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来到安财
书名:四十不惑 作者:安和 本章字数:2854字 发布时间:2020-07-03

1、

2003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伊拉克战争爆发;令人闻风丧胆的SARS病毒第一次出现;马云的淘宝网上线;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伊朗发生强烈大地震,3万人死亡,伊朗政府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援助请求。

对于张明哲来说,这一年也发生了一件影响他整个人生轨迹的事情。

他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2003年的高考可谓是最近前后十年来,难度最高的一次高考。

那年贵州省的一本文科录取分数是502分,而张明哲早已经拿到了自己的分数:482分。没有办法,所以他只能把希望放到自己选择的第二志愿院校上:安徽财经大学。

严谨的来说,安财那个时候还不能称之为大学,那个时候它正式的名字是安徽财贸学院。

作为一个新生蛋子,张明哲自然是不知道学院和大学区别的。

 

他的想法只有一个,离开家乡去一个远一点的地方上学,而安徽距离贵州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已经足够让他心满意足了。

当然,张明哲选择安财还有另外一个理由。

他从高二的时候,就开始像模像样的看一些成功学和管理类的书,同时还疯狂的迷恋上了一个名词:MBA。

那年正是MBA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全称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中文翻译过来是工商管理硕士,很新鲜的名字,而且听起来相当牛逼。


带着一定要读MBA这样的心愿,他毅然在高二的时候从理科班转到了文科班。

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的文科综合项目(历史、政治与地理)没有及格过一次,家里人包括老师们都很不理解:他的理科成绩一向不错,为什么要突然转到文科。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典型张明哲风格的决策失误。

没有参考任何资料,也没有询问过任何前辈,张明哲当时就理想化的认为,工商管理这个学科肯定是文科专业。于是他不顾全世界的反对转班去了文科。然后用了一年的努力,在高考的时候,成功的把文科综合考到了180分,刚刚及格,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悲剧的事情就这样自然的发生了:在填写志愿的时候张明哲发现,工商管理竟然是理科专业。在那一刻,他充满了绝望而悲伤。

就在他快要抓狂的时候,张明哲意外在大学黄页里发现,一所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正在招收文科生,他的心绪才渐渐平复了下来。

是的,那个大学就是安财。

毫无疑问,他在志愿表上写下了安财的名字,义无反顾。

 

所以,在收到安财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张明哲还是很激动的:一本算什么,MBA才是王道不是么?

万万没想到的是,打开通知书紧接着看到的文字,又给了他一计当头棒喝。

通知书上是这样写的:

“张明哲同学,兹录取你入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请凭本通知书来校报到,具体时间、地点见《新生入学须知》。——安徽财贸学院 ”


汉语言文学?

张明哲看着这几个字,顿时有些懵。他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一个学校填意向专业要填四个,他好像在第四志愿填了汉语言文学。

毫无疑问,他是因为分数问题,被调剂到第四志愿了。张明哲叹了口气。

“算了,聊胜于无不是么。总比落到三本强吧。”他只能这样安慰着自己,再说他对于中文也是感兴趣的。

 

张明哲不知道的是,安财作为一个财经院校之所以能出现中文系这个专业,完全是因为校方准备在第二年申请大学用的。而更为悲催的事情是,张明哲所在的班级除他之外,都是从其他志愿调剂过来的。

也就是说,整个中文系,就他一个人志愿上填写了汉语言文学。

这是他在入学后一年才知道的事实。

就这样,两个月后,懵懂的张明哲踏上了去安财的征程。

而当时的他并不知道,未来的四年,将会改变他的一生。

 

2、

Sony walkman里水木年华没心没肺的唱着:

“ 今天我们要走了,走向不同的天涯,就象飘落的叶子,我们会到达。”

“ 我们的理想在那里吗?它们会实现吗?我们的爱情在那里吗?它们在等待吗 ”

 

