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下来时,韩大齐就拿着烟杆边走边抽,乐呵乐呵的到处逛个不停。韩青出生不过几天,整个村都知道。
韩大齐走到那里都要吹嘘几句,我家小儿媳生了个大胖小子,满月了你们一定要来。
满月这天韩大齐可是下大决心,要好好办一次,还专门杀了一头大肥猪。
乡村条件本来就不好,有时候过年都吃不上肉,韩国中都劝过韩大齐不要杀肥猪,留着卖钱,韩大齐就像是中了邪,谁劝都没用。
村里人当然高兴,这一年到头都没肉吃,听说韩大齐要杀肥猪,那还不高兴坏了。
有几个在村里喝酒比较厉害的人,被村里人称为“酒罐”。一大早就跑起去韩大齐家,说是闻下猪香味,今年也值了。
韩国中家一大清早就炊烟四起,忙活得不可开交,说是要给韩青好好的办个满月酒。一上午过去,客人来的都差不多。
都是韩国中二嫂在帮忙忙活着。韩国明在旁边帮忙打下手,他自己根本都不会怎么炒菜。韩国中的二嫂帮忙炒菜,还有大嫂帮忙切菜。
把火烧大点,我们在炒几个素菜基本上就可以开饭。韩国中把柴火架在灶里,火光顿时大起来。
韩青妈妈这边也是吵吵闹闹,几个四五岁小孩对于出生没多久的韩青很是好奇, 站在在旁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阿姨,阿姨,你看小弟 弟长得好乖,好可爱。”
“阿姨,阿姨,我能抱抱小弟 弟吗?”
“阿姨,阿姨,小弟 弟有几岁了,怎么都不和我说话?”
问得韩青的妈妈,都有些不知怎么回答,实在不知道该回答。
韩青听到吵闹哭个不停!
其中个小孩的妈妈来找孩子,看着这吵闹不休
“你们快出去耍吧!小弟弟才出生没多久,需要休息。”
几个小孩还没耍够,不想离开。
“我们还要和小弟弟一起耍”,后来还是被强行带走。
外边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各自聊着,你来我往的说着,
“听说韩家小儿子是个男娃,看把韩老头高兴的坏了,都杀肥猪。”
“是呀,一头肥猪都相当于小半年的收入了,这要是搁以前,打死韩老头也不干的事。”
韩大齐嘴上含着烟杆,脸上乐呵呵。手中提着几壶白酒走来,往桌上一摆。
“来,来,来,今天你们一定得喝好,喝个痛快,不醉不归。”
“韩老头恭贺,恭贺,喜添大胖小子一个。”
“韩老头你家的大胖小子名字取好了嘛!”
“嘿嘿!取好了,韩青如何。”
名字好不好他们也不懂,都没有读过书,只好回到。
“好,不错好名字。”
韩国明开始上菜了,一碗碗肥猪肉端上来,看得看得大家口水馋留,实在是太久没有闻到肥猪肉香味。
菜还没上齐,韩大齐就和几个老酒罐开始喝酒,五个酒罐,最能喝的叫大酒罐,二酒罐,以次往下排。韩大齐在五人之中喝酒最差,排在最后,叫五酒罐。
几人经常在一起喝酒,非常熟悉,大酒罐毫不客气的说。
“韩五罐没想到呀!上吃喝酒你说要是生个孙子就办一场酒席,没想到你还真办。”
“你从来是说话不算话的韩五罐,今天也守承诺。”
韩大齐有些不爽,便把老账翻出来。
“谁说我不守承诺,上上次喝酒,白二罐还说让我去他家喝酒。我高高兴兴的跑去,连个口水都没喝到。”
韩大齐之所以要杀肥猪,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要是不办可能会后悔,这次生的不是孙子,韩大齐也要好好的办。
白二罐喝了口酒,夹了块又大又肥的肉,没有任何犹豫的放在嘴里,满口猪油在嘴里游动,忍不住到。
“爽!这能怪我吗?还不是我那媳妇把我酒摔坏了。”
韩国明给韩青妈妈端一大碗顿的肉汤过去,躺在妈妈怀中的韩青这时也不哭不闹,看着妈妈吃饭。
菜基本上上齐,韩国明大嫂,二嫂也开始上桌吃饭。韩国明心头也一个劲的高兴,自己终于有孩子,饭都多吃几碗。
这边正吃的不一乐乎,在山脚下。一大一小在山路间迂回而行。一个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喊着。
“妈妈,我好饿。”
两人乃是尼姑装扮,大尼姑不想让小女孩叫自己妈妈,要是别人听到就不好化缘。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现在不要叫我妈妈,要叫我师傅,知道吗?”
