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故事的开始和后来
书名:月明人千里 作者:梁挚 本章字数:2599字 发布时间:2022-05-02

那日之后,林致开始躲着常子见。她觉得自己今日的名额来的不光彩。她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故事的开始是徐老师让她和康泽一起筹办口语角,二人热火朝天地讨论良久,之后康泽向她推荐常子见。因为沈之玉的缘故她不愿直接去找常子见,因此被秦楒这个家伙狠狠敲诈了一笔,而常子见却自己送上门来,提出《哈利波特》舞台剧的想法。她动用自己机灵的小脑瓜言语间“威逼”常子见亲自将这个好点子讲给徐老师,获得徐老师的大加赞赏,于是三个人更加有干劲起来,尤其是常子见,林致对他开始有所改观。

林致开始想她和常子见之间的交集是什么?虽然二人同在一个班,可好似在沈之玉出现在她的生命里之前,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常子见这个人。那些打架、逃课、去网吧在林致眼里只有一个名字——别人,而这些行为也不过是存在于老师发怒的训斥、家长教育的反面素材、展板通报的批评与林致头顶墙壁上悬挂的校规校纪里,这些事情周身环绕着她,却与她无关,她也毫不在意。直到她因为沈之玉踹了常子见一脚,这些记忆和行为在她脑海里开始对号入座,有了名字,有了脸。她知道那个人叫常子见。于是她开始痛恨起这个人,因为他对沈之玉的口出狂言和当众羞辱。

后来呢?她好像还见过常子见一面。在哪里?林致开始努力在脑海中搜寻记忆,她开始回溯——在最近一次见面时对他是什么印象,这印象的来由是什么,他穿过什么颜色的衣服,说过什么话……她想一件事一件事地推溯回她缺失的记忆。可是她想不起来,于是林致开始沿着花池边缘不停地走,这是她思考问题的方式。她开始扶额,想去按一按额头伤口,来缓解因为结痂而产生的又疼又痒的感觉。

想到了!那天——沈之玉离开的那天——她挂彩的那天,林致回学校的时候,已是上课时间,校园里本该空无一人,可是当林致快要走到花池的时候,她看见了常子见坐在石凳上,在一棵柳树下,垂着头,无聊地甩一枝折下来的柳条。当林致走进,常子见察觉有人,抬头来看。那一瞬间,在他眉眼间流露的明明是落寞和迷茫,看到是林致之后,才转成不合时宜的戏谑与调侃。常子见在做什么?林致想不明白。

之后她、康泽、常子见三人一起在活动室讨论舞台剧的角色分配,康泽认为她适合演赫敏,而常子见不以为然,说了一大堆云里雾里的她听不懂的话,总而言之他认为林致相比于赫敏更适合卢娜。再后来的事情就很清晰了,徐老师单方面向他们三人宣布舞台剧的终结,故事夭折在摇篮里。

难道这只是一场游戏吗?老师用来哄孩子的游戏?林致开始怀疑,是不是学生们所看重的东西对老师们来说并不值得一提,转念间她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做如此揣测——老师做一些事情总该是会有她们的道理,小孩子们太小,还不明白——这是林致经常能听到的话。仿佛这世界复杂到,无法用语言来解释清楚一些事情,唯有默认,默认是一种生存法则,缄默而有力。

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原因呢,林致很想明白。

只可惜,时间不等人。

一项接着一项的考试、竞赛、选拔占据了林致的大部分精力。本想去找沈之玉的周末也被占用,进行着奥数培训和演讲练习。她第一次接触到许多不同于以往学习状态的考试,夹杂着新鲜和痛苦。

更小的时候,林致还在村子里上学,那所学校的期中考试是在本校进行,而期末考试每年都会去乡里参加,也就是现在这所学校的前身。除了这些考试之外,林致的生活大多是和同学们一起想着怎么溜出去在雨后的梧桐树下将花蒂挂成塔型灯笼,或者绕着高大的影壁墙在两棵松树的松针里穿梭。

村子里有四个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老师们大多是通用的。林致上学时的年纪比同班同学要小一岁,月份生的也晚,很久以来,她都是班里最小的学生。但她却十分伶俐,脑子转的很快,在一、二年级时因为年龄对于孩子来讲呈现出的差异化特点十分明显——年长一岁学习时便会呈现出更为敏捷的思路——她的聪明并没有十分突出,但是在班级里达到平均水平并不成问题。林致的父母时常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因此多次考虑是否让孩子选择留级,但是这个想法被老师们坚决否定了。每一个老师都说,林致很聪明,跟上学习进度是完全没问题的事情。林致这才没有留级。到了三年级之后,她的优势愈发明显,理解迅速,背书很快,能够举一反三,并且对于书本和文字展现出一种渴望,在语言方面——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而相比之下,数学成绩就稍稍逊色一些,常常因为混淆括号的用法或者马虎、不细心之类的问题造成失分。常年抽烟、一口黄牙、嘴里总是散发出炖粉条菜味道的数学老师曾多次在林致跨出屋门准备玩耍的那一秒,拽住她的胳膊,问她:能不能再细心一点。虽然对整体水平来说,她的数学成绩不错,但在她个人身上,偏科的现象初露马脚。

那时候,林致的聪明在学校里是人尽皆知的。那样一个小村庄,老师们多是邻里,可能今天在学校里刚刚说了再见,转头就走进了老师丈夫开的熟食店或者小卖部。且不提同班同学之间多有亲戚辈分之说,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里不乏家住一条巷子,一起上学之人。林致这样的聪明早慧在一位老师的嘴里浸润各种夸赞之词后,下一堂课就会流进其他年级同学的耳朵里,上心的人留心听过那么一耳朵之后,便记在心里了。

有一次林致同一个高年级的姐姐杨然一起放学回家,杨然突然对她说:“我觉得你好像小花呀。跟她一样聪明。”小花是当时电视里循环播放多次的《暖春》里的人物。这是林致记忆里第一次听到的真诚无比的赞赏,她很高兴,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时候她还在羡慕高年级学生用的圆珠笔,笔尾没有多余的挂饰,学生用它写字时,笔尾在空中划出的弧度,干净利落,有一种“大人”专属的简洁和力量感。这时候她心里的“大人”是所有上学年级比她高的人,获得了更多知识,看到了更多世界的人,包括孩子。而她班里的同学在用的只是铅笔,笔尾挂着塑料花朵,写字时一甩一甩,劣质的做工使这朵花甩得僵硬笨拙,掺杂着虚假。

不过现在,林致自己都很想吐槽自己在数学上面的白痴。奥数里的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她来说,着实是有点困难了,更何况她还是个在数学上不开窍的。于是课下加练成了她的日常。久而久之,林致愈发觉得自己跟这一笼子的兔子和鸡命里犯冲。

当林致真正坐在奥数竞赛的校选拔赛考场上时,她惊讶地发现,她不知道“亿”是多少个零,于是这时候一个笼子里有多少只兔子和鸡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她从此被数字贴上了追杀令。林致不出预料地在奥数比赛里败下阵来,自此,她再也没有踏进过奥数的门。

而另一边,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林致在英语演讲比赛中杀出重围,从市里捧了个二等奖回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月明人千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