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迷雾岛屿和陌生人
书名:都市异闻录 作者:51hao 本章字数:4696字 发布时间:2022-05-03

第二章:迷雾岛屿和陌生人


 

事发两个星期后,林九多少也从伊始的迷醉里挣脱出来。在此中,一件生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场生意是极端的现实,可以说,现实永远都是理想美梦最大的杀手,这次也不例外。

一天前,他接到了电话,现在他正坐着电车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他看着远近自己皆未见过的风景:山一重叠着一重,溪水少得可怜,四处凌乱散落着一些垃圾,几个农民在往田地里扔东西。每一根电线杆上都停着几只鸟,它们胆子很大,就连电车驶过也不飞走。

意外的祥和,即便是透过电车玻璃也能被感知到。就是这阵恬淡冲洗掉了林九心中的一些思绪,弥乱的脑子奇迹般地从荆棘中挣脱开来。

电车停靠在一座大山口,电车站年久未清扫,青藤便从四周横生枝蔓,肆意地朝人烟稀少的角落处攀爬。一出电车,尽收眼底的是一大片暗绿色。只有远处的检票亭里还亮着灯。

林九朝着出口走出去,正有一个人双手插着兜在出口四处晃悠,像是在等着谁。看到背着挎包的林久,他先是眯了眯眼睛,伸出右手五指朝上,手心对着林九抬到头上,像是打个招呼。

“林师傅?”他开口了,声音很扁,听着响亮,略有点沙哑,大概是抽太多烟的缘故。

林九微微点点头,那人的嘴角便立马绽开笑容,发出亲切的喘息声。“这里请。”

说罢,林九和他坐上了七座车,行驶在颠簸的泥巴路上,伴着车轮和发动机的响声,他在包里翻找东西。

车在半路抛锚,于是村民下来查看,林九也借此转移了注意力,准备下车走走。远处,一个男人正半身掩在墙后看着自己,随后向林九展露全身——双手插兜。至于为什么一个莫名的可能会是普通村民的人能够引起林九的注意,是因为他的眼神,全然不可能是“偶然的对待外来人的样子”。

林九站在原地和他对视了好些时间,把他唤回现实的是村民启动发动机的声音。

车继续行进,原先在墙旁的男人消失了,但他胸前闪烁的吊坠让林九记住了他。

 

下车后,视野变得狭窄起来——这本是一座靠海的凹形山,它背部的凸面刚好是电车的终点站。而他们方才饶了一个大圈,经过了海边,开到了山的凹处,三面的高山遮蔽住了绝大部分的视线,剩下一面望不到尽头。一个村子就悄悄地坐落在这本该荒无人烟的地方。

山的四周虽有几棵树木,即便在夏天却并没有枝繁叶茂。孤零零的几棵谁也不挨着谁,显得大山更为荒凉。这便是灵山,林九曾听师父说过,里面住着很多穷凶极恶的鬼魂。而敢于在这附近安身的村子,或许就这一家了。

“咱们村有百来年历史了。”那人爽朗地说着,“真可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皆为龙凤!”

“这次找我来,是有什么事?”

那人马上把浮夸的语气收了回去,嘴上含糊不清地说着:“见村长”,再也没说过别的字眼儿。

到了村口,明显地可见,村子不久前刚进行过装修。四周的墙壁都被刷成了雪白色,而破旧的砖瓦也被剔除,换成了新制的清一色深蓝瓦片。各家各户的门房和台阶都被修葺得得体可观。狭窄的巷口有几个人影走过,老的连背都抬不起来,小的闹腾起来,声音传到山口再传回来。

“林师傅好!”身后走来一个人,五十岁上下年纪,上前找林九握手。之后便领着林九进了村子。

村里的人们对互相都热情,唯独将他排斥开来。正常,外来人。林九心想着,被领到了村民中心里去。

 

“电话里说得含糊,请问是有什么事情?”林九坐下来问,谢过递来的茶。

村长摊开腿坐下,裂开嘴笑,露出上下两排黄黄的大大的假牙:“我这人不爱拐弯抹角的,开门见山吧。咱村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就在远处的岛上。”

他指着窗外的方向,林九略略探头望去,看到的只有高高的屋檐,以及背后映衬的一些树叶。

“我们村子三面环山,就一处靠海,但靠海的路我们不常走,就是因为前人说沾了邪气。于是咱们放着草木搁那儿生长,几十年过去已成一片大林子了。整得这阴气都跑去林子里躲起来了。”

“那就带我去吧。”林九站起来说。村长笑着走到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是对他干净利索的答应的赞许。

