四星意大利,玩蛋去,老子最担心的就是没撕下奥地利一块儿肉你们把自己的门牙崩断了,到时候老子还得给你们擦屁股,弄不好奥地利就一跃超过我们法国,最好是两败俱伤,沙皮大战哈士奇,支一口大锅全给你们炖了。
俾斯麦:您老人家心里想的就是我想让您这么想的。俄国好说,一根骨头就搞定了,还想着当年那份恩情呢,这一下子就可以一心一意揍奥地利,一线作战对付双线作战,想赢,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