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竹墨相依
书名:岁月长安 作者:雨山雪 本章字数:3935字 发布时间:2020-12-05

比起酒坊的喧闹,粮铺冷清的门可罗雀。

“咱庄子里的粮除了留足口粮和供应酒坊酿造,只留少部分售卖。大部分都遵照将军的意思,低价供给朝廷。粮铺的粮便宜,十里八乡都来买。老管家为防止有人低买高卖从中渔利,规定每日只卖两百斗粮。所以铺子里也就早晨忙一阵。”粮铺掌柜道。

祝筠照对着账簿,粮铺今日刚好是每月结账日,可一纸账单看下来,一个月的收入还没有酒坊半个月的多。

“老管家在的时候,咱府上的收入主要靠酒坊,其他的铺子也就裁缝铺还好些,像那胭脂铺的经营还不如粮铺呢。”大宝道。

“胭脂铺?”

将军竟然有一家胭脂铺。

“哦,刚才忘说了,胭脂铺在北城。是长公主替未来儿媳,也就是未来的将军夫人准备的。”大宝说。

“原来是这样。长公主真有远见。”祝筠觉着为了将军,有必要改善一下胭脂铺经营。

西街上的五家铺子,每家结账后,祝筠都贴补上中秋的过节钱。大宝看着新任管家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散财,十分肉疼。

“小祝管家,咱府上发给雇工的月钱在上京不算少的,你大可不必再破费。”大宝劝说。

“这不是过节嘛。钱还可以赚回来,但是明天节日的好气氛错过,就弥补不回来了。”祝筠甜甜一笑,露出两只小酒窝。


裁缝铺的衣服需要量身定做,最快也要五日才能做好,祝筠很无奈,觉着还不知把自己的衣服洗洗晾干了来得快。

祝筠起初穿上将军衣衫,虽然不合身,但也没放心上。但逛了几家铺子,掌柜们看自己的衣着忍俊不禁,祝筠越发不自在。

祝筠出了铺子,想钻进车厢里躲起来。甫一开车门,摞着的两包茶滚落下来,明晃晃昭示着车厢内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祝筠继续坐在大宝身边,东瞅瞅,西瞧瞧,觉得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看自己。

“前面那群人围着看什么?”祝筠终于找到一撮不关注自己的人。

“官府新发的告示。”马车慢悠悠的穿过人群。

“我去看看。”

祝筠跳下马车,灵活地钻进人群,挤到前面去。

“上谕,自九月廿一起,江北郡归属燕。经与燕和议,属燕之日起,九州商旅可自由入江北,江北之内,免除通商税收。魏商由江北入关税宜,依我朝律。年度缴关税满百银者,本年税率减半,每满千银者,允请免一人徭役,满万银者,本年余税全免。”

祝筠不禁想起临江小筑的宴会上,将军他们商议的事情。朝廷对江北经商鼓励力度真大,可以免徭役;可是有赫连王姬在,想在江北赚钱会不会有点难。不管怎么说,江北将来会变得比上京城还要繁华吧。

“怎么样,和咱们关系密切吗?”大宝没有下车。

“江北通商的事情。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祝筠回道。

大宝寻思一会儿,觉得江北离自己挺远。


午饭是在庄子里吃的。几个农妇喂完蚕宝宝,拎着篮子到郊外采了些蘑菇,炖了蘑菇汤。祝筠喝了一大碗。就连大宝也称赞雨后蘑菇味道鲜美。

祝筠上车时,车厢里又被塞进两斗米,一捆青菜和几罐茶叶。祝筠手里提的一笼鱼和两笼螃蟹彻底没地放了。大宝找来一条麻绳,把笼子拴在车厢外。

祝筠心想还好不是孙平坐的那样华丽的马车,否则怎经得起这般糟践。

“老管家每次也会把车厢塞得这么满吗?”祝筠听着车厢里传来咣当咣当的碰撞声。

“不会,因为老管家每次只去一家田庄或铺子。”大宝道。


巡视过庄子,回府时,天色尚早。周校尉补了个觉,又不知道去哪儿忙了。诺大个宅院,空无一人,祝筠有点明白老管家为何盼着离开。帮大宝卸完货,又到库房核对好银子。祝筠拎着大红灯笼回屋添字作画。

