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6年持续了一百一十三年的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覆灭而宣告结束,至此罗马正式成为地中海上的唯一霸主,多年的对外扩张掠夺使罗马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财富以及奴隶。
连续的对外征战所带来的财富、土地基本都被贵族和奴隶主占有,而平民却在长期残酷的战争中大量的死亡,这些平民之前所拥有的土地被贵族们所吞并,而侥幸存活下来的平民又因为长期的对外征战无法打理自己的土地,致使土地荒芜,最终破产,最后一样被贵族们所吞并。这导致之前支撑罗马社会的小农经济迅速破产,平民失去生活的依托,无法养活自己,逐渐涌入了城市,成为了无业游民,贫富差距更加悬殊,阶级矛盾日渐尖锐。
更加重要的是当时罗马兵役制度是公民根据财富多少分级编入军队,没有财产的人不需要服兵役。平民大量的破产最终就导致罗马的兵源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由于罗马疆域扩展迅速,建立了很多新的行省,对被征服地区大肆的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这就需要更多的兵力进行镇压。一方面没有兵力可以征用,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兵力来维护罗马的统治,加上自己内部矛盾的激化,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那么罗马就会走向崩溃。
罗马内部并没有缺乏眼光长远的贵族,他们也看到了罗马所面临的问题,并且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来抑制这种问题所带来的隐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格拉古兄弟二人的改革。
格拉古家族是声名显赫的罗马贵族,格拉古兄弟的父亲老格拉古曾两次担任执政官,由于战功,罗马为他举行过两次凯旋仪式。格拉古兄弟的母亲科内里亚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在扎马击败汉尼拔的罗马将军大西庇阿的女儿。至此,格拉古兄弟自幼就收到良好的教育,也和其他罗马贵族一样,有着浓厚的从政欲望,但是与其他罗马贵族有所不同的是,格拉古兄弟受到了希腊文化的熏陶,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对他们的影响很深,他们兄弟两在政治上比较贴近与平民,但是在具体政治观念上两人还是有所区别的,哥哥提比略·格拉古相比较弟弟盖约格拉古更加温和,手段也比较循序渐进。
公元前133年,提比略第一次被选举为罗马保民官,上任后,他立刻就提出土地改革方案,来解决当时最棘手的土地问题,法案规定:罗马每一个家庭占有的土地不能超过五百犹格;家中最大的两个成年儿子可以在各自占有二百五十犹格的土地。这相当于限定了每个家族占有的土地面积不得超过一千犹格,按照我们现代的面积计算,相当于每一户人家最多只能有二百五十公顷的土地。对于超过标准的私人土地则要全部上交给国库,再将其分割为三十犹格的小块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并且可以继承,但是禁止再次出售和转让,以防农民再次出现破产。
提比略将这个法案提出后,立刻得到了广大平民的支持,尤其是无地破产农民的支持,但是这个法案触犯了大贵族和大奴隶主等拥有大量土地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自然不会轻易的交出手中的土地,采用各种手段阻止法案的实施,他们一方面隐瞒土地的数额,另一方面唆使另外一位保民官马克·屋大维运用否决权,使得提比略的土地改革法案不能通过,由于两位保民官出现矛盾,法案就被移交给元老院进行审定。
大贵族与大奴隶主组成的元老院自然不可能将这个法案通过,除此之外,元老院还猛烈攻击提比略本人。提比略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提比略要求公民大会审议马克·屋大维的保民官资格,经过一番斗争后,马克·屋大维被罢免了保民官的资格,提比略的土地改革法案也得以通过,但是反对派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不断制造谣言,攻击提比略本人,甚至诬蔑他说他准备自立为王,这使得提比略的声望受到损害。
为了使自己的土地改革法案得到充分的贯彻,提比略极力争取连任保民官,但是在选举大会上,贵族们派人扰乱了秩序,使得此次的选举被迫取消。次日,提比略极其支持者再次来到会场准备进行选举,但是,罗马大祭司西庇阿·纳西卡带领着大批贵族元老及其门客和侍从等武装袭击了会场。一开始提比略的支持者对贵族公民的尊重并没有动手,但是贵族可没有尊重他们,直接开始使用武器攻击了提比略及其支持者,两方进行了混战,最终提比略本人被乱斗中的袭来的板凳砸死,提比略的拥护者有三百多人被杀,尸体被抛入了台伯河中。