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伙伴(一)
古人说囊萤映雪闻鸡起舞,到陈晓棉这里起得早就只是因为,她昨天睡多了。
推开木窗子看一眼灰蒙蒙的天色,让人一眼看去就没有食欲。
关上窗坐在桌边,就着微亮的光想了一会儿,猛地起来走到梳妆台边拿过两张纸,对着毛笔皱了皱眉,在纸上扒拉两下,看着自己的狗耙字,还是放过自己拿了眉笔。
眼下馄饨店陷入了死循环,别的不说,只说这馄饨,因为生意不好,所以每天剩下的馄饨都铺子的人包圆,长此以往大家对吃的都没有热情,更遑论热情工作了;再者因为生意不好,所以没有买肉类做馅料,只能买青菜白菜,便是便宜,可是顾客不喜欢,谁喜欢吃一成不变的素馄饨呢,结果生意更加不好。
在生意不好的前提下开源节流只卖馄饨,结果馄饨也不好卖,成本低售价低利润薄,资金收不拢得不到运转,恶性循环之下,铺子的生意能好就怪了。
那就从馄饨下手。
她在纸上勾勾写写,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卯时,天渐渐亮了,她走到房间外边喊了一声高白,意料之中高白回了一句:“老板娘你叫我?”
“你去帮我买个东西。”
高白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看着非常精神,一盏茶不到就从外面跑回来把东西给了她:“今天我是他们的第一个客人。”
“不好意思,我忘记了外面的铺子可能还没开门。”
“吃食店都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别的铺子稍微晚些,也不会晚过辰时。”
“辛苦你了,什么都没吃,跑这一趟饿了吧。”
“还好,殷叔去买菜了,等他回来就有早饭吃了。”高白挠挠后脑勺,老板娘突然这么温柔他怪不习惯的。
“还吃馄饨?”她对馄饨已经有阴影了。
“今天好像是小米粥加殷叔腌制的萝卜丝。”
“只要不是馄饨就好。”
“那老板娘我先去忙了。”
“嗯,谢谢。”
她刚要回房听到身后咚的一声。“你没事吧?”
高白强忍着捂额头的冲动:“我没事,不小心脚滑了一下,呵呵,呵呵。”然后一溜烟地跑下楼。
陈晓棉看着他矫捷的身姿,暗叹了一句年轻真好。
随即想到正事,急匆匆回到屋子里把自己想到的关于店铺的点子记下来。
得亏自己是个大吃货,对吃食还有那么零星半点的记忆。
至于能不能用,找高白口中的殷叔说说,改良优化一下兴许能有效果。
——
菜市
一身高一米八八的男子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大白菜。
摊子前的妇人被他盯得头皮发麻:“你要什么?”
“这菜,怎么卖?”
妇人哆哆嗦嗦地说:“两文。”
殷不拾没还价,直接摸出两文钱递过去。
随即拎过一颗大白菜放在篮子里,转身就往铺子去。
迟了,他在厨房的地位就不保了。
厨房小白下厨不要钱,要命。
头一号危险人物就是高白。
“阿嚏——”高白拧拧鼻子,继续挥舞着手里的扫帚。“殷叔快回来了吧?”
高明从后头出来,端起一盆水放在地上,边拧抹布边说:“嗯。”
陈晓棉坐在柜台后翻看着刚写的小册子。
万事俱备只欠殷叔。
这时一个高大的男子拎着竹篮走了进来。
陈晓棉眼睛一亮,今天的第一位客人哎,刚想开口招呼,就听高白说了句:“殷叔回来啦,锅里的小米粥早就好了。”
殷不识:“嗯,我走之前熄火了,否则会糊掉粘锅。”
高白接过他的篮子:“那我去盛起来。”
陈晓棉愣愣地看着说话的二人。“高白小朋友,你管这个男人叫殷叔?”
“他是殷叔啊。”
陈晓棉:“他哪里像殷叔了?”身高一米八五以上,从挽起的袖口就可以看到手臂结实的肌肉,还有那没有一点胡须印记的冷俊脸庞,活脱脱一个现实版的盖聂。(详情请脑补国漫秦时明月中的剑圣盖聂。)
拎着竹篮是多么的惊悚。
殷不识看了她一眼,转而看向高白:她什么情况?
高白耸耸肩:不知道,好像是把脑子撞坏了。
两个自顾自回了厨房。
留下陈晓棉一脸震惊加花痴的样子。
陈晓棉=资深颜控=晚期声控=深度吃货
嘶,赶紧擦擦嘴巴以免口水流下来。
言归正传,当四个人围着桌子各座一边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又遗漏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默默拿笔记在手边的小本本上。
“老板娘,吃饭的时候就要专心吃,一边看别的事情一边吃饭容易消化不良积食的。”高白细心地把粥放到她的面前。
如果是粥的话,积食也积不到哪里去。“谢谢,”闻着酸爽的腌菜眼前一亮,“殷大哥你的手艺真好。”身为苏城人她最喜欢腌菜腌肉了,哪怕现在来到了这里也不变根深蒂固的喜好。
高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是了,刚才老板娘硬逼着他改口叫殷叔为殷大哥,或者别的什么哥,说自己把他叫老了。
殷叔自己都没说什么呢。
不过殷叔的沉着冷静总是让他不免心生畏惧。
早饭过后,高白被高明拉去干活,陈晓棉则跟殷不识商量铺子的事:“这是我写的计划书,里面有关于馄饨和店铺布置的点子,你看看可不可行?”
殷不识翻开册子迎面而来就是那一手怪异的小字。
“额,这个写起来方便。”陈晓棉强行解释自己不用毛笔而用眉笔的事实。
殷不识不说什么,接着往下看。
猪肉一块,小葱一把,盐少许,麻油一勺,酱油一勺,生姜一块,加些虾皮……“猪肉馄饨?这样好是好吃,可是本钱不少。”
“相比于白菜馄饨,本钱高了几倍,可是只要能卖出去,本钱就有机会收回来,白菜馄饨本钱少,卖不出去也是无用。额我没有说你手艺不好的意思。”
“我知道。”殷不识往下看,试图找出相对本钱稍低的馅料:“油渣馄饨。”
“熬过猪油的油渣最是鲜香,只要在白菜中混上一些,就能将色香味提升数倍,熬好的猪油纳凉后在馄饨汤中放上一勺,就有了油亮和滋味。”
“这个倒是可行,”殷不识放下册子,“可以试试。你刚说位子布置,能说的详细些吗?”
陈晓棉想了一下以前看到的,“大堂还是四人的大桌,在窗边放上只供两人坐的桌椅,我想有些人只喜欢一个人吃东西,独坐一个大桌子也是浪费。在窗边放些花花草草,坐在窗边吃馄饨的人也有个看头。至于桌椅的数量,八张桌子,外加我们自用的大桌,九的谐音长长久久,你觉得如何?”
高白拿着鸡毛掸子从旁边经过,听到这么一句,就问:“十全十美不是更好?”
“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十全十美,十全九美足矣。”
他还想说什么,边上的高明嫌他墨迹一把把他拉走了。
殷不识拿出纸笔作记录。
陈晓棉眼睛亮亮地看着他,却又好像透过他在看别的什么:“虽然我们只是一家小小的铺子,但是我们的服务和设施都是酒楼级别的。”
殷不识看了一眼手下的桌子,就这普普通通的木料?
陈晓棉瞪他一眼:“干净整洁结实耐用也是酒楼级别的。”
殷不识默默往下写,一脸‘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