福字很快就提上了,笔迹柔和清秀,一看便知是出自翩翩君子之手。至于灯笼上的画,祝筠思索了一路,直到看见将军西院成片的翠竹,觉得将军大概喜欢竹子,便提笔在灯笼另一面添上几笔竹子。圆润清秀,欣欣向荣,祝筠很满意。


“我没事,都别跟着。”

前院响起嘈杂的脚步声和纷纷扰扰的劝慰声。

“说了别跟着,都回去!”高照怒喝。

祝筠第一次听见将军发脾气,吓了一跳。手一抖,笔下的竹杆也惊歪了。

祝筠放下灯笼,猫在东院墙边,看见手足无措的几位官员立在园子中央。

大堂里的楠木椅破门飞出,砸在卵石路上,散得七零八落。一块深红的木块落在祝筠脚边,像是椅子腿。

大堂里的人纷纷退出来,菜园子里乱做一团。

“长安,长安。”张冉躲在大堂门前的柱子后面小声喊着。

祝筠瞧着门里没有椅子再飞出来,稍稍松了口气。闻声沿着连廊跑了过去。

“将军怎么了?好像特别生气。”

“今天朝会上,不知道哪个嘴碎的大人,怀疑军师通敌。说什么明明可以走平川,偏偏绕路峡谷,摆明了是把十万大军往火坑里送。将军一听,当时就冒火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那位大人揍了一顿。”

“啊,将军脾气这么暴躁。”祝筠捂住嘴,怕被将军听了去。

“一路那么多户人家挂上白娟,将军本来就憋着口气。幸亏上朝不让带兵器,否则将军非一剑把那位大人捅了。”张冉右手四指并拢,往左手猛地一戳。

“那将军这么做,陛下是不是很生气。”祝筠捏紧衣服。

“那是肯定的。这次将军无诏擅离大营,龙颜大怒。陛下看在江北之事上才将功抵过。结果朝堂上闹出了这么一档子,陛下当时就降了将军一品级,还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啊,这么严重。”

“将军一向不在意官职高低。但有人这么议论军师,将军肯定郁结难消。长安,你嘴甜,去安慰一下将军吧。”张冉撺掇。

祝筠看了看大堂,里面没什么动静。倒是那群官员,像是商量出了什么对策,默默地出了门。

“可是我今天早上刚把将军朝服淋湿,他见了我会不会更生气。”祝筠胆怯。

“将军对你蛮宽容的。”张冉道,“你进去可以不说话,就看着将军别伤着自己。”

“将军为什么会伤着自己?”祝筠不解。

“你看见过将军左臂的刀疤没?”

祝筠摇头,他没有注意。

“将军这个人很高傲的。得知徽州败军那天,他抽出短刀往自己左臂上狠狠划了一刀,立誓并以此提醒自己夺回徽州。”张冉低声道,“那一刀划得深,可能现在都没愈合。”

祝筠心猛地一沉,不由地松开手,推开了大堂的门。


“都出去了还回来做什么,滚!”桌子被拍铛啷响。

祝筠定在门口。

高照抬起头,见来人是祝筠,未再多言。

“将军您别生气,生气对身体不好。”祝筠蚊子大的声音哼哼着。

“进来吧,把门带上。”高照的怒气渐渐平息。

祝筠老老实实地把门阖上,然后一动不动地守在门口。

“你那天在临江小筑,当着赫连王姬的面,不是很硬气吗?怎么现在瘪气了。”高照支着腿倚在坐榻上。

“那不一样,那会儿我有夜明珠在手。绝世珍宝,别人想看一眼都要求我。”祝筠依然小声哼哼。

“拱手送人,舍得吗?”

“那是救命符,无论值多少钱,注定只是用来保住孙平的。”祝筠坦然道。

“过来,陪我坐会儿。”高照招手。

“将军,喝杯茶祛祛火,”祝筠双手捧起茶壶到了杯茶,“这是我去茶庄带回来今年新制的绿茶。”

高照端起茶杯,忽问,“在梁安的时候,大夫给开的药一直喝着吗?”

