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帐篷树叶间隙均匀照耀在他们四个的身上,收好装备灭掉篝火后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他们拦截了一辆附近工地拉土的翻斗车,翻斗车司机不愿意接这个活,毕竟去的地方相对偏僻,而且开车去旅社吃饭显得十分不合适,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群众,多为养家糊口,但栗堃深知金钱的杠杆作用,在原本100元的基础上增加到300元,司机马上就松了口,把他们送到一处旅社后就离开,而且保证不会泄密。
栗堃很清楚,这和旅社距离集结点也就四公里,顺着公路有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甚至会提前20分钟到地方,但这个过程当中口风必须特别紧,除了身边的三个战友之外,绝对不能让第五个人知道,因为难免会出现打小报告的人,因为栗堃很清楚,一些小人很有可能是领导的眼线,一旦被这些人抓住把柄,倒霉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因此栗堃要求他们三个必须口径一致,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是连夜赶回来的。
但是这一次精明的栗堃漏了一招,并不是口风严救了他们,而是从李成阳再到牛锋知道他们几个人会采取这种宁可偷懒,也不想下死力气多走几步路的方式,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特种作战训练可以采取不拘一格的行动方式,因为牛锋和徐斌在一次训练行动中就采取了类似手法,混进了蓝军内部,直接捣毁蓝军老巢。
栗堃他们喝着小米粥,一边吃着馒头就咸菜和大葱炒鸡蛋,还有一盘油煎午餐肉这是非常简单的早餐,虽然没法和陆航团空勤食堂相提并论,但对他们现在的状态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早餐了。
何聆韵已经顾不上自己小家碧玉的美好形象,拿起一个馒头大嚼起来,毕竟饿了这么长时间,加上长时间体力运动,别说是何聆韵,就连美国前特种兵约翰.兰博也会饿的饥不择食,别说是馒头,就是一只老鼠一条毒蛇都可能成为一顿每餐,尽管啃的会鲜血淋淋。
吃过早餐,他们四个人便踏上了匆匆赶回集结地的路程。
在陆航团机场,飞行工作依旧匆忙进行,三架直10武装直升机的旋翼高速转动,发出独有的噪音,和米171直升机不同,米171直升机旋翼桨叶和桨盘材料用的还是铝镁合金材质,尽管用的同为燃气涡轮轴发动机,但高速旋转发出的声音就像拖拉机一样有节奏;而直10除了桨盘桨毂是铝合金材质之外,旋翼桨叶用的可是复合材料,发出的声音多了一种细致、绵密、却不失厚重的感觉。这是武装直升机的战术飞行训练之一—7字型飞行编队。这种飞行编队方式通常是长机在最前面,而僚机在长机后方30度的40米处,第三架直升机必须在后方50米处,而且位置必须处在前两架直升机之间的位置。这种飞行方式适用于攻击固定地面目标使用,通常长机负责精确打击,僚机负责火力压制,而掩护机负责攻击一些遗漏的防空火力点。
这种战术起源于沙漠风暴行动,八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阿拉伯起飞,其中四架负责火力压制,另外四架负责精确打击,直升机在距离地面20米的高度飞行,从而防止被防空火力盯上,仅仅用了四分钟,伊拉克两个雷达站在火光当中灰飞烟灭,而后多国轰炸机顺着撕开的口子对着巴格达狂轰滥炸。当然,这源于伊军防空设施落后,装备陈旧有很大关键,是一种典型不对称战争,更是帝国主义侵略性质的战争。