村长叫来两个年轻的壮小伙子在前头用镰刀开路。这本有一条人硬生生走出来的道,但看着年代也已久远,地上的根茎密布尖刺,最深的地方看不见阳光,只有白色的粉尘在空中飞舞。

他手上多了副口罩,几个人戴上后便朝前走去,后面的村民们围成一圈,以鄙夷的目光为四位“勇士”送行。

明明是正午之分,但在进入森林约莫五分钟的步行后,天空便被茂密的枝叶遮蔽得没有一丝缝隙,阳光丝毫不能穿过,向所有人心中传递一份无处可逃的征兆。前路看着没有尽头,只有冬天下午五点钟时的那种朦胧的忧郁之蓝。后面也窥不见人影,方才站在身后的村民们仿佛都吞噬在黑暗中了。

这时,村长开口:“远处的岛是一个据点,曾经,百来年前。”这句话脱口而出后,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即详细又简略:他的确足足讲了十几分钟,但当中太多“啊,吧,呢……”的修饰,还有他低头沉思的“小部分时间”,加上他含糊不清的口齿,林九只能听得懂三分之二。

于是林九把故事浓缩了一大半,到后来,呈现在脑中的便只有几个句子:百来年前举世闻名的革命浪潮掀翻了这座守旧的村子。而村外的那座岛是阻隔敌人海上第二线路的重要据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军前仆后继地上前,海岛轮番失守。到最后,海岛重回革命者的手中,他们赢得了开辟新世界的胜利。

但死在岛上的尸体无人处置,被狂风暴雨浸泡得稀烂,最后一场防守战后从海岛上存活下来的士兵们在后续的回忆录里写道:“从石门口开始,碉堡里到处都是尸体。我们几乎是踩着尸体上的二楼,用他们的尸体来作肉墙防身。到处都是海水与血发酵腐烂的味道,头上的鸟群四处飞翔,极度压低我们的士气。”

即便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情况下(现实只可能比记载中的更为残酷,没有别的可能!),他们依旧顽强抵抗并取得胜利,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伟大的国家下一代的伟大领导者的坚定毅力。人民的欢呼浪潮持续了三年又三年,在后来一个悄无声息的年份慢慢地平稳下来。


浩大的海岸线向四人展开,就在村长讲得正带劲时。这份高昂的情感激励着他们砍断了最后一片荆棘,四双酸痛但炙热的脚站在沙滩上,眼前是迷雾。仿佛是革命军的蓝图再现。

“那座海岛,同以前一样。”村长自言自语着,“被雾盖着,站在岸边只能看得见冰山一角。”

其余三人走到海岸前四散开来,寻找着什么东西,不一会儿林九便从西边听见叫唤声——年轻人朝这里的三人挥手,脚旁停靠着一艘搁浅的狭窄木船。

船很狭小,剩余的两人便不得不在海的这一头静静守候,在目送林九和村长上船开远后,找了一旁的一处石礁坐下来歇息。

 

一副悲壮的图景向林九敞开:那是一座立足了近百年的碉堡。周围密密麻麻的,不是狭小的弹坑就是被炸药炸开的大口子。尚且未被集中的地方流淌着黑色的,蒸发的液体。大底是腐烂的血。它像是一个潜伏的古神,就连呢喃与低语也不让凡人听见。林九未从眼前的一幕里看到任何与村长的口述有关的东西:尸体。

这也是地形给他营造的错觉:船停靠的岸边和碉堡有一段斜坡。在走上这段斜坡后,遍地的白骨便显现出来——到处都是,绝不仅仅在碉堡里。也或许是海风将它们送到了岸边。村长带头在前面迈大步子,留下林九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骇人的人骨头。

他们站在碉堡前,看着大门掩映下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一块又一块凸起的人骨的形状被用阴影完美地勾勒出来。

“是这儿。村里受了不少苦头,经常有说傍晚梦见岛上有人游上岸来找自己;或是在巷口亲眼看到浑身湿哒哒的尸体在游荡。”

“战死之魂,本就怨怒极大。何况这里死人之多,尸横遍野。村子三面环山,抱至阴之气不可散,唯一的海面不但不散阴气,反倒成了源头。炸山是不大可能,所以需要清源。”林九说着,蹲在地上,找了一处空地放下包裹,从里头取出一些东西。

五条细长的绸缎,颜色鲜艳且各不相同。一个白色陶瓷碗,一袋鸡血,一张皮革,一把刀。

他从不远处捞来半碗海水,用刀刮开食指,朝海水里滴入十滴血后便止血。

等待血液都荡漾开来,拿着五条绸缎,捆绑成一团彩色的丝绸球,把食指包裹在里面,蘸了蘸混着血的海水,在岛外荡漾了一圈,于每一处尸骨前停下,在上面涂抹些血水混合物,等到每一根碉堡外的尸骨都被标记后,林九独身走进碉堡里头。