嗯?祝筠的耳朵红起来,将军竟然还记得这码事。

“晚上不做噩梦了,就没再喝。”祝筠很诚实地回答。

“大夫说的话还是要听的。”方才吼得口感干舌燥,这盏新茶高照尝起来格外润喉。

“将军,我听冉大哥说您被陛下降了一级官职。”祝筠小心询问。

“一级而已,降一级我还是二品大员。何况降职未尝不是件好事。省得被人在背后议论功高震主。”高照手指敲着桌子,打量祝筠,“你没去裁缝铺换身衣裳么,我的你穿着不合身。”

“已经订上了,做起来要花些时候。”说到衣服,祝筠忍不住问,“将军,您今天朝会一直穿着那件湿透了的朝服吗?”

“没,我回侯府找了件旧的穿着。”

“旧的?”

“我爹的。”

“侯爷!”祝筠想起来了,嘉毅侯是军功垒出来的侯爵,当年也从将军这条路上走过。

“明天中秋节,让张冉带你在上京城逛逛。”

“好呀,我今天还买了大红灯笼,回头我给挂门口。”祝筠见将军怒意消了,很开心。

“灯笼啊,”高照看了一眼窗外,耸立的柱子有三个祝筠叠起来那么高,“在哪儿,我挂吧,你踩着梯子也未必够得着。”

“在我院子里,我可以让大宝帮我。”

“大宝恐高,不敢踩梯子。”高照说着站起来,“走吧。”

“可是灯笼上的画我还没画好。”祝筠跟上高照的脚步。

“你画的什么?”

“竹、竹子。”明明是很常见的画,祝筠说出来的时候脸却红了。

“你的品味比老管家好,老管家以前在候府的时候,灯笼只挂带小美人的。”

小美人?那是嫦娥仙子吧。

“将军,您明天回候府过节吗?”祝筠记得大宝说将军过节会回候府团聚。

“今天回过了。明天留在府里。”

将军在府里过中秋!祝筠激动地快要喊出来。回头告诉大宝,要做各种各样的月饼,五仁的,桂花的,水果的……还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摆满将军喜欢的菜,还有从酒坊里抱回来的桂花酒……

祝筠思考着,一脚已经踏进东院。

高照提起一顶灯笼,端详一会儿,“这个福字是你写上去的?”

“唔,”祝筠这才收回心思,谦逊道,“献丑了。”

“字挺好看的,画的竹子也很好看,和你一样钟灵毓秀。”

祝筠睁大了眼睛,嘴角扬起,整个人飘在了空中,仿佛徜徉在春风里,抱着云彩打着滚。

“这顶没画完?”高照眼尖,打眼就看见那笔画歪了的竹子。

“唔,那会刚好将军回来。”祝筠小声答到,腔里带着鼻音。

“怎么,吓到了?”

祝筠惶恐,觉得将军大概是会通灵的法术,可以钻到人心里查探清楚他在想什么。其实祝筠很不想告诉将军他确实被那么凶的一声吼给惊着了,可也想让将军明白自己不会因将军发脾气疏远将军。思来想去,这个问题好难回答。

“我……画画的时候分心了。”祝筠追本溯源的回到画上,机敏地避开将军的提问。

“嗯,我知道了。”

高照没有再逼问,提起笔,砚台上调整了笔锋,在灯笼罩上画起来。

祝筠欣赏着,觉得挥毫泼墨大概就是说得将军这般洒脱。同样的墨、同样的毫、同样的灯笼,将军笔下竹子就是截然不同的风格。苍劲,挺拔,坚韧,和将军一般,铮铮傲骨。将军的狼毫提起的那一刻,竹叶缓缓舒展开,茂盛、无畏。

高照放下笔,把灯笼递给祝筠,“这样就好了。”

祝筠捧过灯笼,那笔画弯了的线条被高照一笔竹节盖过。两丛风格迥异的竹子紧紧挨着,

就像劲挺坚韧的大竹子看护着秀气清雅的小竹子,小竹子安心依偎着大竹子,亲密无间。

祝筠特别喜欢这只灯笼,私心想把它留在自己院门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岁月长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