然而,并不是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都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软柿子”,原因就在于北非索马里在刚刚摆脱欧美列强统治之后,苦于文化程度偏低,联合国派驻的维和部队在索马里人眼里看来和流氓没什么区别,只是带着根深蒂固的恨意来评判这些军人。但当地的民兵头目艾迪德不这么想,要是有了这些人,自己对国家的统治影响力会大受影响,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有些艾迪德士兵杀死维和军人并剁碎尸体,这些行为震惊了美国高层官员,众议院提出要求活捉艾迪德,并给出了高额赏金。
为了抓住这个令人头疼的家伙,美国军队派出了高精尖的“三角洲”部队;动用美军陆航中坚力量的“黑鹰”直升机;还派出了悍马车队,一开始闯进摩加迪沙的过程中,黑鹰直升机顺利将三角洲成员机降下去,还顺手牵羊闯进一些楼里抓捕官员,就当他们打算押着这些人往外走的时候,街道上所有人一瞬间成为了危险的敌人,他们手中拿着56式冲锋枪还有苏制RPG火箭筒冲了出来,只要见到美军,子弹就像泼水一样打过去,美军士兵一片一片的死亡;战斗中一架“黑鹰”直升机被火箭弹击中尾部之后坠毁,另一架直升机在营救过程中同样被击中尾部而坠地;一些前往救援的悍马车被火箭弹和地雷炸碎;一些徒步士兵也随时会被角落里的冷枪光顾,整个摩加迪沙变成了“人间地狱”,为了接应困在城中的美军部队,美军又派出了第十一山地师的一个营横冲直撞,冒着枪林弹雨攻入了摩加迪沙,愣是救出全部被困得美军部队成员,包括坠毁的“黑鹰”机组成员。
虽说被俘虏的“黑鹰”飞行员在通过外交途径得到保护,但飞行员具备特种作战能力的需求刻不容缓,陆航部也发现被俘飞行员将会面临什么结果,更何况战争期间侵略国家通常不会承认《日内瓦公约》,在组建独立的陆航空中突击旅同时培养具备特种作战能力的特种飞行队,第一支特种飞行队就设置年轻的北方军区某陆航团。
栗堃他们一行四人终于回到了集结地,登上归队的客车同时另外的队员也回来了,姚军夸赞的说:“不错,现在命令你们立刻上车休息。”
栗堃和何聆韵坐在一起,何聆韵累的有些受不了了,轻轻的枕在栗堃肩膀上,栗堃也睡着了,虽说栗堃体力很强,但是经历这么长时间一折腾,难免会力不从心,甚至会躺下不起。
当所有成员回到车里的时候,不到两分钟,打鼾声就像合唱团一样响了起来,对于李成阳来说,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更别说特种兵出身的牛锋和徐斌,毕竟上来就是猛的,普通步兵都承受不了,更何况还都是伙食好居住环境优越的陆航飞行员,但等待他们的不是休息,而是更加残酷的魔鬼训练。
牛锋看了一眼手表,说:“半个小时,也够他们休息的了,给他们来点猛的!看你老徐的了。”
徐斌示意上尉段卫华行动起来,段卫华拿着一支56—2式冲锋枪向着飞行员宿舍走去,56—2式冲锋枪是在56式冲锋枪基础上魔改而来,这种冲锋枪和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7.62×39毫米的中威力步枪弹,虽然技术上远远落后于主流的95式和03式突击步枪,但7强大威力以及各种恶劣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维修简单故障率低的优势被第三世界国家的部队所青睐,有些军火商将价格抬到五倍以上,也没有降低军方的购买热情。
“哒哒哒哒!”一阵短点射的声音在宿舍里突然响起,而后传来的是牛锋的声音:“紧急集合!”话音一落,所有飞行员就像火烧屁股一样瞬间蹦了起来,几乎在以最快速度着装,栗堃和白云飞几乎在1分钟时间内就将所有装备穿戴整齐,几乎风一样的速度赶往楼下操场集合。
栗堃和何聆韵,还有白云飞和陈雨晴四个人率先赶到操场,栗堃和何聆韵看了一眼牛锋,突然看到他的眼里透露着一种凶光,两个人面面相觑,示意着有大动作。就在这时候,其他飞行员也相继集结到位,全都披挂整齐的站成四队整齐集合,感觉就像不断复制粘贴一样列队。
牛锋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一分钟,要不说都是服役多年的老兵,纪律意识就是强,不错。我怎么没想到呢,总把你们当成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看样子是小瞧你们了,既然你们这么有纪律意识,那就不和你们兜圈子了,我得给你们一顿开胃大餐—十公里武装越野!”