顶着阴暗潮湿的空气,他一边打寒战,一边将血水继续蘸在每一处尸骨上。一处弹坑里,被潮湿的石灰掩藏着约十几个摆放整齐的头颅,就令他也胆战心惊。其中不少是前额头被子弹击穿,或是下巴被撞掉了一半。战争的残酷借着这跨越时空的头骨使者再度呈现在他面前。

林九多看了一眼,放下碗。抓来一旁潮湿的石灰粉洒在他们的头上。做了最后一次掩目。他尽力了。

等到林九走出来,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并非他为那些可怜的尸体磨蹭了半天,而是真的有这么多。村长见他出来,本打着瞌睡的眼皮一下子撑开来,跟着人蹦起来迎接。

林九却没这兴致,他匆忙地将裹在右手上的绸缎解下来,用那团牛皮包好,再掂量了几块石头塞进去。沉甸甸的皮革被线紧紧裹住。再倒了些鸡血涂抹在手上,尤其是沾染了血与骨的右手。

林九带着它和陶瓷碗走到了海边。将两件东西都丢了出去。随后双手合十念起经咒。

结束后,他再度仰视远处——除了迷雾外什么也看不到,就在他准备回去时,发现一旁的树下,正坐落着一具完整的骨头,比起在碉堡里的残片,这具尸骨完好无损,就这样瘫坐在没有弹痕的树干旁。

他抹了一手指残存在陶瓷碗中的残留液体,抓来一根骨头涂抹后,将骨头送到了海上,看着它在漂泊大海漫无目的地流浪。

“好了。”林九回过头来对村长说,二人二话不说地坐上船,离开了这个寒气逼人的岛屿。


离开的路没有七座车送行,是林九主动拒绝的。因为他先前看了看表,距离下午四点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鹿欣还要和一堆考试博弈一会儿。黎安难得有一天没安排他的日程,似乎是刻意的休息。神奇的时间之神为他巧合般地腾出了这一段空闲的日子,他决定借离开的时间步行回去。

信号并不好,没法开导航。于是他就凭借方才来时的记忆,和地上明显地被轧过的车辙印来辨路。一头栽进寻路中,平静祥和随之袭来。


在下一个林间路口转弯,他看见了最为熟悉的地方——车在此处抛锚,他朝着那座墙壁后仔细翻找,可都没找到有人存在过的痕迹。他带着“多少有一点”的失望继续走,却发现那个带着吊坠的男人就堵在他归去的路上。

林九先是一惊,后放松下来。那人看着并无恶意,在几阵好客的寒暄后,把他邀请到了一座不太破旧的铁皮房里。给他端来一杯茶,茶的味道和自己在镇子里喝到的几乎一样。

“我们这块盛行海风,一位天才发明了这种耐盐碱的茶叶,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他说着,翘起二郎腿坐在一旁。

与林九说话的这人叫杜生,从谈话中知道的。

林九觉得奇怪。并非怪在杜生突如其来的热情上,因为淳朴可能是这里村民的一种习惯。令他不安的是几个小时前,在七座车抛锚时看到的,杜生仇视的目光。如今杜生正活脱脱坐在林九面前,手里端着一杯茶,看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论杜生的嗓门有多大,林九的恐惧催生的尴尬始终弥漫在房间中。

于是他开始观察四周转移注意力。话说从刚一进门开始,他就有种想要惊叹的欲望——这些陈列的物品中,有些是让他那么的熟悉。但或许是出于一种对不敬的避而远之,他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杜生说的话上。他的话匣子也被打开了(这也能被列为这里村民的普遍性格),林九应接不暇,狼狈至极。

“你来这里做什么,这里根本没有外来的人。”杜生拐弯抹角,总算问到一些让林九觉得“好像要谈的是这么一回事儿”的话。

“我是灵师,他们叫我来驱邪。”

趁着杜生沉默的间隙,林九第一时间竟不是去思考这阵沉默发生的缘由,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陈列之物上。不一会儿,林九一惊,目光回到杜生身上,看着他的眼神变了样:变得和自己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怀疑目光一样。

“你知道什么关于岛上的事情吗,就是离村口那片海最近的岛屿?”

随后是长达十几分钟的沉默,林九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于是起身请回。

走在回去的路上,天色没有刚才那么灿烂,黯淡了不止一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都市异闻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