小女孩有些委屈的看着大尼姑,嘟着小嘴说到
“哦”
大尼姑知道自己刚刚心急,话说得有些重,就蹲下去,把双手放在小女孩细小的胳膊上解释道。
“小玲呀!要是被人听到的话,就没有人给我们饭吃知道吗?”
小女孩怕妈妈生气,不想让她不开心。
“好的,师傅!”
大尼姑听后,摸着小女孩的脸说。
“小玲真乖”
大尼姑的模样有三十多来岁,穿着一身僧衣。
小尼姑也就五六岁大穿着一身小僧衣,跟在后面。
小女孩也很乖巧懂事,也不在问妈妈,但肚子还是很饿,咕噜咕噜的叫个不停。
大尼姑也知道,都走一上午路,肯定饿,连她自己都开始饿。
可是没办法,走一上午也没遇到什么人家,遇到几家别人过得也很苦不愿给。自己也被从寺庙赶出来没有地方去,一路上只有搞化点斋饭填饱肚子。
不过她刚才看见山下有户人家炊烟四起,抱着小女孩便向山下飞奔而入。就算肚子饿,也管不了这么多。
大尼姑看到的正是韩青家,从背后小路过来,大尼姑反而慢下来,将小女孩放下来。整理自己的仪容,还扯了扯小女孩的衣服,让小女孩看起来干净整洁。
“阿弥陀佛,请问主人家是谁。”
众人看到来了一大一小尼姑稍微安静些,韩国中走过去:“请问,你是”。
“贫尼,云贞,这是我的徒弟,沐玲”云贞尼姑双手合十的到。
“我与徒弟路过此地,还请化些斋饭。”
韩大齐喝得有些二不挂五吼道,不过今天开心。
“没问题,没问题,今天我孙子满月尽管吃。”
云贞尼姑听了觉得便安心,赶紧作揖谢过。
云贞尼姑这桌人本来都不齐,其他人也吃的差不多,好吃的基本上都吃得差不多。
韩国中又从新端了几个菜上来,可能是韩国中忘记尼姑是不吃肉的,把肉也跟着端上来。
现在也是农忙季节,其他人吃完都离开。就剩下云贞和沐玲,云贞等其他人不注意,赶快的往沐玲碗里夹了好几块肉。
自己也夹了好几块肉吃,云贞在庙里好久都没吃过肉了。
吃得差不多云贞尼姑和沐玲,准备离开,想着这家小孩满月,也该去道贺。
看着包裹中的韩青,又想到自己的女儿,连叫自己妈妈也得在没人的地方。看着眼前的孩子云贞从衣兜里,掏出个木符放在韩青身上。
“这个是木符,开过光的,可以驱魔辟邪,保佑孩子平安。”
韩青妈妈谢过云贞,这个虽然不值钱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
云贞双手合十,看着眼前的韩青弯身鞠躬,无论未来如何,每一个出生的生命都应该得到祝福,云贞在心里默默祝福韩青
沐玲在旁边对着韩青打招呼,觉得小弟弟很是可爱。
“你好呀!弟弟我叫沐玲。”韩青看着沐玲,咬着手指笑个不停。
云贞尼姑:“多谢施主款待”
“不客气,不客气”韩青妈妈抱着韩青回答着。
韩国中走过来提着一袋馒,头递给云贞尼姑让她带着路上吃。云贞尼姑也不客气,接过馒头牵着沐玲离开韩家。
韩大齐这边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五个酒罐在这里慢吃慢喝的,好不逍遥自在。
云贞带着小尼姑离开,路上回想起韩青刚出生,就有这么多人疼爱,自己的女儿沐玲却要跟着自己东奔西走。
自己也是被骗过来,嫁给了沐玲的父亲,沐玲的父亲信白,沐玲也应该叫白玲。沐玲的父亲没啥亲人,就一个哥哥。
自从沐玲的父亲在她半岁的时候就走了,一走就是三年多,走了以后就在也没回来过。
而云贞也经常被她的嫂子欺负,自己本来就过得清贫,一有点好吃的,就被嫂子抢过去,她嫂子还经常在外面说三道四。
云贞实在遭受不住这样压迫,就带着白玲去了尼姑庵,虽然一样清贫,但没有人在欺负她女儿的名字也是在那时改成沐玲。
在尼姑庵大概过了半年,又因为小沐玲肚子饿,偷吃寺庙里的东西被发现,遭主持她们赶出来。也没办法那时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经常缺钱断粮。
就这样自己带着沐玲,不知走了几天几夜来到韩青他们这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