十公里越野可不是闹着玩的,部队五公里是身着各类装备进行的,而且时间要求也会非常的苛刻,通常跑进46分钟属于合格;44分钟属于良好;40分钟之内属于优秀,其实士兵身上的防弹衣、战靴、背囊不算累人,真正累人的是身上的95式步枪和92式手枪之外,还有弹匣和手榴弹,要知道弹匣全是满弹状态,而且全都集中存档,这意味着身体重量会加大,甚至出现体力透支的危险。
对栗堃和白云飞来说,这种训练简直是小意思,因为在陆航学院之前他的体力就十分过人,陆航学院的例行十公里通常在距离通州区比较近的山区进行,这些地方负重跑步对于平常人来说绝对是“魔鬼”训练,同样按照步兵标准穿戴。但栗堃和白云飞他们在跑步的同时身上已经挂着至少五支95式步枪,几乎脸不红气不喘,似乎只能听见均匀的呼吸声。
而何聆韵和陈雨晴不一样,陈雨晴虽然在部队也在坚持锻炼身体,但陆航团健身房的六台美的五匹变频柜机空调让空气变得十分凉爽,但这样的环境也会让身体变得娇气,加上几十公斤重的东西压在身上,无异于“泰山压顶”。
就在他们跑步跑出陆航团大门在公路上跑的时候,却不知在临江路飞机场公交站牌30米处停放着一辆黑色的“兰德酷路泽”越野车,也不知道黑色隔热太阳膜里隐藏着一双邪恶的眼睛,更没有想到这双邪恶的眼睛,让这个陆航团卷入了一场军地案件,这场案件既有刑事案件,又有民事案件;更没有想到这个躲藏在越野车里的人会成了洲河市看守所的在押人员,进而成了江北省洲河监狱的服刑人员。
直升机起飞了,姚军和牛锋还有徐斌就坐在机舱里,透过望远镜看到飞行员们在公路上跑,不由得乐了起来,心里暗暗的说:“这帮人都不想淘汰,觉得会原单位没脸,那就让他们跑吧,看看他们能折腾成什么样。”
姚军拿过望远镜看了一眼打头的两人编号,005和 013,那是栗堃和白云飞,身上已经披挂着除了自己之外至少七八支95式自动步枪,他们都已经29岁,十公里跑进40分钟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个挑战。姚军脸上突然漏出一丝冷笑,说:“这两个小子背了这么多步枪,还照顾两名女飞行员,到底还是老兵,觉悟就是高。”
牛锋乐了:“越来越有意思了,我估计后面的好戏可能会更多,过不了多久,红旗下面就得多几个头盔。”
这可不是好消息,因为头盔上附带着受训人员编号,不同于军事院校的点名淘汰,这种选拔除非严重触犯纪律被清退,或者因触犯法律被军事法院判刑被关进监狱而开除军籍,一般不会被强制淘汰。一般将头盔放在红旗下意味着主动退出,这并不丢人,因为特种飞行员选拔不亚于特种部队,出现主动淘汰的现象很正常,但这次却让牛锋大吃一惊。
果然是牛锋预料到的,一个十公里居然淘汰了10个受训人员,关键还是地狱周的第一天,有人私底下还说:“照这么下去,这还没到半年咱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对于栗堃和白云飞他们来说,这样的情景司空见惯,因为狼牙特战基地的选拔远远要比现在残酷的多,而且是处在体力极度透支状态下还要进行体能训练,栗堃和白云飞不在乎,有了第一次参加选拔的经历,大不了就当是二进狼牙,他们两个都了解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他们两个对接下来的魔鬼训练就像玩儿游戏一样。
何聆韵和陈雨晴不这么想,虽说这些魔鬼训练在刘猛长篇小说《冰是睡着的水》中有所提现,到没有想到传说中的地狱周来的这么快,但他们心爱的男人也在参与这场选拔,如果自己退出了会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虽然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训练等着她们,但她们依旧坚持着。
果不其然,更加变态的训练开始了,他们休息了仅仅四个小时,却又听见一阵冲锋枪短点射的声音,随之而来的就是牛锋的怒吼声:“户外训练场,出发!!!”