张明哲听着这张名为《一生有你》的专辑已经有20个小时了。

此时的他,正在南京开往蚌埠的绿皮火车上,路程已经走了一半,还有两个小时他就即将达到蚌埠市,那个他随后四年的“家”。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个高个子男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确切的来说,是这个男生的口音引起了张明哲的注意。男生正操着一口贵州腔调的普通话向售货员买水喝。冲无比熟悉的这个口音,张明哲就知道,这个男生肯定是贵州人。

“估计和我一样,也是去安财入学的学生。”张明哲这么想着,可并没有去打招呼的想法。

他很享受一个人坐长途火车的感觉,要是这时摊上一个话痨,旅途的愉悦就会大打折扣了。

 

终于到了蚌埠,一出站就看到了有很多学生举着安徽财贸学院的牌子,张明哲也就跟着他们一起上了车。到了学校,他很快地根据指示找到了自己的寝室。

这个标着“413”门牌标志的寝室门显得很破旧,门上还有一个深深的鞋印,一看就是某位前主人一脚踹下去的结果。

张明哲深吸了一口气,推门进去。

413是整栋教学楼里最靠外的房间,所以显得特别大。首先进入他眼帘的,是房间中心一根巨大的石柱。这根石柱后来被413的人们称为遮蔽柱,因为这根柱子正好挡住了开门人进来的视线,看不到里面的床位区。

于是无论里面的人在干什么,开门的人都不会第一时间看到。而里面的人就拥有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他是最后到的一人,其他三个室友已经全部到位了,开始在整理自己的东西。

 

3、

见到张明哲,出于对新室友的尊重,他们都自发站了起来,开始一个一个的自我介绍。

最显老的那哥们叫赵风,陕西西安人。因为在十九岁之时就已经拥有了宛如三十岁的面孔,所以413的人都尊称他一声“老大”。不过一开始这个老大和直接的地位没有任何关联,“老大”的名字着重在“老”字上面。

看上去最老实的哥们叫廉洁。人如其名,看上去有点好干部焦裕禄的既视感,一看就知道是绝对的苦孩子出身。

一脸单身相的哥们叫阿福,湖南人。黑黝的肤色给予了他强劲的体力,在随后的四年里,他作为中文系足球队第一前锋屡屡建功。

快速和室友们认识之后,因为经过了长途的旅行,张明哲非常疲惫,简单把床铺好就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明哲就被一阵谈笑声吵醒。

一睁开眼,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坐在自己的床前和其他三个人在聊天。他顿时有些不满:这特么谁啊?看这长相明显就是楼长,明明看到我睡在这里还坐我旁边,什么情况?

男人发现身后有异动,转过身来见到了醒来的张明哲,就笑着和他打招呼。

正饱受起床气折磨的张明哲没好气的回了他几句,看这个男人还没有走的意思,他直接下了逐客令:楼长,你去其他寝室看看吧,现在都几点了?我们都要睡觉了。

男人显得有些尴尬。怏怏的站了起来,说了句:那你们早点休息。说完就走了出去,还自觉的带上了门。

 

男人出去后,赵风问张明哲:“哥们,你怎么知道他是楼长?”

张明哲回了句:“大晚上的上来聊天, 除了楼长这么闲还能有谁?”

阿福听了回了句:“我感觉他不像。。要是楼长,为什么问我们成绩的事儿啊?”

张明哲想想也觉得奇怪,不过睡意袭来,也就没管这么多,翻过身再次睡了过去。

 

很快,男人的身份在第二天就揭晓了。

他出现在了张明哲第一天上课的教室里,笑眯眯的对着所有人做了自我介绍。

原来这个男人是中文系的系主任,同时还是他们文学院的院长。

张明哲感觉他朝自己笑眯眯得看了几眼,暗叫不妙:到校第一天就得罪了系主任,以后还能好果子吃么?

后来的事情也印证了这一点。张明哲的整个大学生涯,从头到尾和这位系主任的关系就一直处不好。

按他自己的说法,这就是蝴蝶效应,是一系列连锁反应后带来的后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十不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