90名受训学员几乎以最快速度行动到户外训练场的,几乎和国庆阅兵方阵一样整齐划一,看到有些飞行员居然还没有扎好武装带,不禁拿出扩音器吼道:“020、028、032、036,因为你们四个创造了集结最慢速度,所以所有人陪你做俯卧撑,时间两个小时,数量不限不准停,我给你们提前声明,撑不住的可以选择主动退出,主动退出不丢人,我会给你们部队领导打招呼。但我丑话说在前面,谁要敢停就加练半小时!!!”
飞行员们大气不敢出,栗堃和白云飞心里很明白,在狼牙特战基地选拔的时候别说是偷懒,就是说一句话都有可能被加练半小时,这一招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再次重温往日魔鬼训练。
栗堃做俯卧撑不在话下,但这种训练法和陆航学院完全不同,陆航学院的体能训练的三个一百就是一百次俯卧撑;一百次仰卧起坐;一百次蹲起,这样的训练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但陆航学院相对仁慈一些,因为这类训练会被安排在体育馆内进行,体育馆配备“美的”变频中央空调使得室内温度处在相对舒适的状态,即使是大汗淋漓也不会有体力透支的感觉,但在室外相当于把人扔进汗蒸房进行训练,天上太阳直射,加强地面反射的热量足以让人汗流浃背,甚至电解质紊乱,严重还会危及生命。
牛锋可不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他深深知道这种环境下训练无异于是要人命,但他也不可能把体育馆的八台“美的”五匹变频柜式空调弄到操场上给队员吹风,大汗淋漓状态下是绝对不能对着空调出风口直吹冷气。但牛锋看到飞行员们热出的汗已经浸湿了战斗服,拿起扩音器“大发慈悲”道:“我看你们都出汗了,好,我给你们擦擦汗!”话音一落,两个下士将安装脚轮支架的400毫米轴流式排风机推来了,一开电源四片风叶飞速转动,强劲的气流伴随高速切割空气的噪音在飞行员耳旁不断响起,无情考验着飞行员们的体力和毅力。
与此同时,一个教官将一辆“斯太尔王”水罐消防车停到距离他们最近的地方,段卫华拿起高压水枪对着他们一通猛喷。
果不其然,又有四个飞行员经不起这种“非人道”的训练模式主动退出了,只见五星红旗下多出了四顶头盔,只听见摇铃发出四声沉重的碰撞声。
栗堃偷偷看了眼小声对白云飞说:“云飞,这一个礼拜能淘汰四分之一就算少的了,以前在狼牙淘汰了三分之一的人。”
白云飞没好气的说:“废话,这比狼牙仁慈多了,那会儿直接给你弄到泥潭子里,换谁谁都受不了,还好咱们几个撑下来了,这把咱们必须撑下来,要不然李团长和姚大队长非得扒咱俩皮不可。”
何聆韵觉得这种训练有些惨无人道,但也能慢慢坚持下来,其实在训练以前就听有人说过刚来报道的时候就有“地狱周”一说,只是没有想到地狱周开的会这么快;训练强度这么大;甚至身体会如此疼痛难忍。但自己心爱的男人也在对于其中,自己能做的除了坚持下来还有什么?如果心爱的男人主动退出了,她也会选择主动退出去寻找心爱的男人。
没有人会知道他们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毕竟教官是狼牙派来的人,但心里都有了小九九,因为特种部队的教官会变着法的折磨人,甚至会用更变态的手段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